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应用价值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36.09 KB
- 文档页数:2
复方阿嗪米特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片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
两组均应用多潘立酮片,10mg/次,3次/d,餐前30min服,治疗组在应用多潘立酮的基础上加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粒/次,3次/d餐后服用。
疗程均为4w,观察临床症状变化及缓解情况。
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达93.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阿嗪米特片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较好且安全,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多潘立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功能性消化不良;复方阿嗪米特片;多潘立酮片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1年内累计超过12w,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FD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本病发病机理复杂,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至今无特效疗法[1],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欧美国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群消化不良发病率为21%~40%。
其中40%~70%为FD[2]。
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们用复方阿嗪米特片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FD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门诊90例FD患者,全部病例临床表现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ROME诊断标准[3]。
经胃镜、腹部超声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并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甲亢、糖尿病、有腹部手术史及妊娠妇女。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症状类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小儿消化不良运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6-06-22T14:08:36.78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作者:蓝希明[导读] 观察探讨小儿消化不良运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临床效果。
耒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衡阳 421800【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小儿消化不良运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 年6月-2014 年1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74例。
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
对照组予以应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治疗。
观察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治疗效果作出判定。
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小儿消化不良运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患儿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小儿消化不良;多潘立酮片;复方阿嗪米特小儿消化不良也被称作功能性消化不良,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发,会造成患儿恶心、反酸、呕吐、厌食等症状反复发作,需要及早进行有效治疗,否则对患儿健康影响严重。
本文对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14 年6月-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消化不良的74例患儿。
纳入标准:①患儿经临床诊断病情符合小儿消化不良的相关诊断标准。
②患儿临床症状非代谢疾病、肿瘤、器质性病变或药物引起。
③患儿消化不良症状反复发作持续2月以上。
且排便后无缓解。
符合标准的患儿中男性39例,女性35例;年龄4~11岁,平均(7.1±1.6)岁;病程3~12个月,平均(8.5±2.5)个月。
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
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应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促动力药多潘立酮, 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潘立酮;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30%人群在一生中均出现过消化不良的症状[1]。
FD的发病率约为30%-50%[2],其病因十分复杂,其中胃肠动力学障碍是FD的重要病因[3]。
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是治疗FD的主要药物,但由于FD的发病机制复杂,是多因素的,单纯促动力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针对不同机制的多药联合应用治疗FD 应具有更好的疗效。
本文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FD,并与单用多潘立酮治疗进行比较,旨在探索新的FD 治疗方法,分析联合用药治疗FD 的临床疗效和应用安全性。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根据FD的诊断标准(罗马Ⅲ)[4],选取2007-1/2009-11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20例FD患者,年龄范围在15-70岁,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症状,上述症状至少存在6个月,并且后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
经过胃镜、腹部B超或者上消化系造影及肝胆胰等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系统性及代谢性疾病。
将入选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0.5岁。
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41.1岁。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分型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1.2.1 研究设计: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设计。
实验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商品名: 吗叮啉),饭前30 分钟服用10 mg。
每日3次;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商品名: 泌特)。
饭后30分钟服用2粒,每日3次。
对照组仅单独给予10mg吗叮啉,饭前30分钟服用,每日3次。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目的根据对我院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检查,对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
方法此次消化不良医学实验活动所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2年01月份至2013年01月份期间,入院进行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计64例,以其在院治疗的原始病历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数据基础来源。
通过对这64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主要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胀胃痛、大便干燥、腹泻、身体消瘦等现象,表现症状均在1年内持续发作30日以上、对患者行胃部等消化道内镜检查、B超、X光片、以及CT、MRI扫描等医学类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对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进行确诊。
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症程度的不同,以自愿结组为原则,将其随机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为,对照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片进行联合治疗。
结果通过疗程治疗,治疗组:32例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32例患者中,治愈21例,好转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25%。
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共同用药,能够更好的取得临床治疗的效果。
标签:功能性消化不良;复方阿嗪米特;多潘立酮;联合治疗;总有效率1 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中非常常见的一类疾病,占消化内科门诊治疗的三分之一,患者一般由于胃痛胃胀、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早饱嗳气等现象,造成患者长期的食欲不振,导致身体消瘦,最终引发胃肠道、肝胆器官及胰脏器官出现各种器质性病变。
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一旦出现,应尽早治疗,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以下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用药以及临床效果进行阐述。
2 资料和方法2.1 一般资料本次消化不良医学实验活动所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2年01月份至2013年01月份期间,入院进行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计64例,以其在院治疗的原始病历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数据基础来源。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 Vol.27No.62014收稿日期:2014-06-02作者简介:顾院明(1973-),男,江苏大丰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内科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消化内科诊治。
我院为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对接收的106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的1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糖尿病患者,排除妊娠妇女,排除甲亢患者。
排除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以患者自愿原则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19例,患者年龄最小为41岁,最大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51.2岁;患者病程最短为4年,最长为11年,平均为3.7年;对照组中男32例,女21例,患者年龄最小为42岁,最大年龄为59岁,平均年龄为50.3岁;患者病程最短为3年,最长为10年,平均为3.6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具体方法是:口服多潘立酮,1d 3次,1次10mg ,饭前30分钟服用;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具体方法是:口服多潘立酮,1d 3次,1次10mg ,饭前30分钟服用;同时口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1d 3次,1次2粒,饭后服用。
两组患者均以四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嗳气、餐后饱胀、上腹部烧灼感、上腹痛等症状积分情况。
1.3疗效判定症状积分:临床症状评分以症状程度分级为进行评价:0分为无临床症状;1分为有轻微临床症状,往往需提示才可意识到症状的存在,不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2分为伴有较重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工作及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尚在可忍受范围内;3分为患者伴有严重的临床症状,且症状发生较为频繁,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难以忍受[1]。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片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74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口服,B组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3周,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
结果治疗3周后,A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积分下降幅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治疗各种症状及总症状的有效率除了便秘外,均显著优于B组(P<0.05)。
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使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多潘立酮。
标签:功能性消化不良;复方阿嗪米特;多潘立酮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上以腹痛、腹胀、嗳气、烧心、纳差、反酸、恶心及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促动力剂对FD有一定疗效,已广泛应用于FD的治疗[1],但临床治疗效果有时欠佳,需同服其他药品。
为了解促动力药与助消化药两者之间对治疗FD患者的症状有无协同性,本文采用多潘立酮(商品名: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商品名:泌特,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治疗FD患者,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4例FD患者均为2007年11月~2009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18~68岁,平均(38±4.5)岁;男性34例,女性40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FD的罗马Ⅲ诊断标准[2]。
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也无相关病史;肝、肾功能及肝胆胰B超或CT正常。
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肠易激综合征、精神病等全身性疾病;无腹部手术史。
所有患者人选前1wk均未服任何促胃动力药,包括中成药、抑酸药、钙通道阻滞药、M胆碱能受体阻滞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各种消化酶。
1.2 方法74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3次/d,每次2粒,餐后服,同时服用多潘利酮10mg,3次/d,餐前服,共36例。
2017年4月第24卷第7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刘伟荣李华浚王小仙陈啸洪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对患儿的营养摄入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和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1]。
目前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缺乏标准的治疗策略,多是凭借经验对症治疗。
笔者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我院儿科门诊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65例,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诊断标准。
本次观察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反复发作,排便后症状不能缓解,大便常规未见脓细胞和红细胞。
其中男89例,女76例;年龄4~12岁,平均(6.1±0.5)岁;病程2~8个月,平均(3.7±0.4)个月;体重14~53kg,平均(35.1±2.8)kg。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55例。
三组患儿基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三组患儿均予饮食指导,避免过饱、过快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A组服用多潘立酮混悬液(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三餐前15~30分钟口服:0.2~作者单位:312000 浙江绍兴市人民医院儿科通信作者:陈啸洪,Email:cxh00869@ 0.3ml/kg,最大剂量10ml,每日3次。
B组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三餐后服用:4~10岁每次1片;10~12岁每次2片。
C组多潘立酮混悬液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口服,药物规格、厂家、用法、用量同上。
三组连用4周,治疗过程中未服用其他胃肠道药物,用药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结束后评定临床症状积分。
1.3 评价标准1.3.1 症状积分主要是腹痛与腹胀:0分,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偶有症状,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无影响;2分,症状较重,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但是尚能忍受;3分,症状严重,且频繁出现,对日常工作和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目的:评价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口服多潘立酮片和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照组单独口服多潘立酮片,疗程4周。
采用临床症状积分法观察各组患者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及嗳气等症状的改善程度。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症状积分改善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0.0%和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4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过程中各组均未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
结论:联合使用多潘立酮片及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促动力药多潘立酮,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omperidone and Compound Azintamid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4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Domperidone and Compound Azintamid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given Domperidone for 4 weeks.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stomach burn, abdominal distention, upper abdominal pain and eructation were evaluated by clinical symptom score. Results: After 4 weeks’treatment, the abdominal symptom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P<0.01),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bdominal symptom score of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experimental group (P<0.0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after 1 week’s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40.0% and 32.5%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However,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fter 4 weeks’ treatment, with 87.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7.5%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No severe side effect was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Combined therapy of Domperidone and Compound Azintamide is more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than single use of motility medicine Domperidone. It deserves clinical expansion.[Key words] Domperidone; Compound Azintamide; Functional dyspepsia; Drug therapy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食欲下降、嗳气、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2例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2例功能性消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72.7%),两组患者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心、腹泻、头晕等不良症状。
结论: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可有效提高单药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功能性消化不良;复方阿嗪米特;多潘立酮;联合治疗消化不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科疾病,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率占所有消化门诊患者总数的60%左右,发病率极高[1]。
FD主要是指经器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全身性、器质性及代谢性疾病的情况,FD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具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也未研发出有效的特异对症治疗方案,临床治疗中常常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针对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给予抑酸剂或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但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2]。
为进一步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2例FD患者分别给予单独的多潘立酮以及复方阿嗪米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消化科门诊在2013 年3月—7月收治的22例F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ROME III关于FD的诊断标准[3],病例纳入标准: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早饱、上腹疼痛、上腹烧灼等症状。
②经腹部B超、胃镜等辅助检查并未发现有上消化道肿瘤、糜烂或溃疡等器质性疾病。
③近期1周内并未服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抑酸剂、钙通道阻滞剂、M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各种促胃动力药物及消化酶。
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林霞【摘要】目的对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睢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消化不良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嗳气等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14【总页数】2页(P2605-2606)【关键词】多潘立酮片;复方阿嗪米特;消化不良;临床症状【作者】林霞【作者单位】睢县妇幼保健院西医小儿内科河南商丘 476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7小儿消化不良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胃十二指肠消化功能障碍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1]。
患儿常以腹痛、嗳气、泛酸、恶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该病治疗重点在于调节胃肠动力[2]。
本研究主要探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睢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消化不良患儿,所有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阅读相关文件后自愿参与;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不能配合研究的患儿。
抽签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3~10岁,平均(6.84±0.79)岁;病程2~15个月,平均(6.41±0.74)个月;对照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3~11岁,平均(6.95±0.82)岁;病程2~14个月,平均(6.21±0.75)个月。
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李宪忠【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小儿消化不良采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消化不良患儿,按随机盲选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单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腹部烧灼感缓解时间为(2.60±0.47)d、餐后饱胀缓解时间为(2.85±0.80)d、腹痛缓解时间为(2.57±0.76)d、嗳气缓解时间为(2.64±0.72)d、食欲不振缓解时间为(2.58±0.66)d,对照组上腹部烧灼感缓解时间为(4.25±0.63)d、餐后饱胀缓解时间为(4.50±0.93)d、腹痛缓解时间为(4.12±0.84)d、嗳气缓解时间为(4.75±0.76)d、食欲不振缓解时间为(4.41±0.86)d,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82%(3/44)、9.09%(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消化不良,给予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8(013)033【总页数】2页(P134-135)【关键词】多潘立酮片;复方阿嗪米特;小儿消化不良;临床效果【作者】李宪忠【作者单位】110023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小儿消化不良, 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临床研究表明, 小儿消化不良发病和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1-3]。
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观察况勇军;吴超荣【摘要】目的:观察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
方法选取92例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
饭前15~30 min给予0.3~0.6 mg/kg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3~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口服,1片/次,3次/d。
2组患者治疗时间为2周。
结果观察组各症状缓解时间为:食欲不振(2.60±0.53)d,腹泻(2.78±0.52)d,腹痛腹胀(2.48±0.82)d,恶心(2.73±0.78)d,呕吐(2.47±0.58)d,药物起效时间(9.70±2.50)d;对照组食欲不振(4.81±0.88)d,腹泻(4.38±0.81)d,腹痛腹胀(4.22±0.90) d,恶心(4.30±0.83)d,呕吐(4.12±1.03)d,药物起效时间(14.1±3.0)d;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药物起效时间、临床症状(食欲不振、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缓解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提高治疗效率,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5(000)032【总页数】2页(P122-123)【关键词】小儿消化不良;多潘立酮片;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疗效【作者】况勇军;吴超荣【作者单位】江西 300800 高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300800 高安市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小儿消化不良是小儿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是指患儿有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胃部灼热、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但经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与促动力剂联合使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我院门诊就诊的208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FD患者,随机分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多潘立酮组(A组)和安慰剂+多潘立酮组(B组)进行治疗。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片/次,3次/d;多潘立酮10 mg/次,3次/天,疗程均为4周。
测定治疗前后改良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评估(mSODA)分数的改变值,并记算有效率。
结果mSODA各项评分:(1)腹胀痛严重度评分,A组治疗前后改变值为-12.35±5.48,B组为-10.52±4.65(P=0.009);(2)非腹胀痛症状评分改变值,A 组为-5.75±3.31,B组为-4.86±2.65(P=0.033);(3)生活满意度评分改变值,A 组为7.09±3.78,B组为5.62±3.54(P=0.004)。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9.2%,B 组为76.4%,A组显著高于B组(P=0.015)。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与促动力剂联合使用较单用促动力剂可更有效缓解FD患者各种消化不良症状,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标签:胰酶;多潘立酮;消化不良;随机对照试验;阿嗪米特目前,对于大多数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的治疗措施一般都是对症治疗,即基于患者最主要的症状给予促胃肠动力药或抑酸剂,但总体来说单一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消化酶的治疗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有研究表明,外源性胰酶除了本身的化学性消化作用以外,还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间接地改善内脏敏感性和胃肠动力,从而更为全面地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本研究旨在评估消化酶制剂与促动力剂联合使用对于FD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8-65岁患者。
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应用价值体会
发表时间:2018-11-07T13:54:22.91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作者:李迎
[导读] 结论: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应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保康县人民医院湖北省保康县 441600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消化不良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8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即单独使用多潘立酮片治疗的参照组(n=39),以及使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研究组(n=39),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应用价值。
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
结论: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应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潘立酮片;复方阿嗪米特;小儿消化不良;应用价值
目前,小儿消化不良已经成为儿科病患就诊的常见原因,发病因素较多,比如:精神心理因素、内脏高敏感性等等,患儿在发病后会出现上腹部有明显疼痛感、嗳气、恶心等症状,对患儿的进食情况造成严重影响[1]。
为了小儿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本文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患儿展开研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得出数据并分析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应用价值,现将最终结局整理为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消化不良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78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9)以及研究组(n=39)。
参照组:男20例,女19例,最大年龄9岁,最小年龄4岁,平均年龄(7.21±1.32)岁。
研究组:男21例,女18例,最大年龄10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7.54±1.21)岁。
两组资料对比后,呈现检验结局为P>0.05,不具有分析价值,可进行讨论对比。
1.2方法
(1)对参照组患儿单纯使用多潘立酮片治疗,选择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潘立酮片(国药准字H20033213)治疗,用法用量:根据儿童体重计算药量,每次每公斤用量0.3毫克,每日4次,饭前30分钟口服。
(2)对研究组患儿使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多潘立酮片用法用量与参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选择由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国药准字H20000232)治疗,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日1片,餐后30分钟服用[2]。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录入78例患儿的临床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数据分析,选择t检验组间症状缓解时间,结局以(x±s)形式体现;选择χ2检验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局以百分比形式体现,最终检验结局呈现P<0.05,数据具有探讨分析价值。
2.结果
表1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比较(x±s)
3.讨论
消化不良在小儿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如果不能够及时开展有效的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儿会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
多潘立酮属于由人工合成的苯丙咪唑类衍生物,患儿用药过后,在药物分子的作用下,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例可有效增强,同时能够对胃酸分泌起到显著抑制作用,从而缓解临床症状[3]。
而复方阿嗪米特的主要成分为胰酶、阿嗪米特、二钾硅油,其中胰酶可以用于改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恢复机体的正常消化机能;阿嗪米特为一种促进胆汁分泌药物,增加胆汁的液体量,促进胆汁中固体成分的分泌;二甲硅油有减少气体作用,可使胃肠道的气体减少到最低。
因此,应用复方阿嗪米特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可有效消除因肠道中因气胀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4]。
两种药物联合,可升华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对研究组患儿实施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方案,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由此可见,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效果显著,此结论与林霞[5]等人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应用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况勇军,吴超荣.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观察[J].当代医学,2015(32):122-123.
[2]诸葛群,张翼.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24):140-141.
[3]刘伟荣,李华浚,王小仙,等.多潘立酮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7):21-22.
[4]傅英莉,姚丽丽.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7):63-63.
[5]林霞.多潘立酮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4):2605-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