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果实和种子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2
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重要的两大类裙,它们在自然界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种子植物是指通过种子繁殖的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被子植物是指植物的种子内有胚珠被子叶包覆的植物,是植物界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一类裙。
而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的界限,一直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理解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共同点。
然后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分类依据来分析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和通联:1. 种子结构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它们种子的结构。
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在外面的,没有被果实包围。
而被子植物的种子则被果实包裹,形成了种子在果实内的结构。
这种差异也是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之一。
2. 胚珠的位置胚珠是植物生殖器官的一部分,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胚珠位置也有所不同。
裸子植物的胚珠直接暴露在母体植物的雌蕊上,而被子植物的胚珠则被子房所包裹。
这种不同的胚珠位置也是区分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重要依据。
3. 胚乳的形成方式胚乳是种子中的一部分,由胚珠发育而来。
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胚乳形成方式也是它们分类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裸子植物中,胚乳通常由卵细胞发育而来。
而被子植物的胚乳则是通过二次受精形成的,在卵细胞和两极体的作用下发育成熟。
这种差异也是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区分点。
4. 种子发育过程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发育过程也有所不同。
裸子植物的种子发育过程相对简单,通常没有明显的休眠期。
而被子植物的种子发育过程更加复杂,包括了休眠期的形成和释放等过程。
这种种子发育过程的差异也是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的一个重要依据。
通过以上几个分类依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差异和通联。
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虽然在形态和生殖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但它们又有着共同的生命特征和生物学规律。
通过对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依据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植物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也为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七年级生物被子植物知识点被子植物是指具有种子、花和果实的植物,如果树、花草和谷类作物等。
被子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最为广泛,可以在各种环境下生长繁衍,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了解被子植物的知识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世界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七年级生物中常见的被子植物知识点。
一、被子植物的组成被子植物的组成包括根、茎、叶、花、种子和果实等。
其中,根负责吸收营养物质和支撑植物;茎则连接根和叶,起到传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叶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器官,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花则是植物繁殖的器官,通过花粉传递授粉,并产生果实;种子则是植物的生殖体,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成长;果实则是种子成熟后发育而来,在植物繁殖过程中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二、被子植物的分类根据被子植物的花序和果实,可以将其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类。
单子叶植物,其叶片呈条状,叶脉平行,花瓣数目为3或3的倍数,如小麦、水稻、竹子等。
双子叶植物,其叶子呈扇形、心形、针形或羽状复叶状,花瓣数目为4或4的倍数,如玫瑰、紫罗兰、桃树等。
三、被子植物的繁殖被子植物通过坚韧的种子、花和果实来繁殖。
花是植物繁殖的主要器官,被子植物一般均具有花,其花序分类多种多样,有单花、伞形花序、穗状花序等。
被子植物的花分为雄花和雌花两种,雄花主要产生花粉,雌花主要接收花粉。
粉粒通过风、昆虫等传媒到达雌花后,进行授粉,随后由花瓣、花萼、雌蕊和雄蕊组成的花器官发生变化,形成果实,最终种子萌发成为新的植物。
四、被子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被子植物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们通过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来获得主要的食物来源;水果类的苹果、梨、葡萄、蓝莓等可以丰富我们的食物选择,同时这些水果类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人们还通过各种景观花卉的栽培和养护来增添环境美感;许多药物也是从植物中提取而来,如白芍、柴胡、酸枣仁等,这些药物对于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果实和种子、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一、名词解释1.外胚乳2.单性结实3.真果和假果4.聚合果和聚花果5.颖果6.世代交替二、判断与改错(正确打“√”,错误打“×”)1.无胚乳种子不形成胚乳。
()2.单子叶植物胚中的外胚叶相当于双子叶植物中的外胚乳。
()3.外胚乳具胚乳的作用,仅见于无胚乳种子。
()4.不受精也能形成种子的现象叫单性结实。
()5.所谓无子结实就是经过单性结实产生的不含种子的果实。
()6.植物的珠被层数与其种皮层数总是相同的。
()7.一串葡萄由一个圆锥花序发育而来,称为聚花果或花序果,也称复果。
()8.种柄是由胚柄发育而来的。
()9.凤梨(菠萝)由花序发育而来,属假果。
()10.桃和梨均具有假果。
()11.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极为退化,不能独立生活。
()12.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阶段是从合子开始到大孢子母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为止。
()三、填空1.胚形成中的第一个细胞是,其第一次分裂通常是不均等的向分裂,形成和,前者靠近珠孔端,以后发育成,后者远离珠孔,以后发育成。
2.被子植物胚乳的发育,一般有、和三种方式,其中以最为普遍。
3.发育成种皮,发育成果皮。
4.以吲哚乙酸等生长素的水溶液洒西瓜临近开花的花蕾,得到无籽果实.这一现象称单性结实。
5.种子的结构一般包括胚、胚乳和种皮,有的还具外胚乳,这四部分分别由、、和发育而来。
少数植物种子具有的假种皮由发育而来。
6.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将果实分为和两大类型。
后者根据成熟后果皮是否开裂,被分为和两类。
7.聚花果是由发育而成,聚合果是由发育而成。
8.果皮可分为、和三层。
9.下列植物果实或种子的主要食用部分各是什么?10.被子植物的生活史是指,它包括两个阶段,即和。
草莓:;无花果;梨:;西瓜:;柑桔:;桃:;花生:;玉米:;石榴:;银杏:;12.在被子植物中,其雄配子体是指,雄配子是指;雌配子体是指,雌配子是指。
雌雄配子受精后形成,进而在中发育为,即下一代植物体的雏形。
第九章被子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的发育与结构本章学习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同学们熟悉胚和胚乳发育及其种子和果实发育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结构。
了解被子植物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传播的生物学意义。
本章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胚和胚乳的发育和结构。
本章教学与学习的方法: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讲授与板书相结合提问本章板书内容(见讲稿黑体字)本章讲授内容如下:第一节种子的发育过程种子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成:受精卵——胚受精的中央细胞——胚乳受精胚珠少部分——外胚乳—种子珠心大部分被吸收珠被——种皮一、胚的发育(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一)双子叶植物胚的简要发育过程顶多次分裂胚芽细子叶两片胚产生壁、休眠胞受精卵胚根(合子)横裂一次基几次横裂细多细胞胚柄,其最上一个细胞胞(二)单子叶植物胚的简要发育过程: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在胚发育的初期是基本相同的,主要差别是单子叶植物的子叶原基不均等发育,在成熟的胚中形成一片子叶。
胚芽1片(盾片)受外胚叶精另1片退化胚卵胚轴分裂、生长、分化多细胞胚柄最上一个细胞胚根二、胚乳的发育(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一)核型胚乳:多次分裂继续分裂初生胚乳核多数游离核多细胞的胚乳暂不产生壁产生新壁(二)细胞型胚乳:多核分裂和胞质分裂初生胚乳核多细胞的胚乳产生新壁(三)沼生目型胚乳核多次分裂形成新壁初生胚乳核 (第一次分裂 ) 胚囊分成珠孔室(大) 游离核多细胞不分裂或合点室(小) 游离核少次分裂(四)无胚乳种子:胚乳发育过程中,胚乳养料为胚发育时吸收用尽,而养料贮存在叶中。
(五)外胚乳:少数植物的珠心组织在胚和胚乳的发育中未被吸收消化,而是积累养料发育成类似的胚乳的贮藏组织。
外胚乳与胚乳为同功而不同源的组织。
三、种皮的发育:由珠被发育而成。
珠被1层种皮1层(如向日葵)内珠被——内种皮种或珠被2层外珠被——外种皮皮(如油菜)外珠被种皮(如大豆)或仅内珠被种皮(如水稻)假种皮:有些植物的种皮外面还有一些覆盖层,它是由珠柄、胎座等部分发育而来的。
被子植物是什么意思
被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种,具有根茎叶果实种子的分化。
种子包藏在子房内,子房形成果实。
如果树、蔬菜和谷类作物等。
按种子构造的特点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被子植物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这和它的结构复杂化、完善化分不开的,特别是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提供了它适应、抵御各种环境的内在条件,使它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
被子植物的习性、形态和大小差别很大,从极微小的青浮草到巨大的乔木桉树。
大多数直立生长,但也有缠绕、匍匐或靠其他植物的机械支持而生长的。
多含叶绿素,自己制造养料,但也有腐生和寄生的。
被子植物的果实
果实是被子植物独有的特征,这意味着,只要是孕育果实的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当这类植物受粉之后,就会逐渐发育成果实。
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成,主要起到传播和繁殖后代的作用。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果实都由子房发育而成,被称为真果,如桃子和大豆的果实;也有一些植物的果实由子房和花被或者花托一起发育而成,被称为假果,如苹果、梨及瓜果。
大部分植物仅拥有一个雌蕊,其形成的果实被称为单果;也有一些植物拥有许多离生雌蕊,聚集在花托上,每个雌蕊都能形成一个果实,被称为聚合果,如草莓;还有一些植物的果实由花序发育而成,我们把这种果实称为复果,如桑、凤梨和无花果。
构成果实的果皮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部分,由于果实种类繁多,所以果皮也多种多样,而且结构各异。
果实在受精之后的体积比受精前大出两三百倍,果实成熟之后的大小和形状皆由遗传因素决定。
被子植物的果实有许多种,分类方法多种多样,除了我们前面讲的,根据果实的来源和发育情况,分为真果、假果、聚合果、复果外;还根据果实成熟之后果皮的干燥程度,分为干果和肉果;又根据干果成熟后是否裂开,分为裂果和闭果,等等。
果实在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中,不仅会发生形状上的变化,也会发生结构上的变化,而且
生理方面也会出现一些变化。
通常情况下,果实的颜色首先会发生变化,而颜色的变化是判断果实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其次是果实的质地、散发出来的香味及其含有的糖分等都会发生变化。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特征1、被子植物主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2、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里面,种子的胚有1个或者2个子叶。
3、被子植物有直根系和须根系,根尖顶端一般是3层原始细胞。
4、被子植物有草本也有木本,主要是合轴分枝式和假二叉分枝式。
5、被子植物的茎端具原套-原体,次生木质部的组成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
6、有许多细小的具缘纹孔,无眉条,无纹孔塞,无交叉纹孔场,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
被子植物又叫做绿色开花植物,被子植物有1万多属,2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我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
人类的大部分食物和营养****于被子植物,而且被子植物还是建筑、造纸、纺织和塑料制品、油料、纤维、食糖、香料的原材料。
什么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
现知全世界被子植物共有20多万种,占植物界总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已知的被子植物约2700多属,3万余种。
被子植物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中国的被子植物可提供食物的达2000余种;果树有300多种;花卉植物数不胜数;药用被子植物有10027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占中国药用植物总数的90%,是药用种类最多的类群,绝大多数中药均来自于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现存高等植物最为繁盛的类群,是陆地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
搞清科、属和种的数量和范畴对认识全球和区域生物多样性有重要价值。
分子系统学的快速发展,使很多被子植物的科和属的范畴发生了变化。
被子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被命名为被子植物亚门。
是植物界中高等的类群—种子植物门中的一个最高等的类群(学名:Angiospermae)也是植物界最大的一个类群。
由少数(典型的是8个)细胞构成的胚囊和双受精现象被视为被子植物在进化上的一致性和与其他植物类群区别证据。
学好生物的方法1.回归课本,理清概念。
第一点可为理解记忆打下基础。
2.记忆练习册中的理论知识。
七.Seed and fruit种子和果实(一)Seed and seedling种子和幼苗1.种子的形成和结构:(1)formation of embryo胚的形成:(2N)外面产生纤维素的细胞壁,经休眠横分裂成两个大小不等的细胞,靠近珠孔端的细胞较长,高度液化,称为基细胞,远珠孔端的细胞较小,细胞质较浓,称为顶端细胞。
基细胞经过分裂形成胚柄细胞。
顶端细胞也同时进行分裂,经过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阶段,发育成幼胚。
随着胚的发育,胚柄不断伸长,将胚体不断推向胚囊深处。
(顶端细胞经2次纵(球形胚),上面4个发育成胚芽、子叶,下面4个发育成胚轴,胚根,8个细胞分裂成球形胚体,经细胞分裂分化,两边分裂较快,成子叶原基,中央凹陷处为胚芽,此时形成了心形胚。
胚体下半部成胚根、胚轴,单子叶植物子叶原基发育不均等,一个子叶原基发育成子叶,另一个子叶原基退化,只留下一些痕迹。
)(2)formation of albumen胚乳的形成:胚乳由受精的极核(受精的中央细胞)发育而来,胚乳发育在先(先于胚乳的发育),不经休眠。
胚乳(3N)形成的方式:a.核型胚乳:胚乳核不经过休眠,进行多次的核分裂,由外到内向心发展。
整个胚囊最后被胚乳细胞充满,将胚包围起来。
咖啡形成几百个游离核,才进行细胞质的分裂,形成细胞壁。
核形胚乳是最普遍的,如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离瓣花。
b.细胞型胚乳:胚乳核每次分裂都伴随着细胞质的分裂和细胞壁的形成,无游离核阶段,如双子叶植物的合瓣花。
c.沼生目型胚乳介于核型胚乳与细胞型胚乳之间,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时形成横壁,把胚囊分成珠孔室和合点室。
珠孔室较大,核多次分裂成游离状态,并一直保持游离状态。
如单子叶植物沼生目:泽泻、慈菇,某些百合植物。
胚的发育,胚乳的形成,胚囊外围的珠心组织不断被胚、胚囊发育时吸收掉。
成熟种子一般看不到珠心组织,有的植物珠心组织反而增大,形成一种类似胚乳的贮藏组织,称为外胚乳,如石竹科、藜科、苋科(苋科有外胚乳无内胚乳)、睡莲科。
被子植物各科常见中药材汇总双子叶植物纲(离瓣花亚纲)科名常见中药材(药用部位)三白草科鱼腥草(全草)、三白草(地上部分)胡椒科胡椒(果实)、荜菝(果穗)、海风藤(藤茎)、荜澄茄(果实)桑科桑白皮(根皮)、桑枝(嫩枝)、桑叶(叶)、桑葚子(果穗)、无花果(隐头果)、火麻仁(大麻的果实)、薜荔(茎、叶)、楮实子(果实)檀香科檀香(心材)桑寄生科桑寄生(枝叶)、槲寄生(茎枝)马兜铃科细辛(根和根茎)、青木香(马兜铃的根)、天仙藤(马兜铃的茎)、马兜铃(果实)、寻骨风(绵毛马兜铃全草)蓼科大黄(根和根茎)、拳参(根茎)、水红花子(红蓼的果实)、蓼大青叶(蓼蓝的茎叶)、何首乌(块根)、虎杖(根和根茎)、萹蓄(全草)、金荞麦(根茎)苋科牛膝、川牛膝(根)、鸡冠花(花序)、青葙子(种子)商陆科商陆(根)石竹科太子参(块根)、瞿麦(全草)、王不留行(种子)睡莲科藕节(根茎的节部)、荷梗(叶柄)、莲房(花托)、莲须(雄蕊)、莲子(种子)、莲子心(莲子中的绿色胚)、芡实(种子)毛茛科毛茛(带根的全草)、川乌(栽培品的母根)、附子(栽培品的子根)、草乌(块根)、雪上一枝蒿(短柄乌头的块根)、威灵仙(根和根茎)、川木通(藤茎)、黄连(根茎)、白头翁(根)、升麻(根茎)芍药科白芍(栽培品刮去栓皮的根)、赤芍(野生品不去栓皮的根)、牡丹皮(根皮)小檗科淫羊藿(地上部分)、功劳木(茎)、十大功劳叶(叶)防己科防己(根)、北豆根(蝙蝠葛的根茎)、木防己(木防己的根)木兰科厚朴(根皮、干皮和枝皮)、厚朴花(花蕾)、辛夷(花蕾)、五味子(果实)、南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果实)、八角茴香(果实)、红木香(南五味子根或根皮)樟科肉桂(树皮)、桂枝(嫩枝)、乌药(根)罂粟科延胡索(块根)、夏天无(伏生紫槿的块根)、罂粟壳(果壳)、苦地丁(全草)十字花科板蓝根(菘蓝的根)、大青叶(菘蓝的叶)、莱菔子(种子)、莱菔(萝卜的鲜根)、地骷髅(萝卜的老根)、南葶苈子(播娘蒿的种子)、北葶苈子(独行菜的种子)、白芥子(白芥的种子)景天科垂盆草(全草)、景天三七(全草)、红景天(根和根茎)虎耳草科虎耳草(全草)、常山(根)金缕梅科路路通(枫香树的果实)、苏合香(树脂)杜仲科杜仲(树皮)蔷薇科仙鹤草(全草)、覆盆子(果实)、金樱子(果实)、月季花(花)、玫瑰花(花)、地榆(根)、山楂(果实)、木瓜(果实)、枇杷叶(叶)、杏仁(种子)、乌梅(果实)、桃仁(种子)、郁李仁(种子)豆科合欢皮(树皮)、合欢花(花或花蕾)、儿茶(儿茶的心材或去皮枝干煎制的浸膏)、决明子(种子)、皂荚(果实)、皂角刺(棘刺)、番泻叶(小叶)、云实(种子)、紫荆皮(树皮)、苏木(心材)、黄芪(根)、沙苑子(种子)、甘草(根和根茎)、葛根(根)、苦参(根)、槐花(花)、槐米(花蕾)、槐角(果实)、山豆根(柔枝槐的根和根茎)、补骨脂(果实)、鸡血藤(藤茎)、鸡骨草(广东相思子全草)、广金钱草(枝叶)、降香(树干或根部的心材)、刀豆(种子)蒺藜科刺蒺藜(果实)-1-芸香科陈皮(橘的成熟果实)、青皮(橘的幼果或未成熟果皮)、枳实(酸橙的幼果)、枳壳(酸橙未成熟果实)、黄柏(黄檗或黄皮的树皮)、吴茱萸(未成熟果实)、白鲜皮(根皮)、花椒(果皮)、椒目(花椒的种子)、代代花(花蕾)、香橼(成熟果实)、佛手(果实)楝科苦楝皮(树皮或根皮)、川楝子(果实)、椿白皮(树皮或根皮)、香椿子(果实)远志科远志(根)大戟科京大戟(大戟的根)、甘遂(根)、狼毒(根)、巴豆(种子)、蓖麻子(种子)、余甘子(果实)、求必应(铁冬青的根)卫矛科雷公藤(根)无患子科龙眼肉(假种皮)、荔枝核(种子)鼠李科酸枣仁(种子)葡萄科白蔹(根)锦葵科木槿皮(根和茎皮)、冬葵子(果实)、茼麻子(种子)堇菜科紫花地丁(全草)瑞香科芫花(花蕾)、沉香(含油树脂的木材)使君子科使君子(果实)、诃子(成熟果实)桃金娘科公丁香(花蕾)、母丁香(果实)、桉树、白千层五加科人参、西洋参(根和根茎)、三七(根)、刺五加(根、根茎或茎)、五加皮(细柱五加的根皮)、通草(通脱木的茎髓)伞形科当归(根)、白芷(根)、独活(重齿当归的根)、北柴胡(柴胡的根)、川芎(根茎)南柴胡(狭叶柴胡的根)、藁本(根茎)、前胡(根)、南鹤虱(野胡萝卜果实)、防风(根)、北沙参(根)、蛇床子(果实)、明党参(根)、小茴香(果实)、积雪草(全草)、阿魏(新疆阿魏的树脂)山茱萸科山茱萸(果实)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科名常见中药材(药用部位)杜鹃花科闹羊花(花)报春花科金钱草(过路黄的全草)木犀科连翘(果实)、连翘心(种子)、女贞子(果实)、秦皮(白蜡树的茎皮)马钱科马钱子(番木鳖的种子)、密蒙花(花)龙胆科龙胆(根和根茎)、秦艽(根)夹竹桃科罗布麻(叶)、络石藤(茎叶)、长春花萝藦科白薇(根和根茎)、白前(柳叶白前的根和根茎)、香加皮(杠柳的根皮)、徐长卿(根和根茎)、白首乌(块根)旋花科菟丝子(种子)、牵牛子(种子)、丁公藤(茎藤)、甘薯紫草科紫草(新疆紫草的根)马鞭草科马鞭草(全草)、蔓荆子(果实)唇形科益母草(全草)、丹参(根)、黄芩(根)、薄荷(全草)、苏子(果实)、紫苏叶(叶)、藿香(全草)、半枝莲(全草)、荆芥(地上部分)、夏枯草(果穗)、泽兰(全草)、连钱草(活血丹的全草)茄科洋金花(花)、枸杞(果实)、地骨皮(枸杞的根皮)、天仙子(莨菪的种子)、华沙参(根)、锦灯笼(酸浆的宿萼或带果的宿萼)玄参科玄参(根)、地黄(根茎)、胡黄连(根茎)紫葳科凌霄花(紫葳的花)、梓实(梓树的果实)列当科肉苁蓉(带鳞叶的肉质茎)-2-爵床科穿心莲(全草)、南板蓝根(马蓝的根)茜草科栀子(果实)、茜草(根)、红大戟(块根)、钩藤(带钩的茎枝)、巴戟天(根)、鸡矢藤、白花蛇舌草(全草)、金鸡纳树忍冬科金银花(忍冬的花蕾或刚开的花)、忍冬藤(茎枝)、山银花(来源于山忍冬等)败酱科败酱草(全草)、甘松(根和根茎)川续断科续断(根)葫芦科瓜蒌(栝楼的成熟果实)、天花粉(栝楼的块根)、罗汉果(果实)、丝瓜络(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桔梗科桔梗(根)、南沙参(根)、党参(根)、半边莲(全草)菊科菊花(花序)、白术(根茎)、苍术(根茎)、木香(根)、青蒿(黄花蒿的地上部分)、艾叶(叶)、漏芦(根)、苍耳子(果实)、牛蒡子(种子)、土木香(根)、茵陈(幼苗)、紫菀(根和根茎)、旋覆花(头状花序)、墨旱莲(全草)、大蓟、小蓟(全草)、佩兰(全草)、莴苣子(果实)、黄鹌菜、蒲公英单子叶植物纲科名常见中药材(药用部位)香蒲科蒲黄(花粉粒)泽泻科泽泻(块茎)、慈姑禾本科竹茹(秆的中层)、淡竹叶(茎叶)、薏苡仁(种仁)、白茅根(根茎)、芦根(根茎)、浮小麦(果实)、玉米须(花柱)莎草科香附(块茎)、黑三棱(块茎)棕榈科大腹皮(槟榔的果皮)、槟榔(种子)、进口血竭(麒麟竭的果实或树干中的树脂)、椰子天南星科天南星(块茎)、半夏(块茎)、虎掌南星(掌叶半夏的块茎)、禹白附(独角莲的块茎)、水半夏(块茎)、石菖蒲(根茎)、水菖蒲(菖蒲的根茎)、千年健(根茎)谷精草科谷精草(草花葶的头状花序)灯芯草科灯芯草(茎髓)百部科百部(块根)百合科百合(鳞茎的鳞叶)、黄精(根茎)、玉竹(根茎)、贝母(鳞茎)、知母(根茎)、重楼(七叶一枝花的根茎)、麦冬(块根)、天冬(块根)、土茯苓(光叶菝契的块根)、藜芦(鳞茎)、芦荟(叶或叶汁干燥品)、国产血竭(剑叶龙血树的树脂)石蒜科仙茅(根茎)薯蓣科山药(薯蓣的根茎)、穿山龙(穿龙薯蓣的根茎)、黄药子(黄独的块茎)、绵萆薢(根茎)鸢尾科射干(根茎)、番红花(花柱)、川射干(鸢尾的根茎)姜科生姜(根茎)、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等的根茎)、郁金(广西莪术、温郁金等的块茎)、砂仁(果实)、豆蔻(果实)、草果(果实)、红豆蔻(果实)、草豆蔻(果实)、高良姜(根茎)、益智(果实)兰科天麻(块茎)、石斛(全草)、白芨(块茎)备注:以上各科按恩格勒系统分类所得广东药学院09中栽鉴2011-4-27-3-。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果实和种子,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单性结实2.聚合果和聚花果3.颖果4.角果5.世代交替二、判断与改错( )1.无胚乳种子不形成胚乳。
( )2.单子叶植物胚中的外胚叶相当于双子叶植物中的外胚乳。
( )3.外胚乳具胚乳的作用,仅见于无胚乳种子。
( )4.未受精也能形成种子的现象叫单性结实。
( )5.所谓无子果实就是经过单性结实产生的不含种子的果实。
( )6.植物的珠被层数与其种皮层总是相同的。
( )7.一串葡萄由一个圆锥花序发育而来,称为聚花果或花序果,也称复果。
( )8.种柄是由胚柄发育而来的。
( )9.凤梨(菠萝)由花序发育而来,属假果。
( )10.桃和梨均具有假果。
( )11.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极为退化,不能独立生活。
( )12.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阶段是从合子开始到大孢子母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为止。
三、填空1.胚形成中的第一个细胞是__________,其第一次分裂通常是不均等的____________向分裂, 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前者靠近珠孔端,以后发育成____________,后者远离珠孔,以后发育成__________。
2.被子植物胚乳的发育,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其中以__________方式最为普遍。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4.以吲哚乙酸等生长素的水溶液喷洒西瓜临近开花的花蕾,得到无籽果实。
这一现象称____________单性结实。
5.种子的结构一般包括胚、胚乳和种皮,有的还具外胚乳,这四部分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发育而来。
少数植物种子具有的假种皮由________发育而来。
6.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将果实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大类型。
1.被子植物由營養器官(根、莖、葉)與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組成。
2.根主要功能有固定植物體、吸收水分與溶於水中的物質、貯存部分養分的功能,依形態可分為鬚根系與軸根系。
3.莖有節,是植物的軀幹,也是物質輸送的管道。
依莖的質地可分為木本植物及草本植物。
4.植物體可看成是大量大型而細胞壁較薄的薄壁細胞,加上維管束、纖維的支持,再外包表皮而成。
薄壁細胞具有貯存養分和水分的功能;維管束是物質運輸的管道,也具有支持作用;纖維由細胞壁較厚的細胞構成,具支持功能。
5.維管束由木質部與韌皮部組成,木質部可將水分與礦物質由下向上輸送,韌皮部則運送養分至需求的部位。
6.有的植物在木質部與韌皮部間具有分裂能力的形成層,可不斷向內產生新的木質部,向外產生新的韌皮部。
由於木質部春夏與秋冬生長速率、顏色不同,當木質部逐年累積後,便會在莖的橫切面上出現環紋,稱為年輪。
7.葉較為特殊的構造是表皮細胞間散布著許多空隙,稱為氣孔;氣孔由成對的保衛細胞所圍成,是氣體出入葉的通道。
8.水分由葉片氣孔散失的現象稱為蒸散作用。
蒸散作用會對莖內木質部的水分形成吸力,是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的主要原動力。
9.光合作用可分為光反應與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主要在吸收、貯存光的能量(此時水會被分解產生氧氣);暗反應則利用光反應貯存的能量,將二氧化碳與其他物質轉變葡萄糖,並產生水。
10.能協助特定物質轉變其他物質的速率,此類物質通稱酵素。
11.人類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
12.消化道始口腔而終於肛門,可分為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等部位。
13.消化腺有唾腺、胃腺、胰臟、肝臟和腸腺。
唾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胃液含有分解蛋白質的酵素;胰臟分泌胰液;肝臟分泌膽汁,貯存在膽囊中;腸腺分泌腸液。
小腸是分解食物和吸收養分的主要場所。
小腸內壁具有絨毛,食物中的養分和水大部分由小腸絨毛吸收。
种子植物果实和种子对传播的适应种子是种子植物用以繁殖的特有结构,在被子植物,种子是包在果皮里受果实保护的,同时,果实的结构也有助于种子的散布。
随着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扩大了后代的分布范围,有利于种族繁荣,也为丰富植物的适应性提供了条件。
果实和种子的散布,主要依靠风力、水力、火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以及通过果实本身所产生的机械力量。
果实和种子对于各种散布力量的适应形式是多样的。
现分别介绍于下。
一、果实种子对风力散布的适应(一)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是借助风力散布的,它们一般细小质轻,能悬浮在空气中为风力吹送到远处,如兰科植物的种子小而轻,可随风吹送到数公里以外的范围内分布;(二)果实或种子的表面常生有絮毛、果翅,或其他有助于承受风力飞翔的特殊构造。
如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萝摩科(Asclepiadaceae)、杨柳科(Salicaceae)的种子外面都有细长的绒毛(棉絮和柳絮),蒲公英属(Taraxacum)等不少菊科瘦果上有花萼特化形成的降落伞状的冠毛;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果实上带有宿存的羽状柱头,槭树属(Acer)、榆属(Ulmus)等的瘦果果皮边缘以及油松(Pinus tabuiaeformis Carr.)、云杉属(Picea)等裸子植物种子的种皮铺展成翅状,又如酸浆属(Physails)、叶子花(Bougainvillaea spectabilis Willd.)、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纸袋等的果实有薄膜状的气囊,这些都是适于风力吹送的特有结构。
(三)在草原和荒漠上,有些植物种子成熟时,球形的植株在根颈部断离,随风吹滚,分布到较远的场所,如风滚草(tumble weed),刺穗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猪毛莱(Salsola s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