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课 第二框
- 格式:pptx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9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232 229A.网络B.广播电视C.口语D.短信10. “博客”具有易保留、便捷且成本低的优势,越来越普及。
⑴传媒大体经历了哪些阶段?⑵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大众传媒带来哪些变化?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No.0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编写:郑来福 审核:赵长荣 时间:2013.9.1 使用时间: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1、 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
2、 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责任感、使命感。
【知识自主探究】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阅读课本34-35页,完成以下填空或问题,并把问题在课本上标明】 1.文化传播的含义(从课本上找出,标明并理解)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注意:文化传播的途径并非只有以上三种,传播的途径有着丰富的形式。
二、大众传媒【预习提示:阅读课本36-37页,完成以下填空或问题,并把问题在课本上标明】 1. _____________简称为传媒。
它大体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的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3.大众传媒的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________________,汇集来自_________________,日益显示出________________的强大功能,成为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的意义:有利于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2、如何加强文化交流:(1) 尊重文化多样性 ( 态度、原则及要求 )。
文化生活第二课框架图必修3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 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 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具有双重性:促进或阻碍)4.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②不同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一、课前预习1.人创造了_________ __________也在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____________。
2.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___________,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________________,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和大大增强,____________ 、 __________、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4.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________________。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_______________。
5.不论哪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_____________的前进方向。
6.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_______________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能促进人的________________。
7.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_______________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易混易错点1、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错。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2、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错。
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典型例题1、有关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产生重大影响的电影,都曾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二课时第二框《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设计人:屈现荣审核人:李晓明班级:姓名:【导读单】学生自主预习,结合教材阅读讲义单考点二,识记需要记忆的知识,并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什么?2、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我国政府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4、我国公民向政府或国家有关部门求助或投诉的途径有哪些?5、我国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的意义有哪些?【导思单】1、全面理解和掌握我国政府宗旨和基本原则学习提示:(1)是什么?(2)为什么?①我国国家性质决定;②我国政府性质决定。
(3)怎么样?坚持为人民服即时演练:(1)(2011·山东22)2011年,山东省将开工建设新的山东省艺术馆、山东省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同时建设11000个村文化大院,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这体现了政府( B )①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赋予人民基本的文化权利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11·江苏15)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代表们坦陈“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就业比重等三项指标没有打标。
这体现了( D )A.政府实行重大决策民主评议制度 B. 人大代表对政府行使质询权C.人大代表通过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 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12、公民投诉有门、求助有道学习提示:渠道、途径;意义。
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学习目标】1.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结合文化塑造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重点难点】优秀文化如何塑造人生。
【课前预习案】【知识梳理】(具体要求:详读教材,结合自学讲义考点解读和要求,15分钟内速记重点原理。
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二、文化塑造人生1.丰富精神世界(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增强精神力量(1)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温馨提示: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常用欣赏到、感受到、享受了、体验到、体味到、领略到、修养、境界等标志词。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常用增强了、鼓舞着、激励着、振奋了、促进了等标志词。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温馨提示:正确理解文化塑造人(1)正确区分文化塑造人的作用。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侧重文化影响的广度,强调人格的完善;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侧重文化影响的力度,强调力度的加大;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身心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2)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影响人的成长、塑造人。
但只有积极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2.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阶段、形式、特点和作用。
3.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并能自觉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重点:文化交流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及特点。
难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基础·初探]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1)重要途径①商业贸易: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③教育: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其他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及其演变(1)含义:传播媒介。
(2)阶段: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3)演变特征: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标志: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2.大众传媒(1)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3)地位: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意义(1)先辈们的对外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要求(1)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2)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预习·提升]1.判断(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谢玉香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学习目标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传媒和大众传媒的作用。
2.理解大众传媒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3.结合电视、互联网、电子读物或大众传媒的具体作用,分析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大众传媒的作用。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请阅读教材34-37页,完成下列自学内容。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2.文化传播的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及其发展:简称传媒。
传媒大体经历了、、、和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为标志的。
(2)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3)优点: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要求:既要更加,又要更加。
(二)合作探究,理解知识(讨论、展示、点评、点拨时记好笔记,完善答案)血缘、地缘、业缘、情缘、机缘,都可以把人与人紧密相连。
现代社会,还有一条重要的纽带,那就是传播媒介。
它可以把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无论在天南、在地北,都可以“天涯若比邻”;它可以把所有的人们联在一起,无论在乡间、在都市,都可以感受“纷纷世事无穷尽”。
现代传媒,不仅使人类变得更加了解、更加依赖、更加聪明、更富有想象力,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1.文化传播有哪些重要的途径?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2.什么叫传媒?传媒大体经过了哪些阶段?3.大众传媒有什么作用?4.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如何为传播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三)自我检测,运用知识1.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第二单元知识框架表现:主要体现在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和文化遗产中(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how 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化多样性 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有益外来文化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人类社会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前提 Why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重要途径: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传播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意义: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表现: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历史继承性文化发展 文化继承 影响: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How :①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即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教育根本途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How 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Why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必然性)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重要性、作用)第三课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 学习提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1)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