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六 BOT--杭州湾跨海大桥(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1
项目可行性研究失败的案例
杭州湾跨海大桥。
出于对预期效益的乐观评估,杭州湾跨海大桥一度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17家民营企业以BOT形式参股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让这一大型基础工程成为国家级重大交通项目融资模板。
然而现在投资入股的民企又纷纷转让股份,退出大桥项目,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国企回购赎回了项目80%的股份。
通车五年后,项目资金仍然紧张,2013年全年资金缺口达到8.5亿元。
而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大桥通行费收入全年仅为6.43亿元。
按照30年收费期限,可能无法回收本金。
评价:第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预测到2010年大桥的车流量有望达到1867万辆,但2010年实际车流量仅有1112万辆,比预期少了30%以上。
严重的预期收益误判导致民企决策错误。
第二,大桥项目从规划到建成的10年间多次追加投资,从规划阶段的64亿元到2011年的136亿元,投资累计追加1倍还多,参股的民企已先期投入,只能继续追加,最终被“套牢”。
第三,2013年嘉绍大桥通车对杭州湾大桥是“雪上加霜”,接下来,杭州湾第三跨海工程钱江通道2014年底也将通车,另外宁波杭州湾大桥、舟山-上海跨海高速、杭州湾铁路大桥等项目也已纳入地方或国家规划,未来车流量将进一步分流,合同与规划的严重冲突令项目前景更加黯淡。
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Hangzhou Bay Bridge)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如图所示,总投资118亿元,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是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杭州湾跨海大桥200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2003年6月8日奠基,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届时从浙江宁波到上海莘庄的陆路距离只有179公里,缩短了120公里左右,从而也缓解已经拥挤不堪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
这个长度,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超过了美国切萨皮克海湾桥等世界名桥,是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三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建设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概念,借助“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呈现S形曲线,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游览性。
在南航道再往南1.7公里,就在离南岸大约14公里处,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海中平台。
这一海中平台是一个海中交通服务的救援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绝佳的旅游休闲观光台。
大桥2003年11月14日开工,已于2007年6月26日全线贯通,2008年5月1日晚11时58分正式通车。
杭州湾跨海大桥设计理念如下。
(1)长桥卧波:首先采用了浙江、上海、江苏的吴越文化观念。
在桥型上,设计者采用了西湖苏堤的形态,集交通、观光于一体。
为兼顾杭州湾水文环境特点,“长桥卧波”的设计将大桥平面勾勒成S形曲线,优美、活泼的桥型让司机和乘客在行车、坐车时产生愉悦心理。
(2)桥下航道: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有台风、小气候形成的龙卷风,有混乱的流速、流向。
“长桥卧波”的设计也是出于大桥安全性的考虑,设计方专门为钱塘奇潮及过往海轮留了通道。
整座36公里的长桥有两处宽448米及318米的桥下通道。
桥下净空高、流速急,北通道为35 000吨海轮留下了航道,南通道为3 000吨以下海轮留出了航道。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内容摘要项目融资在我国处于萌芽阶段,但由于与传统直接投资方式相比有诸多优势,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通过项目融资引入外资来建设我国的基础设施很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融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项目融资的理解和认识,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文章从项目融资结构逐步展开讨论,对项目融资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可行的改善办法。
关键词: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改善问题I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目录内容摘要 (I)1 项目融资概述 (2)1.1项目融资的基本内涵 (2)1.1.1 项目的概念 (2)1.1.2 项目融资的特征及结构 (2)1.2 项目融资的实际意义 (3)2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项目融资分析 (4)2.1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简介 (4)2.2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基本情况 (4)2.2.1杭州湾跨海大桥融资模式介绍 (4)2.2.2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结构 (4)2.2.3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的风险 (5)2.2.4风险的防范措施 (5)2.3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项目融资成本分析 (6)2.3.1项目初期的成本分析 (6)2.3.2建设完成后运营状况 (6)2.3.3原因分析 (7)3 完善我国项目融资的建议 (8)3.1 我国当前项目融资存在问题 (8)3.1.1融资渠道仍较为单一,过度依赖银行贷款。
(8)3.1.2信誉问题 (8)3.1.3 法律问题:管辖法律和法律完善 (8)3.2 提升我国项目融资水平建议 (9)3.2.1为我国发展项目融资培养基础人才 (9)3.2.2加强对项目融资方式审批政策的研究 (9)3.2.3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9)结论与展望 (10)参考文献 (11)II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引言工程项目融资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特别是在亚太和拉丁美洲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概念及案例投融资模式是指在企业进行资金筹措和配置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模式或途径。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投融资模式。
下面将介绍BOT、BT、TOT、TBT和PPP投融资模式的概念,并列举一些相关的案例。
案例:中国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就是采用了BOT模式。
中国交通建设公司与建议持有公司共同成立了湾跨公司,负责桥梁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公司在合同约定时间内收取通行费,同时承担桥梁的维护和运营责任。
2. BT(Build-Transfer,建设-转让)是指政府或企业委托给合作方进行特定项目的建设,合作方将完成的项目直接交付给政府或企业。
BT模式的特点是:资金大部分由政府或企业提供,合作方负责项目的建设。
案例:中国的北京新机场就是采用了BT模式。
北京市政府与合作方成立了新机场投资控股公司,由合作方负责新机场的设计、建设和交付。
项目完成后,新机场将归北京市政府所有。
3.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转让-运营-转让)是指政府或企业在自有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该项目转让给专业运营方进行经营和管理,一定期限后再转让回政府或企业。
TOT模式的特点是:项目的所有权在整个过程中归政府或企业所有,专业运营方负责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案例:英国的伦敦地铁就是采用了TOT模式。
伦敦地铁由伦敦地铁公司负责建设,建设完毕后转让给运营方进行运营和管理。
项目合同期满后,伦敦地铁公司重新获得了地铁的所有权。
4. TBT(Transfer-Build-Transfer,转让-建设-转让)是指政府或企业委托给合作方进行特定项目的经营和管理,合作方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然后将项目转让给政府或企业。
TBT模式的特点是:资金由合作方提供,合作方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案例:香港的尖沙咀东水务项目就是采用了TBT模式。
香港特区政府与合作方签订了合同,合作方负责尖沙咀东地区的供水、排水和处理废物的经营和管理。
PPP项目失败案例无论是建设文化小镇还是综合管廊,国家目前全力推行PPP模式,虽然例如河北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项目,实施PPP14年,有力带动县财政收入增长近50倍,投资方的资产规模也增加了10多倍,但PPP在运用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国内外9个典型失败案例的分析,以避免今后犯类似的错误。
国内案例1案例1 杭州湾跨海大桥出于对预期效益的乐观评估,杭州湾跨海大桥一度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17家民营企业以BOT形式参股杭州湾大桥发展有限公司,让这一大型基础工程成为国家级重大交通项目融资模板。
然而现在投资入股的民企又纷纷转让股份,退出大桥项目,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国企回购赎回了项目80%的股份。
通车五年后,项目资金仍然紧张,2013年全年资金缺口达到8.5亿元。
而作为唯一收入来源的大桥通行费收入全年仅为6.43亿元。
按照30年收费期限,可能无法回收本金。
评价:第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预测到2010年大桥的车流量有望达到1867万辆,但2010年实际车流量仅有1112万辆,比预期少了30%以上。
严重的预期收益误判导致民企决策错误。
第二,大桥项目从规划到建成的10年间多次追加投资,从规划阶段的64亿元到2011年的136亿元,投资累计追加1倍还多,参股的民企已先期投入,只能继续追加,最终被“套牢”。
第三,2013年嘉绍大桥通车对杭州湾大桥是“雪上加霜”,接下来,杭州湾第三跨海工程钱江通道2014年底也将通车,另外宁波杭州湾大桥、舟山-上海跨海高速、杭州湾铁路大桥等项目也已纳入地方或国家规划,未来车流量将进一步分流,合同与规划的严重冲突令项目前景更加黯淡。
2案例2 汇津中国(长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首家合资公用事业项目,长春市排水公司于2000年初与香港汇津公司合资建立汇津(长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即汇津长春),合同期限为20年。
同年7月,市政府制定了《长春汇津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
案例十项目融资——杭州湾跨海大桥一、项目背景经过11 年来的构思、策划和研究,又经过全国500 多位经济、社会、自然、工程等多学科专家对《杭州湾交通通道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杭州湾公路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以及50 多项专题研究,60 多次研讨、论证、咨询和评估,投入前期费用8000 多万元,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003 年 6 月8 日,我国第一座跨越海洋的大桥,也是目前全世界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跨海大桥,在杭州湾南岸隆重奠基,预计2008 年竣工,总投资118 亿元。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大桥118 亿元的总投资中,民间资本占到了50.26 %,共有17 家民营企业投资入股,属于国内典型的BOT 项目融资案例,开创了我国利用民资建设特大型基础设施的先河,意义重大。
二、项目的BOT 融资结构该项目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政府宁波和嘉兴两地政府是项目的发起者,项目特许权的授予者,也是项目的最终所有者。
宁波和嘉兴两地按9 ∶ 1 的比例出资38.5 亿元(约占总建设资金的35% )组建项目公司。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给予了相应的支持,以保证项目可行。
(二)项目公司由宁波和嘉兴两地共同出资组建的,是BOT 项目的执行主体,在项目中处于中心地位。
它直接参与项目投资和管理,直接承担债务责任和风险,所有关系到BOT 项目的筹资、分包、建设、验收、运营以及还债和偿还利息的事项均由它负责。
在法律上,项目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
(三)投资经营股东杭州宋城集团(17 . 3 %)、宁波海通集团、方太厨具等17 家民营企业分别组成 5 家股东参与大桥项目公司。
股东有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兴桥投资有限公司、天一投资有限公司、雅戈尔、余姚杭州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等,民间资本以占资本金50.26% 的比例在项目公司中占主导地位。
当然,政府是最大的股东。
到2009 年大桥建成通车后,除政府外的 5 家股东可拥有大桥30 年的经营权。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融资分析内容摘要本文研究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在全球迅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
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门槛,BOT TOTf PFI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启了民营化模式运作的又一扇大门。
对此,本文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实际运作作为分析对象,力图寻求推进公共事业领域内大型项目民营化运作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杭州湾跨海大桥,BOT模式,案例分析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1项目融资的基本内涵 (1)1.1.1项目融资的概念 (1)1.1.2 BOT 项目融资模式概念 (1)1.1.3 BOT 项目融资的特征及结构 (2)1.2 BOT 项目融资的实际意义 (2)2.1项目背景 (2)2.2 项目股权结构 (3)2.3项目融资结构 (4)2.3.1贷款银团 (4)2.3.2承包商 (4)2.3.3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4)2.4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评价 (6)3 完善我国项目融资的建议 (7)3.1 我国当前项目融资存在问题 (7)3.2 提升我国项目融资水平建议 (7)参考文献 (9)引言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行政改革的风起云涌,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在各国崭露头角,并迅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
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事业领域的门槛,BOT TOTf PFI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
这些民营化模式在引入民间资本、提高管理效率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具体运作中也逐渐暴露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的融资方式,通过计算WC和IRR来分析该项目的可行性,以及该项目的不足之处。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国内首次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BO模式的先例,通过研究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案例来分析其民营化模式运作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显然十分必要。
bot工程融资方案案例分析一、引言以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投资和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投资模式之一。
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分配投资风险和降低投资者的资金压力,同时能够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将以BOT工程融资方案案例进行分析,探讨BOT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融资建议。
二、案例背景某市举办了一次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招标会,其中包括一条长跨度跨海大桥的建设项目。
该市政府希望通过引入BOT模式,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并希望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可以提出具体的BOT工程融资方案。
三、BOT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BOT模式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常见的融资与运营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通过招标、竞标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由其投资兴建一定的基础设施,并在规定的运营期限内进行运营。
运营期限结束后,基础设施的所有权、经营权转移给政府或政府指定的单位。
该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1. 省钱:政府无需大规模出资,可以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减轻财政压力;2. 高效:由专业公司承担建设和运营,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的效率和管理水平;3. 分散风险:投资者在建设和运营期间承担相应的风险,政府可以将风险分散给投资者;4. 提高服务水平: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四、具体案例分析1. 项目规模及建设内容大桥项目的全长为10公里,跨海距离为5公里,包括桥梁、主塔、桥面、引桥等;同时还需要配套建设路基、隧道和桥梁等。
预计总投资约为50亿人民币。
2. 项目资金来源政府部门拿出一部分资金并购买项目服务年限,同时还需要通过BOT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
3. 项目收费模式大桥项目将实行跨海通行费制度,由运营商自行制定并报批。
4. 运营期限运营期限为30年,运营商在此期限内负责对大桥的维修、保养和管理。
5. 政府回收期政府购买服务年限后,通过大桥通行费向运营商每年支付一定资金,直至政府购买服务年限到期。
早课 | PPP失败九大案例及评价2016-10-19导读PPP在运用过程中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几个典型失败案例的分析,亦能避免今后犯类似的错误。
1墨西哥国家电信公司1990年,卡洛斯·埃鲁收购了墨西哥国家电信公司 (Telmex)。
Telmex控制全墨90%以上的电话业务,因而埃鲁可以制定高于任何发达国家的收费标准,而用户除了按其要求缴费别无他法。
埃鲁还通过吞并美洲移动“抢夺”了墨西哥72%的移动电话客户和70%的互联网用户。
如今Telmex市值3660亿美元,埃鲁也成为2013年世界首富,但更多的人指责埃鲁通过垄断暴富,阻碍国家经济正常发展,侵害消费者利益。
点评评价:规模经济与垄断具有天然联系,垄断排斥竞争,阻碍技术进步,这一点在网络化行业(如电信、铁路和电网等)表现尤为突出。
墨西哥的教训就在于反垄断法缺位,监管不力直接导致埃鲁具有单边定价权。
2土耳其公共设施“泛市场化”2002年伊始,土耳其通过基础设施与公共工程的私有化加速国家的市场化。
到2009年,共有6个港口、8条收费高速公路、2座跨海大桥、数家大型电厂、多家公立医院及国家电信陆续被卖给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私人部门。
对私人部门的涨价冲动,政府通过向居民发放“生活直补”来解决。
然而,缺乏监管的基础设施垄断成风,“生活直补”跟不上收费涨价,财政被企业“牵着鼻子走”,加之垄断带来的寻租与贫富分化,民众怨声四起,终于酿成2011年的全国性骚乱。
点评在微观领域,市场具有效率优势,但在宏观层面,没有政府的监管与平衡,最终谁的利益都无法保障,指望通过单一补贴手段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极易陷入“补贴泥潭”,实为“懒政”。
3澳大利亚的“竞价售电”澳大利亚的供电系统由私人运营,供电全国联网,发电厂“竞价上网”,随行就市。
高峰时段用电量超负荷,“竞价上网”变成了发电企业竞价售电。
企业在卖更多的电给商业机构的同时对居民用电实行限量,电价攀高也导致政府无力为公共设施支付账单。
公共事业民营化模式探求——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例的实证研究公共事业民营化模式探求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例的实证研究王雁红【专题名称】管理科学【专题号】C3【复印期号】2010年05期【原文出处】《三江论坛宁波经济》2010年1期第23~27页【作者简介】王雁红,宁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宁波315211【关键词】公共事业/民营化/BOT模式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改革的风起云涌,旨在改善公共部门绩效、提高公共物品供给质量的民营化运动在各国崭露头角,并迅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重要取向。
在我国,随着政府逐渐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门槛,BOT、TOT与PFI等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中。
这些民营化模式在引入民间资本、提高管理效率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具体运作中也逐渐暴露许多问题。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国内首次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BOT 模式的先例,分析其民营化模式运作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显然十分必要。
一、公共事业民营化的内涵与主要模式(一)公共事业民营化的内涵公共事业,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服务方式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
一般而言,公共事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公共性,即具有某种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某些经营设施可通过向使用者收费方式来补偿服务成本。
第二,自然垄断性,即公共事业具有投资期限长、投资额大,成本回收期长与具有规模经济等特点,通常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来提供产品,容易带来行业垄断。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事业单位管理效率低下与亏损严重等现象。
可见,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迫在眉睫。
民营化作为全球政府改革的重要管理工具或改革策略,成为重要选择之一。
对于民营化,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准确的定义,甚至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如希腊叫非美国里根政府则称之为生产力改进,等等。
民营化大师E. S.萨瓦斯提出,从广义而言,民营化是可界定为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靠政府来满足政府的需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精选37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篇1听爸爸妈妈说,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就在我们附近的杭州湾海面上建成通车了,我怀着迫不及待地心情等到5月2日,去目睹了她那雄伟的英姿!据我了解,杭州湾大桥是到今天为止世界上最长的一座桥,它全长36公里,成一个S型桥上每间隔500米就会有一个摄相头全程监控。
路程从宁波到上海杭州湾大桥的建造是为了缩短宁波与上海之间的距离,使这两个城市促进发展,原本去上海需要4个小时,但现在只要2个小时就足够,速度加快了一半。
在桥顶上还有4个长三角,晚上的时候,它会提醒过往的飞机,不要撞到这座桥。
当我乘着汽车驶上这座桥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它的雄伟和壮观。
在大桥两边的护栏上漆着7种彩虹的颜色,据说是专家们为了解决司机们的眼睛疲劳而设置的。
当我下了车,站在桥上的时候,阵阵猛烈的海风向我刮来,海水犹如一只只怒吼的狮子在咆哮,海上的波浪汹涌澎湃,犹如千千万万匹骏马飞奔而来,又呼啸而去,好象要把大桥给撞碎似的。
大桥上有两个巨大的拉索桥,每个高有五六百米,如果晚上把桥上的灯光全部打开,如此美丽绝伦的景色让每个过桥的人都留恋忘返!啊!这左雄伟的杭州湾大桥,曾经有多少的人们为你付出了他们的一切,为了建造你,人类虽然付出了许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是你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繁荣,杭州湾大桥,我为你骄傲!杭州湾跨海大桥作文篇2你们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吗?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也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它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慈溪人的骄傲!5月1日大桥通车啦,为了一睹大桥风采,我们一家人就在5月2日迫不及待地游了杭州湾跨海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