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标准方程(优质课)
- 格式:ppt
- 大小:534.00 KB
- 文档页数:18
圆的标准方程(优质课比赛)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的“圆”章节。
具体内容为:圆的标准方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含义,并能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圆的标准方程的含义。
难点:圆的标准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圆形物体的共同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圆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概念。
然后,通过推导,讲解圆的标准方程的得出过程,让学生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含义。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5cm,求该圆的标准方程。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出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圆的标准方程的掌握情况。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圆的标准方程板书设计:圆的标准方程:(x a)² + (y b)² = r²其中,a为圆心的横坐标,b为圆心的纵坐标,r为圆的半径。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个圆的圆心坐标为(2,3),半径为4cm,求该圆的标准方程。
答案:(x 2)² + (y 3)² = 162. 题目:已知一个圆的圆心坐标为(3,1),半径为5cm,求该圆的标准方程。
答案:(x + 3)² + (y 1)² = 2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入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含义,并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运用。
圆的标准方程一、教材分析本小节是人教版数学必修2第四章的起始节,只安排一个课时.本节的学习是建立在初中已经学习的圆的有关知识以及前面几节内容的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圆是一种特殊的圆锥曲线,所以学习了圆的方程,也为后面学习其他的圆锥曲线的方程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本节内容在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本节的学习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探究能力.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并依据不同条件求得圆的方程;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形成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维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欣赏和体验圆的对称性,培养数学美感.三、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和圆的标准方程特点的明确.难点:根据不同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由于本节内容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议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师生的有效互动将使学生容易理解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明确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教学时充分利用课本上提供的两个例题,引导学生做好总结,通过例题的妥善解决使学生初步熟悉根据不同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的一般方法.四、学情分析由于本节课用到初中的圆的知识和前面几节的内容,因此在课前必须先做好充分的预习,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以提高听课效率.采取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对圆的方程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性原则,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中,还不时补充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并紧紧与考试相结合.五、教学环境分析由于本节的内容具有基础性,学生比较熟悉且容易接受,因此不需要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建议在普通教室教学即可.六、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引言:我们知道直线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那么圆是否也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呢?那么圆的方程如何求呢?【设计意图】通过直线想到圆,引出课题——圆的标准方程.(二)新课探究1.旧知回顾:(1)已知两点A (1,-2),B (3,5),如何求它们之间的距离?若已知C (3,-8),D (x ,y ),又如何求C 、D 的距离?(2)具有什么性质的点的轨迹称为圆?(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的条件是什么?那么确定一个圆的条件是什么呢?【设计意图】复习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为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做铺垫.2.新知探究:探究1:已知圆C 的圆心坐标C (a ,b ),圆的半径为r ,我们能否写出圆C 的方程?师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圆C 的方程,教师引导提示.学生不难找出圆的方程为222)()(r b y a x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上面复习过的有关知识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1)若点),(y x M 在圆C 上,则点M 的坐标满足方程(*)吗?(2)若点),(y x M 坐标满足方程(*),则点M 在圆C 上吗?【设计意图】让学生验证探究出来的圆的方程具有充分性和完备性两个方面.教师指出:方程(*)就是圆心在C (a ,b ),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探究2:圆的标准方程有什么特点?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求出的方程(*),找出它所具有的特征.可以请学生合作交流.个别学生展示答案,教师总结归纳.【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为识记和熟练应用做准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探究3:如果要求一个圆的标准方程,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怎样确定一个圆的标准方程呢?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分析、总结.教师请个别学生回答,及时鼓励评价.【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分析寻找圆的标准方程的思路,为圆的标准方程的熟练应用做铺垫.探究4: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如何判断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形分析:点到圆心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影响.学生总结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三种情形及判断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圆的标准方程在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的方便之处,体会到圆的标准方程的优点和魅力.(三)应用分析例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1)圆心坐标为(-4,-3)半径为6;(2)圆心坐标为(2,5)半径为3;(3)经过点P(1,2),且圆心在(2,-1);(4)圆心在C(1,3),且和直线0+yx相切.-1=师生活动:(1)(2)学生口答,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3)(4)可以让学生思考作答,教师在需要时给予提示.教师展示学生解答,并板书详细过程.【设计意图】熟悉圆的标准方程的简单应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2.写出圆心在A(-2,1),半径为2的圆的标准方程,并判断点M(0,2)和N(-1,1)和圆的位置关系.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本题.教师巡查指导解决疑难.【设计意图】巩固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进一步熟悉圆的标准方程的简单应用.例3.△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5,1),B(7,-3)),C(2,-8),求它的外接圆的方程.师生活动:学生先思考,找出思路,教师分析总结.学生写出解答过程,教师展示个别学生答案,并给予评价和鼓励.然后教师板书完整解答过程.最后教师总结提炼方法——待定系数法.【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待定系数法在求圆的方程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维方式.(四)练习巩固本节练习1、2.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查指导,展示答案,及时评价.【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点?(2)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3)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有什么话想说吗?师生活动:学生总结,教师及时评价鼓励.【设计意图】回顾本节所学的知识点和数学方法,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反思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六)作业巩固习题4.1第2、3、4题.【设计意图】课后复习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提升迁移能力.七、教学反思: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一系列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适时安排小组讨论活动,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见解.本节课的设计通过适当的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问题做链,环环相扣,运用前段时间学习的求曲线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方程,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从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到标准方程的求解都是在问题的指引下,通过我的适度引导、侧面帮助、不断肯定,由学生探究完成并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