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15.视网膜、视神经及全身疾病的眼底表现
- 格式:ppt
- 大小:10.87 MB
- 文档页数:145
常见全身病的眼部表现一,动脉硬化与高血压㈠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动脉硬化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
一般包括:老年性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硬化视网膜动脉硬化为老年性动脉硬化和小动脉硬化。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血管和全身其他血管系统的情况,又称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
表现包括:1.视网膜动脉弥漫性变细、弯曲度增加、颜色变淡、动脉反光增强;2.动静脉交叉处可见静脉隐蔽和静脉斜坡现象;3.视网膜,特别是后级部可见渗出和出血,一般不伴有水肿。
㈡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收缩压》=160mmHg,或者舒张压》=95mmHg1,缓进型(良性)HRP,分为四级: Ⅰ级:主要为视网膜动脉有功能性狭窄,有轻度硬化表现;Ⅱ级:视网膜动脉有肯定的局部狭窄,有动静脉交叉征病理性改变;Ⅲ级:视网膜动脉明显硬化狭窄收缩,并有出血、渗出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Ⅳ级:在Ⅲ级改变基础上视网膜病变加重,合并有视乳头水肿。
除眼底病变以外,高血压还可以因为心力衰竭、肾病等出现眼睑水肿,或因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或脑梗塞产生瞳孔、视力、视野、眼球运动等相应的神经眼科症状。
2,急性型HRP:多< 40岁。
主要改变是视乳头水肿和视网膜水肿。
同时可见视网膜火焰状出血、棉绒斑、硬性渗出及脉络膜梗塞灶。
二,糖尿病㈠眼前部并发症1.眼表:泪膜稳定性降低、球结膜小血管迂曲、扩张并有微血管瘤,角膜感觉减退。
2.虹膜:虹膜红变多见晚期患者,在虹膜表面及瞳孔缘处见有细小的新生血管。
若波及房角时,房水排出障碍,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另外,青少年糖尿病常常伴有继发性虹膜睫状炎。
3.晶状体:高血糖使晶体纤维肿胀变性混浊,并发白内障。
4.屈光不正:血糖升高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突发性近视或远视程度降低。
5.眼肌麻痹:可出现眼外肌运动障碍和复视。
多可以恢复。
㈡眼后节并发症(DRP):三,肾脏疾病㈠急性肾小球肾炎:眼睑水肿;高血压→视网膜血管痉挛、出血、渗出等。
第十五章视路及视神经疾病第一节视神经疾病视路:包括从视网膜光感受器至大脑枕叶皮质视觉中枢的整个视觉传导通路。
1、视神经的特点(1)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索组成。
(2)轴索离开巩膜筛板后即有髓鞘包裹。
(3)外有三层脑膜包绕,与颅内三层脑膜连续。
(4)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延续,受损不易再生。
2、视神经疾病的检查1)眼底检查、2)病史、视力、视野、瞳孔、暗适应、色觉检查3)视诱发电位、眼底荧光照影4)眼眶与头颅的X线、CT、B超、MRI视野对视神经及视路疾病的诊断最重要一、视神经炎1、病因:炎症脱髓鞘、感染(局部或全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2、临床表现:视力急剧下降、色觉异常和视野损害、眼球转动痛部分病人有一过性麻木、无力、膀胱和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平衡障碍等,提示存在多发性硬化的可能。
3、诊断临床表现:视力急剧下降、色觉异常和视野损害眼部检查:患眼瞳孔散大、直接光反应迟钝或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
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功能障碍视野损害:中心暗点或视野向心性缩小视觉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脑脊液检查:检查其他:4、鉴别诊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力骤失、眼球运动时无疼痛。
眼底:视盘肿胀为灰白色,视野缺损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或扇形暗点。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一眼视力丧失、另眼在数天至数月内视力也丧失。
眼底:视盘旁浅层毛细血管扩张,但无荧光素渗漏、视盘水肿、随后视神经萎缩。
中毒性或代谢性视神经病变:进行性、无痛性视力丧失如酒精中毒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为供应视盘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的睫状后血管的小分支发生缺血,致使视盘发生局部梗死。
病因:视盘局部血管病变、血粘度增加、眼部血流低灌注表现:突然发生无痛、非进行性的视力减退眼底:视盘水肿、视盘周围线状出血、后期出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视野: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或扇形暗点治疗:针对全身病、激素、血管扩张药、降眼压三、视神经萎缩任何疾病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的病变,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
第十一节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眼是人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很多全身疾病都可能在眼部表现或多或少的症状和体征。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结核、梅毒、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皮肤病等均可有眼部损害,有些甚至还会有一些特征性的体征。
临床上往往可以从眼部的某些病变协助其它学科作出正确的诊断以及预后的估计。
此外,不少眼病的发病原因也是由全身病引起的。
由此可以看出眼与全身病的关系至为密切。
本节介绍部分常见疾病在眼部的表现。
一、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的血管是身体中唯一可以直视下观察到的血管,所以一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血管改变,可以通过眼底检查而发现。
高血压动脉硬化是一个全身性的血管性疾病,它可以累及全身各部分的血管,眼底视网膜的血管也受影响,通过眼底血管的观察可了解高血压对脑血管影响的程度,同时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都有重要作用。
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眼底改变:(1)血管动静脉比例失调:正常视网膜动静脉管径之比约为2∶3。
当高血压时动脉血柱变窄,动静脉比可为1∶2或1∶3;同时动脉反光增强,呈“铜丝样”、“银丝样”,静脉常有轻度扩张。
(2)动静脉交叉处出现压迫征象:在视网膜血管动静脉交叉处可见静脉受压现象,静脉两端出现笔峰现象或压迫后静脉充盈扩张偏曲。
(3)出血渗出:视网膜血管旁可见线状或火焰状出血,可发生在深层或浅层,同时可见有视网膜硬性或软性渗出病变;可并发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静脉阻塞,而造成眼底大量出血或缺血水肿。
(4)视神经病变:视乳头水肿,边缘模糊,充血,周围点片状出血;进而视乳头苍白视神经萎缩。
二、肾炎急性肾炎除可表现为眼睑水肿外,大多数患者眼底正常,偶见视网膜动脉痉挛变细,或有轻度水肿,晚期可出现出血及渗出等视网膜病变。
慢性肾炎、尿毒症,主要受血压、贫血及毒素的影响,多数患者可出现视网膜的病变。
早期为视网膜动脉痉挛、变窄、硬化;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棉絮状白斑,水肿;典型的在黄斑区可见星芒状的黄白色渗出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