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文档-我国劳动力歧视问题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精品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34.01 KB
- 文档页数:21
浅谈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成因及对策思考当前,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劳动力歧视,劳动力市场歧视扭曲了劳动力市场,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更加突出,随之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对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对于规范和引导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并且,正确认识目前存在的劳动力歧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案对于劳动力的妥善安置也甚为关键.因此,本文首先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其次对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对劳动力市场歧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
一、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基本理论(一)劳动力市场歧视的概念劳动力市场歧视是指那些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收到的不公正待遇。
这里所指的非经济个人特征,注意是指种族、性别、肤色、年龄、家庭背景、民族传统、宗教、身体素质和原有国籍等。
(二)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类型根据概念,歧视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工资收入歧视这种歧视是指从事相同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得的工资收入低于另外一部分人的工资收入,即同工不同酬。
可见,工资收入歧视是由于劳动生产率差别以外的经济因素引起的。
2、就业歧视这种歧视指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甚至部分劳动力供给者具有更好的劳动力供给条件的情况下,由于这部分劳动力个人的非经济特征而遭到雇主的拒绝,因而承受着不适当的失业比重.在世界各地,至今还普遍存在着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遭受歧视的不公正现象.3、职业歧视这种歧视指的是在劳动力市场上,某些劳动力即使完全有能力胜任某项工作,却因为非经济个人特征导致被限制或被禁止进入某些职业,或者被排挤到同一职业中的低档次位置上。
本科生毕业论文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分析及对策姓名李彩玲学号20114080230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教师龚文海2015年3月8日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处于全面建设和不断完善阶段。
在这个阶段,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雇佣歧视行为。
表面上劳动者的自主选择就业权得到了保障。
然而在现实中,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劳动力歧视现象。
比如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等现象,这些歧视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造成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受阻、合格人才的浪费、人力资源资本的提高等影响,并且对就业的增长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
为此,我们应该通过反歧视教育、反歧视立法、反歧视补贴、创造劳动力市场充分信息、减少职业隔离、减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歧视等方法来解决劳动力市场歧视的问题。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歧视;对策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ese labor market structure,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current our country's labor market has been in the stage of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and constantly improve.At this stage, reflected in the Labour market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exist on the Labour market.On the surface of the autonomous choice to guarantee the employment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s.In reality, however, our country's labor market there is a common labor discrimination.Such as 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 exist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household register discrimination, age discrimination, academic discrimination phenomenon, such as the free movement of Labour in the Labour market, waste of qualified personnel, the promotion of human resources capital caused adverse impact,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employment,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To this end, we should be through education, anti-discrimination legislation against discrimination, anti-discrimination subsidies, creating Labour market information fully, reduce 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reduce discrimination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bor market discrimination.Key words: the Labour market;Discrimination;countermeasures目录引言 (4)一、劳动力市场歧视概念 (4)(一)歧视的概念 (4)(二)劳动力歧视的概念 (4)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5)(一)个人偏见歧视理论 (5)(二)垄断歧视理论 (5)(三)就业隔离或排挤歧视理论 (6)(四)双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6)(五)统计性歧视理论 (6)(六)搜寻成本歧视理论 (6)三、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现状 (6)(一)性别歧视 (6)(二)年龄歧视 (7)(三)、身份歧视 (7)(四)、健康、容貌和身高歧视 (7)(五)、经验或阅历歧视 (7)(六)、学历歧视 (8)(七)、地域歧视 (8)(八)、行业歧视 (8)(九)、在社会保障及福利方面的歧视 (9)四、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9)(一)、造成合格人才的闲置、浪费 (9)(二)、造成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 (9)五、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10)(一)、修改现行法律或者制定禁止就业歧视的专门法律,并注重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督力度,是法律的规定落到实处。
我国就业歧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就业歧视作为就业问题中的一大难题,给广大求职者带来了诸多困扰。
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就业歧视问题更加突出,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深入研究我国就业歧视问题及解决对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就业歧视问题的现状1.性别歧视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一直存在。
尤其在一些传统观念较为保守和封闭的地区,女性在就业中常常受到性别歧视。
一些企业对女性员工的录用和薪酬待遇存在不公平现象,这使得女性在职场中的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2.年龄歧视年龄歧视是我国就业市场中的另一大问题。
部分用人单位对年轻人有偏见,认为他们缺乏经验和稳定性,不愿意招聘年轻人。
与此对于年长者,一些用人单位也存在歧视现象,认为他们已经年龄大,身体状况可能不如年轻人,影响工作效率。
3.地域歧视在我国,城乡差别较大,一些用人单位比较倾向于招聘城市户口的求职者,而对农村来的求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
地域歧视使得农村来的求职者在城市就业面临较大压力,也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就业差距。
4.身份歧视在我国,户口、身份证明等因素也成为就业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本地户口的求职者,而对外地户口的求职者持有排斥态度,导致外地求职者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很大的歧视。
以上种种就业歧视问题不仅损害着个人的权益,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1.加强立法保障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我国应加强就业歧视相关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就业歧视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督促用人单位遵循公平原则,不得以性别、年龄、地域和身份等因素歧视求职者。
2.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社会宣传等途径,加强对就业歧视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就业歧视问题的认识,倡导公平就业理念,培养求职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同时引导用人单位树立公平的招聘理念。
歧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其对策[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先的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变得越发明显和复杂。
特别是现在很热门的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比别人多很多的力气,却经常没有能够得到他们应该有的待遇。
而且在全力消除歧视的过程中,又增加了新的歧视。
这不仅使受歧视的劳动者失去机会就业,增加失业率和社会的不稳定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歧视问题的研究,阐述了歧视的内涵和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歧视的现状,分析了歧视对我国产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的对策。
和谐的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就业歧视;影响;对策1劳动力市场歧视的释义劳动力市场歧视是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其结果是对某些社会群体、某些社会成员形成一种剥夺,造成一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
2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现状在西方国家,劳动力市场歧视问题早在19世纪中期和90年代就成为研究的焦点。
在分析黑人和妇女就业歧视、收入差异的原因中,早期经济学家给出了较有力的决策指导。
相对而言,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就稍显滞后。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主要存在的歧视类型有:2.1行业歧视在众多行业中,没有贵贱之分,有的是较好的劳动力市场和较差的劳动力市场。
一些大城市只允许外地劳动力进入较差的劳动力市场,而较好的劳动力市场就限制或禁止外地劳动力的进入。
例如,金融、保险、公司职员、会计、邮政等都一定程度上限制外地人员进入,而这些被限制的劳动力容易进入的行业往往都是急、脏、险、难、重等类型。
2.2城乡歧视在中国发达或开放地区,先富起来的城市对进城的外地劳动力常在各方面采取歧视政策。
我国就业歧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就业歧视问题。
就业歧视的存在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和幸福,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尤其是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就业歧视问题更加突出,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寻求解决的对策。
一、我国就业歧视问题的现状就业歧视指的是在招聘、录用和职场晋升等环节中,以人的种族、性别、年龄、性取向等特征而进行不公平对待。
在我国,就业歧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性别歧视:在我国,女性在就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
一些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男性,认为男性在工作上更加稳重、有责任感,而女性则会面临婚育歧视,很多企业会担心女性在结婚生子后不能全身投入工作。
2. 年龄歧视:年轻人面临着因为缺乏经验被歧视的问题,而年长者则可能因为年龄过大而被排斥。
尤其在科技公司和互联网行业,往往更加偏爱年轻人。
3. 学历歧视:招聘单位往往会对学历有高要求,当求职者学历不符合要求时,往往会遭遇就业歧视。
很多企业存在“985”、“211”高校占据了更多招聘机会的现象。
4. 地域歧视:一些企业对于应聘者的户口所在地或者学校所在地存在偏见,甚至有的企业直接明确了“外地人不考虑”的规定。
以上种种形式的就业歧视,都给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给广大劳动者带来了不公平的对待和负担。
1. 社会观念滞后:部分用人单位和招聘者对于性别、年龄、地域等问题持有传统的观念,认为男性更稳重,女性更应该关心家庭,年轻人缺乏经验,外地人缺乏认同感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就业歧视。
2. 企业利益导向:部分企业只关心企业的利益,忽略员工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只看中应聘者的个人背景和外表,而非实际工作能力。
3. 缺乏法律监管:我国对于就业歧视的法律监管较为薄弱,导致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难以受到惩罚,加剧了就业歧视的存在。
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就业歧视的法律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在就业环节中不能因为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进行歧视,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
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的现状、原因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引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就业歧视定义 (1)1.2 女性劳动力就业分类 (1)1.3 研究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的意义 (2)2 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的现状 (2)2.1 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 (3)2.2 职业待遇不平等 (4)2.3 退休年龄和退休金待遇不平等 (5)3 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的原因分析 (5)3.1 法律因素 (5)3.2 经济因素 (6)3.3 社会因素 (6)3.4 自身因素 (7)4 消除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歧视的相应对策 (7)4.1 健全女性劳动力立法体系 (7)4.2 规范劳动力市场 (8)4.3 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势 (8)4.4 提高女性文化素质 (8)结论 (9)参考文献 (10)引言随着男女平等,女权主义的热议,实施女性劳动力就业教育被广大女性呼吁着。
一直以来,劳动力就业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特百惠对女性劳动力就业的成功性为例,从整体上分析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现状,从四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即个人方面,社会因素,高校因素,政府因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从女性劳动力自身需要提高个人素质,社会应该减少性别歧视,提供支持,学校应该加强女性就业教育,政府也应该发挥行政职能,期望能提高我国女性劳动力整体就业率和就业能力。
本文的理论意义主要是基于劳动力就业从性别这一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们对就业的研究思路,鼓励女性劳动力就业意向,对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更为系统而系统的了解,深化对女性劳动力就业的理论研究,更好的帮助她们在劳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权利。
本文的实践意义主要是通过对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女性劳动力就业意向现状,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实现女性劳动力就业顺利的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优化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为女性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支持。
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状及原因分析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在我国尤为明显。
我们对我国就业歧视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劳动力供需、企业利润、传统文化三方面对我国就业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建议,希望为我国性别歧视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的现状通俗地讲,性别歧视是指个体仅仅因为性别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使得个体利益受损。
如果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男性和女性工人,仅仅因为他们的性别不同而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系统性差别对待,我们就可以说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性别歧视。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
据《我国劳动统计年鉴2003》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总人口中男性和女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1.47%和48.53%,但是在就业比率上女性低于男性。
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就业比重仅占总就业人数的37.8%,明显低于男性就业率,且低于女性的自然人口比。
在失业率方面,全国实际失业人口中女性的失业率普遍高于男性失业率。
2003年男性失业者下岗的占37.7%,女性失业者中下岗的占42.1%。
另外,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男女要同工同酬,反对歧视女性。
但是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却仍然普遍存在。
根据第二期我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资料,在一些服务业的一线中,女性收入占男性收入的53%左右,而在管理和技术行业中,该比例为74%左右(见表1)。
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
二、性别歧视原因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性别歧视的因素有很多,作者认为目前我国性别歧视的原因主要存在于劳动力供需、企业利润、传统文化三方面。
1.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是我国性别歧视产生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这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财富。
但在市场上劳动力资源要发挥作用还要受到社会资源的约束,即劳动力资源必须与社会资源相结合才具有生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