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肝糖原提取-2015级临床医学二-第3实验室
- 格式:doc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8
1.什么是INR,有何意义?INR是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患者PT值/正常人平均PT值)ISIINR是抗凝剂治疗的监测指标。
2.PT延长的临床意义?(1)先天性:FⅡ、FⅤ、FⅦ、FⅩ减低,纤维蛋白原缺乏,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2)获得性:DIC、原发性先容亢进、严重肝病、血循环抗凝物增多等。
3.APTT常用于肝素治疗的监测,在治疗期间,APTT维持正常对照的几倍为宜?1.5-3.04.诊断ITP的依据是什么?(1)临床以出血症状为主,贫血与出血情况一致。
(2)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
(3)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4)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减少或缺乏。
5.血浆凝血活酶由哪些因子组成?Xa、Va、Ca2+、PF36.肝病并发DIC时最具诊断价值的实验是什么?FⅧ/C降低,VWF/Ag升高,VWF/Ag/FⅧ/C比值升高。
7.应怎样正确处理用于细菌培养和鉴定的标本?(1)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如淋病奈瑟氏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其它标本2h内送检。
(3)如不能及时送检一般标本应4℃保存,脑脊液、滑膜液要25℃保存。
8.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是什么?可引起哪些疾病?肺炎链球菌的荚膜起侵袭作用,溶血素、神经氨酸酶是其主要致病物质。
可引起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脑膜炎等疾病。
9.大肠埃希菌可引起哪些疾病?(1)肠道外感染:泌尿系感染、菌血症、胆囊炎、肺炎、腹腔内脓肿。
(2)肠道内感染:轻微腹泻至霍乱样严重腹泻、致死性并发症如溶血性尿毒综合症10.属于条件致病菌并与医院感染有关的肠杆科菌属有哪八种?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泛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摩根菌属。
11.霍乱弧菌的形态特征?致病特点?(1)革兰氏阴性,弧形或逗点状,头尾相接鱼群样排列,穿梭运动,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O139群有荚膜。
(2)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呕吐、腹泻,机体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2. 出血时I'可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3. 简述血液凝固的三个形成途径??4. 简述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试验原理。
5. 根据细胞分布和动力学特点。
粒细胞可分为儿个部分?6. 简述粒细胞的成熟过程。
7. 血沉测定(魏氏法)注意事项冇哪些?8. 点彩红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9. 嗜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10. 根据细胞形态和染色特征贫血可分为儿种类型?11. 何谓肾小管性蛋口尿,常见病因有哪些?12. 实验室常见的抗凝剂冇儿种?13. 简述尿中B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4. 简述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
15. 常见红细胞异常结构有哪些?16. 引起血细胞人工计数的谋差有哪些?简要说明其原因及排除方法。
17. 简要说明引起病理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有哪些?18•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19•简述红细胞的起源及发育过程。
20 .简要说明电子血细胞计数仪的评价方法。
21・氤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方法的原理是什么?22.交叉配血试验注意事项有哪些?23.嗜酸性粒细胞功能有哪些?24.简述瑞氏染色法的原理,25.血库发血时注意哪些问题?26.腺热细胞按其形态特征分为儿种类型?27.单核细胞增多常见哪些疾病?(列举5种)2&什么是白细胞血型?29.何谓核左移象和核右移象?30.简述红斑性狼疮细胞的形成机理。
31.简述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
32.尿液沉渣检查应包括哪些内容?33.简要说明试剂带方法检测亚硝酸盐pH、蛋白质、匍萄糖方法的反应原理。
34.尿糖测定(氧化酶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何在?35.尿中酮体包含哪些物质?36.引起血红蛋白尿的原因是什么?37.单核细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38•简述单榔□胞的起源和发育过程。
39.简述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
40.简述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三个阶段。
41.简述毛细血悸采血法的注意事项。
42.什么是ABO血型抗原?43.简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发育过程。
南方医科大学2015学年(秋)季学期考试2015级药学专科业余班《生物化学》试卷姓名学号专业年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1.DNA与RNA两类核酸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空间结构不同 B.所含碱基不同 C.核苷酸之间连接方式不同 D.所含戊糖不同2.下列核酸变性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共价键断裂,分子量变小 B.紫外吸收值增加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被破坏 D.粘度下降3.单链D.NA.:5`-pGpC.pC.pTpA.-3`,能与下列哪一种RNA.单链进行杂交?A. 5`-pGpC.pC.pTpA.-3` B. 5`pGpC.pC.pA.pU-3` C. 5`-pUpA.pGpGpC.-3` D. 5`-pTpA.pGpGpC.-3`4.下列关于糖原结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有α-1,4糖苷键连接 B.有α-1,6糖苷键连接C.在糖原分子中所有的单糖都是α-D.葡萄糖 D.糖原是一个没有分枝的分子5.在测定酶活力时,用下列哪种方法处理酶和底物才合理?A.其中一种用缓冲液配制即可 B.分别用缓冲液配制,然后混合进行反应C.先混合,然后保温进行反应 D.分别用缓冲液配制,再预保温两者,最后混合进行反应6.当[S]=4Km时,v=A. VmA.x B. VmA.x×4/3 C. VmA.x×3/4 D. VmA.x×4/5 7.下列有关mRNA.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mRNA.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 B. mRNA.遗传密码的方向是5’→3’C. mRNA.密码子与 tRNA.反密码子通过 A.-T,G-C.配对结合D.每分子mRNA.有3 个终止密码子8.下列何处是氨酰tRNA.的结合部位?A.核蛋白体小亚基B.核蛋白体的P位C.核蛋白体的D.位 D.核蛋白体的A.位9.糖类.脂类.氨基酸氧化分解时,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主要物质是:A.异柠檬酸B.丙酮酸C.乙酰C.oA. D.α一酮戊二酸10.转氨酶的辅酶为:A.NA.D.+ B.NA.D.P+ C.磷酸吡哆醛 D.FMN11.谷草转氨酶含量最高的器官是:A.肝 B.心 C.肌肉 D.肾12.细胞水平的调节通过下列机制实现,但应除外:A.化学修饰 B.变构调节 C.酶含量调节 D.激素调节13.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指的是:A.一些三联体密码可缺少一个嘌呤碱或嘧啶碱B..密码中有许多稀有碱基C..大多数氨基酸有一组以上的密码子 D..一些密码子适用于一种以上的氨基酸14.脂酰C.oA.的β—氧化过程顺序是:A.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 B.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15.与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A.受体 B.配体 C.效应器 D.第二信使16.能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有: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促甲状腺素 D.胰岛素17.氨基酸与蛋白质共有的性质是:A.胶体性质 B.沉淀反应 C.变性性质 D.两性性质18.关于蛋白质亚基的下列描述,哪条是正确的?A.一条多肽链卷曲成螺旋结构 B.两条以上多肽链卷曲成二级结构C.每个亚基都有各自的三级结构 D.以上都对19.在PH5.12时进行电泳,哪种蛋白质既向负极移动A.血红蛋白(PI=7.07)B.鱼精蛋白(PI=12.20)C.清蛋白(PI=4.64) D.β–球蛋白(PI=5.12)20.下列代谢途径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但除外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电子传递 D..氧化磷酸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1.肽链延伸包括进位和三个步骤周而复始的进行。
2016年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日期 2016年5月22号 一、实验目的1、掌握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2、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掌握油镜的正确使用、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革兰氏染色法,熟悉细菌基本形态。
4、熟悉几种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的名称、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及用途。
5、掌握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用途。
6、熟悉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掌握纸片扩散法。
7、掌握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与判断。
二、实验器材1、天平、称量纸、干粉培养基、锥形瓶、量筒、15支试管、试管架、试管筐、5ml 刻 度吸管、平皿、洗耳球、酒精灯2、脓汁标本1支,粪便标本1支;伊红美兰平板2个,营养琼脂平板2个,伊红美蓝 平板2个,接种环,酒精灯3、斜面4支、细菌分离培养物(上次实验平板)题目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成绩 实验者作者:马浩楠 3140020007 参与者名字:马浩楠 丁超 王尧鑫 桂文茁 年级专业2014级医学影像专业 指导老师罗军4、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4支,生理盐水2支,镜油瓶、拭镜纸1套,吸水纸1 本,载玻片4张,染色瓶,染色架5、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培养物(菌液)4支,半固体琼脂4支,营养琼脂平板4 个,糖发酵管1套,抗菌素纸片1套,眼科镊子2把6、半固体培养物4支,药敏试验培养物4个,微量发酵管培养物1套。
三、方法与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称量干粉培养基(g)水量(ml) 煮沸(次)分装(ml) 备注营养琼脂11.4 300 3瓶,500ml 瓶,平板营养琼脂 2.7 70 3 5 14支×3,中试管,斜面营养肉汤 1.3 60 1 3 20支×2,小试管,肉汤半固体琼脂 1.7 60 3 4 14支×3,小试管,高层(1)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11.4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300ml蒸馏水,分2瓶装,用于倒平板。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黄世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100例健康体检的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
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密切相关,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脂肪肝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2页(P176-177)【关键词】脂肪肝;血脂;血糖;肝功能【作者】黄世立【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德兴 334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5近年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多种因素可导致脂肪肝。
而脂肪肝与人们的营养膳食和生活习惯的密切相关[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组患者为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共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42.7±6.2)岁;对照组患者为同期随机选取的健康体检,共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 30-78 岁,平均年龄(41.2±5.6)岁。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 名:
学 号:
专业年级: 级第二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组 别: 第7实验室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
肝糖原的提取、鉴定、分离
实验日期 2016-12-29 实验地点 第7实验室
指导老师 陆远芳
评分 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
2、掌握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与蒽酮比色测定糖原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3、掌握正确使用可调微量取液器与刻度吸管的方法。
4、正确行使溶液转移作业。
5、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用法。
二、实验原理
1、肝糖原提取
储存于肝细胞内的糖原在对肝细胞采用淹没匀浆等方法破碎细胞并在低浓
度的三氯醋酸环境中让肝组织中的酶被破坏、蛋白质被沉淀析出后,能稳定
地保存在上清液中。以此让糖原与其他组分分离。糖原溶于热水而不溶于乙
醇,故先用95%乙醇沉淀绿叶中的糖原,再溶于热水中。
2、糖原的鉴定
糖原水溶液为乳样光泽,遇碘变红棕色。糖原葡萄糖长链分子间引力吸附碘
分子后呈现出的颜色。糖原尚可被酸水解为葡萄糖,利用呈色反应和葡萄糖
的还原性,可判定肝组织中糖原的的存在。
反应式如下: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
2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2Cu(OH)2 + C6H12O6 = 2CuOH + 氧化型葡萄糖 + H2O
2CuOH = H20 + Cu2O (红色)
Cu(OH)2 ==== H2O + CuO (黑色)
3、肝糖原定量
浓酸中,糖原水解成葡萄糖,浓硫酸使葡萄糖进一步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
即5-羟甲基呋喃甲醛,此化合物再与蒽酮脱水缩合生成蓝色的化合物。该物
质在620nm处呈现最大吸收峰。糖含量于10—100mg范围内时,溶液颜色的
深浅正比于可溶性糖含量。利用此反应下的实验现象与同样处置后的已知糖
含量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比色,通过标准对照法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糖原的含
量。糖原在浓碱溶液中稳定,故在显色之前,肝组织宜先置于浓碱中加热,
以破坏其他成分,而保留肝糖原。
三、实验材料
仪器:
1、普通离心机,室温-100℃恒温水浴箱(x2),722型分光光度计,精度为
10mg级电子天平
2、剪刀、镊子、研钵
3、试管架,离心管,试管
4、刻度吸量管(2ml ,5ml),1000μl微量可调取液器
5、100ml容量瓶
6、白瓷反应板
试剂:
鸡肝、95%乙醇、0.31mol/L(5%)三氯醋酸溶液、0.15mol/L NaCl溶液、浓HCl、
12.5mol/L(50%)NaOH、碘试剂、班氏试剂、30%KOH溶液、标准葡萄糖液(50mg/L)
蒽酮显色剂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四、实验步骤
肝糖原的提取
鸡肝约1.5g,剪碎
研磨至乳状
研磨成肝匀浆
全部转入离心管中,离心3min(4000r/min)
取上清液
离心5min(4000r/min)
取沉淀
沸水浴2min,溶解沉淀
糖原溶液1ml 白瓷板中
沸水浴加热15min,冷却
加碘试剂0.1ml 加碘试剂0.1ml
蒸馏水 0.1ml 糖原溶液0.1ml
糖原水解液0.1ml(2d) 糖原水解液
呈色对比
混匀
沸水浴2min,观察变化
注意事项:
加入5ml 95%乙醇,混匀,静置10min
加入5%CCl3COOH
加入5%CCl3COOH
加入蒸馏水2ml
+50% NaOH 0.2ml
+班氏试剂0.2ml(4d)
+浓HCl 0.2ml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1、提取肝糖原时:向上清液中加入等量的95%乙醇后,必须混匀。因上清液为
水溶液,密度比95%乙醇大,析出液分两层。又:上清液已多于4ml,加入等量
乙醇后,总量近9ml,混匀操作较困难,宜用倾倒混匀,或以玻棒搅拌混匀。
2、糖原中葡萄糖螺旋链吸附碘产生的颜色与葡萄糖残基数的多少有相关性。葡
萄糖残基20个以下时使碘呈红色,20-30个之间碘呈紫色,60个以上时碘呈蓝
色。淀粉中因分支链长,呈蓝色;肝糖原分枝葡萄糖残基在20个以下(常为8-12
个),吸附碘后为红棕色。
3、糖原水解液中鉴定葡萄糖时,加班氏试剂不能过量,否则反应液呈黑色浑浊,
观察不到应有的结果。
肝糖原定量测定
鸡肝 0.15 g
沸水浴15min
冷却,全部转入100ml容量瓶中
加水至标线,仔细混匀,获得糖原提取液
取3支干净的试管,按下表操作:
试剂(毫升)
空白管 标准管 样品管
蒸馏水 1.0 —— ——
标准葡萄糖溶液 —— 1.0 ——
糖原提取液 —— —— 1.0
蒽酮溶液(0.2%) 2.5 2.5 2.5
混匀,沸水浴10min后冷却。在722型或721型分光光度计620nm波长处,用空
白管溶液调零,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A).计算:
肝糖原(g/100g肝组织)=标准测定AA × )肝组织重(g100 × 1000100 × 1.11× 0.05
+
30% KOH 1.5ml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讨论
鸡肝肝糖原成分的定性测定
步骤简述 实验现象
鸡肝约1.5g,剪碎 两次加入CCl3COOH研磨至乳状研磨成肝匀浆 肝脏碎片研磨之后呈灰黄色,两次加入试
剂后均无明显变化
全部转入离心管中,离心3min(4000r/min) 试剂分层:上层为透明无色液体,下层为
灰黄色沉淀
取上清液加入95%乙醇 离心5min(4000r/min) 取沉淀 试剂分层,上层液体无色透明,下层为白
色沉淀
沸水浴2min 沉淀溶解
鸡肝提取液在白瓷板中的对照显色反应 加入糖原与碘液的一侧呈棕红色反应,对
照组仍为黄色
鸡肝提取液水解后加入班氏试剂再次水浴反应 加入班氏试剂溶液为蓝色,再次水浴后,
溶液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鸡肝肝糖原的定量测定
步骤简述 实验现象
鸡肝0.15克沸水浴 获得白色悬浊液
按要求配置三管对照溶液 完全配置后均为黄色溶液
沸水浴 获得一管黄色溶液,一管深蓝色溶液,
一管浅黄色溶液
分光光度计测定 结果见下文
具体图片见下文:
糖原溶液加碘试剂后呈红棕色,对照组则为黄色。
糖原提取液组
对照组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肝糖原定性实验中加入班氏试剂后的显色反应:
加入蒽酮溶液并且水浴过后的样品管、标准管、空白管(由左至右)
将空白管在620nm处的A值设定为0,测得标准管、样品管的分光光度值如
下:
空白管 标准管 样品管
1 0 0.439 0.028
2 0 0.480 0.169
3 0 0.485 0.031
平均值
0 0.468 0.30
(其中,样品管第二组测得数据误差较大,予以舍去)
肝糖原=标准测定AA × 0.05 × )肝组织重(g100 × 1000100 × 1.11 ≈0.237(g/100g)
讨论:
可以发现,本组在对肝糖原定性实验中都获得了较明显的反应。其中,糖原加入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碘液反应之后呈现出红棕色表明鸡肝提取液中确有糖原存在。而在糖原水解后,
产物加入班氏试剂反应之后有砖红色沉淀则表明鸡肝提取液水解后获得葡萄糖,
此进一步验证鸡肝中存在糖原。
在定量实验中,我组获得的数据偏低,可能原因如下:
1、在实验过程中,糖原在浓硫酸中水解不充分,获得样品管颜色偏浅,最终表
现为糖原含量偏低。
2、浓碱液处理糖原过程中,碱液滴加量不足,其他杂质未完全破坏,对显色造
成影响。
3、如排除实验操作上的失误,则可能是因为本组肝脏暴露太久,导致肝材料中
糖原被细菌或者肝自身的酶成分分解消耗而变低。
4、摘取肝脏的鸡在取材前可能经历过饥饿,导致肝糖原大量分解而使测量值偏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