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图画书与亲子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宝宝绘本读书心得绘本亲子阅读心得及体会宝宝绘本读书心得:亲子阅读的乐趣与收获一、前言亲爱的妈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宝宝一起阅读绘本的心得体会。
都说宝宝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那么,陪伴宝宝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报。
而亲子阅读,就是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亲子阅读不仅能让宝宝在快乐中学习,还能让我们这些做妈妈的收获很多。
二、亲子阅读的好处1.增进亲子关系亲子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可以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喜好,了解他们的想法,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
孩子也会更愿意和我们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2.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亲子阅读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当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时,他们会聚精会神地听着,好奇地观察着我们的表情。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阅读。
3.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亲子阅读,孩子可以学到更多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亲子阅读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语气、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在与人交流时更加自信。
4.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亲子阅读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
当我们给孩子讲故事时,可以引导他们去想象故事中的场景,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这样一来,孩子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亲子阅读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绘本亲子阅读的时候,我们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绘本。
一般来说,0-3岁的宝宝喜欢看简单的图画书,3-6岁的孩子可以尝试一些有情节的故事书。
选择合适的绘本,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
2.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我们要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我们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互动环节,比如提问、讨论等,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
3.坚持每天阅读亲子阅读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要持之以恒的。
儿童绘本亲子阅读指导绘本亲子阅读是指家长和幼儿共同欣赏绘本,家长通过讲述其中的故事,解答疑难并引导孩子思考,使孩子的阅读能力尽快提高、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一种阅读教育方式。
由于学前儿童基本没有文字符号的意识和自主阅读的能力,因此成人的伴读、阅读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与书并不是先天互相吸引的。
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或图书馆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
儿童对图画文学的接受常常是在成人讲述和儿童观赏的互动中实现的。
大多数家长对绘本的认识还处于起步、自发阶段,因此针对家长的亲子阅读指导显得尤为迫切。
一、绘本阅读及其对学前儿童的积极意义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文字为辅助表现形式的读物,属于儿童文学的一种。
在欧美发达国家,学龄前儿童读物中,绘本占了70%的比例,其被公认为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
绘本主要借助图画作为叙事手段。
培利·诺德曼曾指出:“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故事。
”一般的绘本,以图为主,文字为辅,图文分工协作,相互补充。
阅读一本绘本,尤其是和成人共读一本绘本,对儿童而言是一次奇妙的旅行,是亲子共同参与的独一无二的经历。
(一)促进语言的发展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绘本的语言是创作者经过反复推敲的,具有简洁优美、富有韵律等特点。
绘本语言能够让儿童在语言感知和语言模仿中获得语言的技能与交往的能力,对儿童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喜欢阅读的儿童在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流畅性以及词汇的丰富程度上较之阅读经历较少的儿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二)促进思维的发展绘本的主题丰富,呈现出多元视角。
绘本阅读对发展儿童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都有促进作用。
绘本故事的情节引导着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发地对故事中人物间的相互关系,情节中的逻辑关系、前后因果关系等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使他们的逻辑思维得到发展。
亲子阅读是一种促进亲子关系和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以下是一些亲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1.选择适合的书籍: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和语言水平选择适合的书籍,可以
选择有趣的图画书、简单的故事书或者科普读物等。
2.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选择一个安静、光线适中、舒适的阅读空间,让
孩子感受到阅读是一种享受。
3.共同阅读: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们了解书籍的内容,并尽可能多地与他
们交流。
4.扮演角色:在阅读过程中,父母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叙述者、对话者等,
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5.增加互动: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增加与孩子的互动,如提问、讨论等,让孩
子更好地参与到阅读中来。
6.鼓励孩子复述:在阅读后,鼓励孩子复述所听到的故事或事件,帮助他们更
好地理解和记忆所读内容。
7.持续性和规律性:亲子阅读需要持续性和规律性,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
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8.多元化阅读方式:除了传统的书本阅读,还可以尝试使用音频、视频等多种
方式进行阅读,让孩子从多个角度接触和学习知识
亲子阅读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投入,通过共同阅读和互动,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图画书提高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
在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利用图画书是一种有效而生动的方法,可以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图画书,孩子们可以通过视觉和文字的结合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图画书的魅力
图画书以其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丰富想象世界的大门。
每一页都是一个小小的画面,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愉快地探索、体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图画书中的插图往往色彩鲜明、富有表现力,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故事情节的具体形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孩子们可以根据画面展开自己的联想和思考,拓展对故事的理解。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图画书,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图画和阅读文字,全面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发展。
这种视觉与文字的结合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促进语言表达
阅读图画书也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描述图画中的场景、人物以及所发生的事情,通过口头表达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提升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家庭阅读互动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共同探讨故事情节,互相交流看法和感受。
这种亲子阅读互动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利用图画书提高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可以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的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图画书不仅是一种阅读材料,更是一种教育工具,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提升自己。
让我们共同重视图画书在三年级学生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认知世界。
绘本亲子阅读活动方案绘本亲子阅读活动方案导语:绘本亲子阅读活动是一种什么体验?绘本亲子阅读活动方案如何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活动目标:来自世界各地的图画书(绘本),仿佛给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
孩子们每天读着创意无限的故事,欣赏着来自大师的绘画作品,孩子的眼界被无限扩大,心灵得到了滋养,创造的`天性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
那咱们父母们还等什么呢,还不趁机鼓励孩子。
快来参加儿童之家亲子绘本活动吧!将孩子们的创造力进行到底!二、活动主题:"亲子绘本阅读、创作大赛"三、活动时间:20xx年12月14日~20xx年12月31日四、活动内容:(一)、绘本原创大赛:【创作绘本时间】20xx年12月14日-20xx年12月28日。
【创作绘本对象】家长和幼儿共同完成【创作绘本要求】:1、题材不限,形式不限,如:摄影、绘画、剪贴……2、摄影作品要求:(1)摄影作品要以孩子的亲身经历为题材,如去动物园,旅游,做蛋糕的步骤,银行存款的步骤,在家一日生活等。
(2)有封面、故事名称、作者简介、正文等。
(3)作品页数6—16页,摄影作品要求要有孩子出现在照片中,步骤清晰,文字简洁。
(4)照片尺寸不限3、绘画、剪贴作品要求(1)内容必须原创(2)绘画部分全部由儿童亲手完成,家长可根据幼儿的口述帮助幼儿在书上写文字,亦可采用无字书的形式。
(3)有封面、故事名称、作者简介、正文等。
(4)作品页数6—16页,要求线条清晰,色彩饱满。
(5)画稿尺寸不限。
【参赛流程】1、12月28日将作品上交班上老师处。
2、201年12月31日颁布获奖名单【大赛奖项】1、一等奖5名,奖励购书卡100元。
二等奖10名:奖励购书卡50元。
三等奖20名:奖励绘本1本。
2、所有参赛的绘本皆不作退还,入选原创绘本可作为图书借阅(二)、"书香家庭"评比:1、活动时间:20xx年9月1日—20xx年12月25日2、颁布获奖时间:20xx年12月31日2、活动对象:儿童之家幼儿和家长3、活动形式:各班幼儿将阅读的绘本名称上报到班上老师处,能在绘本课时与同伴分享,老师会在班上进行记录并统计好数量,阅读的绘本最多的家庭可以被评为本年度儿童之家"书香家庭".【大赛奖项】每班评选一个"书香家庭",每个家庭将获得购书卡100元。
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读后感家庭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港湾,而亲子共读则是家庭中最为温馨的时刻。
在这个喧嚣繁忙的社会里,家长们往往都是匆忙地与孩子打个招呼,便匆匆忙忙地投入工作中。
而孩子们也在电视、游戏、手机等虚拟世界中度过大部分的时间。
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家庭变得更加温馨,亲子共读图画书便成为了一股新的潮流。
图画书,顾名思义,是以图像为主导的书籍。
其中奇妙的图画引人入胜,凝聚了图文并茂的魅力。
这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想象力和创造力瞬间迸发的空间,还为亲子共读提供了最佳的载体。
图画书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文字简洁明了,既能满足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够对他们进行正向的价值观灌输。
而在亲子共读中,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故事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亲子共读的过程中,家长们应该充当起引导者和陪伴者的角色。
他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进入故事的世界,与他们一同品味书中的每一个字句。
同时,家长们也可以通过与孩子们共读图画书的方式,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们还可以利用图画书引发孩子的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幸福的种子是一本备受推崇的亲子共读图画书。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孩和他的妈妈在田地里种植幸福种子的故事。
故事主要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来展现。
在这个故事中,妈妈和孩子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农田的辛勤劳作。
他们不仅与大自然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还培养了耐心和坚持的品质。
通过与孩子共同种植幸福种子,妈妈不仅传授了种植的技巧,更传递了珍视友情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故事的结尾,幸福种子终于长成了美丽的花朵,将快乐、友爱、家庭和谐等的种子播散在了整个世界。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被所传达的情感所打动。
我想起了自己与母亲一起共读图画书的时光,那些温馨而难忘的瞬间。
在共读的过程中,我能时刻感受到母爱的陪伴和支持。
她用轻柔的语调为我讲述故事的每一个细节,引发我的好奇心和思考。
亲子阅读的感悟和收获亲子阅读是指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的活动。
不仅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还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我有了很多感悟和收获。
首先,亲子阅读让我体会到了孩子的成长过程。
在孩子学习阅读之前,我会为他选择一些图画书。
每当我看着孩子逐渐能够翻到正确的页码,准确辨认出图画书的内容时,我感到无比欣慰。
而当孩子开始学习阅读文字时,我会主动帮助他,同时鼓励他自己去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一点点进步的变化,这让我感到非常满足和自豪。
其次,亲子阅读给我教育孩子的启示。
通过阅读,我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当我们一起读童话故事时,我会停下来问孩子:“你认为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我鼓励孩子自己动脑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同时,亲子阅读也是一个培养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机会。
当孩子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或者情绪波动时,我会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予鼓励和理解。
这样的互动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被关注,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
此外,亲子阅读也让我们一家人共同体验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每当我读给孩子听时,我们会一起落入故事的世界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冒险。
我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们一家人也会因此而产生共鸣和交流。
这种亲子共读的经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也让孩子们建立起了对阅读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情感认同。
总之,亲子阅读给我带来了很多感悟和收获。
通过与孩子一起读书,我看到了他们一点点成长的变化,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
亲子阅读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也加深了我们一家人的感情。
因此,我会一直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与他们共同成长。
图画书在亲子阅读中的使用图画书在亲子阅读中的重要性:培养情感与认知能力的双重纽带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图画书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形式,逐渐受到家长的青睐。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图画书在亲子阅读中的重要作用。
图画书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亲子阅读中的重要工具。
图画书图文并茂,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图画书的故事情节往往丰富多彩,有助于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图画书注重情感表达,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图画书在亲子阅读中对孩子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亲子阅读,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图画书的故事情节和情感体验。
这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图画书,讲述了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的亲子情感交流,让孩子深刻体验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图画书的内容往往涵盖了文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和视野。
同时,通过亲子阅读中的互动,孩子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小王子》这本图画书,其独特的哲理和思考方式,让孩子在享受故事情节的同时,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和阅读能力,挑选适合的图画书。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色彩明亮的图画书;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逐渐引入一些富有哲理和深度的图画书。
进行图画书的亲子阅读时,应确保孩子有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布置一个小型的阅读角,让孩子感受到浓厚的阅读氛围。
家长还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或参加阅读活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不仅要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还应积极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来。
例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图画书的细节,提问孩子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或者与孩子一起讨论图画书中的主题和意义。
这种互动方式有助于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幼儿园亲子共读:儿童文学与图画书阅读案例亲子共读是指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和共享的阅读活动。
在幼儿园阶段,亲子共读对于儿童的成长和认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亲子共读,家长不仅能够加强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还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
在亲子共读中,儿童文学和图画书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材料,它们不仅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够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和感受。
为了更好地探讨幼儿园亲子共读中儿童文学和图画书的重要性,我们将以几个典型的案例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1. 《小熊和小鼹鼠》(The Bear and the Mole)这本图画书以小熊和小鼹鼠的友谊故事为主线,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插画展现了友情和包容的重要性。
在亲子共读中,家长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来引导孩子思考友情、包容和相互帮助的意义,从而让孩子在阅读中得到情感和道德的熏陶。
2. 《小马加油:学会拥抱自己》(Little Horse: Dances with Himself)这本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小马在追求自己梦想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最终通过勇敢和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在亲子共读中,家长可以借助这个故事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面临困难,但只要勇敢面对,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这能够培养孩子的毅力和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启发他们积极面对生活。
3.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是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小王子在星球之间的冒险故事,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对友情、爱情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在亲子共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书中的名言段落,引导孩子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孩子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阶段的亲子共读对于儿童的成长和认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文学和图画书作为亲子共读的重要阅读材料,能够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思维能力。
图画书与亲子阅读
一、什么是图画书?
“文+画 = 有插图的书;文×画 = 图画书。
”
人们把图画书称为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本书”。
许多可爱柔软的“布书”和撕不烂的翻翻书,就是专门为幼小的孩子贴心设计准备的。
所谓“图画书”,文和画之间有独特的关系,它以飞跃性的、丰富的表现方法,表现只有文章或只是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
在现代的儿童文学领域,图画书与诗、童话、戏剧等相并列,被认为是统一文学和美术并使之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图画书阅读的几个良好的习惯:
1、尽可能读作者、画者的名字;
2、从封面读到封底;
3、阅图漫步(Picture Walking)。
三、为什么要读图画书?
1、娱乐功能:让孩子开心,让孩子感动!
2、教育功能:语言、美感、心理、交往、想象力、幽默感。
四、何谓“想象力”?
1、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联想);
2、听故事的能力: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的能力。
儿童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
想象力是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的。
体验越丰富,想象力也越丰富。
图画书与儿童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根据一首诗歌产生出的系列联想——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五、《比得兔的故事》
●图画的表现力和叙事能力丝毫不逊色于讲故事的文字。
●图画故事的现实与幻想的完美结合。
●自然质朴的“可爱”。
它们最细小的表情动作中都流露出兔子的特性,与那种仅仅把脸换成兔子脸的拟人化方法不一样。
故事也好,图画也好,都是从兔子的性格和生活中产生的。
现实和幻想世界结合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每幅画面都使人感到作者那时刻关注着孩子、深切了解孩子的目光。
可以说,这样的画才是图画书插图应有的面貌。
六、不同风格的图画书
1、图画书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孩子的口味和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
2、单纯追求形象可爱,画面精美、鲜艳,是大人的误解、强加的观念;
3、如何判断好坏?——多看优秀的图画书(鉴赏力是训练出来的,不是生来就有的);图画的叙事性是否清晰完整;整体的和谐性(艺术设计水平、图文表现风格是否符合故事或主题);是否具有非程式化的个性风格和特点;故事是否易于理解且有趣味性;社会性与文化多元性;经典性、代表性、传播与影响力;儿童读者的评价,接受与认可程度。
七、图画书阅读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图画书是识字工具
图画书被称作是“图文合奏的交响”,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有时图画的作用甚至大于文字,可以独立叙事(无字书)。
孩子能凭借大人讲述和自己对图画的观察猜测故事大意,组织创编故事情节,是想象力、观察力得到发展的表现,从而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
●误区二:图画书是说教工具
图画书的本质宗旨是娱乐儿童身心,帮助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
图画书对孩子意味着快乐,它不是教科书,不是问题集。
所谓故事的“道理”,会随着故事的“种子”在孩子心里的播种逐渐内化,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会自然领悟。
尤其当故事结束以后,有好一阵子,孩子的身心仍然停留在故事的世界里,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
其间,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
在这个宝贵的瞬间,大人如果用提问的泥脚把这个童心的世界践踏地乱七八糟,还反复追逼孩子说出“道理”来,会使敏感的孩子察觉到大人强烈的目的心,感到十分沮丧,使阅读的乐趣锐减,甚至变成一种折磨。
●误区三:孩子只能安静地听故事
许多老师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会要求孩子一直保持安静。
可是这种表面的安静直接导致的是孩子心不在焉和走神。
图画书的共读过程,充满了参与性和互动性,孩子主动凑上前仔细探究、观察图画,并且主动插话、发问,正是他们对阅读兴致勃勃乐在其中的表现。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充分珍惜这宝贵的共读时光,建立与孩子的健康、互信、和谐的亲密关系。
八、图画书的亲子共读体验
1、请仔细观察孩子在亲子共读过程中的反应;
2、请仔细体会这样的阅读与孩子自己读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3、请仔细体会在共读过程中大人的体验。
图画书共读中的孩子:
●一边看画,一边听故事
●主动翻页
●多种形式的参与
●交流(包括问答)
●可以进行身体接触
●可以玩,与欣赏戏剧相媲美
九、图画书阅读建议
1、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父母的榜样作用不容忽视,孩子会对父母行为直接模仿(孩子的一切学习都从“模仿”开始)。
当孩子们懂得阅读对父母来说是重要的,他们也就懂得了每天阅读的重要性,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
2、体验看图画的乐趣。
父母在讲故事之前,应认真地对这本图画书研究一番,然后再阅读中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去发现和体验。
父母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从图画中寻找故事线索的能力,并从始至终留给孩子足够的观察与讨论的时间。
这样既能使孩子颇有成就感,也能让孩子对于不识字也能看懂图画书有了自信。
正是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巨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给他(她)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和丰富深刻的审美愉悦。
儿童通过图画来获取故事信息,图画带给他们无限的想象和美感。
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对话。
3、体验表演游戏的乐趣。
家长们经常提到和孩子一起表演故事的种种趣事。
实际上,这种游戏是智力结构、记忆能力、再现能力、语言发展的关键因素。
游戏和读写共享一定的思维过程。
用游戏再现故事情境,扮演故事角色,是孩子天性的流露。
游戏中的幼儿情感上更加投入,游戏还为幼儿具体形象地表达对故事的理解提供了舞台。
4、体验交流的乐趣。
反对大人们把图画书当做说教的工具,并不是阻止亲子交流和互动,反之,阅读活动中积极的亲子互动对孩子的阅读动机十分重要。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交流的时机和方式方法。
当家长们十分留心孩子的阅读反应,倾听孩子的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答案,还可以把话题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这一切都会帮助孩子深入地理解故事,知道故事和图画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亲密讨论和积极强化,会产生温暖、舒适的记忆,引发孩子对阅读的热爱。
而太多机械的、不自然的提问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5、创设、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成人在儿童阅读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而同伴之间潜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除家庭外,幼儿的阅读行为大部分是在与同伴的共同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讨论、假想游戏、表演游戏等。
同伴给儿童自由表达对图画书的理解和感受提供了支持。
由此可见同伴共读的愉快感和投入感都很强烈,有时甚至忘记阅读,转而完全游戏。
因此,孩子们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看图画书就不奇怪了。
多么好的图画书,如果没有成人或同伴一起阅读,就会“黯然失色”,因为这里包涵着更深的含义——分享的乐趣。
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更能把书与孩子的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进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和机会,帮助孩子延伸、扩展阅读反应。
在活动中,老师的指导、儿童的兴趣、同伴的影响、家长的合作等各种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了儿童的发展。
给幼儿创造一个丰富的阅读环境,使幼儿经常参与与书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故事的含义,延伸、扩展阅读图画书的经验——这就是开展图画书阅读活动的意义所在。
通过共同的阅读活动,建立与其他家长的联系,交流经验感受,分享资源与资讯。
图画书是开展多种艺术教育形式的一个途径,活动可以激发儿童的再创造,引导儿童用多种形式表征阅读经验,从而进一步加深阅读体验和理解。
6、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阶段制定长期和短期的阅读计划,并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
7、尽可能安排固定的时间、场所,养成阅读习惯。
8、关注出版状况及相关资讯,储备优质的图画书资源。
9、与孩子一起商量选择阅读的文本,尊重孩子对作品的趣味、选择与评价,留意孩子的标准和取向可能与成人不同。
十、总结
成人对早期阅读的观念及其指导方式、成人对儿童的期望、阅读活动、同伴关系共同构成了儿童阅读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中,“观念”是核心要素。
成人与儿童阅读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阅读材料的提供、指导方式、教育活动)直接来源于成人对早期阅读所持的观念。
如果成人重视早期阅读,鼓励孩子体验、发现、扩展阅读的乐趣,孩子就容易对图画书阅读形成积极的态度,成为成功的阅读者;如果成人采用说教的方式,把阅读作为识字、道德教育的工具,孩子便容易形成消极的阅读观念和态度。
戴老师艺术与心灵教育工作坊附:一、指导类书籍推荐——
《好绘本如何好》——郝广才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彭懿
《我的图画书论》、《幸福的种子》——松居直
《童书是童书》、《童书非童书》——黄乃毓
《图画书的讲读艺术》——陈晖
二、“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0-12岁”见交流群共享,请下载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