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教案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6.33 KB
- 文档页数:4
地球的演化教学设计课题地球的演化教学目标1.理解地质年代的概念2.明确地层和化石对地球演化的意义3.了解地层可以反映的地质环境特点4.怎么样通过化石可以判断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5.掌握不同地质年代出现的重大地理事件6.了解地质时期两次动植物大灭绝事件7.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对生物演化进程的研究。
2.教学难点: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状况。
教学过程导入:观看地球演化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形象直观的认知地球演化的过程,进一步为这节课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请同学们自由回答问题师:点评同学们的回答,进而引入第一板块的学习:一、地层和化石:师:同学们,地球这46亿年的历史是如何被记录和解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演化,首先进入今天的第一部分:地层和化石。
1.地层概念:是指: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2.化石概念: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师生互动:观察化石师: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地层和化石(播放课件以及展示化石标本,为地球的演化史做铺垫,通过标本的观察,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年代的体验感),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些化石和地层距离我们现在有多久?通过地层和化石,科学家把地球的历史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划分,称为地质年代。
二、地球演化史: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的表格,对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地质时期海陆变迁地壳运动生物进化关键事件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师:对不同的地质时期的的特点进行讲解,归纳不同地质时期的特点及重大地理事件。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不同的地质年代有着怎样的特征:(一)前寒武纪(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太古宙特征:海陆变迁:地球是一片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剧烈,火山频繁,经常出现烟雾满天的景象生命演化:早期没有生命;中期出现最原始的生命(蓝藻)关键事件: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铁、镍、铬)元古宙特征:海陆变迁:早期陆地位置仍被海洋占据,晚期出现若干大片陆地地壳运动:剧烈生命演化:除单细胞生物外,还出现了藻类、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
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学生用书P18]一、地层和化石1.地层——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1)概念:地壳上部成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
(2)特征不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有不同时代的生物遗体或遗迹,遗留下环境变化的物质凭证。
2.化石——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1)概念:指地层在形成中,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2)特点①生物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化的。
②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的化石。
③可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3.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二、地球的演化史科学家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将地球历史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在宙之下,又分出代;在代之下,再分出纪。
地质年代:地壳中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具体形成时间和顺序。
1.前寒武纪(1)时间:古生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大约经历了40亿年的时间。
(2)分段:按照早晚顺序依次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冥古宙⎩⎪⎨⎪⎧①初生地球阶段②地球经历了复杂而有序的发育和变化太古宙⎩⎪⎨⎪⎧①地球上是一片深浅多变的广阔海洋,没有宽广的大陆②岩浆活动剧烈,火山喷发频繁③太古宙早期,地球上无生命现象④太古宙中期出现最原始的生物元古宙⎩⎪⎨⎪⎧①现在的陆地仍大部被海洋所占据②地壳运动剧烈,元古宙晚期,出现了若干大片 陆地③海水中的生命活动明显增强,除单细胞生物外, 还出现了藻类、海绵等低等的多细胞生物④地球进入了生命大发展阶段: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2.显生宙(1)时间:指寒武纪以来的时期。
(2)特点⎩⎨⎧①生物逐渐向较高级的发展阶段进化②动物已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3)分段:按早晚顺序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①地壳发生剧烈变动,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②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 时代,如三叶虫、珊瑚等③古生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④古生代后期,鱼类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⑤古生代中后期,陆地上出现大片植物, 特别是蕨类植物繁生⑥古生代后期:重要的造煤时期⑦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 件: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也全 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①陆地面积空前扩大②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也带来了丰富的金属矿产③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生④空中出现始祖鸟,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 类发展⑤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苏铁纲、银杏纲、松杉纲 等植物是主要的代表植物,因此,中生代末 期也是一个重要的造煤时期⑥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新生代⎩⎪⎨⎪⎧①发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形成②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出现了灵长类③第四纪大冰期发生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一、判断题1.地层越老,地层中的化石越低级,越简单。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教案
教学目标
1.依据地质年代表,了解地球的早期演化各阶段的特点,对整个地质历史有清晰的认识,提高区域认知核心素养。
2.结合景观图和示意图,能够依据地层和化石确定地层所形成的年代,并推测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特点提高地理实践力。
3.结合相关资料及地质年代表,综合描述不同地质时期地球的演化进程,提高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4.结合地质史上生物的几次大灭亡,树立人地协调观。
5.通过本节的学习,激发对地质考古的兴趣,提高进行生涯规划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化石与地层的相关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地质年代划分的依据及各阶段的特点。
3.生物演化进程的研究。
教学难点:
1.化石的形成过程。
2.地质年代划分的依据及各阶段的特点。
3.依据地层和化石推测地质年代与地理环境。
教学过程。
《地球的演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本节内容以时间为轴,描述了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壳活动、海陆分布、气候特征和生物进化过程。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本节内容是针对地球演化过程的,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生物的进化过程作为主线,将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壳活动、海陆分布和气候特征作为环境背景,结合地质年代表对地球演化过程进行描述。
教材在本节的开端就向学生展示了两种古老的生物化石,告诉学生地球上的生物存在进化现象。
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等基本知识的了解,学生能够熟悉研究地球演化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地质年代表中的宙、代、纪为不同等级的时间刻度,大致描述了地球46亿年来的演化过程。
教材通过提供显生宙中“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生物复原图,将地球演化过程展示得更加生动、详细。
本节篇尾的活动,突出了地质时期气候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弥补了前文对自然环境中气候因素描述不够详细的问题。
并且本节篇尾的活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地球演化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情感丰富,乐于接受感兴趣的知识;喜欢思考,乐于探究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
他们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和地理素养,但对自然地理知识还不是很熟悉,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他们对地球演化过程很多内容缺乏知识储备。
学生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同学的研学和有趣的地质事件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拿出一些地质事件来让他们思考,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
课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去野外地质考察。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层的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3)通过对生物演化进程的研究,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对核心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案例,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知道各地质年代的划分及代表的动植物。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地层和化石在确定地质年头和复原古地理环境中的意义。
2.结合“地质年头表”示意图相识地球历史阶段性时间单位划分。
3.运用地质年头等资料驾驭不同地质时期重要的地壳运动和生物演化。
学问导引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挑战自我新知预习一、地层和化石1.地层是地壳上部呈________展布的________岩石或积累物。
2.地层中的化石,多数是古生物的________;少数是古生物活动的________。
生物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从________向________不断地进化的。
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________或________的化石。
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________和________。
例如,含三叶虫、大羽羊齿化石的,为________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________地层。
3.依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性,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例如,红色岩层指示________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________环境;珊瑚化石指示澄澈暖和的________环境,破裂的贝壳指示________环境。
二、地球的演化史1.科学家依据地层依次、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________、________和显生宙。
在宙之下,又分出____;在代之下,再分出____。
地壳中不同地质时代地层的详细形成时间和依次,称为____________。
2.前寒武纪(1)前寒武纪指________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大约经验了40亿年。
依据早晚依次,前寒武纪依次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其中,冥古宙为________地球阶段,地球经验了困难而有序的发育与改变。
(2)在太古宙,地球上是一片深浅多变的广袤________,没有宽广的大陆。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与素养1.了解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对地球的整个地质历史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培养区域认知能力,达到水平1的要求。
2.能够运用地质年代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用文字或语言简要地说出地球演化的时空变化过程,获得对地球演化整体上的认识,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达到水平2的要求。
3.了解各个地质年代的特点,并认识到每个地质年代所形成的矿产、植被和生物演化等对现今人类的影响,理解地层与化石研究对地球历史认识的主要作用,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达到水平2的要求。
4.学会利用网络搜集地层、化石的图片及微视频,地球演化过程的微视频,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生物复原图,解说地球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达到水平1的要求。
情境与问题《侏罗纪公园》是一部1993年的科幻冒险电影。
影片中,将已绝迹的史前庞然大物-恐龙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
影片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距今约多少年?恐龙在地球上早已灭绝了,我们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的爬行动物以及其生活的古地理环境的?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讨论、分组发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地质科学中,时空框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时间框架的代表是地质年代表,地球演化是指地质年代的更替过程,包括距今年份、地球基本面貌、地壳运动情况、古生物情况等。
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需要建立相应地质年代地球表面的自然图景和不同地质年代之间的关系,即一种宏观视角下的时空组合。
基于地球演化,引导学生在描述中突出各个年代的特征,注重动态发展的内容以及年代间的转变,最终获得对地球演化整体上的认识。
重点1.了解地层的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难点能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电影《侏罗纪公园》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