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图文转换__徽标类
- 格式:doc
- 大小:331.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初中语文复习——介绍徽标·学生版一、考点解析图文转换,即将图画、图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则是一种综合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题型,考查对图表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能力,成为近年来中考题中的“常客”。
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①表文转换: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式(扇形)图②图文转换:徽标漫画图画流程图方位图2、从表达角度分为: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显性)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隐形)二、题型:徽标类徽标——就是用图案、符号、文字等构成的能够代表某个集体或活动的象征性图案。
它一般是为某一组织、部门、行业、机构、活动而专门设计,通过图像、形状、颜色等多种元素的组合,表现该组织、行业、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特色等。
解答徽标类的图文转换题,需要深入分析图像、形状、颜色等各种元素及其组合后的内涵、主题,有些元素甚至承载了多种含义。
1、徽标特点①构图简单:由简单的线条、图案、文字、数字等组成。
②寓意丰富,主题鲜明:能体现行业特色或体现主题内涵。
③有创意。
要素设计的特殊方法变形、指代、象征、双关2、徽标构图要素①图形:图形的多方面含意,图形的分与合,图形的阴与阳,图与文的结合。
②文字:有汉字、英文、拼音(多为首字母)、阿拉伯数字,多为变形。
③颜色:中考试卷虽然是黑白的,但颜色在题干中会有提示,所以还是要注意。
3、徽标命题形式——问法①指出构图要素(外形)②揭示要素寓意(寓意)三、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观察构图要素。
先宏观把握徽标的外形特点,再理清徽标由哪些元素构成,注意汉字、阿拉伯数字、英文或汉语的首写字母,图像与文字的变体、色彩等。
能看出形态是什么,像什么。
不遗漏,不过分拆解。
第二步,深挖要素内涵、寓意。
联系图标中的标题,以及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和理念、目标等,围绕主题,拆解整合,多角度联想,由表及里把握图标的实质,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明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图文转换
图文转换
中考考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图文转换题的三种类型。
2.掌握图文转换题目的解题步骤。
一.徽标会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
上部是大红底色的酷似汉字“文”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3/5, 取意为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整个“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京”字图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2008”字样.
最下是奥运五环标志。
构成会徽非常完美,很有诗意,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代表着中国的发展和未来,它是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灿烂文化的完美结合。
含义:徽标含义:
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
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标志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
这一标志象征着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一)漫画类:(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2)写出漫画寓意;(3)给漫画拟写标题;(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5)了解漫画的艺术手法:夸张、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象征、比拟等。
(二)徽标类:(1)描述徽标内容:图形组合;(2)揭示徽标意义:象征意义(三)图表类:(1)探究图表结论,即根据图表的具体内容,概括总结出一个合理的结论;(2)围绕图表结论提建议、析原因、写启示、写宣传标语。
(四)路线示意图、方位图:(1)能准确表述图表信息;(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
(五)思维导图:能够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准确解读图片,确定中心主题,找出主干分支及子分支确定内容;表达时要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
(六)流程图:(1)提取图中出现的关键文字;(2)能够挖掘隐含的深意;(3)能关注细节(特别是变化情况);(4)迅速找到画面主体(从此角度陈述);(5)合理联想和想象(据图而想)漫画类图文转换解题技巧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01了解漫画题的特点: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02常见的漫画题题型有:(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2)写出漫画寓意;(3)给漫画拟写标题;(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
03漫画的艺术手法:夸张、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象征、比拟04漫画题五大特点:1. 夸张渲染,突出特质。
2. 借物喻人,巧妙表意。
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2023届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训:图文转换图文转换,“图”指的是图表、图片、图画、徽标及流程图等非连续文本。
“转换”是指把读懂的图(表、片、画、徽)的相关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是综合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多个考点。
一、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复兴中学校广播台“新闻现场”和“观点碰撞”栏目准备各招一名学生记者。
你作为校文学社社长,请根据下图的写作成绩曲线图,拟写推荐信的正文部分,推荐张亮同学或者李小明同学到合适的栏目,字数不超过50个字。
推荐信校广播台:获悉贵台“新闻现场”和“观点碰撞”栏目要招收学生记者,特推荐我社张亮同学。
该同学议论类文章水平高,笔锋犀利,触觉灵敏,见解独到,做“观点碰撞”的记者非常合适。
或者:李小明同学。
该同学记叙类文章写得好,他笔触细腻,能及时捕捉到校园的新鲜事,适合做“新闻现场”的记者。
此致敬礼推荐人:XXX2022年4月7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首先要认真读图,从中可以看出张亮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比李小明强,而李小明的记叙文写作比张亮得分高,根据两人在写作上的特点,结合栏目需要,适当分析归纳,写出推荐理由即可。
“新闻现场”栏目,该栏目以学生的视角报道生活,聚焦学生身边事件,折射校园生活,承载着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适合记叙类文章写得好的李小明同学。
“观点碰撞”栏目,该栏目展现学生的思想,撞击智慧的火花,需要看问题深刻透辟,适合议论类文章水平高的张亮同学。
2、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完成关于“杜甫七绝”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10个字。
盛唐七绝在传统题材里充分展现了以浅语倾诉深情的特长,使七绝突破南朝初唐七绝含蕴浅狭的藩篱,固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但七绝这种体式的表现潜能尚未充分得到开掘,杜甫发现了这种诗体还有适宜于表现多种生活情趣的潜力。
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在于大多数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愉的状态中。
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图文转换★知识重点梳理★图文转换是语言表达运用的综合性题型,要求考生能够将所给的直观图表转换为合理的文字表述,主要考查对所给信息作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的转述能力。
一、图片解读类图文转换题中图片解读是要求考生对徽标、图片、漫画等非文本信息用文字进行转述的试题。
(一)徽标图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含意。
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二)图片(摄影作品)图片,能直观、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描述图片内容、揭示画面的内涵,能够体现考生鉴赏、表达能力。
而所选的图片题材,往往是蕴含着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观,该类题型在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考查着考生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识和判断。
(三)漫画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艺术,它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命题一般会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概括寓意,拟加标题,介绍或描绘画面内容等。
二、数据分析类(表格、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一)柱状图柱状图用条柱来直观反映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的数据变化或比较,反映一定的发展趋势或规律。
解答这类题时,要弄清横轴、纵轴上各图标所表示的项目名称以及对应的数值,然后分析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规律。
(二)曲线图曲线图以曲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
读图时要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方向。
要明确纵轴、横轴所标注的项目,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
(三)扇面图.扇面图也叫饼状图,显示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所占比例的大小,直观形象。
饼状图中的数据点显示为整个饼状图的百分比。
解读饼状图时首先要弄清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再依据题干要求从图表中选择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形成答案。
(四)表格表格是表现数字资料整理结果的最常用的一种形式,由纵横交叉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一般由表头(总标题)、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统计表的下方有时会有表外附加信息。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之——图文转换(徽标类)
学习目标
1.能解读徽标类题目的相关信息。
2.掌握徽标题的答题技巧,并规范答题。
考题回放1:(2011年天津卷)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答。
2012年9月,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将在天津举行,预计有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地区的70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与盛会,下面是此次盛会的吉祥物“津津”。
(1)请你以东道主的身份,根据下图向大家介绍吉祥物“津津”,要求描述形象,并说明寓意。
(2)请为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拟一条宣传语。
吉祥物取名为“快乐阳光——津津”、寓意阳光、快乐洒满津城。
阳光既象征着光明与未来,也是青春和希望的象征,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相契合,寓意中国当代大学生团结、奋进、健康、快乐地成长。
取材阳光同时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美好社会的理想与心愿。
“津津”张开双臂笑迎八方来客,反映天津人民热情好客的民风,“津津”作出跳跃和欢庆胜利的姿态,预祝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并祝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考题回放2:(2013年全国卷)下图是国家节水的标志,试简要介绍这个标志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不超过70字。
“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组而成。
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能保护地球生态;手掌托起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
关于徽标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涵着丰富的寓意。
考题类型
1、描绘徽标的内容(简要说明徽标的构成)
2、解释徽标的内涵(谈谈徽标的创意)
一、典例分析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2、请揭示标志所象征的寓意。
(一)描述画面内容(细观察)
1.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外形特点(巧联想)
2.解说画面依一定的顺序:由总到分(善表达)
“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的构图,总体上是一个“心”的图形。
“心”中间有一个既似手、又似鸽子的图案,大拇指像鸽头,其余四指像鸽翅。
(二)揭示寓意
1、注意联系主题
2、顺序:由分到总
二、方法总结
1.描述标志内容:(细观察)图形组合
2.揭示标志意义:(巧联想)象征意义
3.答题注意顺序:(善表达)总分、上下、左右
三、随堂练兵(议一议,说一说)
例1、网民节标志
1、标志整体呈现一个舞动奔腾的人,彰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标志主体像字母e,象征网络;
3、又像汉字“文”,代表文明。
例2、重阳节标志
节徽的中间图案由两个9变形组合而成,双9既交代了时间,又寓意老人节,祝福天下老人健康长寿;菊花花瓣充满生机、活力,点明时令特点,增加了活泼元素;整体图案采用中国红的颜色,寓意着欢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例3、“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1)整体是“energy”的首个字母“e”,中间是变形的汉字“节”,寓意为节能。
2)缺口的外圆又构成“CHINA”的第一字母“C”,“节”的上半部简化成一段古长城的形状,与下半部构成一个烽火台的图案,象征中国。
3)“节”的下半部又是“能”的汉语拼音第一字母“N ”。
整个图案中包含了中英文,以利于国际接轨。
4)整体图案为蓝色,象征着人类通过节能活动还天空和海洋于蓝色。
例4、“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志”
1.标志由汉字草书“文”字、龙、长城等元素构成。
2.“文”象征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表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的涵义;
3.龙象征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具有亲切感,易于传播;动态的龙,表达了全民行动,投入到提高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来;
4.长城的造型,代表了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表达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来保护旅游资源,增强公民文明意识,弘扬礼仪之邦的文明形象。
5. 红色和黄色又是我国国旗的颜色,代表了勇于创新,代表了文明和吉祥。
规律总结:
第一步:要仔细观察徽标图形组合:分析构图元素(中英文字母的大小写、首字母缩写和变体、涉及的时间和事件),关注色彩。
第二步:按一定的顺序解说:总分,上下,左右
第三步:联系图标的标题,结合外形,由表及里,揭示象征寓意(图形和寓意要有关联性)
第四步: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明、清晰(说明性语言)
四、中考链接:我要拿高分!
例1、请写出“中国环境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沈阳全民读书月”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1、标志由中心的山、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
2、山、水、太阳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3、十个环相扣形成保护圈,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
4、“环”又喻指环境,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
例2、沈阳全民读书月标志
①展开的书点明读书月活动;
②书面弧度和中间的圆点正好组一只眼睛暗示读书;
③两本展开的书正好组成S代表“沈”、“书”,体现活动的地域和主题;
④中间的圆点也可象征“阳”字。
例3、在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全国旅游景区徽标、门票、宣传口号展评大赛”评奖中,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获得唯一一个徽标一等奖。
九寨沟徽标图案由雪山和云朵组成,形似眼睛,简单的图形却表达了深刻的意义。
请你从赞美九寨沟自然风光和保护九寨沟自然环境两个角度分别为这个徽标配上一句宣传口号。
解析:图标结构像人的眼睛,所以,拟写的宣传口号要跟眼睛有关。
我们通过眼睛可
以欣赏九寨沟自然风光,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九寨沟的自然环境,要大胆联想,注意运用修辞要准确。
答案示例:
(1)九寨沟,一眼可以看尽世间美景。
(2)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九寨沟。
五、课堂小结
多少要素应看清,扣紧画面说寓意;
主次特点要分明,题目要求是根本;
合理联想与想象,要点表达应全面;
联系现实悟图形,条理规范得高分。
徽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需要你的一双慧眼去观察,更需要你的心灵插上放飞的翅膀去联想。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 让语文更贴近生活,请热爱我们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