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问题和前景
- 格式:ppt
- 大小:266.50 KB
- 文档页数:24
国外关于超超临界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宋明蔚,郝志信(华能营口电厂,辽宁营口 115007)摘要:文中简述国外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现状、发展趋势,超超临界机组与超临界机组、亚临界机组运行经济性效益比较,及我国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必要性。
关键词:超临界;超超临界;(USC)0概述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超超临界的概念。
火力发电厂的工质是水蒸汽,在常规条件下水经加热温度达到给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将产生相变,水开始从液态变成汽态,出现一个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两相共存的区域。
当蒸汽压力达到22.129MPa时,汽化潜热等于零,汽水比重差也等于零,该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水在该压力下加热至374.15℃时即被全部汽化,该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水在临界压力及超过临界压力时没有蒸发现象,即变成蒸汽,并且由水变成蒸汽是连续的,以单相形式进行。
蒸汽压力大于临界压力的范围称超临界区,小于临界压力的范围称亚临界区。
从水的物理性能来讲,只有超临界和亚临界之分,超超临界是我国人为的一种区分,也称为优化的或高效的超临界参数。
目前超超临界与超临界的划分界限尚无国际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蒸汽压力大于25MPa蒸汽温度高于580℃称为超超临界。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USC)由于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USC)仍是基于常规发电系统的渐进技术,所以发展USC技术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而且和其它技术相比极具竞争力,由于超超临界机组与常规火电机组相比,超临界机组的可用率与亚临界机组相当,效率比亚临界机组约提高2%。
超超临界机组效率可比超临界机组再提高约2%~3%,若再提高其主汽压力到28MPa以上,效率还可再提高约2个百分点。
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高效、节能和环保优势,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竞相采用和发展的新技术,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开始采用USC发电机组。
1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外现状1.1 美国美国是发展超临界机组最早的国家,世界上第一台超临界机组1957年在Philo电厂(6#)投运,容量为125MW,参数为31MPa/621℃/566℃/560℃,该机组由B&W和GE公司设计制造;1958年,第二台超临界机组在Eddystone电厂(1#)投运,容量为325MW,机组的参数为34.4MPa/649℃/566℃/566℃,该机组由CE和WH公司设计制造;迄今为止,它们是最高参数的超超临界机组。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分析报告上海电力学院2009年3月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1.引言按照国家制订的2020年电力发展规划,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约8亿千瓦增加到2020年9亿千瓦,其中燃煤机组比例约占总容量75%左右。
由于电力是最大的煤炭用户,要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提高燃煤电厂的效率是一个主要途径。
分析国际上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将采用两种技术路线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排放。
其一是利用煤化工中已经成熟的煤气化技术,采用整体煤气化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技术(IGCC)实现高效清洁发电,其代表技术为IGCC。
此技术提高能效的前景很好,但因系统相对复杂而造成投资偏高的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正在烟台电厂建设一台300或400MW等级的IGCC示范机组,为今后的发展作好技术储备。
另一个发展方向是通过提高常规发电机组的蒸汽参数来提高效率,即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
超超临界机组在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大容量、大批量生产。
通过努力我国可以较快实现国产化能力,降低设备成本。
超超临界机组蒸汽参数愈高,热效率也随之提高。
热力循环分析表明,在超超临界机组参数范围的条件下,主蒸汽压力提高1MPa,机组的热耗率就可下降0.13%~0.15%;主蒸汽温度每提高10℃,机组的热耗率就可下降0.25~0.30%;再热蒸汽温度每提高10℃,机组的热耗率就可下降0.15%~0.20%。
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采用二次再热,则其热耗率可较采用一次再热的机组下降 1.4%~1.6%。
亚临界机组的典型参数为16.7MPa/538℃/538℃,其发电效率约为38%。
超临界机组的主蒸汽压力通常为24MPa左右,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38~560℃;超临界机组的典型参数为24.1MPa/538℃/538℃,对应的发电效率约为41%。
超超临界机组的主蒸汽压力为25~31MPa,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80~610℃。
2023年超超临界机组行业市场规模分析超超临界机组是一种能够效率较高、排放较低的火电机组,目前在国内能源市场中非常受欢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超超临界机组的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规模从市场规模来看,超超临界机组市场正在经历非常快速的增长。
2019年,全球超超临界机组装机容量一共为708GW,其中中国的超超临界机组装机容量占比达到了78%,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装机容量仅占22%。
2019年,中国新上超超临界机组装机容量达到了7193.8MW,占全球新上容量的96.66%。
在中国,超超临界机组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占比越来越大。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发展趋势从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首先是技术上的不断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超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和稳定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为其市场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其次是政策支持的不断强化。
在不断加强环保政策的背景下,未来超超临界机组将成为火电行业的主流机型。
此外,中国政府还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将带动超超临界机组在国外市场的迅猛发展。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从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来看,由于其具备高效、低排放、稳定性好等特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在中国,未来火电行业将继续面临环保压力,因此超超临界机组将替代传统的火电机组成为主流机型,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同时,中国政府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新增火电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以上,这也将极大地带动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发展。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的超超临界机组也将迅速占领海外市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总之,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趋势良好,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创新、政策持续推进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超超临界机组将成为火电行业的主要机型,市场份额将继续提高。
同时,超超临界机组还将继续在国内外市场展露其威力,为火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国家政策与市场前景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全球各国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
超临界发电机组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本文将对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国家政策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国家政策方面,各国政府普遍提出了清洁能源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世界各国纷纷出台鼓励开发清洁能源的政策法规,其中对于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增强。
例如,中国国家能源局在《煤炭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将加大超临界和高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推广力度,提高燃煤发电的效率和环保水平。
美国能源部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并鼓励煤电厂升级为超临界发电机组。
其次,超临界发电机组在市场前景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首先,超临界发电机组较传统的发电技术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能源利用率,能够实现更低的耗煤量和排放量。
这符合各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并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和气候变化。
其次,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且技术成熟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较长的寿命。
这使得超临界发电机组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再者,随着燃煤发电的方式和技术不断升级,超临界发电机组将成为取而代之的技术,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然而,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市场前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因素。
首先,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大量的投资和专业技术支持。
这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其次,超临界发电机组虽然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较少,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与此同时,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也可能引发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员转岗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
对于超临界发电机组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炭排放量的限制,超临界发电机组在燃煤发电行业中将逐渐替代传统的发电技术,成为主流技术。
2024年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超超临界机组是目前发电领域的一种高效能设备,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和较低的环境污染排放。
本文将对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2. 超超临界机组的定义和特点超超临界机组指的是以超超临界技术为核心的发电机组。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效能:超超临界机组能够提高发电效率,与传统的发电机组相比,其发电效率提高了约10%左右。
•低污染排放:由于超超临界机组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煤粉燃烧优化技术,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含量较低,符合环保要求。
•资源节约:超超临界机组可以利用低质煤等燃料进行发电,提高燃料利用率,节约能源资源。
3.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目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国内市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对于超超临界机组的需求量巨大。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使得超超临界机组在国内市场上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超超临界机组在中国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2 国际市场除了中国市场外,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在逐渐采用超超临界机组进行发电。
这些地区由于能源需求强劲,且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要求,对超超临界机组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除了国内市场,超超临界机组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3.3 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超超临界机组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
例如,超超临界机组的燃烧控制系统、燃烧器设计和先进的燃料供应系统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
这些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和性能,增加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4. 发展趋势根据当前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情况,可以预见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高效能:超超临界机组将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燃料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低排放:超超临界机组将继续优化燃烧控制和污染治理技术,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更清洁的发电过程。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超超临界机组是一种高效率和低碳排放的发电机组技术,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本报告旨在提供有关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详细信息,以帮助利益相关方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概述超超临界机组是一种新兴的发电技术,采用超高温和超高压的工作参数,实现了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碳排放。
这使得超超临界机组成为目前煤炭发电行业中的一种主流技术。
3.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规模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其中,亚洲市场是最大的市场,占据了超超临界机组市场份额的相当大比例。
4.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多家公司提供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
这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展开竞争,以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5.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驱动因素超超临界机组受到多个因素的推动,其中包括能源需求增长、环保要求提高、能源转型等。
这些因素将促使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6.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面临的挑战虽然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关键技术的突破、市场竞争激烈、政策法规不确定性等是当前市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7. 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发展趋势超超临界机组市场正朝着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超超临界机组市场有望实现更快的增长。
8. 总结综上所述,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快速增长,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在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转型的加速,超超临界机组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然而,市场竞争和技术突破等挑战也需要关注和解决。
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方向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超超临界汽轮机在火力发电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能源大国,我国在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
超超临界汽轮机是一种高参数、高效率的发电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转化为旋转的机械能,进而转化为电能。
与常规的亚临界汽轮机相比,超超临界汽轮机具有更高的蒸汽压力和温度,能够大幅提高发电效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超临界汽轮机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
技术创新是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攻克高温材料、密封技术、控制策略等核心难题。
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在应用推广方面,首先需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加大对超超临界汽轮机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加强与电力企业的合作,开展示范工程,提高用户对超超临界汽轮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出口,进一步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将朝着更高参数、更低能耗、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具体而言,技术研发方面将加强高温材料、密封技术、控制策略等核心技术的攻关,不断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市场拓展方面,通过政策扶持和示范工程推动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应用推广方面,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超超临界汽轮机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同时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等方面的措施,我们有信心推动超超临界汽轮机产业的发展,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超超临界机组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超超临界机组是一种具有高效、高性能和低碳排放的发电设备,在能源产业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的分析,为相关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2. 市场概述超超临界机组是目前发电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革新,其在燃煤发电、燃气发电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超临界机组不仅具备高效的发电性能,还可以降低燃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因此备受行业关注。
3. 市场需求分析超超临界机组市场需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推动:3.1 环保压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各国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
超超临界机组具备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3.2 能源可持续发展能源可持续发展是未来能源行业的重要方向。
超超临界机组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碳排放,符合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受到能源公司和投资机构的青睐。
3.3 能源需求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超超临界机组具备高效的发电性能,可以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因此受到发电公司和电力市场的关注。
4. 市场竞争分析超超临界机组市场竞争主要来自国内外的一些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超超临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市场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技术优势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
一些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不断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性能,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4.2 经济实力超超临界机组的研发和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一些具备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来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研发速度和市场占有率,并在市场上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4.3 市场渗透能力超超临界机组市场渗透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一些具备市场渗透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良好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迅速占据市场份额,从而在市场上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超临界火电机组是目前火电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低的环境污染。
本文将对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2. 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概况超临界火电机组是指燃煤火电机组中,蒸汽压力超过22.1MPa、温度超过565 ℃的高温高压锅炉。
相比传统的超临界火电机组,超临界火电机组在燃烧效率和环保性能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全球范围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3. 2024年超临界火电机组市场前景分析3.1 市场需求推动因素•能源需求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超临界火电机组具有高效发电能力,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环境保护压力: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要求减少温室气体和排放物的排放,超临界火电机组具备更低的污染排放特性,受到政府和环保机构的青睐。
•能源安全需求:超临界火电机组在燃煤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更高,在煤炭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超临界火电机组具有更高的能源安全性。
3.2 技术进步的影响•燃烧效率提升:超临界火电机组采用高温高压的锅炉技术,燃煤燃烧效率提高,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煤炭能源,降低燃料消耗成本。
•环保性能提升:超临界火电机组通过使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硫等净化措施,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和国际环保标准。
•装机容量扩大: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单机容量相对较大,可以满足大规模电力供应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3 市场竞争状况•国内市场:国内火电市场竞争激烈,超临界火电机组有着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应用经验,主要供应商包括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市场份额相对稳定。
•国际市场:超临界火电机组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部分国家和地区面临电力供需矛盾,超临界火电机组具有成熟的技术和可靠性,有望进入新兴市场。
浅析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在当今的能源领域,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正逐渐成为一项关键技术,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什么是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的汽轮机技术,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能量转换。
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
当水在高温高压下变成超临界状态时,其物理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使得蒸汽在汽轮机中的膨胀做功过程更加高效。
在超超临界状态下,水的比热容减小,蒸汽的焓值增加,这意味着相同质量的蒸汽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这种技术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带来了一系列显著的优势。
首先,超超临界汽轮机能够显著提高发电效率。
相比传统的汽轮机,其效率可以提高几个百分点,这对于大规模的电力生产来说,意味着巨大的能源节约和成本降低。
其次,由于效率的提高,相同发电量下的燃料消耗减少,从而降低了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超超临界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也相对较高,能够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然而,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的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材料方面的问题。
在超超临界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对汽轮机部件的材料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这些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抗腐蚀性等特性。
研发和选择合适的材料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
其次,制造工艺也十分复杂。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部件精度要求极高,制造过程中需要先进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再者,超超临界汽轮机的运行和维护也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在不断努力。
在材料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探索新型的高温合金和复合材料,以满足超超临界环境的要求。
制造工艺方面,不断引入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如精密铸造、激光加工等,提高部件的制造精度和质量。
在运行和维护方面,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诊断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绪论 (4)一、2023-2028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5)(一)、树立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战略突围”理念 (5)(二)、确定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 (5)1、市场定位 (6)2、产品定位 (6)3、品牌定位 (8)(三)、创新力求突破 (8)1、基于消费升级的技术创新模型 (9)2、创新促进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更高品质的发展 (10)3、尝试格式创新和品牌创新 (11)4、自主创新+品牌 (11)(四)、制定宣传方案 (13)1、学会制造新闻,事件行销--低成本传播利器 (13)2、学习通过出色的品牌视觉设计突出品牌特征 (13)3、学会利用互联网营销 (14)二、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政策环境 (14)(一)、政策持续利好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发展 (14)(二)、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15)(三)、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5)(四)、宏观环境下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定位 (16)(五)、“十三五”期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业绩显著 (16)三、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政策背景 (17)(一)、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发展 (17)(二)、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18)(三)、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9)(四)、宏观经济背景下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的定位 (19)四、2023-2028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企业市场突破具体策略 (20)(一)、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策略,提高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品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20)(二)、使用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市场渗透策略,不断开发新客户 (21)(三)、实施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市场发展战略,不断开拓各类市场创新源 (21)(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覆盖完善的服务体系 (21)(五)、实施线上线下融合,深化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国内外市场拓展 (22)(六)、在市场开发中结合渗透和其他策略 (22)五、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23)(一)、我国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23)(二)、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 (23)(三)、中国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的市场增长点 (24)(四)、细分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品将具有最大优势 (25)(五)、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与互联网等行业融合发展机遇 (25)(六)、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人才培养市场广阔,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6)(七)、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发展需要突破创新瓶颈 (28)六、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企业战略保障措施 (28)(一)、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及时调整组织架构 (29)(二)、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29)1、制定人才整体引进方案 (30)2、渠道人才引进 (30)3、内部员工竞聘 (30)(三)、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 (31)七、宏观经济对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的影响 (31)(一)、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线性决策机制分析 (32)(二)、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竞争与行业壁垒分析 (33)(三)、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库存管理波动分析 (34)八、“疫情”对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及对策 (34)(一)、国内有关政府机构对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业的建议 (35)(二)、关于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业上下游产业合作的建议 (35)(三)、突破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企业疫情的策略 (36)九、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成功突围策略 (37)(一)、寻找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准差异化消费者兴趣诉求点 (37)(二)、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精准定位与无声消费教育 (37)(三)、从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硬文广告传播到深度合作 (38)(四)、公益营销竞争激烈 (38)(五)、电子商务提升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广告效果 (38)(六)、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渠道以多种形式传播 (39)(七)、强调市场细分,深耕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产业 (39)绪论本文主要分析了超临界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行业公司在未来五年(2023-2028)中的市场突破份额,并提供了指导意见。
超临界参数机组发展现状及效率一、超临界参数机组发展现状1.超临界是物理概念:22.1MPa(374.15℃)2.超超临界是(90年代提出)工程产品商业性的概念(1)1993年-日本最早提出压力≥24.2MPa,温度≥ 593℃。
(2)丹麦认为压力≥ 27.5MPa. 1998年-两台29MPa两次再热,1997年西门子认为采用“600℃材料”的机组来区分。
(3)我国电力百科全书认为压力≥ 27MPa。
(4)2003年“863”“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课题设定为压≥25MPa,温度≥ 580℃。
二、第一次大规模发展—美国1.美国发展以超超临界参数起步(1)1959年投运的320MW,34.5MPa/649/566/566℃,至今仍在运行(2)1959年GE公司125MW,31MPa/621/566/538℃,1975年停运2.80-90年美国大规模的改造和优化,解决可靠性问题参数回到超临界(温度小于566℃,压力25MPa)以下三、第二次大规模发展-1993年后欧洲及日本新一轮超临界技术发展的动力1.燃料资源结构:煤远超过气、油2.欧美环保政策、德国洁净燃煤及关闭核电能源政策3.京都议定书;减少CO2排放的经济杠杆4.目前唯一达到产业化要求的高效洁净燃煤技术(1)美国向日本及欧洲的超临界技术转让(2)90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市场为主(3)参数以超超临界为主:温度大于580℃,普遍达到600℃四、第三次大规模发展-2001年后中国技术引进项目合作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1.从2001年开始,我国各电站制造公司通过技术引进、项目合作方式来发展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
2.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3月,超临界项目机组总共约~150多台,其中百万等级超超临界机组10台,600MW超超临界机组4台,600MW等级超临界机组约140台。
五、高效洁净燃煤电厂的设计理念1.所有环节,所有可采用的先进技术提高效率。
电厂总的热效率提高到43%-47%(热电联供超过55%);2.考虑环保的效益,更大的冷端投入;3.与当地经济综合利用,普遍热电联供;4.必须具有调峰能力;5.进一步提高参数,“700℃计划”开始实施六、超临界参数效率比较七、CO2排放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