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统计学原理》模拟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C. 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
A. 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 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抽样平均误差是( )。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C. 样本变量的函数 D.总体变迅的函数4.广义上的指数是指( )。
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 物量变动的相对数C. 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5.在回归直线方程yC=d+bx中,b表示( )。
A.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增加d的数量B.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增加b的数量C.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D.当y增加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增加量6.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
A. 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C. 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1.调查单位是( )A. 需要凋查的总体 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负责人C.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D. 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2.位置平均数包括( )A. 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 D.众数E. 中位数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 销售量指数 B.销售价格指数C. 产量指数 D.单位成本指数E.劳动人数指数4.变量x值按一定数量增加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量随之增加,反之亦然,则x和y之间存在( ) 。
A.正相关关系 B.直线相关关系C. 负相关关系 D.曲线相关关系E.非线性相关关系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统计指标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其特点有和。
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3,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分析方法有和两种. 4.比较相对指标的数值通常用表示,强度相对指标则用表示。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整理知识学习1、单选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组数的多少不同C.各自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D.分组的目的和方式不同正确答案:C(江南博哥)2、单选统计表的主词是指()。
A.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B.表明统计总体特征的名称C.统计表的纵栏标题D.统计表的横行标题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统计表从内容上来看,包括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
主词是指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及其分组的名称;宾词是指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3、单选按照反映事物属性特征的品质变量分组。
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正确答案:B4、多选统计表的作用是()。
A.阅读方便,一目了然,比较直观B.方便对照比较C.便于汇总和审查D.便于计算和分析E.将数字资料表格化正确答案:A, B, C, D参考解析:统计表的主要作用有:①阅读方便,一目了然,比较直观,可在短时间内给人以明确的概念;②通过合理、科学地排列统计资料,便于读者进行对照比较,从而发现现象之间的规律;③便于汇总和审查;④便于计算和分析。
5、单选某同学统计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A.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B.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C.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D.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可以不重叠,也可以重叠。
在重叠的情况下,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下一组,即"上限不在组内"。
某同学的考试成绩为80分为70~80分的上限,成绩应该计入80~90分的人数中。
6、单选下列图形中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的是()。
A.曲线图B.饼图C.折线图D.直方图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饼图用来反映各组频数所占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整理三1、单选?为了解北京市2013年统计从业资格考试情况,北京市统计局从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员中随机抽取了200人进行调查,这200人的考试成绩统计资料如下,利用以上所给资料,完成下列(江南博哥)问题:题干中各组的频率分别为()。
A.18、52、73、44、13B.0.18、0.52、0.73、0.44、0.13C.0.09、0.26、0.365、0.2、20.065D.9、26、36.5、22、6.5 正确答案:C2、单选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C.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简单分组是指将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进行分组。
二者的区别在于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3、单选?对某班学生进行以下分组,如表3-1所示,这是()。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体系C.复合分组D.复合分组体系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平行分组体系是指对于同一总体同时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独立的简单分组。
对某班学生的分组中,选择按照性别和年龄两个标志进行独立的简单分组,然后再把它们并列在一起,这属于平行分组。
4、多选组距式数列适合()。
A.离散变量数列B.连续变量数列C.取值较多的离散变量数列D.取值较少的离散变量数列E.取值较多的连续变量数列正确答案:B, C参考解析:连续变量数列一般是组距式的,每个组包含若干变量值;离散变量数列,如果变量值数目不多,可编成单项式,即以一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或每个组只包含一个变量值),如果变量值很多,应编制成组距式。
5、单选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不同的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统计分组是针对总体、按照分组标志进行的,一般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同一性中存在的特殊性;第二,对个体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个体合并到同一组,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特殊性中表现出的同一性。
统计学选择题1. 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标准答案:A2. 2001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长达到1.9万公里,和1998年相比几乎翻了二番。
“翻二番”表示( )A.2001年公路总规模B.是以2001年为标准计算的相对数C.2001年公路长度是1998年的2倍D.2001年公路长度比1998年增加了3倍★标准答案:D3. 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
A.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B.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D.直接观察法、采访法和报告法★标准答案:C4. 某同学考试成绩为80分,应将其计入()。
A.成绩为80分以下人数中B.成绩为70~80分的人数中C.成绩为80~90分的人数中D.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确定★标准答案:C5. 按变量的性质和数据的多少划分,变量数列可以分为()。
A.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B.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C.开口组数列和闭口组数列D.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标准答案:B6. 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数目的多少不同C.采用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D.研究目的和对象不同★标准答案:C7. 将比例乘以100得到的数值称为()A.频率B.频数C.比例D.比率★标准答案:B8.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标准答案:D9. 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A.人口出生率B.产值利润率C.恩格尔系数D.工农业产值比★标准答案:C10. 就某一变量数列而言,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
A.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反比B.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C.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D.组数越多,组距越大★标准答案:A11. 将25个企业按产值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A.产值B.企业数C.各组的产值数D.各组的企业数★标准答案:C12. 组距、组限和组中值之间的关系是()。
《统计分析基础》项目三习题及答案知识认知能力训练一、单选1. 统计资料整理的首要环节是()。
A.审核汇总资料B.编制统计报表C.审核原始资料D.设计整理方案2. 统计数据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对()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
A.分析数据B.整理数据C.汇总数据D.原始资料3. ()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事先对整个统计整理工作做出全面的计划和安排。
A.统计整理方案B.统计调查方案C.统计抽样方案D.统计计量方案4.()是数据资料整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A.数据分组B.数据排序C.数据汇总D.数据筛选5.()就是将符合条件的总体单位记录留下来,不符合条件的总体单位记录剔除掉,以掌握有多少总体单位符合条件。
A.数据排序B.数据分组C.数据汇总D.数据筛选6.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
A.品质标志分组B.复合标志分组C.混合标志分组D.数量标志分组7.次数是分配数列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是指( )。
A.各组单位占总体单位的比重B.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C.数量标志在各组的划分D.以上都不对8.某连续性变量数列,其最后组变量值 600以上。
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560,则最后一组的组中值为( )。
A.620B.610C.630D.6409.将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使用的分组形式为( )。
A.单项式分组B.组距式分组C.既可以是单项式分组,又可以是组距式分组D.以上均不对10.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不同B.分组组数的多少不同C.各自采用分组标志个数不同D.分组的目的和方式不同11.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是( )。
A.小于1B.等于1C.大于1D.不等于112.某连续性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依分组规则(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 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13.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标志应当选择( )。
统计学例题及答案(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经济统计学的特点可概括为__广泛性__、数量性和总体性。
2.经济统计的职能有_提供信息、咨询服_和监督检查三个方面。
3.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质量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总体。
按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数,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4.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_属性和特征,按表现是否相同分为_不变标_和可变标志两种。
5.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量两部分构成。
6.变量根据其取值是否连续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7.统计总体具有五个基本特点,即客观性、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和相对性。
8.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9.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_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2.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其中( A )是基础。
A.统计活动 B.统计学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3.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4.( C )是统计的基础职能。
A.管理功能B.咨询功能C.信息功能D.监督功能5.一个统计总体( B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 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D )。
A.职工人数B.机器台数C.企业数D.利润额7.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D )。
A.产品产量B.商品销售额C.人口出生数D.职工人数8.下列各项中属于价值指标的是( A )。
A.工资总额B.职工人数C.森林面积D.失业率9.在相邻两位整数之间可插入无限小数的变量是( D )。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判断题部分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
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5: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
《统计学基础》(专)阶段练习二(第三、四章)一、填空题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_______,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_______。
2.按工人操作的机器台数分组而形成的数列属于_______变量数列。
3.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_______分组,也可按_______分组。
4.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_______分组和_______分组。
5.组距式分组根据其分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_______分组和_______分组。
6.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_______,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称为_______。
7.次数分配数列由_______和_______两个要素组成,各组_______和_______之比称频率。
8.对于连续型变量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并且相邻组的组限必须_______,采用_______原则。
9.总量指标按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
10.某城市某年的商品零售额为18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_______指标;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_______指标。
11.强度相对指标数值的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则称之为_______指标,反之称之为_______指标。
12.下列各指标是属于总量指标、相对指标还是平均指标?将其所属的种类填入题中。
(1)2003年某市国民生产总值为146亿元,属于_______。
(2)2003年年末某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为52万人,属于_______。
(3)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占58.2%,民营企业占28.6%,个体企业占5.7%,属于_______。
(4)某市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997年的2564元上升到2002年的7500元,属于_______。
(5)某市工业总值是上年的118%,属于_______。
(6)2003年某市平均每人看电影10次,属于_______。
一、单选题统计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A.必须是重叠的3.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B)。
B.权数相等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C)。
C. 4倍5.当所有的观察值y都落在直线y,=o十bz 上时,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B)。
B.ㄧγㄧ=16.时间数列中总量指标数列是基本数列,其派生数列是(D)。
D.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时间数列7.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A)。
A.基础环节8.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则(A)o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年增加了35%,则1999年比1994年的平发展速度为(B)。
B.5√135%10.广义上的指数是指(C),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B。
比较相对指标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A.简单随机抽样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A.缩小为原来的81.6%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0。
941.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3.抽样平均误差是(A)。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5.在回归直线方程y C=d+bx中,b表示( C )。
C. 当x增加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增加量6.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C)。
C。
长期趋势1.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属于(C)。
C. 数量指标2.以所有制为分组标志对全国工业企业进行分组属于( A )。
A. 类型分组3.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D )。
一、单选题1、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A、分组标记的选择不同的性质B、分组标记的选择有多少不同C、组数不同D、间距不同2、社会经济统计是以社会经济现象为对象的()A、量与客观规律,B、量与量的关系C、数量关系与认知对象D、数量关系与研究方法3、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和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4、连续调查和间断调查按()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登记的持续时间C、调查单位涵盖的范围是否全面D、调查数据的来源5、分配次数的序列为()A、按数量标志组成的数列B、按质量标志组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数划分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组成的数列二、多选题1、调查单位为:A、总体需要调查的B、总体上需要调查的部门的主管C、调查项目的担保人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E、被调查对象的特定单位2、下列统计指标中,有()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3、组距序列中的群组中值为()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间点数值B、代表各个指标的平均值。
C、开放分组不能确定D、开放分组时,可以参考邻近分组的间距确定E、就是一个平均的数字。
4、抽样调查方法具有下列优点()A、全面性B、经济性C、实效性D、准确性E、灵活性5、了解一个区域内的工作状况()A、所有成年人都是调查对象B、人口总数是统计数据C、成年人口就业是统计指标D、反映每个人特点的行业是定量指标E、一个人的职业是老师的标志三、填空题1、描述整体单位的特性和属性。
是一个社会经济范畴,它反映了一个整体的总量特性。
2、统计指标具体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经济类型,具有以下特征。
3、统计研究采用了大量观测方法,这是因为研究对象的数量和所决定的。
4、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组时,将一组变量的数值叫做包;如果将一个特定的区间叫做一个集合。
5、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划分为和。
四、判断题1、整体的同一性是指整体中的每个单元在所有的标记上都是一样的。
统计学原理第1----3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
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
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
3、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4、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5、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二、多选题
1、调查单位是()
A、需要调查的总体
B、需要调查的总体单位的负责人
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3、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分组中无法确定
D、在开放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E、就是组平均数
4、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全面性
B、经济性
C、实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
5、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指标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三、填空题
1、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是反映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2、统计指标是按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体现,其特点有。
3、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和所决定。
4、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组时,如果将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称为分组;如果把某一区间作为一组称为。
5、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分为和。
四、判断题
1、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2、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
是重点调查。
3、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4、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5、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标志。
()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一致。
()
7、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8、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9、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
10、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