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保留灌肠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630.00 KB
- 文档页数:12
小儿保留灌肠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二、评估要点评估患儿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及耐受程度、肛周皮肤黏膜情况。
三、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治疗巾内备注洗器及肛管(根据患儿年龄选择不同型号的肛管)、血管钳、弯盘、润滑剂、棉签、卫生纸、一次性防水垫单、水温计、一次性清洁手套、小垫枕、手消毒剂;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10%水合氯醛或者其他抗生素溶液10-20毫升;温开水2-5毫升;3、其他:输液架、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酌情备便盆、便盆巾。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儿,协助患儿先排便。
3、洗手,戴口罩。
4、根据医嘱取灌肠溶液进行配置,测量溶液温度38℃。
5、酌情整理治疗台,再次洗手。
6、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再次核对。
7、协助患儿脱去裤子,取仰卧位,将小垫枕垫于患儿臀下,使臀部抬高10cm,解开尿布,如无大小便,可用尿布垫在臀部和便盆之间。
8、置垫单于臀下,患儿臀部放于便盆宽边上,双膝屈曲,约束固定患儿,适当遮盖患儿保暖。
9、再次核对,戴手套,注洗器抽吸药液,连接肛管,排气夹管。
10、润滑灌肠管前端(婴儿2.5-4cm,幼儿5-7.5cm)。
11、分开臀部,暴露肛门,将肛管缓缓插入肛门,年长配合患儿指导作深呼吸,置入后固定肛管,松开血管钳缓慢注入药液,护士一手持肛管,同时观察灌肠液下降速度及患儿情况。
注入完毕后再注入温开水2-5ml。
润滑灌肠管前端(婴儿2.5-4cm,幼儿5-7.5cm)。
12、抬高肛管尾端,待液体全部注入后,用卫生纸包裹后拔出肛管,清洁398。
小儿保留灌肠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简介小儿保留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便秘的方法,通过灌入温水软化大便,促进排便,适用于年龄较小或便秘严重的儿童。
小儿灌肠操作流程(保留)
保留灌肠
一、目的:
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或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镇静、催眠及应用肠道杀菌剂等。
二、注意事项:
1.保留灌肠前,应了解灌肠的目的和病变部位,以便采取合适位置。
如病变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应取左侧卧位,如病变在回盲部应取右侧卧位。
2.肛管要细,插入要深,使灌入药物能保留较长时间,有利于肠粘膜充分吸收,增强疗效。
3.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的患儿及排便失禁的患儿均不宜保留灌肠。
小儿灌肠操作技术注意事项《小儿灌肠操作技术注意事项》嗨,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小儿灌肠可是个挺重要的事情呢。
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唠唠小儿灌肠操作技术的那些注意事项。
我有个小弟弟,有一次他生病,医生就说可能需要灌肠。
我当时可好奇了,就缠着医生问东问西。
这才知道,灌肠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就像盖房子得按照步骤来,不然房子就会倒一样,灌肠要是不注意那些事儿,也会出问题呢。
首先呢,灌肠前的准备可不能马虎。
咱们得选对灌肠的东西呀。
灌肠液就像士兵的武器一样重要。
那灌肠液的温度可太关键啦。
不能太烫,要是太烫就像把小弟弟或者小妹妹的肠子放在热水里煮一样,那得多疼啊!可也不能太凉,凉飕飕的灌肠液进去,就好像冬天突然有块冰掉进了肚子里,小宝贝肯定会难受得哇哇大哭的。
一般来说,灌肠液的温度要接近咱们身体的温度,大概37℃到38℃左右就比较合适啦。
我就问医生:“为啥要这么讲究温度呢?”医生叔叔笑着说:“小宝贝的肠子可娇嫩了,温度不合适会刺激到它,就像咱们的手碰了太烫或者太凉的东西会缩回来一样。
”还有啊,灌肠液的量也得好好把控。
这就像给小杯子倒水,倒多了会溢出来,倒少了又达不到效果。
小婴儿和大一点的小朋友需要的量可不一样呢。
小婴儿可能只需要几十毫升,而大一点的小朋友可能就需要一百多毫升。
这得根据小朋友的年龄、体重还有病情来决定。
我就想啊,这可真复杂,就像做数学题一样,要考虑好多因素呢。
在灌肠之前,护士姐姐还会跟小宝贝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好好聊天。
这是为啥呢?这就像是一场战斗前的动员大会呀。
护士姐姐要告诉大人们灌肠是怎么回事,让他们别太担心。
我看到护士姐姐很温柔地跟小宝贝的妈妈说:“阿姨,您别太担心,这个灌肠对宝宝的病有帮助的。
不过呢,灌肠的时候宝宝可能会有点不舒服,您要在旁边安慰他哦。
”小宝贝的妈妈就一个劲儿地点头,我能看出来她还是有点紧张,就像我每次考试前一样,心里七上八下的。
然后就到灌肠的时候啦。
这时候,小宝贝的姿势很重要哦。
小儿灌肠技术操作方法
小儿灌肠是一种常用的儿科治疗手段,用于排空肠道、治疗便秘等问题。
以下是小儿灌肠技术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准备好所需的器具,包括灌肠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适用的灌肠液、润滑剂、婴儿纸尿布、洗手液、消毒酒精等。
2.保持环境整洁:
在手术室或其他干净的环境中操作,在操作前先洗手,消毒器具。
3.准备儿童:
让儿童平躺或侧卧在操作台上,保持安静,尽量减少其不适感。
4.准备灌肠器具:
将灌肠器洗净,消毒,然后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充分减少插入时对儿童的不适感。
5.插入灌肠器:
将灌肠器的头部轻轻插入肛门,插入深度约为2厘米。
6.注入适量的液体:
将生理盐水或其他适用的灌肠液缓慢注入儿童的肠道,注入速度不要过快。
7.保持位置与按摩肚子:
保持儿童的位置不变,一手用纸尿布轻轻握住灌肠器的外部,另一只手在儿童的腹部轻轻按摩,有助于液体在肠道中的扩散。
8.等待排便:
等待一段时间,通常在灌肠完成后10-15分钟左右,儿童会有排便的需求。
9.记录和观察:
记录灌肠液的用量、排便的时间和次数,观察排便的情况。
10.结束:
结束后将灌肠器取出,让儿童保持安静,恢复正常的饮食和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灌肠操作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
操作者需要注意卫生和儿童的舒适感,避免过度刺激或不适。
一、概述小儿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小儿便秘、肠道寄生虫感染、肠道准备等疾病。
灌肠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肠道内的积粪、毒素,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灌肠治疗方案及流程。
二、治疗方案1. 适应症(1)便秘:小儿便秘是灌肠治疗的主要适应症,包括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等。
(2)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绦虫等引起的肠道寄生虫感染。
(3)肠道准备:如肠道手术、内镜检查等。
2. 禁忌症(1)肠道出血: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
(2)肠道狭窄:如肠套叠、肠扭转等。
(3)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4)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
三、灌肠溶液的选择1. 生理盐水:适用于大多数小儿灌肠治疗。
2. 灌肠油:适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
3. 甘油灌肠剂:适用于小儿便秘。
四、灌肠流程1. 准备工作(1)环境:选择安静、清洁的房间,确保患儿舒适。
(2)设备:准备灌肠筒、肛管、润滑剂、手套等。
(3)灌肠溶液: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溶液。
2. 操作步骤(1)患儿取侧卧位,双腿屈曲,臀部略抬高。
(2)戴好手套,润滑肛管前端。
(3)将肛管轻轻插入肛门,插入深度约为10-15厘米。
(4)缓慢倒入灌肠溶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儿不适。
(5)灌肠结束后,嘱患儿保留灌肠溶液5-10分钟。
(6)拔除肛管,嘱患儿清洁肛门。
3. 观察与护理(1)观察患儿面色、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2)观察灌肠后有无排便,记录排便次数、性状等。
(3)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
(4)保持患儿清洁、舒适,及时更换尿布。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避免损伤肠道。
3. 选择合适的灌肠溶液,避免刺激肠道。
4. 观察患儿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5. 加强患儿心理护理,减轻恐惧感。
六、总结小儿灌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确保患儿安全、舒适。
)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临床症状、既往史、灌肠药物中药灌肠目的及家长正确的抱姿和配合方法,出现的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协助排空二便置弯盘于臀边,润滑头皮针,患者姓名、住院号、药物轻插入肛门100"12cm,以80~10πd/分钟的速度缓慢灌入,及时安慰鼓励患儿,鼓励患儿说出假,当满主府别寸可调整深度或捻转,灌肠结束,用纱布包裹肛管,拔管嘱平£卜30分钟,利于保留药液♦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30分钟内排便者要告知医务人员- --------- 灌肠过程、患J1.S应、疗效、签记录1名题目:小儿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评分表编号:ABCD-GC-B-008.2 版次:2 制订日期:2009.7.28修订日期:2022.12.31页数:共页题目:小儿中药濯肠技术操作评分表编号:ABCD-GC-B-008.2 版次:2制订日期:2009.7.28修订日期:2022.12.31页数:共页【发生原因】I、肛管插管动作粗暴,石蜡油润滑不够造成肠道粘膜机械性损伤。
2、肛管过粗或质地较硬,反复插管。
3、患儿不配合,插入困难导致损伤。
【临床表现】1、肛门疼痛,排便时加剧。
2、严重时有肛门外出血或便中带血丝。
【预防处理】1、石蜡油充分润滑。
2、操作时顺应肠道解剖结构,手法轻柔,忌强行插入,不要来回抽插或反复插管,选择合适的肛管。
3、插入深度根据病变部位深浅,温度合适37~38℃。
4、做好家属沟通,正确环抱患儿,固定体位,便于顺利操作,必要时进行镇静。
5、肛门疼痛和已发生出血者要遵医嘱予以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小儿灌肠疗法的做法
导语:最近很多人的肠胃都不是很健康,尤其是一些小孩子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孩子的身体受的是比较弱的一些疾病,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疼痛让
最近很多人的肠胃都不是很健康,尤其是一些小孩子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孩子的身体受的是比较弱的一些疾病,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疼痛让我们很多妈妈们看着都于心不忍,需要尽快的才去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解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小儿灌肠疗法方法吧。
1、取生大黄、牡蛎、蒲公英灌肠,在控制条件下不用其他有影响的药物。
对非终末期的肾功能衰竭者均能使氮质有所下降,症状消失或减轻,少数重度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可达8个月,中度可达1年以上。
也可以大黄为主药配合其他药物予以溜肠。
2、取大黄、槐花、崩大碗,水煎,灌肠。
3、取大黄、桂枝,水煎,灌肠。
4、取大黄、莱菔子、甘草、水煎,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1、取赤芍、丹参、益母草、川芎、牛膝、姜黄、乳香、没药、桃红、参三七,水煎,灌肠。
2、取菊花、地榆、十大功劳叶、苦参、黄芩、大飞扬、水煎,加入654-2保留灌肠。
3、取生地榆、老鹳草、五倍子、明矾,水煎,灌肠。
4、取五倍子、马齿苋,水煎后加青黛散(或锡类散)、参三七粉灌肠。
5、取白芨、血竭、紫草、儿茶、五倍子、甘草、青黛,水煎,灌肠。
小儿灌肠方法和步骤
小儿灌肠是一种通过直肠将液体或药物注入体内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小儿灌肠的方法和步骤:
1. 准备工作:准备好药物和设备,如灌肠器、肥皂水、润滑剂、干毛巾等。
2. 睡姿:安排好孩子的睡姿,一般是让孩子侧身或者仰卧。
3. 润滑:先将肛门周围用干毛巾擦干净,然后涂抹润滑剂,以方便插入灌肠器。
4. 灌肠器:将灌肠器的注射头涂抹好润滑剂后轻轻插入肛门,深度不宜过深,以免损伤直肠壁。
灌肠器的容积应该适当,以孩子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
5. 排气:先轻轻挤出1/3左右液体,使肠道内的空气排出。
6. 灌注:将药物或者液体注入肠道中,注入时注射头应该保持水平,适度缓慢注入,避免造成孩子的疼痛和不适。
7. 踢腿:让孩子躺着进行轻度按摩,按摩时可适度扭动孩子的手脚,以刺激肠道蠕动。
8. 排出:一般注射完毕后5-10分钟左右,孩子会有排便的感觉,这时应该将小
便盆放在孩子下面,让孩子自行排便。
如果长时间没有排出,可以轻轻按摩孩子的大腿内侧,以帮助排便。
注:在进行灌肠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清楚了解药物的剂量和用途。
同时,灌肠器等工具需要在使用前进行消毒。
新生儿灌肠操作规范篇一:灌肠技术操作规范七、灌肠技术(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准确、安全地为患者实施不同治疗需要的灌肠;清洁肠道,解除便秘及肠胀气;降温;为诊断性检查及手术做准备。
(二)工作规范要点。
1.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及配合程度,有无灌肠禁忌症。
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厘米。
2.告知患者及家属灌肠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配合。
3.核对医嘱,做好准备,保证灌肠溶液的浓度、剂量、温度适宜。
4.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阿米巴痢疾患者取右侧卧位。
5.按照要求置入肛管,置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6.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发生意外。
7.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时,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
8.清洁灌肠应反复多次,首先用肥皂水,再用生理盐水,直至排出液澄清、无粪便为止。
9.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根据灌肠目的保持适当时间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10.操作结束后,做好肛周清洁,整理床单位。
11.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质及排便次数并做好记录。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达到各种灌肠治疗的效果,无并发症发生。
篇二:小儿小量保留灌肠操作评分标准新生儿药物灌肠操作评分标准篇三: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灌肠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一)大量不保留灌肠法1、目的⑴解除便秘、肠胀气。
⑵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⑶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⑷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评估⑴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
⑵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
摘要】综述小儿保留灌肠的临床护理进展,内容主要为肛管的改良、插入深度、灌肠液的选择及灌肠前后的体位安置等。
以期对临床儿科护理工作起到促进和发展作用。
【关键词】儿童;保留灌肠;护理;综述文献保留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由肠道供给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1]。
保留灌肠作为一种临床护理技术和给药途径,因其操作简便,起效快,对患儿无伤害,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及患儿、家长的欢迎。
现就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儿科护理工作起到促进和发展作用。
1 肛管的改良经临床应用发现,橡胶管存在以下缺点:①管径粗,插管阻力大,刺激性强,导致患儿疼痛而不配合造成插管失败。
②管壁透明度小,观察难度大。
③管径粗致管腔内残留药液多,剂量难以精确。
④反复使用,易致医院感染。
鉴此,刘玉华等[2]研制出一种新型灌肠管,即用一次性输液管,剪掉针头,用乙醇灯烤尾端片刻,使其黏合成钝圆形盲端,再在盲端剪3~4个侧孔,孔直径2.0 mm,消毒后即成;李翠萍等[3]用一次性头皮针剪去针头,接一次性注射器给小儿灌肠;陈玉敏[4]用一次性导尿管代替肛管给患儿灌肠;王爱英等[5]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给婴幼儿灌肠,都取得良好效果。
对于腹泻不止的患儿,陈海燕等[6]采用气囊导尿管为患儿灌肠,可以防止药液立即泻出,使药物在肠内保留一定时间。
以上改良后的灌肠管均为硅胶管,管径细、质地软、前端圆滑、透明易观察、刺激性小,克服了传统橡胶管的缺点,减轻了患儿痛苦。
2 灌肠管插入的深度小儿灌肠插入深度为7~10 cm[4],也有报道为10~12 cm[78]或10~15 cm[910]。
根据小儿直肠肛门局部解剖特点,10岁以后增至成人长度,而乙状结肠变化不大,平均长度为38.0 cm。
刘敏等[11]将90例1~2岁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10 cm)肛管前端仅达直肠,药液只能达到直肠下段,可直接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反射,致使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短,显效时间长,无效率为20.0%;B组(~15.0 cm)肛管前端已达乙状结肠下段,单位时间内灌肠流入直肠的液量减少[12],避免了液体直接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可使药液在乙状结肠内保留15 min 以上,显效时间短,无效率降低(16.6%);C组(~20 cm)肛管前端已达乙状结肠中段,因结肠容量大,引起便意的机会少,疗效高,无效率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