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建议收藏)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
目的 1 解除便秘、肠胀气。
2 清洁肠道,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3 为高热患者降温。
用物
患者/家属教育 1 告知灌肠的目的。
2 灌肠前可让患者和家属准备好卫生纸,并注意保暖。
3 身体虚弱者或老年患者要家属陪同,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或跌倒,
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即刻告诉护士。
4 灌肠时患者若产生腹痛、腹胀等不适即刻告知护士。
护理记录灌肠结果及灌肠后病情变化。
风险防范 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存在肠道感染,肠道黏膜损伤,肠道出血,肠穿孔、肠破裂,水中毒、电解质紊乱,虚脱,排便困难,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擦伤等风险,其防范流程如下:。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流程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清洁肠道并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
在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确保操作过程安全有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流程。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这包括灌肠袋、温水、肥皂或其他灌肠液、润滑剂、毛巾和洗手液。
确保器材和药物的清洁卫生,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
接下来,准备好灌肠液。
通常可以选择使用生理盐水、温水或特制的灌肠液。
将灌肠液倒入灌肠袋中,并确保温度适宜,一般为37摄氏度左右。
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进行灌肠。
可以选择躺在床上或者趴在浴缸上,确保舒适和便于操作。
在进行灌肠之前,可以先排空膀胱,以减少不适感。
接着,将灌肠袋悬挂在合适的高度。
通常建议将灌肠袋悬挂在大约1米高的位置,以确保灌肠液能够顺利流入肠道。
然后,使用润滑剂涂抹灌肠管的末端,并轻轻插入肛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轻柔,以免刺激肠道。
接下来,打开灌肠袋的夹子,让灌肠液缓慢流入肠道。
在灌肠过程中,可以适当改变体位,帮助灌肠液充分进入肠道。
最后,等待一段时间后,将灌肠液排出。
可以选择就位在马桶上,让肠道自然排空。
在排空过程中,可以适当按摩腹部,帮助肠道排出残留的灌肠液和废物。
总之,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清洁肠道的方法,可以帮助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
在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需要注意器材和药物的准备,选择合适的位置和体位,以及轻柔操作,确保安全和有效。
希望以上介绍的流程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目的】⑴清除积存粪便,排除肠内积气。
⑵为手术、检查和分娩前准备。
⑶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
⑷降温。
【评估】⑴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肛门部位皮肤黏膜状况(有无肛裂、痔疮)。
⑵灌肠的目的。
⑶病人自理能力,合作、耐受程度及排便习惯。
⑷病人对灌肠的心理反应。
⑸环境的隐蔽程度。
【准备】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备物、向病人解释灌肠的目的、配合方法、操作。
物品:一次性灌肠袋(或灌肠桶)一套、卫生纸、石蜡油、棉签、弯盘、一次性手套、水温计、一次性尿垫、止血钳、大、小量杯、便器(病人自备)、输液架、灌肠液。
环境:关门窗、挡屏风。
病人:取左侧卧位、臀齐床沿、脱裤至臀下。
【操作程序】配液:根据医嘱配液(如:1%肥皂液500ml灌肠则先倒温水入量杯475ml测水温为40℃-43℃,灌肠时为39℃-41℃加20%肥皂液25ml 入温水中成1%肥皂液500ml)。
灌肠:携物至床旁→向病人解释→将配置好的溶液倒入灌肠袋中→灌肠袋挂架上→袋底与床的高度为40-60厘米→臀下铺一次性尿垫→弯盘置病人臀旁→连接肛管→戴一次性手套润滑肛管前端10-15厘米→排除管内空气→拧紧灌肠管→分开臀裂暴露肛门→嘱病人肌肉放松,同时插管7-10厘米→松开滑轮或止血钳→固定肛管→观察液体流入直肠、结肠情况,溶液流入受阻时,左右移动肛管或挤压肛管→观察并询问病人反应→灌肠毕→夹紧灌肠管→卫生纸包裹肛管,拔管→分离肛管,脱下一次性手套反折包裹肛管放入弯盘→擦净肛门。
灌肠后:病人平卧,协助穿裤→嘱病人忍耐5-10分钟→给病人便器或自解→撤一次性尿垫→整理床单位→移去屏风→开窗通风→将灌肠袋、肛管、尿垫等一次性用品放入医疗垃圾袋内,弯盘浸泡→用物归位→记录灌肠后排便情况。
【评价】⑴病人的不适减轻或消失,感觉舒适、安全。
⑵操作顺利,病人无不良反应,达到灌肠的目的。
⑶病人了解灌肠的目的、方法,配合操作。
【注意事项】⑴环境隐蔽,以免病人心理紧张。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标准资料灌肠法(colonic irrigation)是指通过肛门将温水或其他液体引入结肠,以清洁结肠内积聚物质,并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持续灌注大量液体来清洁结肠。
本文将为您介绍有关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的标准资料。
一、引言灌肠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清洁结肠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保健领域。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是其一种变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备受质疑。
然而,如果在正确的条件下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法仍然可以带来一定的益处。
二、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的原理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是通过持续灌注大量的液体来冲洗结肠。
通常使用的液体是温水,也可以加入其他成分,如盐水、草药汤或益生菌溶液。
通过灌注大量液体,可以刺激结肠蠕动,使积聚在结肠内的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从而促进身体的排毒和健康。
三、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准备好灌肠设备,如灌肠袋、灌肠管等。
确保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2. 准备液体:准备好灌肠所需的液体,通常使用温水。
如果需要,可以加入盐水、草药汤或益生菌溶液。
3. 就位准备:找到一个舒适的位置,如躺在床上或躺垫上。
4. 灌入液体:将液体灌入灌肠袋中,确保灌肠袋的连接口紧固,以避免漏液。
5. 插入灌肠管:将灌肠管小心地插入肛门,注意不要造成任何不适或伤害。
6. 开始灌注:慢慢打开灌肠袋上的流量控制器,让液体缓慢进入结肠。
7. 持续灌注:根据个人情况和舒适度,保持灌注的时间和速度。
一般建议持续20-30分钟。
8. 排空结肠:当感到需要排空时,关闭流量控制器,将灌肠管缓慢取出。
9. 处理设备:用温水清洗灌肠设备,确保清洁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四、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的注意事项1. 卫生环境:确保进行灌肠的环境整洁和卫生,以防止感染或交叉感染。
2. 液体选择:在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时,建议选择温水或其他医生或保健专家推荐的溶液。
避免使用未经验证的草药或药物溶液。
3. 舒适感觉:在进行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舒适感受,不要强迫自己进行操作。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1.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2.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做准备。
【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儿:年龄、病情、灌肠的目的、排便习惯、心理反应、合作程度、肛门部位皮肤、粘膜的状况。
2.用物准备:治疗盘: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型号的肛管、灌肠器、弯盘、石蜡油、棉签、卫生纸、水温计、橡胶单(或一次性看护垫)、便盆、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液,清洁手套一副。
3.环境:关闭门窗、拉床边隔帘。
4.向患儿或家长解释灌肠的目的、配合方法和灌肠时的感觉,并让患儿先排尿。
【操作方法与步骤】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
洗手、戴口罩、手套。
2.患儿取仰卧位,双膝屈曲,脱裤至膝部或解开尿裤,臀部移近床沿,垫橡胶单与治疗巾于臀下(或使用一次性看护垫),臀下置扁便盆,弯盘置臀边。
盖好被子,仅暴露臀部,勿暴露肢体。
3.润滑肛管前端,用灌肠器抽取盐水,接肛管,排出管内气体。
4.左手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根据年龄插入深度不同,固定肛管,将溶液缓缓注入。
5.观察患儿反应。
如液体流入受阻,可稍移动或挤捏肛管。
6.如患儿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嘱患儿张口呼吸。
7.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住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入弯盘内。
为患儿擦净肛门。
能配合的患儿嘱其平卧,尽可能保留5~10分钟后再排便。
不能下床的患儿给予便盆。
8.大便毕,取出便盆、橡胶单和治疗巾。
脱去手套,整理床单位及环境,清理用物。
9.若患儿不能自主排便或手术要求肠道清洁度高的患儿,则按巨结肠清洁洗肠法。
10.用物处理:弯盘及肛管先在消毒剂中浸泡,再清洗消毒。
11.洗手,记录。
观察排便状况。
【注意事项】1.肛管及灌肠液:肛管型号及软硬度要合适,灌肠液的温度应调至39~41℃。
2.灌肠中途如有腹胀或便意时,嘱做深呼吸。
灌肠完毕,不宜立即排便,要让灌肠液保留5~10分钟。
3.注意注入的速度和量。
4.肝昏迷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大批不保存灌肠法1)目的: 1、排除便秘、肠胀气。
2、洁净肠道。
为肠道手术、检查或临盆做准备。
3、稀释并消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少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评估: 1、病区环境:寂静、舒坦、温度适合、合适操作。
(单人间)2、病人:肛周皮肤完满,无损坏。
3、病人一般状况,诊疗,治疗状况,灌肠目的。
4、病人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心理状态,排便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见告灌肠相关知识。
3)用物:托盘、一次性灌肠袋、弯盘、水温计、量杯、卫生纸、一次性中单、洁净手套、输液架、白腊油纱布、卧床病人备便盆。
溶液:0.1 ﹪ -0.2 ﹪肥皂水或生理盐水 500-1000ml溶液温度为 39-41 ℃,脏器造影、摄片可用茶叶水(绿茶 10﹪ -15 ﹪,红茶 6﹪),以利于收敛肠道气体,使造影结果清楚。
4)操作步骤:1、物件准备(在治疗室内达成):洗手、戴口罩。
在量杯内配置好灌肠溶液,(水温计丈量温度)。
协用物至床旁。
2.核对床号、姓名,再次向病人解说操作目的,以获得配合。
3.封闭门窗,遮挡病人。
4.辅助病人取左边卧位:将枕头稍移向操作者侧,解开病人裤带将病人双上肢交错放于胸前(右上肢在上)再将凑近操作者侧病人下肢移至对侧肢体上一手放在病人肩上,另一手放在病人臀下,将病人翻至侧卧位(或先翻肩,再翻臀部)脱裤至膝部,双膝屈曲,臀部移至床沿,被子覆盖病人胸、背、及下肢,裸露臀部。
5.臀下垫中单,弯盘至臀边,备 4 块卫生纸放在中单上。
6.调整输液架高度(病人肛门至灌肠袋内液面高度为40-60cm),将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
7.操作者戴手套,取肛管涂以白腊油纱布,润滑肛管前端15 cm.8.翻开调理器,排气,夹闭。
9.左手取 1 块卫生纸分开臀部裸露肛门,嘱病人张口深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 cm.10.左手固定肛管,右手翻开调理器,使溶液慢慢流入。
11.灌肠中注意察看病情:如病人有便意,应将灌肠袋合适降低,嘱病人做深呼吸以减少腹压。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流程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清洁肠道、排除毒素,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而不保留灌肠则是一种更为彻底的肠道清洁方法,下面将介绍大量不保留灌肠的具体流程。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这包括灌肠袋、温水、润滑剂、毛巾、洗手液等。
确保这些工具和材料的清洁和卫生,以免造成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
接着,准备好灌肠液。
可以选择温水或者加入适量的盐和小苏打。
温水可以帮助舒缓肠道,盐和小苏打则可以起到清洁和消毒的作用。
根据个人的情况和需要,确定灌肠液的温度和浓度。
然后,找到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在进行不保留灌肠时,身心放松非常重要。
选择一个安静的空间,可以放一些轻音乐或者进行深呼吸等放松技巧,有助于舒缓情绪和放松肌肉。
接下来,准备好灌肠设备。
将灌肠袋挂在合适的高度,一般建议为1-1.5米高。
确保灌肠管的清洁和无损,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方便插入肛门。
然后,采取适当的体位。
一般来说,俯卧位是进行不保留灌肠的最佳体位。
可以侧卧或者膝胸位,以便更好地让灌肠液进入肠道。
接着,缓慢地将灌肠管插入肛门。
插入的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和感觉来调整。
在插入过程中,要保持呼吸平稳,放松身体。
然后,缓慢地打开灌肠袋,让灌肠液进入肠道。
一般来说,初始时会感到一些不适,但随着肠道逐渐扩张,会逐渐感到舒适。
可以适当调整灌肠液的流速和流量,以便更好地适应。
最后,等待排便。
在灌肠液进入肠道后,可以适当按摩腹部,帮助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等待一段时间后,会有大量的排便,将体内的毒素和废物排出。
总之,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一种有效的肠道清洁方法,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对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进行不保留灌肠时,需要注意准备工具和材料、保持环境的清洁和舒适、采取适当的体位和姿势,以及缓慢进行灌肠和等待排便。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
大量不保留灌肠第一节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适用范围】需通过肛门灌入溶液,排除肠道内粪便、积气的患者。
【目的】1.为手术、分娩或者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2.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操作重点强调】1.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2.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3.与患者有效沟通,取得配合。
【操作前准备】1.用物:(1) 治疗盘、污物杯、石蜡油、弯盘(内置纱布1块)、一次性灌肠袋、一次性防水巾(内含尿布1块)、卫生纸、屏风、便器及便巾、灌肠溶液(遵医嘱备)、水温计、一次性手套。
(2) 灌肠溶液,常用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
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 ,溶液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28~32℃,中暑时4℃。
2.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到戴口罩。
3.患者:排尿,取舒适体位。
4.环境:清洁、通风、光线明亮。
【操作流程】床帘遮挡核对,解释 灌入溶液 脱裤,左侧卧位拔出肛管 取平卧位整理衣物观察患者反应 插入肛管 润滑肛管,排气确认有效医嘱 垫防水巾【操作步骤】1.确认有效医嘱。
2.向患者解释灌肠目的及配合事项,评估患者病情。
3.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4.在治疗室检查一次性灌肠袋,拆开外包装,夹紧调节器,挂于治疗车上。
5.调试灌肠液温度(39~41℃),倒入灌肠袋充分溶解。
6.将治疗车推至床尾,核对患者手腕带床号、姓名,置治疗车于右侧床边。
7.解释,关好门窗、拉好床帘或屏风遮挡,松开床尾盖被。
8.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暴露臀部,使臀部移至床沿,注意保暖。
9.将尿布垫于臀下,置弯盘于臀部。
10.将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排尽管内气体后关闭调节器插入(排气后可防止气体进入直肠)。
11.左手戴手套暴露肛门口,右手轻轻将肛管插入直肠7~10cm处,固定肛管,打开调节器。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一)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灌肠袋二套、弯盘、大,小量杯、三个碗(一个凉水碗、一个开水碗、一个空碗)、水温计、纱布两块、薄膜手套、一次性中单、便盆、输液架、屏风、皮肤消毒液、告知同意书、笔。
(二)操作流程:告知书与临时医嘱查对→携灌肠告知同意书及输液架至病人床旁,输液架放置于床尾部→查对床头卡、姓名→确认→评估腹部情况→解释目的、征得病人同意后在灌肠同意书上签字,嘱病人排尿→调节输液架高低→反回洗手、戴口罩→准备并检查用物→用小量杯将软皂液倒入大量杯中,(相应的浓度),将凉开水及开水混匀调好温度→水温计测量水温39-41℃→将配制好的灌肠液倒入量杯中,调好温度,倒入大量杯中配制成需要的量)→将配好的灌肠液放在治疗车上→备好用物并检查→擦手去口罩→推车至床旁→查对,评估环境(人少,室温适宜)→关门窗,遮挡屏风→擦手戴口罩→检查打开灌肠袋(使塑料袋完全打开),关闭调节开关→将肛管前端放入袋内,并挂在输液架上→将配制好的灌肠液倒入袋中,调节好液面与肛门的高度(40-60cm)→戴薄膜手套→查对、解释目的→松被尾→评估肛周皮肤情况→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褪裤至膝部,双膝屈曲,臀部移至床边→臀下铺一次性中单→弯盘置于臀旁(弯盘小弯对患者的肛门,纱布两块拿在左手中)→盖好被子,暴露臀部→排气、关闭开关→左手持两块纱布分开两臀露出肛门→右手将灌肠管轻轻旋转插入肛门10-15cm,固定肛管→松开调节夹,调节滴速→观察患者情况及液面下降速度→待溶液将要灌完时(留有少许溶液)→关闭调节夹→左手用纱布包裹肛管前端,右手轻轻拔出肛管,并擦净肛门→脱手套与灌肠袋及肛管一并放入污物桶→撤弯盘→根据要求排体位(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穿裤盖被)→放便盆→开门窗、撤屏风→擦手去口罩→解释→感谢患者配合→撤输液架→回处置室→终末处理→医嘱签名→观察大便量、颜色、性质→记录。
(三)目的:1、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解除便秘、肠胀气,减轻腹胀。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1)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
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评估:1、病区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适合操作.(单人间)
2、病人:肛周皮肤完好,无破损。
3、病人一般情况,诊断,治疗情况,灌肠目的。
4、病人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心理状态,排便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告知灌肠有关知识。
3)用物:托盘、一次性灌肠袋、弯盘、水温计、量杯、卫生纸、一次性中单、清洁手套、输液架、石蜡油纱布、卧床病人备便盆。
溶液:0.1﹪—0。
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500-1000ml.。
..。
文档交流
溶液温度为39—41℃,脏器造影、摄片可用茶叶水(绿茶10﹪—15﹪,红茶6﹪),以利于收敛肠道气体,使造影结果清晰。
.。
.。
.文档交流
4)操作步骤:1、物品准备(在治疗室内完成):洗手、戴口罩。
在量杯内配置好灌肠溶液,(水温计测量温度)。
协用物至床旁.。
.。
文档交流
2。
查对床号、姓名,再次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3.关闭门窗,遮挡病人。
4。
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将枕头稍移向操作者侧,解开病人裤带将病人双上肢交叉放于胸前(右上肢在上)再将靠近操作者侧病人
下肢移至对侧肢体上一手放在病人肩上,另一手放在病人臀下,将病人翻至侧卧位(或先翻肩,再翻臀部)脱裤至膝部,双膝屈曲,臀部移至床沿,被子覆盖病人胸、背、及下肢,暴露臀部。
.。
..。
文档交流5.臀下垫中单,弯盘至臀边,备4块卫生纸放在中单上。
6.调整输液架高度(病人肛门至灌肠袋内液面高度为40—60cm),将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
7.操作者戴手套,取肛管涂以石蜡油纱布,润滑肛管前端15 cm。
8.打开调节器,排气,夹闭。
9.左手取1块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嘱病人张口深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 cm.
10.左手固定肛管,右手打开调节器,使溶液缓缓流入。
11。
灌肠中注意观察病情:如病人有便意,应将灌肠袋适当降低,嘱病人做深呼吸以减轻腹压.如发现病人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腹痛剧烈、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和医生联系。
如液面下降受阻,可移动肛管。
.。
.。
.文档交流
12.灌肠液将要流尽时,关闭调节器,左手按住肛门,右手取卫生纸包住肛管并使其屈曲,然后缓缓拔出,取卫生纸擦净肛门。
.。
.。
文档交流
13。
取下弯盘及中单(如为卧床病人保留中单),脱去手套,整理衣裤,移回枕头。
14、协助病人平卧,嘱病人保留灌肠液5—10min后再排便。
15、整理床单位,取下灌肠袋,移去输液架,开窗通风。
16、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5)注意事项:1、灌肠时肛管插入深度为7—10 cm,压力宜低。
2、灌闭,嘱病人变换体位,其顺序为左侧卧位-仰
卧位-右侧卧位。
以利灌肠液在结肠内充分溶解粪块,将肠道洗净.。
.文档交流
3、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液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
水钠潴留患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禁忌灌肠。
.。
...文档交流
4、成人每次用量500—1000ml,小儿200-500 ml。
溶液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者用4℃。
..。
文档交流
文档交流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