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媒介产品的组织与生产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34
绪论媒介经营管理的定义:广义:指运用媒介产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领导、方案、组织、控制等行为,使产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用。
狭义:指出售媒介的广告版面时段的有关经济活动与管理运作。
宏观:国家、社会、对媒介的制度、体制的规定与要求。
微观:指具体的媒介单位对自身的行政、生产、营销、财务、人事、技术、平安管理等的规定与要求。
特殊性:1.媒介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媒介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局部,即信息资源管理。
3.媒介组织的内部机构有着特殊的设置与构架。
意义*****: 1.有利于媒介对资源进展合理的配置与协调,从而协同开展。
2.有利于媒介实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协调与“双赢〞。
3.有利于媒介提高自身品质,从而应对时代的挑战与剧烈的市场竞争。
媒介的生存环境:*****1.国外媒介产品将会更多地进入中国。
2.中国媒介的工作只能与管理体制将发生变化,会越来越向国际惯例,国际通行规那么靠拢。
第一章媒介组织构造组织形式*****1.直线制〔单线制〕2.职能制〔复线制〕3.直线—职能制〔生产区域制〕4.事业部式5.矩阵制6.集团控股制媒介组织的定义:各级各类的报社、播送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内部治理构造与各级管理组织构造。
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组织,既不是纯粹的市场竞争的企业,又不是彻底的国家机关、完全的公益机构。
它是专门从事群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群体。
主要特征:1.具备管理组织的一般特性2.生产特殊的文化产品3.组织成员从事群众传播活动4.以实现社会及经济功能的统一为目的5.趋于垂直或水平整合化媒介组织包括:管理主体,客体,环境,目的。
媒介组织构造设计的8个原那么:媒介组织构造随着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的变化下,作出的相应调整及变化表达在:1.构造组织趋于简化,制作及播出别离。
2.构造组织趋于多样化,细分化程度高。
3.组织构造趋于模糊化,部门界限被打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0.2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六号•【施行日期】2018.10.26•【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广告管理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十五部法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广告内容准则第三章广告行为规范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条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五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第六条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广告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广告管理相关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5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04.24•【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施行日期】2015.09.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广告管理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5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广告内容准则第三章广告行为规范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条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自考)媒介经营与管理考纲重点识记整理第一章媒介经营与管理概述第二章媒介的组织结构第三章媒介领导与领导工作第四章频道化管理与营销第五章媒介生产管理第六章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第七章媒介集团化经营第八章媒介品牌经营第一章媒介经营与管理概述经营管理:一般指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集中所有人力物力,最大限度利用所有可利用资源(有形和无形资源),争取获得最大收益。
媒介经营管理:运用媒介产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领导、计划、组织、控制等行为,是产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发挥最大作用,从而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
媒介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因为媒介在社会中具有独特地位和广泛影响力,所以区别于一般企业具有以下特殊性1媒介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媒介管理种有一个及特殊的组成部分即信息资源管理;3媒介组织的内部机构有着特殊的设置和架构。
媒介经营管理的作用:科学的经营管理能够使媒介内部处于良性运转的状态,并使之适应外部环境,从而取得更高效、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媒介经营管理的意义:1、有利于媒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协调;2、有利于媒介实现社会利益与经理利益的协调和双赢;3、有利于媒介提高自身品质,从而应对时代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媒介经营管理的职责:作为经营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完成的任务和起到的作用为1、计划(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5W1H2、组织(对管理人员的设定、分配以及对期管理职能的确定)3、领导(必须有可以指挥的从属人员,且必须有对其施加影响的力量或能力,从而使企业目标最终达成)指挥;协调;激励作用4、控制(必须对媒介内部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校正)适时、适度、客观5、创新(打破现状积极创新开拓新局面,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目标、技术、制度、组织、环境的创新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需遵守原则从而对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起到规范、导向、促进和保证作用:1、坚持党性,把持方向2、整体把握,促进协调2、发扬民主,贯彻法制4、依循程序,谋求发展第二章媒介的组织结构组织:即组织结构,具有动态和静态两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