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探索规律型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26.00 KB
- 文档页数:4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33 规律探索型问题12.(2018山东省滨州,12,3分)求1+2+22+23+…+22018的值,可令S=1+2+22+23+…+22018,则2S=2+22+23+24+…+22018,因此2S ﹣S=22018﹣1.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1+5+52+53+…+52018的值为( )A .52018﹣1 B .52018﹣1 C .D .【解析】设S=1+5+52+53+…+52018,则5S=5+52+53+54+…+52018,因此,5S ﹣S=52018﹣1,S=.【答案】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类比推理的能力.两式同时乘以底数,再相减可得s的值. (2018广东肇庆,15,3)观察下列一组数:32,54,76,98,1110,……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一组数的第k 个数是 ▲ .【解析】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各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均相差1,分子为连续偶数,分母为连续奇数. 【答案】122 k k【点评】本题是一道规律探索题目,考查了用代数式表示一般规律,难度较小.18. ( 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18,3)观察下列面一列数:1,-2,3,-4,5,-6,…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2018个数是___________【解析】观察知: 下列面一列数中,它们的绝对值是连续正整数,第2018个数的绝对值是2018,值偶数项是负数,故填-2018. 【答案】-2018【点评】本题是找规律的问题,确定符号是本题的难点.20.(2018贵州省毕节市,20,5分)在下图中,每个图案均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堆叠而成,照此规律,第10个图案中共有 个小正方形。
解析:观察图案不难发现,图案中的正方形按照从上到下成奇数列排布,写出第n 个图案的正方形的个数,然后利用求和公式写出表达式,再把n=10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答案:解:第1个图案中共有1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案中共有1+3=4个小正方形,第3个图案中共有1+3+5=9个小正方形,…,第n 个图案中共有1+3+5+…+(2n-1)=2)121(-+n n =n 2个小正方形,所以,第10个图案中共有102=100个小正方形.故答案为:100.点评:本题是对图形变化规律的考查,根据图案从上到下的正方形的个数成奇数列排布,得到第n 个图案的正方形的个数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18.(2018贵州六盘水,18,4分)图7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最早发现的,称为“杨辉三角形”.它的发现比西方要早五百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杨辉三角形”中有许多规律,如它的每一行的数字正好对应了()n a b +(n 为非负整数)的展开式中a 按次数从大到小排列的项的系数.例如222()2a b a ab b +=++展开式中的系数1、2、1恰好对应图中第三行的数字;再入,33223()33a b a a b ab b +=+++展开式中的系数1、3、3、1恰好对应图中第四行的数字.请认真观察此图,写出4()a b +的展开式.4()a b += ▲ .分析:该题属规律型,通过观察可发现第五行的系数是:1、4、6、4、1,再根据例子中字母的排列规律即得到答案.解答:解:由题意,4432234()464a b a a b a b ab b +=++++,故填432234464a a b a b ab b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从整体观察还要考虑字母及字母指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答案.17. (2018山东莱芜, 17,4分) 将正方形ABCD 的各边按如图所示延长,从射线AB 开始,分别在各射线上标记点321,,A A A ….,按此规律,则点A 2018在射线 上. 【解析】根据表格中点的排列规律,可以得到点的坐标是每16个点排列的位置一循环,2018=16×125+12,所以点A2018所在的射线和点12A所在的直线一样。
数学精品复习资料第二篇专题能力突破专题一规律探索问题A组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5·湖北黄冈中学自主招生,9,3分)两列数如下:7,10,13,16,19,22,25,28,31…7,11,15,19,23,27,31,35,39…第1个相同的数是7,第10个相同的数是() A.115 B.127 C.139 D.151解析第一组数7,10,13,16,19,22,25,28,31,…第m个数为:3m+4;第二组数7,11,15,19,23,27,31,35,39,…第n个数为:4n+3.∵3与4的最小公倍数为12,∴这两组数中相同的数组成的数列中两个相邻的数的差值为12.∵第一个相同的数为7,∴相同的数组成的数列的通式为12n-5.第10个相同的数是:12×10-5=120-5=115.答案 A2.(2015·重庆(B),8,3分)下列图形都是由几个黑色和白色的正方形按一定规律组成,图1中有2个黑色正方形,图2中有5个黑色正方形,图3中有8个黑色正方形,图4中有11个黑色正方形,…,依此规律,图11中黑色正方形的个数是()A.32 B.29C.28 D.26解析观察图形发现:图1中有2个黑色正方形,图2中有2+3×(2-1)=5个黑色正方形,图3中有2+3×(3-1)=8个黑色正方形,图4中有2+3×(4-1)=11个黑色正方形,…,图n中有2+3×(n-1)=3n-1个黑色的正方形,当n=11时,2+3×(11-1)=32.答案 A3.(2015·重庆(A),8,3分)下列图形中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小圆圈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其中第1个图形中一共有6个小圆圈,第2个图形中一共有9个小圆圈,第3个图形中一共有12个小圆圈,…,按此规律排列,则第7个图形中小圆圈的个数为()A.21 B.24C.27 D.30解析观察图形得:第1个图形有3+3×1=6个圆圈,第2个图形有3+3×2=9个圆圈,第3个图形有3+3×3=12个圆圈,…,第n个图形有3+3n=3(n+1)个圆圈.当n=7时,3×(7+1)=24,故选B.答案 B4.(2015·浙江宁波,10,3分)一列数b0,b1,b2,…,具有下面的规律,b2n+1=b n,b2n+2=b n+b n+1,若b0=1,则b2 015的值是()A.1 B.6 C.9 D.19解析∵b2n+1=b n,b2n+2=b n+b n+1,∴b2 015=b1 007=b503=b251=b125=b62=b30+b31=b14+b15+b15=b6+b7+2b7=3b3+b2+b3=4b3+b0+b1=5b1+b0=6b0.∵b0=1,∴b2 015的值是6.答案 B5.(2015·山东德州,5,4分)一组数1,1,2,x,5,y,…满足“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那么这组数中y表示的数为() A.8 B.9 C.13 D.15解析∵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x=1+2=3,∴y=x+5=3+5=8,即这组数中y表示的数为8.故选A.答案 A二、填空题6.(2015·广东深圳,9,4分)观察下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5个图形有________个太阳.解析第一行小太阳的个数为1,2,3,4,…,第5个图形有5个太阳,第二行小太阳的个数是1,2,4,8,…,2n-1,第5个图形有24=16个太阳,所以第5个图形共有5+16=21个太阳.答案217.(2015·浙江湖州,16,4分)已知正方形ABC1D1的边长为1,延长C1D1到A1,以A1C1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1C1C2D2,延长C2D2到A2,以A2C2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2C 2C 3D 3,(如图所示),以此类推…,若A 1C 1=2,过点A ,D 2,D 3,…D 10都在同一直线上,则正方形A 9C 9C 10D 10的边长是________.解析 设A 1C 1交AD 10于点E ,根据正方形的排放规律,可知,△AD 1E ∽△D 2A 1E ,∴12=1-A 1E A 1E ,解得A 1E =23;△D 2A 1E ∽△D 3A 2D 2,∴A 2D 3-223=A 2D 32,解得A 2D 3=3,△A 2D 2D 3∽△A 3D 3D 4,∴A 3D 4-31=A 3D 43,解得A 3D 4=92; △A 3D 3D 4∽△A 4D 4D 5,∴A 4D 5-9292-3=A 4D 592,解得A 4D 5=3322;∴A n D n +1=3n -12n -2,A 9D 10=3827(或6 561128).答案 3827(或6 561128) 三、解答题8.(2015·四川自贡,22,12分)观察下表:我们把某格中各字母的和所得多项式称为“特征多项式”.例如,第1格的“特征多项式”为4a +b .回答下列问题:(1)第3格的“特征多项式”为________,第4格的“特征多项式”为________,第n 格的“特征多项式”为________;(2)若第1格的“特征多项式”的值为-10,第2格的“特征多项式”的值为-16,求a ,b 的值. 解 (1)观察图形发现:第1格的“特征多项式”为 4a +b , 第2格的“特征多项式”为 8a +4b , 第3格的“特征多项式”为 12a +9b , 第4格的“特征多项式”为16a +16b , …第n 格的“特征多项式”为4na +n 2b ; 故填12a +9b 16a +16b 4na +n 2b .(2)∵第1格的“特征多项式”的值为-10,第2格的“特征多项式”的值为-16,∴⎩⎨⎧4a +b =-10,8a +4b =-16,解得:a =-3;b =2,∴a ,b 的值分别为-3和2.B 组 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2·浙江丽水,10,3分)小明用棋子摆放图形来研究数的规律,图1中棋子围成三角形,其颗数3,6,9,12,…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图2中的4,8,12,16,…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图1图2A.2 010 B.2 012 C.2 014 D.2 016解析∵图1中各三角形的棋子数分别是3,6,9,12,…,显然都是3的倍数,图2中各正方形棋子数分别是4,8,12,16,…,显然都是4的倍数,∴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棋子数必能被12整除,而2 010,2 012,2 014,2 016四个数中,只有2 016能被12整除,故答案选D.答案 D2.(2013·山东日照,11,4分)如图,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图形中M与m,n的关系是()A.M=mn B.M=n(m+1)C.M=mn+1 D.M=m(n+1)解析方法一:验证法:A中等式不满足第一个图形,故排除A;B中等式不满足第一个图形,故排除B;C中等式不满足第二个图形,故排除C;故选D.方法二:观察三个图形中数字的变化,可知1×(2+1)=3,3×(4+1)=15,5×(6+1)=35,故M与m,n的关系是M=m(n+1),故选D.答案 D3.(2014·重庆,10,4分)下列图形都是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第一个图形中共有2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中共有8个三角形,第三个图形中共有14个三角形,…,依此规律,第五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A.22 B.24 C.26 D.28解析 已知三个图形中三角形的数目为:2,8,14,求差为:8-2=6,14-8=6,差相等,所以各个数据可以看作:2=6-4,8=6×2-4,14=6×3-4,则第五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6×5-4=26,故选C. 答案 C4.(2012·浙江绍兴,10,4分)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中,AB =3,AC =4,D 为斜边BC 中点.第1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1;设P 1D 的中点为D 1,第2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1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2;设P 2D 1的中点为D 2,第3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2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3;……;设P n -1D n -2的中点为D n -1,第n 次将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D n -1重合,折痕与AD 交于点P n (n >2).则AP 6的长为( )A.5×35212B.365×29C.5×36214D.375×211解析 在Rt △ABC 中,AC =4,AB =3,所以BC =5.又D 是BC 的中点,所以AD =52.因为点A ,D 是一组对称点,所以AP 1=52×12.因为D 1是DP 1的中点,所以AD 1=52×12×32,∴AP 2=52×12×32×12,同理AP 3=52×12×(32×12)2,…,AP n =52×12×(32×12)n -1,所以AP 6=52×12×(32×12)6-1=52×12×(32×12)5=5×35212,故应选A. 答案 A5.(2014·山东威海,12,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Rt △OA 1C 1,Rt △OA 2C 2,Rt △OA 3C 3,…的斜边都在坐标轴上,∠A 1OC 1=∠A 2OC 2=∠A 3OC 3=∠A 4OC 4=…=30°.若点A 1的坐标为(3,0),OA 1=OC 2,OA 2=OC 3,OA 3=OC 4,…则依此规律,点A 2 014的纵坐标为( ) A .0 B .-3×(233)2 014C .(23)2 014D .3×(233)2 013解析 OA 2=OC 2sin 60°=OA 1sin 60°=332=3×233.同理可求:OA 3=3×(233)2;OA 4=3×(233)3......以此类推OA n =3×(233)n -1.又因为2 014÷4=503…2,所以点A 2 014与点A 2在同一半轴上,故点A 2 014的纵坐标为3×(233)2 013,故选D. 答案 D 二、填空题6.★(2013·江西,11,3分)观察下列图形中点的个数,若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第n个图形中所有点的个数为__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 第一个图形共有4个点,第二个图形共有9个点,第三个图形共有16个点,4,9,16都是完全平方数,故可看作4=(1+1)2,9=(2+1)2,16=(3+1)2,则第n 个图形中所有点的个数为(n +1)2. 答案 (n +1)27.(2013·浙江湖州,15,4分)将连续的正整数按以下规律排列,则位于第七行、第七列的数x 是________.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 第六列 第七列 … 第一行1 3 6 10 15 21 28第二行2 5 9 14 20 27第三行4 8 13 19 26 …第四行7 12 18 25 …第五行11 17 24 …第六行16 23 …第七行22 (x)……解析第一行的第一列与第二列相差2,第二列与第三列相差3,第三列与第四列相差4,…第六列与第七列相差7,第二行的第一列与第二列相差3,第二列与第三列相差4,第三列与第四列相差5,…第五列与第六列相差7,第三行的第一列与第二列相差4,第二列与第三列相差5,第三列与第四列相差6,第四列与第五列相差7,…第七行的第一列与第二列相差8,是30,第二列与第三列相差9,是39,第三列与第四列相差10,是49,第四列与第五列相差11,是60,第五列与第六列相差12,是72,第六列与第七列相差13,是85;故答案为85.答案858.(2014·贵州毕节,18,5分)观察下列一组数:14,39,516,725,936…,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一组数据的第n个数是________.解析分子依次为1,3,5,7,9,…,可表示为2n-1;分母依次为22,32,42,52,62,…,可表示为(n+1)2,所以第n个数是2n-1(n+1)2.答案2n-1(n+1)29.(2012·浙江湖州,16,4分)如图,将正△ABC 分割成m 个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和一个黑色菱形,这个黑色菱形可分割成n 个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若m n =4725,则正△ABC 的边长是________.解析 设正△ABC 的边长为x ,则高为32x ,S △ABC =12x ·32x =34x 2.∵所分成的都是正三角形,∴结合图形可得黑色菱形的较长的对角线为32x -3,较短的对角线为(32x -3)33=12x -1,∴黑色菱形的面积=12⎝ ⎛⎭⎪⎫32x -3⎝ ⎛⎭⎪⎫12x -1=38(x -2)2,∴m n =34x 2-38(x -2)238(x -2)2=4725,整理得,11x 2-144x +144=0,解得x 1=1211(不符合题意,舍去),x 2=12.∴△ABC 的边长是12. 答案 1210.(2014·江苏扬州,18,3分)设a 1,a 2,…,a 2 014是从1,0,-1这三个数中取值的一列数,若a 1+a 2+…+a 2 014=69,(a 1+1)2+(a 2+1)2+…+(a 2 014+1)2=4 001,则a 1,a 2,…,a 2 014中为0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 设这些数中0的个数为a ,则由a 1+a 2+a 3+…+a 2 014=69可知:1的个数比-1的个数要多69,即1的个数为2 014-a +692,而-1的个数为2 014-a -692;再考虑到另一个等式(a 1+1)2+(a 2+1)2+…+(a 2 014+1)2=4 001,得到每个数+1后,其中平方后为4的数有2 014-a +692个,1有a 个,其余都是0,可知4·2 014-a +692+a =4 001,解得a =165.答案 165三、解答题11.(2013·浙江绍兴,19,8分)如图,矩形ABCD中,AB=6.第1次平移矩形ABCD沿AB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1B1C1D1;第2次平移矩形A1B1C1D1沿A1B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2B2C2D2;…;第n次平移矩形A n-1B n-1C n-1D n-1沿A n-1B n-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矩形A n B n C n D n(n≥2).(1)求AB1和AB2的长;(2)若AB n的长为56,求n.解(1)由题意可得,B点向右平移5个单位到达B1点,故AB1=6+5=11;B1点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到达B2点,所以AB2=11+5=16;(2)由(1)知AB1=6+5,AB2=6+2×5,依此类推,AB3=6+3×5,…,AB n=6+5n,∴AB n=6+5n=56,n=10.。
2019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考点解密 规律探索性问题第一部分 讲解部分一.专题诠释规律探索型题是根据已知条件或题干所提供的若干特例,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发现题目所蕴含的数字或图形的本质规律与特征的一类探索性问题。
这类问题在素材的选取、文字的表述、题型的设计等方面都比较新颖新。
其目的是考查学生收集、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
所以规律探索型问题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逐渐成为中考数学的热门考题。
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规律探索型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探索发现有关数学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或不变性的问题,它往往给出了一组变化了的数、式子、图形或条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猜想来探索规律.它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考察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联想、归纳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题型可涉及填空、选择或解答.。
三.考点精讲考点一:数与式变化规律通常根据给定一列数字、代数式、等式或者不等式,然后写出其中蕴含的一般规律,一般解法是先写出数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比较各式子中相同的部分和不同的部分,找出各部分的特征,改写成要求的规律的形式。
例1. 有一组数:13,25579,,101726,请观察它们的构成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n (n 为正整数)个数为 .分析:观察式子发现分子变化是奇数,分母是数的平方加1.根据规律求解即可.解答:解:21211211⨯-=+; 23221521⨯-=+; 252311031⨯-=+;272411741⨯-=+; 219251265+⨯-=;…; ∴第n (n 为正整数)个数为2211n n -+. 点评: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此题的规律为:分子变化是奇数,分母是数的平方加1.例2(2010广东汕头)阅读下列材料:1×2 =31(1×2×3-0×1×2), 2×3 = 31(2×3×4-1×2×3), 3×4 = 31(3×4×5-2×3×4), 由以上三个等式相加,可得1×2+2×3+3×4=31×3×4×5 = 20. 读完以上材料,请你计算下列各题:(1) 1×2+2×3+3×4+···+10×11(写出过程);(2) 1×2+2×3+3×4+···+n ×(n +1) = ______________;(3) 1×2×3+2×3×4+3×4×5+···+7×8×9 = ______________.分析:仔细阅读提供的材料,可以发现求连续两个正整数积的和可以转化为裂项相消法进行简化计算,从而得到公式)1(433221+⨯++⨯+⨯+⨯n n [])1()1()2)(1()321432()210321(31+--++++⨯⨯-⨯⨯+⨯⨯-⨯⨯⨯=n n n n n n )2)(1(31++=n n n ;照此方法,同样有公式: )2()1(543432321+⨯+⨯++⨯⨯+⨯⨯+⨯⨯n n n[])2()1()1()3()2()1()43215432()32104321(41+⨯+⨯⨯--+⨯+⨯+⨯++⨯⨯⨯-⨯⨯⨯+⨯⨯⨯-⨯⨯⨯=n n n n n n n n )3)(2)(1(41+++=n n n n . 解:(1)∵1×2 =31(1×2×3-0×1×2), 2×3 = 31(2×3×4-1×2×3), 3×4 = 31(3×4×5-2×3×4),…10×11 =31(10×11×12-9×10×11), ∴1×2+2×3+3×4+···+10×11=31×10×11×12=440. (2))2)(1(31++n n n .(3)1260.点评:本题通过材料来探索有规律的数列求和公式,并应用此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本题系初、高中知识衔接的过渡题,对考查学生的探究学习、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不掌握这些数列求和的公式,直接硬做,既耽误了考试时间,又容易出错.而这些数列的求和公式的探索,需要认真阅读材料,寻找材料中提供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较为轻松地解决问题.例3(2010山东日照,19,8分)我们知道不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组是否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完成下列填空:一般地,如果⎩⎨⎧>>dc b a , 那么a +c b +d .(用“>”或“<”填空) 你能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上述关系式吗?分析:可以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不等式的传递性进行证明。
专题17规律探索题1.(2019•毕节)下面摆放的图案,从第二个起,每个都是前一个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第2019个图案中箭头的指向是A.上方B.右方C.下方D.左方【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每旋转4次一周,2019÷4=504……3,则第2019个图案中箭头的指向与第3个图案方向一致,箭头的指向是下方,故选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观察出图形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2019•娄底)如图,在单位长度为1米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是由半径为2米,圆心角为的多次复制并首尾连接而成.现有一点P从A(A为坐标原点)出发,以每秒米的速度沿曲线向右运动,则在第2019秒时点P的纵坐标为A.-2B.-1C.0D.1【答案】B【解析】点运动一个用时为秒.如图,作于D,与交于点E.在中,∵,,∴,∴,∴,∴第1秒时点P运动到点E,纵坐标为1;第2秒时点P运动到点B,纵坐标为0;第3秒时点P运动到点F,纵坐标为-1;第4秒时点P运动到点G,纵坐标为0;第5秒时点P运动到点H,纵坐标为1;……,∴点P的纵坐标以1,0,-1,0四个数为一个周期依次循环,∵,∴第2019秒时点P的纵坐标为是-1.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点P纵坐标的规律:以1,0,–1,0四个数为一个周期依次循环.也考查了垂径定理.3.(2019•广元)如图,过点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过点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过点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这样依次下去,得到,,,…,其面积分别记为,,,…,则A.B.C.D.【答案】D【解析】∵点的坐标是,∴,∵点在直线上,∴,,∴,∴,∴,得出,∴,∴,,∵,∵,∴,∴,∴,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点的坐标求线段的长度,以及如何根据线段的长度求出点的坐标,解题时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4.(2019•雅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直线交于点,过作轴的垂线,垂足为,过作的平行线交于,过作轴的垂线,垂足为,过作的平行线交于,过作轴的垂线,垂足为,…,按此规律,则点的纵坐标为A.B.C.D.【答案】A【解析】联立直线与直线的表达式并解得:,,故;则点,则直线的表达式为,将点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直线的表达式为:,将表达式与直线的表达式联立并解得:,,即点的纵坐标为;同理可得的纵坐标为,…,按此规律,则点的纵坐标为,故选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直线的交点,要求利用图象求解各问题,要认真体会点的坐标,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内在联系.5.(2019•百色)观察一列数:,0,3,6,9,12,…,按此规律,这一列数的第21个数是__________.【答案】57【解析】由题意知,这列数的第个数为,当时,,故答案为:57.【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得出数列的变化规律:每次增加3.6.(2019•铜仁)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a≠0),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n个数是__________.(n为正整数)【答案】【解析】第1个数为;第2个数为;第3个数为;第4个数为;…,所以这列数中的第n个数是.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此题考查数列中的规律,解题关键在于观察找出规律.7.(2019•河池),…,是一列数,已知第1个数,第5个数,且任意三个相邻的数之和为15,则第2019个数的值是__________.【答案】6【解析】由任意三个相邻数之和都是15可知:,,,…,可以推出:,,,所以,则,解得,∵,因此.故答案为:6.【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关键是找出第1、4、7…个数之间的关系,第2、5、8…个数之间的关系,第3、6、9…个数之间的关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8.(2019•大庆)归纳“T”字形,用棋子摆成的“T”字形如图所示,按照图①,图②,图③的规律摆下去,摆成第n个“T”字形需要的棋子个数为__________.【答案】3n+2【解析】由图可得,图①中棋子的个数为:3+2=5,图②中棋子的个数为:5+3=8,图③中棋子的个数为:7+4=11,……则第n个“T”字形需要的棋子个数为:(2n+1)+(n+1)=3n+2,故答案为:3n+2.【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棋子的变化规律,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9.(2019•淄博)如图,在以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中,将角折起,使点落在边上的点(不与点,重合)处,折痕是.如图,当时,;如图,当时,;如图,当时,;……依此类推,当(为正整数)时,__________.【答案】【解析】观察可知,正切值的分子是3,5,7,9,…,,分母与勾股数有关系,分别是勾股数3,4,5;5,12,13;7,24,25;9,40,41;…,,,中的中间一个.∴.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规律,解题的关键是由题意得到规律.10.(2019•聊城)数轴上两点的距离为4,一动点从点出发,按以下规律跳动:第1次跳动到的中点处,第2次从点跳动到的中点处,第3次从点跳动到的中点处.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跳动到点(,是整数)处,那么线段的长度为__________(,是整数).【答案】【解析】由于OA=4,所有第一次跳动到OA的中点A1处时,OA1=OA=×4=2,同理第二次从A1点跳动到A2处,离原点的()2×4处,同理跳动n次后,离原点的长度为()n×4=,故线段A n A的长度为4–(n≥3,n是整数).故答案为:4–.【名师点睛】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本题注意根据题意表示出各个点跳动的规律.11.(2019•枣庄)观察下列各式:,,,…请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其结果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数字的变化规律,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2019•本溪)如图,点在直线上,点的横坐标为,过作,交轴于点,以为边,向右作正方形,延长交轴于点;以为边,向右作正方形,延长交轴于点;以为边,向右作正方形延长交轴于点;…,按照这个规律进行下去,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___(结果用含正整数的代数式表示)【答案】【解析】如图,过点分别作轴,轴,轴,轴,轴,…,垂足分别为∵点在直线上,点的横坐标为,∴点的纵坐标为,即:,图中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两条直角边的比都是,,∴点的横坐标为:,点的横坐标为:,点C3的横坐标为:,点的横坐标为:,…,点的横坐标为:,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规律,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2019•绥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干个边长为个单位长度的等边三角形,按如图中的规律摆放.点从原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等边三角形的边“…”的路线运动,设第秒运动到点为正整数),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如图,作A1H⊥x轴,∵△OA1A2是等边三角形,∴∠A1OH=60°,OH=OA2=,∴A1H=A1O·sin60°=1×=,∴,,同理可得,,,,,由上可知,每一个点的横坐标为序号的一半,纵坐标每个点依次为:这样循环,2019÷6=336……3,∴,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题,涉及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通过推导得出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4.(2019•辽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都在轴上,点与原点重合,点都在直线上,点在轴上,轴,轴,若点的横坐标为-1,则点的纵坐标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设,则,解得,∴,设,则,解得,∴,设,则,解得,∴,同法可得,…,的纵坐标为,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再发现规律即可求解.15.(2019•衡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点坐标为,过点作轴交抛物线于点,过点作交抛物线于点,过点作轴交抛物线于点,过点作交抛物线于点,…,依次进行下去,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点坐标为,∴直线为,,∵,∴直线为,解得或,∴,∴,∵,∴直线为,解得或,∴,∴,…,∴,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图象以及交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6.(2019•齐齐哈尔)如图,直线分别交轴、轴于点和点,过点作,交轴于点,过点作轴,交直线于点;过点作,交轴于点,过点作轴,交直线于点,依此规律…,若图中阴影的面积为,阴影的面积为,阴影的面积为,…,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直线,当时,;当时,,∴,,∴,又,∴,在中,,∴;同理可求出:,,∴;依次可求出:;;,…,因此:,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关键在于根据简单的图形寻找规律.17.(2019•东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和的图象分别为直线,过上的点作轴的垂线交于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于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于点,…依次进行下去,则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可得的横坐标为,∵,∴点的横坐标为:,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类规律,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得到的横坐标为.18.(2019•泰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轴交于点,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点,,,,…在直线上,点,,,,…在轴正半轴上,则前个正方形对角线的和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根据根据题意可得,,,…,,所以可得正方形的对角线为,正方形的对角线为,正方形的对角线为,正方形的对角线为,…,正方形的对角线为,所以前个正方形对角线的和为=,故答案为:.【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关键在于根据前面的简单的规律,总结出后面的规律.。
中考规律探索1一.选择题1.观察下列等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 解答下列问题:3+32+33+34…+32013的末位数字是( ) A .0 B .1 C .3 D .72. 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现用等式A M =(i ,j )表示正奇数M 是第i 组第j 个数(从左往右数),如A 7=(2,3),则A 2013=( ) A .(45,77) B .(45,39) C .(32,46) D .(32,23)3.下表中的数字是按一定规律填写的,表中a 的值应是 .1 2 3 5 8 13 a (2)358132134…4.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矩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的面积为2cm 2,第(2)个图形的面积为8 cm 2,第(3)个图形的面积为18 cm 2,……,第(10)个图形的面积为( )A .196 cm 2B .200 cm 2C .216 cm 2D . 256 cm 25.如图,动点P 从(0,3)出发,沿所示的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201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 的坐标为( )A 、(1,4)B 、(5,0)C 、(6,4)D 、(8,3)6.如图,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图形中M 与m 、n 的关系是A . M=mnB . M=n(m+1)C .M=mn+1D .M=m(n+1)7.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12-=x 没有实数根,即不存在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若我们规定一个新数“”,使其满足12-=i (即方程12-=x 有一个根为),并且进一步规定: 一切实数可以与新数进行四则运算,且原有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仍然成立,于是有,1i i =12-=i ,,).1(23i i i i i -=-=⋅=.1)1()(2224=-==i i 从而对任意正整数n ,我们可得到,.)(.4414i i i i i i n n n ===+同理可得,1,,143424=-=-=++n n n i i i i 那么,20132012432i i i i i i +⋅⋅⋅++++的值为A .0B .1C .-1D .8.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棋子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有1颗棋子,第②个图形一共有6颗棋子,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6颗棋子,…,则第⑥个图形中棋子的颗数为( )A .51B .70C .76D .81二.填空题1.观察下列图形中点的个数,若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第n 个图形中所有的个数为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0)、B (0,4),对△OAB 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则△2013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顺次连接正方形ABCD 四边的中点得到第一个正方形A 1B 1C 1D 1,由顺次连接正方形A 1B 1C 1D 1四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A 2B 2C 2D 2…,以此类推,则第六个正方形A 6B 6C 6D 6周长是 .图① 图② 图③···(第8题图)4.直线上有2013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个点.5.如图,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称图中的数1,5,12,22…为五边形数,则第6个五边形数是.6 .如图,是用火柴棒拼成的图形,则第n个图形需根火柴棒.7.观察规律:1=12;1+3=22;1+3+5=32;1+3+5+7=42;…,则1+3+5+…+2013的值是.8.如图12,一段抛物线:y=-x(x-3)(0≤x≤3),记为C1,它与x轴交于点O,A1;将C1绕点A1旋转180°得C2,交x 轴于点A2;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 轴于点A3;……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C13.若P(37,m)在第13段抛物线C13上,则m =_________.9.直线上有2013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个点. 10.观察下列各式的计算过程:5×5=0×1×100+25,15×15=1×2×100+25,25×25=2×3×100+25,35×35=3×4×100+25,…………请猜测,第n个算式(n为正整数)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将连续的正整数按以下规律排列,则位于第7行、第7列的数x是__ __.12、如下图,每一幅图中均含有若干个正方形,第①幅图中含有1个正方形;第②幅图中含有5个正方形;……按这样的规律下去,则第(6)幅图中含有 个正方形;13.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形有6个小圆, 第2个图形有10个小圆, 第3个图形有16个小圆, 第4个图形有24个小圆, ……,依次规律,第6个图形有 个小圆.14.已知一组数2,4,8,16,32,…,按此规律,则第n 个数是 . 15、我们知道,经过原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是y =ax 2+bx (a ≠0) (1)对于这样的抛物线:当顶点坐标为(1,1)时,a =__________;当顶点坐标为(m ,m ),m ≠0时,a 与m 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2)继续探究,如果b ≠0,且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在直线y =kx (k ≠0)上,请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b ;(3)现有一组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A 1,A 2,…,A n 在直线y =x 上,横坐标依次为1,2,…,n (为正整数,且n ≤12),分别过每个顶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记为B 1,B 2,…,B n ,以线段A n B n 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n B n C n D n ,若这组抛物线中有一条经过D n ,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16.如图,所有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x 轴,一顶点在y 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1A 、2A 、3A 、4A 、…表示,其中12A A 与x 轴、底边12A A 与45A A 、45A A 与78A A 、…均相距一个单位,则顶点3A 的坐标是 ,22A 的坐标是 .xy A 9A 6A 3A 8A 7A 5A 4A 2A 1O第16题图••••••①② ③17.如图,已知直线l :y=33x ,过点A (0,1)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过点B 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1;过点A 1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1,过点B 1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A 2013的坐标为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 1(0,1),A 2(1,1),A 3(1,0),A 4(2,0),…那么点A 4n +1(n 为自然数)的坐标为 (用n 表示)19.当白色小正方形个数n 等于1,2,3…时,由白色小正方形和和黑色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分别如图所示.则第n 个图形中白色小正方形和黑色小正方形的个数总和等于_____________.(用n 表示,n 是正整数)20. (2013•衢州4分)如图,在菱形ABCD 中,边长为10,∠A=60°.顺次连结菱形ABCD 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1B 1C 1D 1;顺次连结四边形A 1B 1C 1D 1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2B 2C 2D 2;顺次连结四边形A 2B 2C 2D 2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3B 3C 3D 3;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四边形A 2B 2C 2D 2的周长是 ;四边形A 2013B 2013C 2013D 2013的周长是 .21.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a2,43a ,65a ,87a ,….则第n 个式子是________ 22.观察下面的单项式:a ,﹣2a 2,4a 3,﹣8a 4,…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8个式子是 .23.如图,已知直线l:y=x,过点M(2,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N,过点N作直线l的垂线交x轴于点M1;过点M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N1,过点N1作直线l的垂线交x轴于点M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M10的坐标为.24.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摆第(n)图,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答案:选择题:1、C 2、C 3、21 4、B 5、D 6、D 7、D 8、 C填空题:1、(n+1)2 2、(8052,0) 3、0.5 4、16097 5、51 6、2n+1 7、1014049 8、 2 9、16097 10、[10(n-1)+5]2=100n(n-1)+25 11、85 12、91 13、46 14、2n 15、(1)-1;a =-1m(或am +1=0); (2)解:∵a ≠0 ∴y =ax 2+bx =a (x +2b a)2-24b a∴顶点坐标为(-2ba ,-24b a )∵顶点在直线y =kx 上∴k (-2ba )=-24b a∵b ≠0∴b =2k(3)解:∵顶点A n 在直线y =x 上 ∴可设A n 的坐标为(n ,n ),点D n 所在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t ,t )由(1)(2)可得,点D n 所在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 =-1tx 2+2x∵四边形A n B n C n D n 是正方形∴点D n 的坐标为(2n ,n ) ∴-1t(2n )2+2×2n =n∴4n =3t∵t 、n 是正整数,且t ≤12,n ≤12∴n =3,6或9∴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为3,6或916、(0,31-),(-8,-8). 17、()()201340260,40,2或(注:以上两答案任选一个都对)18、(2n ,1) 19、n 2+4n 20、20;21、221na n (n 为正整数)22、-128a 8 23、(884736,0) 24、6n+2规律探索21、 我们平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如2639=2×103+6×102+3×101+9×100,表示十进制的数要用10个数码(又叫数字):0,1,2,3,4,5,6,7,8,9。
2019年中考数学探索规律题型专题复习一、选择题1.观察下列关于x的单项式,探究其规律:x,3x2,5x3,7x4,9x5,11x6,…按照上述规律,第2019个单项式是()A.2019x2019B.4037x2018C.4037x2019D.4039x2019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把一条长为2017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A.(1,-1)B.(-1,1)C.(-1,-2)D.(1,-2)3.如图,将n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A2,…A 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这n个正方1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之和是()A.nB.n﹣1C.()n﹣1D.n4.如图,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是 ( )A.y=2n+1B.y=2n+nC.y=2n+1+nD.y=2n+n+15.如图,半径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在坐标原点0,点P从点B出发,沿正六边形的边按顺时针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则第2018秒时,点P的坐标是( )A.(1,)B.(-1,-)C.(1,-)D.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点P(x,y),我们把点P/(-y+1,x+1)叫做点P伴随点.已知点A的伴随点为A2,1点A2的伴随点为A3,点A3的伴随点为A4,…,这样依次得到点A1,A2,A3,…,A n,….若点A1的坐标为(2,4),点A2017的坐标为( )A.(-3,3)B.(-2,-2)C.(3,-1)D.(2,4)7.如图,动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 018次运动后,动点的坐标是()A.(2018,0)B.(2018,1)C.(2018,2)D.(2017,0)8.如图,已知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把它的各边延长一倍得到新正方形AB1C1D1;把正方形A1B1C1D1边1长按原法延长一倍得到正方形A2B2C2D2;以此进行下去…,则正方形A n B n C n D n的面积为()A.()nB.5nC.5n﹣1D.5n+19.如图,点O(0,0),A(0,1)是正方形OAAB的两个顶点,以OA1对角线为边作正方形OA1A2B1,再以正1方形的对角线OA2作正方形OA1A2B1,…,依此规律,则点A2017的坐标是()A.(0,21008)B.(21008,21008)C.(21009,0)D.(21009,-21009)10.已知一列数:1,-2,3,-4,5,-6,7,…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是( )A.-4955B.4955C.-4950D.495011.观察下列各式及其展开式:(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a+b)4=a4+4a3b+6a2b2+4ab3+b4(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请你猜想(a+b)10的展开式第三项的系数是()A.36B.45C.55D.6612.根据如图所示的(1),(2),(3)三个图所表示的规律,依次下去第n个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A.3n B.3n(n+1) C.6n D.6n(n+1)13.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48,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017次输出的结果为()A.3 B.6 C.4 D.214.观察算式,探究规律:当n=1时,S1=13=1=12;当n=2时,;当n=3时,;当n=4时,;…那么S n与n的关系为()A. B. C. D.15.如图,矩形ABCD中,AB=6,AD=8,顺次连结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B1C1D1,再顺次连结四边形A1B1C1D11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依此类推,则四边形A7B7C7D7的周长为( )A.14B.10C.5D.2.5二、填空题16.将图1的正方形作如下操作:第1次分别连接对边中点如图2,得到5个正方形;第2次将图2左上角正方形按上述方法再分割如图3,得到9个正方形…,以此类推,第n次操作后,得到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17.如图,自左至右,第1个图由1个正六边形、6个正方形和6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第2个图由2个正六边形、11个正方形和10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第3个图由3个正六边形、16个正方形和14个等边三角形组成;…按照此规律,第n个图中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个数之和为 .18.用长度相等的小棒按一定规律摆成如图所示的图案,第1个图案中有6根小棒,第2个图案中有11根小棒,…,则第n个图案中有根小棒.(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9.如图,动点P在坐标系中按图中所示箭头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8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如图,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四边中点为顶点作四边形,再以所得四边形四边中点为顶点作四边形,…依次作下去,图中所作的第n个四边形的周长为.21.如图,将△ABC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B1,C1,使A1B=AB,B1C=BC,C1A=CA,顺次连1结A1、B1、C1,得到△A1B1C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A2B1=A1B1,B2C1=B1C1,C2A1=C1A1,顺次连结A2、B2、C2,得到△A2B2C2…按此规律,若△A3B3C3的面积是686,则△ABC的面积为______.22.如图,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再以第二个正方形的对角线AE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如此下去…,记正方形ABCD的边长a1=1,依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a2,a3,a4,…,则a n=______.2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1变换成△OA3B3,已知A(1,3),A1(2,3),A2(3,3),A3(4,3),B(2,0),B1(4,0),B2(8,0),B3(16,0).(1)仔细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找出规律,按此变换规律将△OA3B3变换成△OA4B4,则A4的坐标是_________,B4的坐标是_________.(2)若按第(1)题的规律将△OAB进行了n次变换,得到△OA n B n,比较每次变换中三角形顶点坐标有何变化,找出规律,请推测:A n的坐标是_________,B n的坐标是_________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2,A3,…,A n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OA1=2,OA2=2OA1,OA3=2OA2,…,1OA n=2OA n﹣1,点B1,B2,B3,…,B n在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l上,且A1B1,A2B2,…,A n B n都与射线l垂直,则B1的坐标是,B3的坐标是,B n的坐标是.25.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30°,AB=4,以AC为斜边作Rt△ACC1,使∠CAC1=30°,Rt△ACC1的面积为S1;再以AC1为斜边作△AC1C2,使∠C1AC2=30°,Rt△AC1C2的面积记为S2,…,以此类推,则S n= (用含n的式子表示)26.观察下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2=;12+22=;12+22+32=;12+22+32+42=;…①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算式的值;12+22+32+42+52= ;②请用一个含n的算式表示这个规律:12+22+32…+n2= ;③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算式的值:512+522+…+992+1002= .27.正整数按如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20行,第21列的数字.28.已知,如图,∠MON=45°,OA=1,作正方形A1B1C1A2,周长记作C1;再作第二个正方形A2B2C2A3,周长记1作C2;继续作第三个正方形A3B3C3A4,周长记作C3;点A1、A2、A3、A4…在射线ON上,点B1、B2、B3、B4…在射线OM上,…依此类推,则第n个正方形的周长C n= .29.设,,,…,设,则S=_________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为正整数).30.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由图可知,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个.答案1.C.2.B3.B;4.B;解析:∵观察可知:左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n,右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21,22…,2n,下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1+2,2+22,…,n+2n,∴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与n之间的关系为y=2n+n.5.D;6.D7.A8.B;9.B;10.B11.B;解:(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a+b)4=a4+4a3b+6a2b2+4ab3+b4;(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a+b)6=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a+b)7=a7+7a6b+21a5b2+35a4b3+35a3b4+21a2b5+7ab6+b7;第8个式子系数分别为:1,8,28,56,70,56,28,8,1;第9个式子系数分别为:1,9,36,84,126,126,84,36,9,1;第10个式子系数分别为:1,10,45,120,210,252,210,120,45,10,1,则(a+b)10的展开式第三项的系数为45.故选B.12.B13.D14.C15.D.16.答案为:4n+1.17.答案为:9n+3.18.答案为:5n+1;19.答案为:(2018,0);20.答案为:4()n.21.答案为:2.22.答案为:()n﹣1.23.答案为:⑴(5,3);(32,0);⑵(n+1,0);24.答案为:(1,1), (4,4). (2n﹣1,2n﹣1)25.解:∵∠ACB=90°,∠BAC=30°,AB=4,∴BC=0.5AB=2,∴AC=BC=2,∴S△ABC=0.5•BC•AC=2,在△ABC1中,∵∠CAC1=30°,∴CC1═0.5AC=,∵∠BAC=∠CAC1,∠ACB=∠AC1C=90°,∴△ACB∽△AC1C,∴=()2=()2=,∴S1=•S△ABC,同理可得,S2=•S1=()2•S△ABC,S3=()3•S△ABC,…根据此规律可得,S n=()n•S△ABC=,故答案为.26.答案为:(1);(2);(3)295425;27.答案为:420;28.答案为:2n+1.29.答案为:.30.答案为:1946.解析:2+0×6+3×6×6+2×6×6×6+1×6×6×6×6=1946.第11 页共11 页。
专题03 规律探究型问题【考点综述评价】规律探究性问题指的是给出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数、式、图形,题目的情景给出有限的几项,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要求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探求其中所蕴涵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共同特征,或者发现变化的趋势,在解答过程中需要经历观察、归纳、猜想、试验、证明等数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考点分类总结】考点1:数字规律探究【典型例题】(2017四川省凉山州)古希腊数学家把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其中1是第一个三角形数,3是第二个三角形数,6是第三个三角形数,…,依此类推,第100个三角形数是 . 【答案】5050.【分析】设第n 个三角形数为a n ,分析给定的三角形数,根据数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 n =1+2+…+n =(1)2n n +”,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方法归纳】解答数字规律问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数表中或行列中前后各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其中所蕴涵的规律,利用规律解题. 【变式训练】(2016湖南省邵阳市)如图所示,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 与n 之间的关系是( )A .21y n =+B .2ny n =+ C .12n y n +=+ D .21n y n =++【答案】B .【分析】由题意可得下边三角形的数字规律为:2nn +,继而求得答案.学+科+-网考点2:数式规律探究【典型例题】(2017四川省内江市)观察下列等式: 第一个等式:122211132222121a ==-+⨯+⨯++; 第二个等式:2222232111322(2)2121a ==-+⨯+⨯++;第三个等式:3332342111322(2)2121a ==-+⨯+⨯++; 第四个等式:4442452111322(2)2121a ==-+⨯+⨯++;按上述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第六个等式:a 6= = ;(2)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第n 个等式:a n = = ; (3)a 1+a 2+a 3+a 4+a 5+a 6= (得出最简结果); (4)计算:a 1+a 2+…+a n .【答案】(1)666221322(2)+⨯+⨯,67112121-++;(2)221322(2)n n n +⨯+⨯,1112121n n +-++;(3)1443;(4)11223(21)n n ++-+. 【分析】(1)根据已知4个等式可得; (2)根据已知等式得出答案;(3)利用所得等式的规律列出算式,然后两两相消,计算化简后的算式即可得; (4)根据已知等式规律,列项相消求解可得.【方法归纳】解答数式规律问题的常用方法是:(1)将所给每个数据化为有规律的代数式或等式; (2)按规律顺序排列这些式子;(3)将发现的规律用代数式或等式表示出来; (4)用题中所给数据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变式训练】(2017安徽省)【阅读理解】 我们知道,(1)1232n n n +++++=,那么2222123n ++++结果等于多少呢?在图1所示三角形数阵中,第1行圆圈中的数为1,即12,第2行两个圆圈中数的和为2+2,即22,…;第n 行n 个圆圈中数的和为n nn n n +++个,即2n .这样,该三角形数阵中共有(1)2n n +个圆圈,所有圆圈中数的和为2222123n ++++.【规律探究】将三角形数阵经两次旋转可得如图2所示的三角形数阵,观察这三个三角形数阵各行同一位置圆圈中的数(如第n ﹣1行的第一个圆圈中的数分别为n ﹣1,2,n ),发现每个位置上三个圆圈中数的和均为 ,由此可得,这三个三角形数阵所有圆圈中数的总和为22223(123)n ++++== ,因此,2222123n ++++= .【解决问题】根据以上发现,计算:222212320171232017++++++++的结果为 .【答案】【规律探究】2n +1,(1)(21)2n n n ++,(1)(21)6n n n ++;【解决问题】1345.【分析】【规律探究】将同一位置圆圈中的数相加即可,所有圈中的数的和应等于同一位置圆圈中的数的和乘以圆圈个数,据此可得,每个三角形数阵和即为三个三角形数阵和的13,从而得出答案; 【解决问题】运用以上结论,将原式变形,化简计算即可得.【解决问题】原式=12017(20171)(220171)612017(20171)2⨯⨯+⨯⨯+⨯⨯+=13×(2017×2+1)=1345,故答案为:1345.考点3:循环规律探究【典型例题】(2017衢州)如图,正△ABO的边长为2,O为坐标原点,A在x轴上,B在第二象限,△ABO 沿x轴正方形作无滑动的翻滚,经一次翻滚后得到△A1B1O,则翻滚3次后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是,翻滚2017次后AB中点M经过的路径长为.【答案】B3(5),896)π.【分析】如图作B3E⊥x轴于E,易知OE=5,B3E3三次一个循环,一个循环点M的+1201180π⨯+1201180π⨯=)π,由2017÷3=672…1,可知翻滚2017次后AB中点M经过的路径长为672π=896)π.【方法归纳】根据前面所给的一些特殊数据,进行排序,找到循环的规律. 【变式训练】(2017南宁)如图,把正方形铁片OABC 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A 的坐标为(3,0),点P (1,2)在正方形铁片上,将正方形铁片绕其右下角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第一次旋转至图①位置,第二次旋转至图②位置…,则正方形铁片连续旋转2017次后,点P 的坐标为 .【答案】(6053,2).【分析】首先求出P 1~P 5的坐标,探究规律后,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考点4:图形特征规律探究【典型例题】(2017四川省绵阳市)如图所示,将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和线段按照一定规律摆成下列图形,第1幅图形中“●”的个数为a 1,第2幅图形中“●”的个数为a 2,第3幅图形中“●”的个数为a 3,…,以此类推,则193211111a a a a ++++ 的值为( )A .2120 B .8461 C .840589 D .760421 【答案】C .【分析】首先根据图形中“●”的个数得出数字变化规律,进而求出即可.【方法归纳】在规律探索题中,往往把有几何背景的问题如三角形、特殊四边形、圆和图形的变换等作为素材,不是简单的数数来探究规律,而是要利用几何的性质、定理通过计算来探索规律. 【变式训练】(2017临沂)将一些相同的“○”按如图所示摆放,观察每个图形中的“○”的个数,若第n 个图形中“○”的个数是78,则n 的值是( )A .11B .12C .13D .14 【答案】B .【分析】根据小圆个数变化规律进而表示出第n 个图形中小圆的个数,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第1个图形有1个小圆; 第 2个图形有1+2=3个小圆; 第 3个图形有1+2+3=6个小圆; 第 4个图形有1+2+3+4=10个小圆;第n个图形有1+2+3+…+n=(1)2n n+个小圆;∵第n个图形中“○”的个数是78,∴78=(1)2n n+,解得:n1=12,n2=﹣13(不合题意舍去),故选B.考点5:数形结合规律探究【典型例题】(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我国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计算圆周率.随着时代发展,现在人们依据频率估计概率这一原理,常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对圆周率π进行估计,用计算机随机产生m个有序数对(x,y)(x,y是实数,且0≤x≤1,0≤y≤1),它们对应的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全部在某一个正方形的边界及其内部.如果统计出这些点中到原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的点有n个,则据此可估计π的值为.(用含m,n的式子表示)【答案】4nm.【分析】根据落在扇形内的点的个数与正方形内点的个数之比等于两者的面积之比列出式子,可得答案.【方法归纳】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前后两个图形中基础图案的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其数字变化规律.即先根据图形写出数字规律,然后将每一个数字改写为等式,再比较各等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不同点(数字)与等式序号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一般规律.学..科网【变式训练】(2016湖南省岳阳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最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P1,P2,P3,…,均在格点上,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P1(0,0),P2(0,1),P3(1,1),P4(1,﹣1),P5(﹣1,﹣1),P6(﹣1,2)…根据这个规律,点P2016的坐标为.【答案】(504,﹣504).【分析】根据各个点的位置关系,可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的点在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被4除余1的点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被4除余2的点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被4除余3的点在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P2016的在第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横纵坐标的绝对值=2016÷4,再根据第四项象限内点的符号得出答案即可.考点6:几何图形规律探究【典型例题】(2017山东省淄博市)设△ABC的面积为1.如图1,分别将AC,BC边2等分,D1,E1是其分点,连接AE1,BD1交于点F1,得到四边形CD1F1E1,其面积S1=13.如图2,分别将AC,BC边3等分,D1,D2,E1,E2是其分点,连接AE2,BD2交于点F2,得到四边形CD2F2E2,其面积S2=16;如图3,分别将AC,BC边4等分,D1,D2,D3,E1,E2,E3是其分点,连接AE3,BD3交于点F3,得到四边形CD3F3E3,其面积S3=1 10;…按照这个规律进行下去,若分别将AC,BC边(n+1)等分,…,得到四边形CD n E n F n,其面积S= .【答案】2(1)(2)n n ++.【分析】先连接D 1E 1,D 2E 2,D 3E 3,依据D 1E 1∥AB ,D 1E 1=12AB ,可得△CD 1E 1∽△CBA ,且11111DE DE BF AB ==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到S △CD 1E 1=14S △ABC =14,依据E 1是BC 的中点,即可得出S △D 1E 1F 1=13S △BD 1E 1=13×14=112,据此可得S 1=13;运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可得S 2=16,S 3=110;根据所得规律,即可得出四边形CD n E n F n ,其面积S n =22111(1)(1)11n n n n +⨯⨯++++,最后化简即可.【方法归纳】根据各图形的边、角关系,寻求其规律.【变式训练】(2017江苏省连云港市)如图所示,一动点从半径为2的⊙O上的A0点出发,沿着射线A0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1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A1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2处;接着又从A2点出发,沿着射线A2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3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A3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4处;…按此规律运动到点A2017处,则点A2017与点A0间的距离是()A.4B.C.2D.0【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求得OA1=4,OA2=OA3=2,OA4=OA5=2,OA6=0,OA7=4,…于是得到A2017与A1重合,即可得到结论.考点7:函数规律探究=-与x轴交于点B1,【典型例题】(2017山东省东营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 x以OB1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A1OB1,过点A1作A1B2平行于x轴,交直线l于点B2,以A1B2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A2A1B2,过点A2作A2B3平行于x轴,交直线l于点B3,以A2B3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A3A2B3,…,则点A 2017的横坐标是 .【答案】2017212-.【分析】先根据直线l :33y x =-与x 轴交于点B 1,可得B 1(1,0),OB 1=1,∠OB 1D =30°,再,过A 1作A 1A ⊥OB 1于A ,过A 2作A 2B ⊥A 1B 2于B ,过A 3作A 3C ⊥A 2B 3于C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得A 1的横坐标为1212-,A 2的横坐标为2212-,A 3的横坐标为3212-,进而得到A n 的横坐标为212n -,据此可得点A 2017的横坐标.学/+科-网A 2C =12A 2B 3=2,即A 3的横坐标为12+1+2=72=3212-,同理可得,A 4的横坐标为12+1+2+4=152=4212-,由此可得,A n 的横坐标为212n -,∴点A 2017的横坐标是2017212-,故答案为:2017212-.【方法归纳】根据平面直角坐标上点的坐标变化和函数关系式之间的规律进行探索,从而找到存在的规律性的变化。
4=1+3 9=3+6
16=6+10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猜想探索型问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
探索型问题是根据图形或者数字直观地发现共同特征,或者发展变化的趋势,据此去预测估计它的规律或者其他相关结论,使带有猜想探索性质的推断尽可能与现实情况相吻合。
解题时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数字或图形信息中,寻找其共同之处,这个存在于个例中的共性,就是规律。
题目还往往是直观猜想与科学论证、具体应用的结合,解题的方法也更为灵活多样:计算、验证、类比、比较、测量、绘图、移动等等。
其中蕴含着“特殊——一般——特殊”的常用模式,体现了总结归纳的数学思想,这也正是人类认识新生事物的一般过程。
一、选择题:
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细菌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两小时,这种细菌由一个可分裂繁殖成( )
A .8个
B . 16个
C . 4个
D . 32个
2. 如下图中的四个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其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图形是
( )
3. 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 … 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 … 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 从上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 .13 = 3+10
B .25 = 9+16
C .36 = 15+21
D .49 = 18+31
4. 如图是一块长方形ABCD 的场地,长AB =102m ,宽AD =51m ,从A 、B 两处入口的中路宽都为1m ,
……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第1个图形
第2个图形
第3个图形
第4个图形
…
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m ,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面积为(
A 、5050m 2
B 、4900m 2
C 、5000m 2
D 、4998m 2 5.观察下列图形,则第n 个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22n +
B .44n +
C .44n -
D .4n
二、填空题:
6.从1开始,将连续的奇数相加,和的情况有如下规律:1=1=12;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按此规律请你猜想从1开始,将前10个奇数(即当最后一个奇数是19时),它们的和是 。
7. 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形有6个小圆,第2个图形有10个小圆,第3个图形有16个小圆,第4个图形有24个小圆,……,依次规律,第6个图形有 个小圆.
8. 下面是按照一定规律画出的一列“树型”图:
经观察可以发现:图(2)比图(1)多出2个“树枝”,图(3)比图(2)多出5个“树枝”,图(4)比图(3)多出10个“树枝”,照此规律,图(7)比图(6)多出 个“树枝”。
9. 分析如下图①,②,④中阴影部分的分布规律,按此规律在图③中画出其中的阴影部分.
10.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 值为48,我们发现第1次输出的结果为24,第2次输出的结果为12,……第2009次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_.
A
C
B
图6
D
C
B
A
H G F E
D C B
A 11.如图所示,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1米,一个微型机器人由A 点开始按ABCDEFCGA 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09米停下,则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______点。
三、解答题:
12.(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b AB =,a CD =,E 为AD 边上的任意一点,EF ∥AB ,且EF 交BC 于点F ,某学生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发现如下事实:
①当
1=AE DE 时,有2
b
a EF +=; ②当2=AE DE
时,有32b a EF +=;
③当3=AE DE 时,有43b
a EF +=. 当k AE
DE
=时,参照上述研究结论,请你猜想用k 表示DE 的一般结论,并给出证明;
(2)现有一块直角梯形田地ABCD (如图6所示),其中AB ∥CD ,AB AD ⊥,=AB 310米,=DC 170米,=AD 70米.若要将这块地分割成两块,由两农户来承包,要求这两块地均为直角梯形,且它们的面积相等.请你给出具体分割方案.
13. 如图所示,直线y =x +1与y 轴相交于点A 1,以OA 1为边作正方形OA 1B 1C 1,记作第一个正方形;然后延长C 1B 1与直线y =x +1相交于点A 2,再以C 1A 2为边作正方形C 1A 2B 2C 2,记作第二个正方形;同样延长C 2B 2与直线y =x +1相交于点A 3,再以C 2A 3为边作正方形C 2A 3B 3C 3,记作第三个正方形;…依此类推,则试求 (1)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 (2)n A 的坐标
14、在等边ABC △中,点D 为AC 上一点,连结BD ,直线l 与AB BD BC ,,分别相交于点
E P
F ,,,且60BPF ∠=.
(1)如图1,写出图中所有与BPF △相似的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给予证明;
(2)若直线l 向右平移到图2、图3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来(不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探究:如图1,当BD 满足什么条件时(其它条件不变),12
PF PE =?请写出探究结
果,并说明理由.(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08泰安)
A
B
C
F
D
P 图3 A
B
C
D
P 图2
E
l
l
E
F
A
B
C
D
P 图1
l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