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康熙帝对诸臣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漠 北蒙古),使之防备朔方(北方),较长城更为坚固。”这反映了清朝( C ) A.版图进一步开拓巩固 B.长城内外治理一体化 C.边疆治理方法有创新 D.长城防范力度被削弱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康熙帝对蒙古采取恩威并施的治理方法,与明朝修长 城的治理方法相比,更为有效,故选C项;材料强调清王朝对蒙古统治的新措 施,没有体现版图的进一步拓展,排除A项;清朝长城内外的统治政策并不一 致,排除B项;康熙帝的主旨是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正确性,重心不在长城的 作用,排除D项。
5.由下表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 B )
地区
管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西藏
派遣驻藏大臣与当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赖、班禅共同治理
蒙古族地区 设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提倡民族自治 B.注重因地制宜
C.强化军事管理 D.重海疆轻边疆
解析 根据题干表格信息,可知清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方 式,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管理特点,B项正确。
解析 当时清朝虽然国力强盛,但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而言,已处于封建社 会末期,由盛转衰已不可避免,故选C项,排除B项;此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了 衰落,但并未很快走向资本主义,排除A、D两项。
3.中华文化悠远浩博,从孕育产生到恢宏壮大,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
程。不同时期的文化体现了不同的特征,下列对明清文化概括最为妥帖的
对点训练
4.清朝前中期,政府颁布的治边法律有《蒙古律例》《回疆则例》《西藏 通制》《西藏善后章程》《钦定西藏章程》《理藩院则例》等。清政府 颁布这些法律( A ) A.意图强化国家统一的局面 B.说明其民族平等意识增强 C.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分而治之 D.导致边疆管理的体制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