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的基本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20
物流学概论期末总结一、引言:物流学的概念和发展物流学是一门研究物流活动的学科,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应用系统思维和管理理论研究物流活动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二、物流学的理论基础1. 运作管理理论:包括运作策略、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以提高运作效率和减少浪费。
2. 供应链管理理论:强调整个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协调和合作,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3. 成本管理理论:以降低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等成本为目标,通过成本分析和优化来提高企业的利润。
4. 信息技术与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物流活动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可靠性。
三、物流活动的基本内容物流活动包括物流策划、物流组织、物流实施和物流控制四个环节。
1. 物流策划:包括物流战略、物流网络设计、物流设备、物流人员等的规划和决策,为物流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
2. 物流组织:包括物流任务的分解和分配、物流资源的配置和调度,确保物流活动的正常进行。
3. 物流实施:包括物流任务的实际执行和物流资源的有效利用,完成物流活动中的各项任务。
4. 物流控制:包括物流活动的监测、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和纠正物流活动中的问题,确保物流目标的实现。
四、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物流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管理的原则包括:系统思维、整合协调、顾客导向、持续改进、信息化和创新。
五、物流业的发展和现状物流业是支撑现代经济运行的基础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物流业的主要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网络化程度高、信息化程度高、服务水平要求高。
物流业的主要问题是:供需不平衡、价格压力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无法保证。
六、物流学的应用领域物流学的应用领域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物流、城市物流、国际物流等。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学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之间的物流活动的协调和管理。
第一章物流基础重点名词: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物流学:它以物的动态流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经济科学、运筹学、管理科学、技术科学和系统论的研究成果来实现物流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揭示了采购、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客户管理等物流各要素在各种物流活动中的内在联系。
重点问题:4、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2009年国务院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物流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在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中能够发挥带动作用和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能够成为国家或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创造就业领域,能成为现代科技的应用领域。
宏观层面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作用;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资源配置的促进作用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物流业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微观层面的作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竞争战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增加消费者剩余第二章物流基本理论重点名词1、时间价值:是“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存在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作时间价值。
它是使某件物品可在适当的时间被得到而创造的价值。
3、商流即商业性交易,实际是商品价值运动,是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流动的是“商品所有权证书”,是通过货币实现的。
具体的商流活动包括买卖交易活动及商情信息活动。
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所有权价值。
一般掌握1、第一利润源、第二利润源、第三利润源的主要含义?1)三个利润源侧重于生产力的不同要素。
2)从目前来看,第一个利润源和第二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
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物流学概论期末复习第一章物流基础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2、供应链物流重点问题:3、进展现代物流有什么意义?第二章物流基本理论重点掌握:名词解释:6、物流标准化重点问题:2、如何懂得商物分离?3、如何懂得物流是第三利润源?通常掌握1、第一利润源、第二利润源、第三利润源的要紧含义?第三章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运输合理化3、储存重点问题:3、运输合理化(为什么要研究运输的合理性问题)4、储存的ABC分类管理方法5、储存合理化的要紧标志是什么(如何实现)第四章物流网络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网络(狭义)2、网络经济特性3、物流枢纽4、物流基地5、物流网络规划重点问题:3、物流结点的种类与功能。
通常掌握1、物流网络的特性第五章企业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企业物流重点问题:1、企业物流的内涵及范畴第六章物流企业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企业2、第三方物流重点问题:1、物流业务外包的动因(好处)通常掌握:3、如何提升第三方物流的竞争力?第七章物流管理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管理4、物流成本5、物流质量管理6、物流成本管理重点问题:通常掌握:3、物流质量管理的内容有什么?第八章供应链管理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供应链2、供应链管理重点问题:3、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第九章电子商务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电子商务2、物流一体化重点问题:1、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相互的影响第十章国际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国际物流3、国际多式联运重点问题:1、国际物流的基本活动与特点通常掌握1、国际物流进展的背景(国际物流的典型特征)第十一章物流有关法规与国际公约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法律重点问题:通常掌握:1、你如何懂得物流活动行为受法律规范?2、为什么说物流的法律框架中运输部分的法律法规与公约体系最为完整?第十二章现代物流的进展趋势重点掌握:名词解释:2、横向物流联盟、3、绿色物流重点问题:1、绿色物流的内涵及作用。
《物流学概论》讲义物流学概论是一门关于物流管理的学科,主要研究货物的流动和供应链的管理。
物流学概论涵盖了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一份《物流学概论》的讲义,介绍了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发展趋势等内容。
一、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1.物流的定义:物流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为满足用户需求,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流资源、活动、信息和服务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适当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使物流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一种管理活动。
2.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最佳的物流组织和流程,实现产品的及时和安全交付,并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物流服务,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
3.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由物流组成要素、物流环境和物流技术三个方面组成。
其中,物流组成要素包括物流资源、物流活动、物流信息和物流服务等;物流环境包括政府政策、市场需求、经济环境等;物流技术包括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技术等。
二、物流管理的作用1.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合理的物流组织和流程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物流效益。
例如,合理安排运输路线,优化运输方式,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2.提高产品服务水平:物流管理能够实现产品的及时和安全交付,提高产品的服务水平。
例如,合理安排库存,确保货物及时供应,避免缺货现象。
3.改善供应链效能:物流管理通过整合供应链各个环节,优化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链效能。
例如,建立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协调配合。
4.提高企业竞争力:物流管理能够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例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生产周期,提高企业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三、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1.信息化: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管理正不断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例如,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2.网络化:物流管理正向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建立网络化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和协同管理。
论述物流学的主要观点物流学是研究物流活动的组织、运作和管理的学科领域,其主要观点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网络优化、物流成本控制和信息技术应用。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它强调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和协作,以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物流流程和信息流动,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降低库存和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企业需要与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紧密合作,共同协调和管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物流网络优化是物流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通过合理规划物流网络结构和优化运输路线,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物流网络优化涉及到货物的来源地、目的地、仓储设施的选址、运输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决策。
通过合理配置物流网络,可以减少运输距离和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成本控制是物流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控制物流活动中的各个环节,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库存成本、包装成本等。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运输方案、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仓储费用、降低库存水平等方式来控制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应用是物流学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信息技术应用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平台、自动化设备等。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物流企业可以实现对物流流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提高物流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物流学的主要观点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网络优化、物流成本控制和信息技术应用。
这些观点对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是物流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些观点,可以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物流学导论笔记第一章物流慨述名词解释物品: 有形物得通称, 我国物流术语标准定义为经济与社会活动中实体流动得物质资料。
物流:物流就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得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需要将运输、储存, 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与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贯号藝匀椠轰职。
物流活动: 物流功能得实施与管理过程。
物流作业: 指企业实施物流功能所进行得具体操作。
传统物流: 一般指以运输与仓储为核心得物流活动。
1、现代物流: 强调各基本功能得有机结合。
2、简答题:3、物流具有那些性质4、答: 1,、物流得生产属性2.物流得社会属性3.物流得服务属性。
5、物流得作用与地位。
6、答: 1物流就是国民经济得动脉, 就是连接国民经济各部分得纽带。
2.物流就是商品生产及流通得前提。
3.特定条件下, 物流就是国民经济支柱。
4.合理得物流就是改善经济效益得有效手段。
5.物流行业得发展加速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6.物流得发展可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
7、物流得发展可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
葷跡氩撓諱蕆论。
物流得分类有几种, 如何分类?答: 1.传统物流-现代物流2.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3.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4.区域物流-城市物流-国际物流5.企业内物流-企业外物流6.一般物流-特殊物流对赏鷺证雙紀贡。
我国物流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得主要特点就是什么?答: 1,现代物流发展得萌芽期(1949-1965)特点: 物流功能被动得服务工商企业, 还未形成真正得物流理念, 系统得物流理论处于空白期。
唠鲜叁禪粪饶丛。
2、现代物流发展得蠕动期(1966-1977)特点:物流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流通渠道单一化, 单从整体来瞧, 物流基础设施取得一定发展。
嗫辉奐泺馍撟茔。
3.现代物流得启动期(1978-1990)特点: 物流业随着国内商品流通及国际贸易不断扩大而取得较快发展, 新建大量得物流基础设施, 而且提高了物流技术装备水平, 物流学作为一门独立得学科研究悄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