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陕西小吃产业化发展之路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西安饮食企业动态分析报告1. 引言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和特色美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食需求的增加,西安的饮食企业也呈现出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态势。
本报告旨在对西安饮食企业的最新动态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2. 西安饮食企业发展概况西安饮食企业多样化且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西安饮食企业数量为5000多家,其中以小吃摊位和餐饮连锁店为主导。
为满足市民的需求,饮食企业不断推陈出新,提供更多元化和特色化的美食选择。
3. 饮食企业发展趋势分析3.1 线上外卖餐饮服务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移动支付的普及,西安饮食企业纷纷开展线上外卖餐饮服务。
通过手机软件平台,顾客可以方便地下单、支付并享受到送货上门的服务。
这种便捷的外卖服务方式迅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促使饮食企业开展更多的线上销售渠道。
3.2 西安特色小吃受欢迎西安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美食而闻名于世。
特色小吃如羊肉泡馍、肉夹馍、凉皮等成为了西安饮食的代表。
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口味、丰富的口感和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食客。
因此,西安饮食企业纷纷推出特色小吃,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3.3 环保餐饮概念逐渐兴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环保餐饮概念逐渐兴起。
许多饮食企业开始推广使用环保餐具,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同时,一些企业还注重原料的选择,采用有机食材和绿色种植方式,提供健康、安全的餐饮服务。
4. 饮食企业面临的挑战4.1 原料成本上升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饮食企业面临着原料成本上升的挑战。
特别是一些食材价格的飞涨,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保持良好的利润率,企业需要寻找更为稳定和低价的原料供应渠道。
4.2 人员成本增加人员成本一直是饮食企业的重要开支之一。
近年来,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和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导致人员成本让企业感到压力。
中国地方传统特色小吃的发展趋势中国地方传统特色小吃在不断发展中,以下是一些趋势:1.创新融合:传统特色小吃在保持传统味道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
通过烹饪技巧、配料搭配、制作工艺等方面创新,开发出新口味和新风格,以迎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
2.精品推广:针对各地传统小吃的优秀代表,进行品牌化和精品化推广。
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提升产品质量、服务体验和形象塑造,打造知名度和美誉度。
3.国际化融合:中国地方传统特色小吃积极与国际美食文化接轨,吸收和融合国际元素,探索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模式。
通过参加国际美食展览、推进中外合作交流等方式,推广中国传统小吃走向世界。
4.创业创新:随着创业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将目光投向传统小吃。
他们以创新思维和专业化经营,不断开拓新领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的销售和推广,为传统小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5.文化保护:传统特色小吃是中国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机构和组织积极开展保护工作。
推动传统小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和保护,加强文化传承和传统技艺的培训传习,确保传统小吃的传统特色得以保留和传承。
6.绿色健康:在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的趋势下,传统特色小吃也在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
注重健康食材的选择、加工方式的改进,减少添加剂的使用,提供更健康的小吃选择,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高品质食品的需求。
总的来说,中国地方传统特色小吃在发展中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也积极融入创新和时代元素,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的变化。
同时,加强文化保护和绿色健康意识的推动,将传统小吃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美食文化。
肉夹馍小吃行业报告肉夹馍,是一种源自陕西地区的传统小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美味而闻名于世。
肉夹馍小吃行业作为中国传统餐饮行业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报告将对肉夹馍小吃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现状、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一、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肉夹馍小吃作为中国传统餐饮行业的一部分,市场规模庞大。
据统计,目前全国肉夹馍小吃店数量超过10万家,年销售额达数百亿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夹馍小吃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2.消费群体。
肉夹馍小吃的消费群体广泛,既包括年轻人、白领等城市群体,也包括农村和乡镇的居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就餐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肉夹馍小吃作为快餐或夜宵。
3.地区分布。
肉夹馍小吃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区,其中陕西是肉夹馍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
随着肉夹馍小吃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也在逐渐扩大。
二、发展趋势。
1.产品创新。
随着消费者口味的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肉夹馍小吃行业也在不断进行产品创新。
除了传统的肉夹馍外,现在还有各种口味和配料的肉夹馍推出,如酸菜肉夹馍、辣子鸡肉夹馍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品牌化经营。
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肉夹馍小吃店开始进行品牌化经营。
他们通过统一的装修风格、标准化的制作工艺和优质的服务,提升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信赖度,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3.线上线下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肉夹馍小吃店开始进行线上线下融合经营。
他们通过建立线上平台,实现了外卖订餐和网上支付等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就餐体验。
三、竞争格局。
1.竞争对手。
肉夹馍小吃行业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传统的肉夹馍店、快餐连锁品牌以及其他餐饮门类。
他们通过不同的产品定位、价格策略和营销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2.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肉夹馍小吃店需要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陕西美食之旅西安的小吃文化传承与发展陕西美食之旅:西安的小吃文化传承与发展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和历史名城,拥有悠久的食文化传统。
在这个古老而繁华的城市,小吃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着西安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介绍西安小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其成为陕西美食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吃文化的传承西安小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汉唐时期,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人和旅行者。
随着各种粮食和调料的融合,西安逐渐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小吃文化。
传统技艺和家传秘方代代相传,使得西安的小吃品质得以保持。
比如韭菜盒子、肉夹馍、凉皮等,都是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成为代表性的西安小吃。
除了食材和烹饪方法,小吃文化的传承还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名城,保留了大量古建筑和传统市集。
其中著名的回民街就是西安小吃文化的集中地。
回民街作为一个传统的美食街区,汇聚了各种小吃摊点和餐馆,成为了西安小吃文化的代表。
当地居民和游客都会来到这里,品尝正宗的小吃,感受西安的独特氛围。
二、小吃文化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美食的不断追求,西安的小吃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小吃店逐渐与现代化的餐厅相融合,创新的小吃品种也不断涌现。
一方面,传统小吃店通过改良技术和改善服务,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
传统的手工制作仍然是西安小吃的特色,但现代化设备的引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餐厅式的小吃店也兴起,提供更为舒适的用餐环境和更多样化的菜单选择。
这些发展使得小吃文化适应了现代人的需求,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另一方面,西安的小吃文化还受到了其他地域饮食文化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美食的交流与融合成为新的潮流。
西安小吃的独特风味和制作方法吸引了众多外地人的目光,这也促进了西安小吃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比如,西安的肉夹馍与四川的麻辣烫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辣夹馍;中西合璧的沙拉面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追捧目标。
“千年味道”打造“千亿产业”——陕西预制菜行业调研报告“千年味道”打造“千亿产业”——陕西预制菜行业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快节奏生活的影响,预制菜市场迅速崛起。
预制菜是指经过加工、烹制、包装等工序后,可以直接食用或稍加处理即可食用的食品。
陕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以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地方风味,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对陕西预制菜行业的现状及未来进行调研分析,探讨其发展前景与挑战。
一、行业现状1.市场概况预制菜市场在陕西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预制菜的便捷性和多样性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预制菜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各类品牌层出不穷,语出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预制菜市场规模正在逐年扩大,预计将成为一个千亿产业。
2.产品特点陕西预制菜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以本地的特色食材和烹饪工艺为基础,制作出独具一格的美食。
比如陕西的手工面、凉皮、肉夹馍等,都是美味又方便快捷的预制菜产品。
此外,陕西还有丰富的糕点、小吃等预制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发展前景1.市场需求前景随着人们对美食品质和健康生活的追求,预制菜市场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尤其是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消费者越来越需要方便又健康的膳食选择。
陕西作为一个以美食闻名的省份,其独特的地方风味预制菜市场前景广阔。
2.政策与环境支持国家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的倡导,为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环境支持。
对于预制菜企业,政府将加大监管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同时,政府还将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优化。
三、面临挑战1.产品安全问题预制菜行业面临着食品安全问题。
一些不良厂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会使用劣质原材料和添加剂,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风险。
因此,陕西预制菜企业需要重视产品安全,提高品质标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2.市场竞争加剧随着预制菜市场的发展,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摘要】:陕西饮食文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传承演变,形成了由不同食材组合并且特色鲜明的饮食体系,体现出显著的陕西地域文化特色,也呈现出了陕西饮食文化的独特文化蕴涵。
【关键词】:饮食文化特色文化蕴涵浅议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及文化蕴涵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璀璨夺目的一笔,也是人们最喜闻乐道的。
中国人喜以五谷杂粮为主菜品,也讲究色香味意型,到今天餐桌文化还是人们共聚谈事聊天的最好契机。
饮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得到不少积累与演变。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陕西的特色饮食。
地处中国腹地的陕西,横联长江和黄河,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有黄土高原的粗放,又有鱼米之乡的秀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烹饪历史悠久,饮食风尚特色突出。
陕西饭菜很多都保有中国古代王朝的遗风,比如陕西小吃,更是美不胜收,借着历史古都的优势,使陕西的小吃博采全国各地小吃之精华,兼收各民族珍馐之风味,也汇集内外名饮名食之荟萃,展现了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
一、陕西饮食文化的特色饮食文化,其实表面上就是吃什么、喝什么的文化。
吃喝饮食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要,是生存的需要。
陕西饮食文化由于受地域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了今天的饮食风格,文化特色。
(一)五谷杂粮的主食风格受到陕西地域环境和气候的因素影响,使得陕北地区以五谷杂粮为主食成为一种传统的饮食习尚。
一般来说当地所出之物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人的饮食结构。
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陕西地区的农作物以高粱、黍子、糜子、荞麦、小麦、小米为主,在明代以后马铃薯和玉米也相继成为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所以五谷杂粮成为其主要的食源。
人们很少吃菜,有记载:“俗不重园蔬”,人们多食米面。
荞麦是陕北人最常食用的,而据载荞麦又是我国古代贫苦民众的常食。
人们将其制成煎饼等食品供食,当地人用谷物来酿酒以供人们日常或节日饮用。
另外陕西以前是贫瘠之地,在饥荒年间,野菜也成为人们的求生食物,这些野菜有的也变成了现在人们日常食用的菜类。
传统陕西面文化餐饮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前言一、项目背景二、项目选址三、市场解析四、店面装修五、目标客户六、菜品样式七、市场前景和竞争力八、经营模式九、项目特色十、营销十一、员工雇佣十二、投资十三、收益十四、制度管理十五、项目风险十六、项目总结前言陕西八大怪:一、面条像腰带“扯面宽得像裤带”。
扯面也叫biang--biang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biang--biang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
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
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
既可口又耐饥。
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二、锅盔像锅盖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
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
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
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
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
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没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
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
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四、碗盆难分开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
食品科技浅析陕西韩城古城旅游饮食文化及其发展策略韩欣瑞(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 710065)摘 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与旅游愈发融合,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
饮食文化既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旅游6大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大要素。
饮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特质与感官体验性对游客产生了吸引力。
陕西省韩城市作为全国百强县市以及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其饮食文化彰显了鲜明独特的关中文化。
本文以陕西韩城古城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韩城古城旅游饮食文化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古城;旅游;饮食文化;陕西韩城Brief Analysis of Tourism and Food Culture and Its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Ancient City of Hancheng,ShaanxiHAN Xinrui(Xi’an Shiyou University, Xi’an 710065,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culture and tourism have become more integrated, people’s enthusiasm for folk culture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Even if food cult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folk culture, it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of the six elements of tourism.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nsory experience contained in food culture have attracted tourists. As one of the top 100 counties and cities in China and a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n China, Hancheng’s food culture highlights the distinct and unique Guanzhong culture. Taking the food culture of the ancient city of Hancheng in Shaanx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ourism food culture in the ancient city of Hancheng.Keywords: ancient city; travel; food culture; Hancheng Shaanxi韩城市距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在陕西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副地级市,有着“小北京”之称。
试探陕西小吃产业化发展之路
摘要:陕西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西部大省,这里有着迥异而又经过千百年交融积淀的丰富文化。
陕西的宣传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正依赖于文化。
本文以陕西饮食文化中陕西小吃的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探索目标,分析现有饮食连锁产业发展模式,为宣传和发扬陕西小吃,推动陕西小吃产业化发展略作贡献。
关键词:陕西小吃;产业化;现状;发展
陕西是小吃的王国。
“锅贴凉粉酸菜炒米春卷醪糟,三原熏鸡酸汤饺子灌汤包子。
油泼面夹一口香的发抖,菠菜面营养多绝对很牛,裤带面粗得很挑战喉咙……”,正如歌词里所写的,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陕西风味小吃,可能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陕西小吃品种繁多、风味各异。
据省商务厅初步统计,目前陕西小吃有700多种。
这些小吃历史悠久,其形成,变迁,制作工艺都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陕西小吃的产业化发展,是推进陕西饮食文化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
一、陕西小吃经营现状
到陕西吃小吃,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一个普遍心愿。
在陕西西安,大街小巷几乎都能找到小吃生意。
但要说把各种小吃让游客都尝尝,想找个做法地道、卫生条件好、环境好的地方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卖小吃的主要是小摊小店,卫生环境差、食品单一、食品质量和味道把握参差不齐:有小摊贩卖的让行人当零食或是早点吃
的油塔、豆腐脑;也有家庭式的小面馆、凉皮店、泡馍馆;还有就是以某县城饮食特色为主打的餐馆。
当然,陕西小吃经历了千余年发展,成为陕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的大餐馆里,偶尔也会见到几道陕西的小吃。
但大酒店里偶有的小吃,有的品种太少,有的缺少小吃文化的宣传,且哪家酒店有哪些小吃也真是很不方便了解。
所以,陕西小吃经营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一)产品质量不高。
1.小吃店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且多各自为政,导致“就餐卫生及环境没有保证、同样产品不同口味”的现象;
2.存在个别商家只注重眼前利益,掺杂掺假、偷工减料、违背小吃的选材、制作工艺以及盛装器皿等问题;
3.小吃店一般只经营几道小吃,而小吃本身营养单一,不能兼顾营养全面、健康绿色,缺乏对消费群体长期的吸引力。
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小吃的公信力,质量不过关,更无法树立品牌。
(二)服务质量低。
在陕西吃小吃,不仅要吃出规范地道的风味,也要吃出陕西源远流长的文化,在好的意境中享受美食。
陕西的很多小吃店,都没有文化的宣传、产品的解说,也没有统一的装修和规范的管理和服务,连卫生都不能做到规范统一,这也严重影响了陕西小吃的产业化发展。
(三)产品形态少。
陕西小吃大都只能在店里品尝,店外销售还没有发展起来,束缚了其经济形式,影响了产品价值。
(四)缺乏市场化的运作。
1. 政府缺乏对陕西小吃商家的质量控制和服务标准的规范;
2. 产品线偏窄,除了主要靠现场消费外,其它可消费的路径太少;
3. 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包装不够,产品与文化的互动性不强。
陕西小吃的产业化发展,能为陕西产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政府方面也应该重视加强陕西小吃市场化的运作,进一步打造品牌,提升产品张力。
二、陕西小吃的初步产业化
在陕西众多的小吃中,凉皮、肉夹馍等的产业化已有像“魏家凉皮”、“biang biang面”、“樊家腊汁肉”等几家餐饮公司,初步摸到了陕西小吃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蓬蓬勃勃的开起了连锁店,也给陕西的这几样小吃塑造了一个从卫生、口味到服务、管理标准化的新形象,产业化取得了初步成功。
以下笔者将以“魏家凉皮”为例,分析陕西小吃产业化的经验。
“魏家凉皮”成立于1998年,已有近15年的发展历史。
它正是以当地居民消费习性为参考,从区域市场起步的餐饮产业。
同时,
凭借对国内外餐饮连锁经营企业管理的深入研究,将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餐快连锁管理模式与中国餐饮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仓储运输,前台销售和售后服务一套新型的经营模式和完善、统一的系统。
“魏家凉皮”的产品特点:1.不仅推出原本的普通凉皮、肉夹馍,还将这些陕西小吃进行升华改进,有了独具特色的秘制凉皮、麻酱凉皮等。
同时,推出砂锅、鸡翅、汉堡、薯条、粥类和几种米饭快餐等。
这样结合市场的需求,让凉皮店突破作为零食来解馋的原始局面,可以作为一日三餐的去处,可以搭配成一顿营养全面的正餐;2.产品突破单一的同时,控制食品种类,不盲目求全,而是把大众易接受的一定数量的菜品品质和口味标准化,精益求精,保持各连锁店的味道和品质在一定水平之上。
“魏家凉皮”的经营模式:”魏家凉皮”已经从最开始的路边店铺转变为由自主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的餐饮品牌连锁加盟推广公司。
现拥有数家直营店,加盟店近百家,并在各省会城市新开直营店。
在任何一家“魏家凉皮”,统一的装修和整洁的环境便会让你印象深刻,而它对食品口味的控制、充足的份量和标准化的服务是其成功的关键。
“魏家凉皮”为陕西小吃的产业化提供了可鉴之的:对消费市场的调查把握、对自身的定位和产品及管理的标准化。
三、陕西小吃产业化发展的可行之路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陕西小吃要实现产业化,并蓬勃发展,政府需要大力提升陕西小吃的产业化整体水平。
从高质量、标准化到大力宣传和市场化运作各方面都要下功夫,才能打造陕西小吃品牌。
(一)提升标准。
标准化是小吃这种区域性产品发展的重大障碍。
纵观肯德基、德克士等西方快餐,标准化管理和专业化生产是其最大的特点。
反观陕西小吃,目前基本上多为手工制作,且原材料供应、制作工艺、服务方式还远远没有达到专业化的程度,产品质量,味道等当然也就不易掌控。
没有专业化的生产,就不能将产业做大做强。
陕西小吃产业发展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借助现代先进的食品工艺,借鉴西式快餐的经验做法,再结合产业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探索如何将陕西小吃专业化。
(二)严控质量。
陕西小吃作为产品,它的质量主要指产品本身和服务的质量。
首先是产品本身的质量,主要指原料新鲜程度、口味、营养成份、工艺及味道是否正宗、产品卖相是否好等;二是指服务质量,主要指服务是否规范、解说是否准确、表演是否切合主题等。
此外,还要设置行业门槛,要以行业协会等形式根据店面规模、经营档次、服务质量等对小吃商进行分类,给广大消费者提供分类消费的选择。
(三)加强宣传。
陕西小吃现有有效的宣传方式主要是靠社区宣传,靠口碑。
但要迅速提升陕西小吃的整体影响力,还需要全面立体的宣传。
比如:在陕西小吃店营造文化环境,从装修、服务、宣传画到服务人员的解说培训,都要重视,侧重介绍陕西小吃相关历史故事及营养价值,也可增加相关民俗表演;举办品质控制良好的陕西美食文化节;制作传承饮食制造工艺等文化的广告片;免费发放易于携带、且印有陕西小吃的宣传资料;在陕西沿线、进出地界口、各县城醒目位置树立宣传标牌等。
(四)重视策划。
陕西小吃必须不断发展,除了自身标准化、提高质量、加强宣传之外,必须重视策划。
可以在节点上按照春、夏、秋、冬四个节气,并辅以油菜花节、旅游黄金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来营销产品,在产品内容上可以根据季节变化相应开发不同品种来营销;也可以加强与省内外旅行社的联系合作,为游客提供消费的新概念;为适应向外省市地方的发展,则需要保持特色的同时,给陕西小吃不断注入销售地新的元素等。
(五)产业、产品和空间的合理规划布局。
首先是要做好产业和空间布局的合理对应。
比如:肯德基主要布局在交通发达、人流集中的繁华地段。
而陕西小吃在各县城主要是就地销售,体现地方特色;在城市主要依靠社区。
建议规划各地
专门经营陕西小吃的区域,做出品牌和影响,使前往的游客也能非常明了。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产品与产业的相互关系。
做到销售的产品及销售价格互补性的分类经营,在不同的维度上提供多种选项,达到产品服务多样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又不产生产品销售方的消极竞争。
同时,根据消费选项划分区域,比如:陕西小吃高端区主要针对高端客商,要突出文化性;中心区主要针对游客,要突出口味;普通区则主要针对学生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要突出经济实惠。
四、陕西小吃产业化的前景
陕西小吃产业,需要品牌化、标准化、规范化、连锁化,才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
加之政府对小吃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以政府形式组织开发小吃,才能有机会走出国门,不仅输出产品,也输出文化。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参考文献:
[1]卞文志;范建荣:《名小吃与产业化》,《美食》,2004年第06期。
[2]红叶:《名家谈小吃的生意经》,《中国食品》,2009年第07期。
[3]薛维:《地方小吃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价值工程》,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