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框和朋友在一起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37.52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框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友谊与成长同行”,主要讲述了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成长过程中建立和维护友谊。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力量,学会珍惜和呵护友谊,成为善于交友的人。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人际关系。
他们对友谊有一定的理解,但可能在如何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如何维护友谊等方面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友谊,学会在成长过程中与朋友共同进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朋友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培养学生在与朋友相处时的沟通能力、包容心和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在成长过程中珍惜友谊,积极面对友谊中的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重要性,如何在成长过程中建立和维护友谊。
2.难点: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友谊的原则,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和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友谊的力量。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友谊中的经验和感悟。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和处理友谊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案例、图片、视频等。
2.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明确各环节的时间安排。
3.准备教学课件,突出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成长过程中建立和维护友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友谊的力量,引导学生思考友谊对自己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友谊中的常见问题,如矛盾、误解等。
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分析友谊中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友谊中的经验和感悟。
要求学生从沟通、包容、责任等角度分析,并提出解决友谊中问题的方法。
和朋友在一起
1、朋友的重要作用
①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
②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1。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课时和朋友在一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友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变化,学会把握友谊。
【过程与方法】正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友谊带给我们的力量,在新环境中建立新友谊。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
【教学难点】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方式歌颂着友谊,也留下一段段佳话。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世代为人们所称赞。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因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地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
人们又留下了“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佳话。
同学们,你是否拥有这种珍贵的情谊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我的朋友圈1.交往对象的选择(教材P38)设计意图:让学生觉察到自己现在的交往对象选择上的倾向性,可能多数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同龄人,更加渴望与同龄人有更多的互动,彼此分享生活体验。
(1)完成选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把每个问题的选择涂在相应的符号里。
(2)交流思考:老师调查一些学生的选择情况,引导学生发现选择的共性,即大多数人会选择同伴作为交流对象。
(学生的答案会呈现多样性,一些学生会更愿意和父母、老师或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不管哪一种选择都是正常的。
)(3)引导讨论:这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伙伴、同学、朋友,已经成为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 朋友圈的变化(教材P39)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的朋友关系进行梳理,从交友模式、特点,朋友圈的变化等方面对自己的友谊状况进行觉察和了解。
(1)学生探究:学生自己完成“我的朋友圈”。
(2)交流分享:要求学生看图思考教材上的相关问题,请愿意交流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朋友圈由“熟悉”到“增加了几分陌生”;有的同学朋友圈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有的同学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1框和朋友在一起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和朋友在一起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一曲《朋友》让许多人感慨万千,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朋友。
下列关于朋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美酒就没有朋友
B.为朋友两肋插刀,义不容辞
C.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D.结拜兄弟即为朋友
2.西塞罗说:“所谓友谊这种东西,存在于一切人的生活中,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谊,那他可能无法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这句话说明()
A.友情只是一部分人的需要,孤独的人不需要友谊
B.友谊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没有友谊的人会死掉
C.友谊是人生的一种需要
D.友谊对于意志不坚强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3.嗷嗷待哺的婴儿主要是与妈妈交流,蹒跚学步的孩子主要在父母的引导下逐步跑跳自如,咿呀学语的幼儿开始与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嬉戏……上述现象()
①说明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范围会越来越大②启示我们要积极交往,不断扩大交往范围
③说明了友谊与成长同行④说明了人交往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图是小明画的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变化图,尚未完成。
圆心部分(即
①处)应该填写()
A.父母
B.朋友
C.我
D.老师
5.李明因病住进了医院,既耽误了功课,心情也糟糕到了极点。
这时候朋友刘杰来到了他身边,不仅帮他补习功课,而且还不断鼓励他和病魔作斗争。
李明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获得了力量,积极配合医生战胜了病魔,得以早日康复出院。
这一事例说明()
①友谊能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②友谊能够给我们带来帮助、支持和力量③人生离不开友情,朋友伴我们同行④任何事情都必须依靠他人,否则将一事无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大部分中学生认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最重要,而且快乐的时刻是“与朋友在一起”。
这反映了()
A.交朋友已成为当今青少年的时尚
B.朋友已成为青少年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C.青少年与父母没法交往
D.中学生兴趣爱好广泛
7.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经说过:“友谊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的光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友谊使我们的生命更精彩②有了友谊就有了一切③友谊可以使我们共同进步④有了友谊,我们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
8.“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而理性的思考。
”培根的这一名言告诉我们()
A.朋友的帮助会激励我们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B.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
C.只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需要友情
D.困难和挫折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
9.“朋友如打开的窗户,友谊如照射进来的阳光。
”朋友和友情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下列表达友情的诗句有()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萧伯纳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通过交往,能够实现心灵沟通,找到感情寄托,保持心情愉悦
B.通过交往,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C.在交往中,朋友的帮助可以激励我们去战胜困难,战胜挫折
D.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1.“在我难过的时候,是朋友在安慰我;在我高兴的时候,是朋友与我一起分享;在我遭遇挫折的时候,是朋友给我鼓励;在我得意的时候,是朋友将我唤醒。
”这段话说明()
A.朋友就是一切,比父母更重要
B.交友就是为了利用他人
C.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D.没有朋友,我们无法生存
探究创新
12.上小学时小红一直是小玲最亲密的朋友,但升入初中后情况有了变化:她们在同一所学校的不同班级,只有在中午和下午放学后才匆匆相见。
喜欢打排球的小红有了一些新朋友,她与球友们玩得很开心,似乎不太看重与小玲的友谊,对苦闷的小玲也不关心。
小玲虽然也想学打排球,但对加入小红的朋友圈并不感兴趣,她希望能像以前那样,只和小红在一起。
小玲的想法对吗?小红的做法有没有不妥的地方?她们该怎么办?
13.《中国青年报》曾就中学生在择友、交友方面做过专门调查。
在“你有知心朋友吗?”这一栏的调查中,2500多名中学生中有72%的同学非常肯定地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
许多同学认为只有拥有朋友和友情的生活才是快乐的、美好的,有的同学甚至认为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
另外28%的同学回答自己没有知心朋友,他们并不是不想有朋友,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
(1)想一想:假如你是被调查的对象,你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2)找一找:你认为有的同学生活中没有知心朋友的原因是什么?(至少两方面)
(3)说一说:从这份调查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14.小花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总是忙于学习,不愿与同学交往。
一天,老师提醒她,要多与同学们交往。
她心里想,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干呢!但是,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于书本,小花也感到似乎缺少点什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2)你认为小花该怎么办?
知能演练·提升
1.C
2.C
3.B
4.C
5.B
6.B
7.D
8.A
9.D
10.B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和往来。
人类需要交往,没有人能够脱离他人而独立生活。
题文中的名言体现了交往对完善自我的意义。
故选B项。
11.C
12.答案(1)小玲只想和小红在一起的想法是不对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交往范围会越来越大。
(2)小红的做法存在不妥的地方。
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拓宽视野。
小红的交往圈子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是正常现象。
但她也要珍惜友情,关心朋友,帮助朋友战胜困难。
(3)小玲要通过好的方式,如参加集体活动、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等,扩大交往的范围,结识更多的朋友,积极进行交往。
小红在扩大交往范围的同时应更加珍惜与小玲的友情。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交往圈的理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大,因此小玲的想法不对。
结交新朋友的同时应不忘老朋友,这样才会交到真正的朋友,因此小红的做法也不妥。
她们应该通过恰当的方式,在扩大交往范围的同时,彼此珍爱友情。
13.答案(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有或没有。
(2)心理方面:青春期闭锁心理。
性格方面: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往。
交往能力方面:交往能力欠缺,不懂得交往的艺术,不会与他人交往。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必须与他人交往。
只有在健康、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我们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交往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必要的。
青少年时期的交往显得尤为重要。
14.答案(1)“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不对。
因为与同学交往,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感受集体温暖,增加学习的动力。
(2)在观念上,改变错误的认识;在行动上,积极与同学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