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1.51 MB
- 文档页数:31
肾风(IgA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23年版)一、本方案适应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肾风(TCD编码:A04.05.07)。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IgA肾病(ICD-10编码:N02.801)o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00~2008)、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制定的《IgA肾病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实践指南》。
尿血,或尿中泡沫增多,或眼睑、足附浮肿,或腰酸、腰痛,或自觉无明显不适感。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2年《KDIGO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临床诊疗指南一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修订,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及《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2008年)。
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患病时间超过3个月;部分患者急性起病,病程较短;血尿以异形红细胞为主,蛋白尿以中分子为主;肾活检病理诊断为IgA肾病;排除继发性因素。
(二)证候诊断(1)气阴两虚证:尿血,或尿多泡沫,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易感冒,腰酸膝软、口干目涩、眩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舌红或淡红、苔薄或少苔,脉细或细数。
(2)肺脾气虚证:尿血,或尿多泡沫,神疲懒言,纳少、腹胀,易感冒,自汗,大便澹,或有眼睑、足附浮肿。
舌淡红,舌体胖、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3)肝肾阴虚证:尿血,或尿多泡沫,目睛干涩,眩晕耳鸣,咽干而痛,腰酸膝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偏干。
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或弦细数。
(4)肾络瘀痹证:尿血,腰部刺痛,或久病;或见面色晦暗或薰黑,唇色紫暗或有瘀斑,肢体麻木。
舌暗,或舌有瘀点、瘀斑,或舌下脉络瘀滞,脉细涩或涩。
(参考肾病理可见血管褛闭塞、微血栓形成,球囊粘连,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等)。
(5)风湿内扰证:尿多泡沫或尿血,短期内加重;有新近出现或加重的困乏和水肿,舌红或淡红,苔薄腻,脉弦或弦细或沉。
IGA肾病超声诊断标准
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对肾脏进行形态学观察,有助于判断肾脏是否存在异常。
然而,超声检查并不是诊断IgA肾病的标准方法,因为超声检查在肾脏病理学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超声检查中,IgA肾病患者的肾脏可能表现为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形态饱满,肾皮质回声增强,肾髓质回声减弱,集合系统回声增强等异常表现。
但是这些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其他类型的肾脏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表现。
因此,要确诊IgA肾病需要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
肾脏病理学检查可以通过肾活检等技术手段获取肾脏组织样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的结构和病变特点,从而对肾脏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型。
总之,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初步筛查肾脏疾病的方法之一,但要确诊IgA肾病需要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自身健康的疑虑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医学诊断和治疗。
1。
iga肾病分型诊断标准
iga即IgA,指免疫球蛋白A,是血清重要的免疫物质,英文字母为ImmunoglobulinA。
可以从分型、分布、功能等方面进一步了解。
IgA肾病只有病理分级。
通常采用Lee氏分级和Haas氏分级,均根据肾小球病变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5级。
Lee氏分级:
2级肾小球轻微病变或肾小球局灶系膜增殖和硬化,均无肾小管间质病变;
3级弥漫肾小球系膜增殖,偶见小新月体和粘连,肾小管和肾间质出现局灶间质水肿,偶见细胞浸润,罕见肾小管萎缩;
4级重度弥漫肾小球系膜增殖,部分或全部肾小球硬化,可见新月体(<45%),小管萎缩,间质炎症浸润和纤维化;
5级病变性质类似4级,但更严重,肾小球新月体形成>45%,小管间质病变也更严重。
Haas氏分级:
1级仅见肾小球系膜区轻微系膜细胞增生,无节段性或球性硬化,无坏死,无新月体;
2级与原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相似,伴轻度系膜细胞增生,无新月体或坏死;
3级不足50%的肾小球出现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可以只限于系
膜细胞,也可伴内皮细胞增生,以节段性分布为主,可有少数新月体;
4级超过50%的肾小球出现细胞增生,增生细胞常为系膜细胞中度以上的增生,也可伴内皮细胞增生,多数弥漫性增生,部分节段性增生,可有新月体或坏死;
5级40%以上的肾小球呈现球性硬化,表现上述各种肾小球病变,常见肾皮质>40%的肾小管萎缩或肾小管数减少。
iga肾病lee分级标准iga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内沉积的免疫球蛋白a(iga)为特征的原因未明的肾小球疾病。
iga肾病是成人和儿童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肉眼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
iga肾病的病理学特点是肾小球内存在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局部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肾脏功能不全。
iga肾病的分级标准是评价iga肾病病理学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目前,iga肾病lee分级标准是国际上最广泛应用的iga肾病分级标准。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肾小球内沉积的免疫复合物的程度和范围来评价iga肾病的病理学分级。
该分级标准共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lee1、lee2、lee3和lee4。
lee1级iga肾病是指肾小球内仅有少量的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且仅限于肾小球系膜区。
在这种情况下,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正常,肾小球滤过率(gfr)一般不受影响。
因此,lee1级iga肾病的预后较好,肾功能基本保持稳定。
lee2级iga肾病是指肾小球内iga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多,但仍限于系膜区。
这时,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出现轻度损害,gfr可能略有下降。
与lee1级相比,lee2级iga肾病的预后较差,但大多数患者仍能保持较好的肾功能。
lee3级iga肾病是指肾小球内iga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多,且已经扩散到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区域。
这时,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已经明显受损,gfr可能明显下降。
与lee2级相比,lee3级iga肾病的预后更差,但仍有一部分患者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肾功能。
lee4级iga肾病是指肾小球内iga免疫复合物沉积非常严重,已经出现广泛的肾小球炎症和纤维化,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已经严重受损,gfr可能严重下降。
这时,患者的预后非常差,肾功能很难得到恢复。
总之,iga肾病lee分级标准是评价iga肾病病理学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它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iga 肾病的诊断标准一、概述IgA肾病(IgAN)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
近年来,随着对IgA肾病研究的深入,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提高,但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和早期诊断方法。
本文将介绍IgA肾病的诊断标准。
二、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
2. 病理学检查:光镜检查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毛细血管壁损伤以及节段性病变等改变;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A沉积。
3.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肾脏形态及功能,排除其他继发性IgA肾病可能。
4. 实验室检查:血清IgA水平升高,补体C3降低是IgA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
此外,尿液检查可发现红细胞计数增加、白细胞计数异常等。
5. 分期与分级: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可将IgA肾病分为不同的分期和分级。
6.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尿和蛋白尿:在确诊IgA肾病前,应排除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等因素导致的血尿和蛋白尿。
三、诊断流程在临床上,IgA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诊断流程:1. 初步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初步评估,包括询问症状、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2.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和尿液常规检查,以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和肾脏功能。
同时,血清IgA水平和补体C3水平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3. 影像学检查:如前所述,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尿和蛋白尿的原因。
4. 病理学检查:当怀疑为IgA肾病时,需要进行肾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并进行光镜、免疫荧光镜检查等。
这是确诊IgA肾病的重要手段。
5. 分期与分级: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以及病情轻重,IgA肾病可分为不同的分期和分级。
6. 治疗和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等。
/
IgA肾炎的症状有哪些,有什么样的诊断标准?
IgA肾炎的常见症状
小血管纤维性坏死、水肿、低热、腹痛
IgA肾炎有什么症状
一、症状
本病多见于年长儿童及青年,男女比为2∶1,起病前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也有由腹泻、泌尿系感染等诱发的报告。
临床表现多样化,从仅有镜下血尿到肾病综合征,均可为起病时的表现,各临床表现型间也可在病程中相互转变,但在病程中其临床表现可相互转变。
80%的儿童IgA肾病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北美及欧洲的发生率高于亚洲,常和上呼吸道感染有关(Berger病);与上呼吸道感染间隔很短时间(24~72h),偶可数小时后即出现血尿。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也有些患儿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此时血尿既可为发作性肉眼血尿,也可为镜下血尿。
蛋白尿多为轻~中度。
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约占15%~30%,“三高一低”表现突出,起病前也往往很少合并呼吸道感染。
亦有部分病例表现为肾炎综合征,除血尿外,还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好发于年龄偏大者,成人占20%,儿童仅5%。
高血压是IgA肾病病情恶化的重要标志,多数伴有肾功能的迅速恶化。
不足5%的IgA肾病患者表现为急进性肾炎。
二、诊断
约5-10%的IgA肾病患者以急性肾衰竭表现起病,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是导致急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
部分IgA肾病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即表现为慢性肾衰竭。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igasy/zztz/。
确诊IgA肾病要做肾穿刺活检,风险大吗?晋城博润微创外科医院来告诉你。
Q:肾活检是诊断IgA肾病的金标准,但肾活检毕竟是一个侵入性的检查,会不会有什么风险?在临床上,病人来看病了,只能说可能是IgA肾病。
最后确诊要靠肾穿刺。
肾穿刺,它是在超声引导下,是经过局部的麻醉,不用全麻,先给一点局部的麻醉,麻醉以后,我们再用一根穿刺针,根据我们的操作规程穿刺到肾脏以后取出组织,所以说很快、瞬间就能完成。
现在我们做的方法都是在B超引导下,所以相对是安全的,当然我们医疗工作、医疗操作不可能没有万一的时候,都会有非常特殊的情况,一些病人的个体差异,病人的状况,以及肾功能的改变和其他器官的损伤,还有他本身的一些发育异常,比如他原来血管的走行就有异常等等,各种原因,在肾活检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基本上应该是安全的。
在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仍然要去考虑这种风险,有一定的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就是穿刺点出血,所以这一点就是说我们为什么在肾穿刺之前,我们的护士同志,事先从护理上要准备好,医生在操作的时候,是在B超引导下,更准确地,用一个针穿进去。
所以这样的话,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肾脏改变的情况。
我们在每次做肾穿刺的时候,都要有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所以在跟患者去交待病情,请他们签知情同意书的时候,医护人员,尤其是我们医生要付出很多智慧和劳动,去把病情说清楚,而且为什么要做肾活检,也要告诉患者和家属,交待清楚以后,患者和家属会配合去做好肾活检的。
只有肾活检清楚了,我们才能够针对肾活检的结果,去提出相应的治疗办法,因为不同的改变,我们采取的治疗方式是不完全一样的。
在某些病理改变的前提下,我们用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去进行治疗,不是千篇一律的,所以说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为了诊断更清楚,为了今后的几十年,他的预后更好一些,为了让他不走向尿毒症,我们肯定还是希望患者和家属来配合医护人员,我们也会把经常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告诉患者和家属,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同后,到目前为止肾活检仍然是一个金标准。
IgA肾病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IgA肾病,又称IgA肾病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区沉积IgA免疫复合物。
在诊断和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实验室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IgA肾病的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以及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IgA肾病的实验室检查尿液检查1.尿常规检查: IgA肾病患者尿蛋白通常为轻度至中度持续性蛋白尿,有时可伴有镜下血尿。
尿液检查对于了解肾功能的损害程度至关重要。
2.尿蛋白电泳:通过电泳分离尿液蛋白,可以观察到IgA蛋白的异常沉积情况。
血清学检查1.血常规:一些患者可能会有轻度贫血,血小板计数有时也会增高。
2.肾功能检查: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能够反映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3.免疫学检查: IgA肾病患者的血清中常常可见IgA水平升高,免疫球蛋白测定可以帮助诊断。
IgA肾病的诊断临床表现1.肾炎综合征:包括持续性蛋白尿、镜下血尿、高血压以及肾功能损害等表现。
2.肾活检: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是IgA肾病的特征性改变,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IgA肾病的鉴别诊断1.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 IgA肾病的肾小球系膜区沉积有别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沉积位置。
2.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鉴别: IgA肾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考虑进行鉴别。
综上所述,IgA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肾活检结果可以明确诊断该疾病,并且需要与其他类似疾病加以鉴别,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非常重要,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专业人士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