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9
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先生为什么要提出“抱定宗旨”的要求?答:蔡元培先生之所以首先提出“抱定宗旨”的要求,是因为当时北大风纪败坏,腐败不堪,因此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并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一观点在当时可谓一声惊雷,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接下来他尖锐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思想来“混文凭”,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其深层次原因正在于北大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抱定宗旨,这样才会珍惜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这篇演讲稿中可以看出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答:当时的社会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即便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也难脱流俗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谓的学习只是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突击讲义,只图蒙混过关3、你怎样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答:这是蔡元培先生在谈到“抱定宗旨”这个观点时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蔡先生之所以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与当时北大的腐败有关,作者想让青年学生明确大学的性质,来大学学习不是为了做官致富,这才有可能消除当时北大所存在的弊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还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即是要身处象牙塔的师生们不要受外界不良风气的侵袭,也不要受外界思想的束缚,而是发扬自由、独立的精神,用深邃的思想、深刻的见解、朴实的作风,去研究高深的学问,使自己处于社会思想、人类科学的最前端,并用研究出的成果启发人们的心智,造福于社会4、《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理有何特点?答:《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说理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情理并重本文不仅仅只是说理简要透彻,而且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文中既有痛心的指陈,又有激越的阐发,还有设身处地的忠告(2)善用反问讲述“三事”的三个段落中,都有反问句,不仅使人警醒,而且还语重情长(3)语言明晓通畅当时还处于文言文、白话文交替之期,本文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融于一体,堪为中国现代演讲之经典(4)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当时北大校风颇不尽如人意文中列举的各种腐败现象确实存在,对这类现象痛加针砭,大有催人奋进之势,演讲中提出的三个要求,都含有匡正时弊的功用。
(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肄.业(yǐ) 干禄.(lù)冶.游(yě)造诣.(yì)B.切磋.(cuō) 商榷.(què) 敷衍..(fū yǎn) 弭.谤(mí)C.訾詈.(lì) 相勖.(ūn) 砥砺..(dǐ lì) 贻.误(yí) D.塞.责(sè) 颓.俗(tuí) 提携.(ié) 筹.集(chóu)解析:A项,“肄”应读yì;B项,“弭”应读mǐ;C项,“勖”应读ù。
答案:D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茅于轼先生是我敬重的经济家,但是茅先生教育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消除对企业家存有的偏见”,这话就值得。
②朝韩两方曾于去年2月举行过军方,但谈判未取得任何结果。
③以前美菱公司对工业设计不够重视,如今成立了工业设计中心,使这项工作走上了,开始发挥它的功效。
④用积极乐观的观点评价他人当然是可取的,但别人却不太可取。
A.商榷会面正规指摘[]B.商榷会晤正轨指摘C.商量会晤正轨指责D.商量会面正规指责解析:“商榷”,商讨,多用于书面语。
“商量”,交换意见,多用于口语。
“会晤”,会面,会见,多用于郑重场合,能带宾语。
“会面”,见面,彼此对面相见,多用于一般见面,不能带宾语。
“正轨”,正常的发展道路。
“正规”,符合规定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形容词。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强调“摘”。
“指责”,指摘,责备,强调“责”。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山师范院音乐系教师杨胜利表示,“艺考”如今已被不少习成绩不理想的考生或家长视作了考大或考一流大的“终南捷径....”。
B.日前,台湾一名男子在公交车上殴打一名中年女乘客,而司机和其他乘客都无动于衷....。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一课时训练(含答案新人教)第四单元伟人之音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肄业()②相勖()③訾詈()④指摘()⑤造诣()⑥砥砺()⑦商榷()⑧会晤()⑨沦丧()⑩敷衍()⑪贻误()⑫轻侮()⑬干禄()⑭当轴()(2)给多音字注音①干干禄干劲②教教员教书③轴轴承压轴戏④塞活塞塞北阻塞2.辨形组词①肄肆②弭弥③砥邸诋抵④贻怡饴眙3.词语释义(1)肄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干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弭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相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5)终南捷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6)刮目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7)另眼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8)责无旁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9)开诚布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指摘指责二者都有批评责备之意,但二者的词义轻重不同。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肄.业(yǐ)干禄.(lù)冶.游(yě) 造诣.(yì)B.切磋.(cuō) 商榷.(què)敷衍..(fūyǎn) 弭.谤(mí)C.訾詈.(Iì) 相勖.(xūn)砥砺..(dǐ lì) 贻.误(yí)D.塞.责(sè) 颓.俗(tuí)提携.(xié) 筹.集(chóu)【解析】A项,“肄”应读yì;B项,“弭”应读mǐ;C项,“勖”应读xù。
【答案】 D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茅于轼先生是我敬重的经济学家,但是茅先生教育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消除对企业家存有的偏见”,这话就值得________。
②朝韩两方曾于去年2月举行过军方________,但谈判未取得任何结果。
③以前美菱公司对工业设计不够重视,如今成立了工业设计中心,使这项工作走上了________,开始发挥它的功效。
④用积极乐观的观点来评价他人当然是可取的,但________别人却不太可取。
A.商榷会面正规指摘B.商榷会晤正轨指摘C.商量会晤正轨指责D.商量会面正规指责【解析】“商榷”,商讨,多用于书面语。
“商量”,交换意见,多用于口语。
“会晤”,会面,会见,多用于郑重场合,能带宾语。
“会面”,见面,彼此对面相见,多用于一般见面,不能带宾语。
“正轨”,正常的发展道路。
“正规”,符合规定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强调“摘”。
“指责”,指摘,责备,强调“责”。
【答案】 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学校足球队的守门员突然身体不适,我这个替补队员只得________,上场守门。
②当时中国革命的洪流势不可挡,其间难免有泥沙俱下、________的现象。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旋律天籁协奏曲休止符余音缭绕不绝如缕B .文采脚本座右铭俱乐部鸿篇巨制异曲同功C .履职禀报亲合力传帮带弊绝风清惠民工程D .机率调剂孺子牛气垫船顾名思义一如既往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B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C .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D .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
B .“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
C .政府主导,媒体监督与宣传,社会各界积极行动,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约5800万缺失父母庇护的留守儿童身心成长、学习生活所面临的失管、失教和失衡问题。
D .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参考答案】1.A2.C3. A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
浙江绍兴山阴人,原籍浙江诸暨。
1917-192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实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
主要作品教育论著有《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
评价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他是中国近代美育的倡导者,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二)人物轶事蔡元培逸事蔡元培先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有志节、有操守的知识分子,他一生“有所不为、无所不包”,留下了数不清的趣闻逸事。
(一)家中遭火蔡元培毕生勤于治学,小时已初见端倪。
一次,他在楼上读书,家中忽然遭火,举家惶恐,家人急呼其下楼。
不想,他仍读书自若,态度极为镇定。
还有一次,蔡元培随女佣下楼,由于他年龄小加之楼梯又高,所以必须让人抱着下。
女佣先抱另一孩子下楼,令他坐在楼梯上等候。
这时因有其他事情打岔,女佣一急竟然忘了上楼。
蔡元培便端坐楼口数小时,不移位置,亦不呼其他家人,其举止安详如此,实令人诧异。
(二)脱帽回礼1917年初,蔡元培到北大。
他到校第一天,校工们排队在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自己头上的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
这一躬让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这一躬也揭开了北大新的一页。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辞的特点;2.理解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析重点语句,深入理解文章。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演讲辞定义俗称演说辞、演讲稿、讲话稿,旨在表达感情,发表建议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通过它,讲话人可以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以及思想感情传达给与会者,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宣传和教育的目的。
演讲辞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写作要求第一中心必须突出;第二.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作者介绍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
蔡元培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品格是中华民族的无穷财富。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影响世界历史百人名单”中,排在孔子、孟子、孙中山、毛泽东之后,是中国第五人。
马丁·路德·金(1929年1月15日-1968年4月4日),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1948年大学毕业;1948年到1951年间,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被人刺杀,年仅39岁。
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写作背景《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1)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________,容有底止。
(2)不惟________,更宜________,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3)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________,无虞缺乏矣。
A.学问道义相勖开诚布公旁征博引B.造诣开诚布公道义相勖旁稽博采C.学问开诚布公道义相勖旁稽博采D.造诣道义相勖开诚布公旁征博引答案:B解析:学问:知识,学识;造诣:学问、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与“容有底止”搭配的用“造诣”更合适。
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道义相勖:在道德、正义等方面相互勉励。
根据第(2)句中“不惟”、“更宜”等词可知,上下句应按由轻到重的逻辑来排列,故先选“开诚布公”,然后选“道义相勖”。
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大量引用材料;旁稽博采: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查考、大量地引用材料。
选“旁稽博采”更符合“典籍满架”的作用。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
B.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诸君为大学学士,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C.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D.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微言大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
答案:D解析: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此处应为“精旨奥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北京大学。
一时间,北大成为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B.微信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像百度一样,具备高效的流量分发能力,也不可能把朋友圈变成集贸市场,微信电商一开始就没有中心化的可能。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人生如行路,每个人都是这条路上的行者,不停地跋山涉水。
在起伏不平、曲折多变的旅程中,多元的生活、激烈的竞争、动人的诱惑,有时慷慨地馈赠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机会;但也有时,在这些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美景”之下,可能潜藏着一个个或深或浅的“陷阱”,隐伏着一些或大或小的危机。
在人生“苦旅”中,我们专心“走路”而不“观景”,放下心中的舍与不舍,坦然接受生活馈赠的一切。
在北大未名湖畔一个幽暗的角落里,有一尊半身的铜像屹立在青松之间。
这里是北大的一方净土。
他守护着这方净土,一如他生前。
他注视着这些孩子,一如他生前。
他勉励着这群老师,一如他生前。
而他孤独的身影,在历史发黄的书页里,拖得很长很长。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于1917年初任北京大学校长,将其“教育救国”思想用于改革北大,使北京大学一举成为我国学术研究气氛浓厚的高等学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毛泽东给予他高度评价:“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统观蔡元培一生的教育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蔡元培先生以其饱满的爱国热情,立志教育救国,形成了包括“健全的人格”“五育并举”和大学教育功能在于“服务社会”等在内的教育思想,并大力付诸实践,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运用角度] 可用于“和谐”“个性与发展”“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育兴国”“创新”等写作话题中。
示例一:说到包容,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主张。
这几年,我们颇有点谈自由色变,所以,这兼容并包也就不怎么提了。
但是,不久前,北京大学金开诚先生写了一篇《漫话校训》的文章。
文章说:清华大学的校训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令人大为激赏,但是作为在北大长期工作和学习的北大人,金先生竟不知道北大有什么校训。
不知道北大校训的金先生,却记得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
市第二学校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 :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时:4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稿的一般特点,把握文章结构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2、按要求从文中提取信息, 概括要点3、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学习重点】1.疏通字词,读懂文章大意2.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难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知识】(一)演讲稿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容和形式的规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容和形式。
演讲稿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的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演讲辞的特点有:①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
②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清晰。
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
③演说辞要富于感情,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口训人,也不能哗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
④语言要通俗,尽量口语化。
⑤必须有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收获。
(二)作者简介蔡元培( 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人。
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
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投身教育,1917 年起任北大校长前后共11 年。
不拘一格,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毛泽东赞扬他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阅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完成下列小题。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① 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② 。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学问、做官、做人1.“做人、做学问”是一个整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其中,做人是目标,是一种素质要求;做学问是基础,是一种知识要求。
2.温家宝同志在浙江大学看望慰问广大师生时,勉励同学们务实求学,不求虚名。
他叮嘱想从政的学生们“要做事不要做官”。
“要做事不要做官”,这不仅仅是对想从政的大学生的劝诫,更是对那些一门心思跑官、要官、当官,只想做官不想做事的为官者的当头棒喝。
“要做事不要做官”,这里说的“官”,并不单指官位,而是指领导的官僚思想、官僚意识、官僚作风。
一些人忘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千方百计谋官位,谋到官位不做实事,而是当官做老爷,高居老百姓之上,甚至贪污腐败,祸害一方。
他们所做的事,败坏了党的名誉,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谋私利,图虚名。
3.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讲起一件发生在北大的真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了,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看见一位老人走过来,就迎上去说:“您能帮我看一下行李吗?”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那位学子就得以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
过了一个多小时,年轻人回来看见老人仍在原地看着他的行李。
年轻人大为感动,深深谢过,老人就离开了。
开学典礼上,当主持人一一介绍在主席台就座的校领导时,年轻人惊讶地发现:那天给自己看行李的人,竟然是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先生。
年轻人在强烈的震撼中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人格,才是最高的学府。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蔡元培(1868-1940),中国民主革命家、现代教育家。
1912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字鹤卿,号孑民,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
浙江绍兴人。
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课一练及答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基础知识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塞(sāi)责贻(yí)误孜孜(zī)以求B.商榷(què)弭(mǐ)谤鲜(xiān)为人知C.当轴(zhóu)相勖(xù)大有裨(pì)益D.訾詈(lì)敷衍(yǎn)有案可稽(jī)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入法科者尽可肄业(肄业:就学)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
B.二曰砥砺(砥砺:培养)德行。
C.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商榷:商讨)可也。
D.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详悉:详细知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有哪些?试指出错在哪里。
①有些人把入党看作做官的终南捷径,这种思想和共产主义是毫不相干的。
②我为这事花了很多精力,虽然没办好,却问心无愧。
③面对这种混乱腐败的现状,我们能够无动于衷吗?④小张帮助李老师的东西搬上七楼,这是小张责无旁贷的责任。
⑤老同学之间,可得开诚布公,不许隐瞒实情啊。
答:4.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另写一句话,要注意句中加点的字。
例句: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仿句:阅读理解与欣赏(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节选)蔡元培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性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为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本课话题——勤奋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这句话是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学生在校应珍惜时光,勤奋钻研,增长见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是蒙古族人,祖辈几代都是清王朝的武官。
他在陆军贵胄学堂念书时就对京剧艺术特别有兴趣。
毕业后,他在蒙藏学谋得了个小差事,收入很低,维持六口之家生活过得紧巴巴。
可他千方百计要省出钱来去听戏。
他特别爱看著名老生谭鑫培演的戏,不管是下瓢泼大雨还是大雪纷飞,他总是脚踏钉鞋,手持雨伞,上戏院买张最便宜的票,潜心观摩谭鑫培的表演。
十余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城内各大戏院。
他不但刻苦、细心学习谭鑫培的表演艺术,而且还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京剧界独树一帜,成为言派创始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3.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
——郭沫若4.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
——爱迪生5.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肄.业(yì) 提携.(xié) 弭.谤(mǐ) 孜孜..求学(zī)(zī) 造诣.(yì) 敷衍..(fū)(yǎn) 砥砺..(dǐ)(lì) 相勖.(xù) 冶.游(yě) 商榷.(què) 訾詈..(zǐ)(lì)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干⎩⎪⎨⎪⎧干.禄(gān)干.劲(gàn) (2)塞⎩⎪⎨⎪⎧塞.责(sè)塞.子(sāi)边塞.(sài) (3)轴⎩⎪⎨⎪⎧当轴.(zhòu)轴.承(zhóu) (4)裨⎩⎪⎨⎪⎧能裨.实用(bì)裨.将(pí) 2.语境辨析法(5)该公司应该对因不如实记载.(zǎi)装载.(zài)重量所造成的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塞(sāi)责贻(yí)误孜孜(zī)以求B.商榷(què)弭(mǐ)谤鲜(xiān)为人知C.当轴(zhóu)相勖(xù)大有裨(pì)益D.訾詈(lì)敷衍(yǎn)有案可稽(jī)【答案】D【解析】A项,“塞”应读为“sè”;B项,“鲜”应读为“xiǎn”;C项,“裨”应读为“b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会晤自趋正轨根基深固以诚相待B.劝勉砥砺德行无动于中能禆实用C.提携开诚布公光阴虚渡付价接物D.肄业大相背弛精旨奥义潦草塞责【答案】A【解析】B项,“中”应为“衷”;C项,“渡”应为“度”;D项,“弛”应为“驰”。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入法科者尽可肄业(肄业:就学)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
B.二曰砥砺(砥砺:培养)德行。
C.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商榷:商讨)可也。
D.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详悉:详细知道)。
【答案】B【解析】应为“磨炼”。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超女经济”的烘烤下,现在的超女已经不再是第一届第二届里那种简单的“想唱就唱”了,它已经成了一条走进娱乐圈演艺界的“终南捷径”。
B.执法部门只要真正做到了严格执法,问心无愧,就丝毫不应该惧怕相反还应欢迎媒体的监督,乐于将自己全方位地暴露在舆论监督的阳光之下。
C.专家们普通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住房问题全部推向市场,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保障他们的居住要求,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D.如果没有政界的支持,再好的点子也可能被埋没;如果没有商界的参与,任何再好的城市规划都有可能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
【答案】C【解析】“政府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累赘,可改为“政府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