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剥离胎盘术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分析胎盘剥离在剖宫产术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术后出血情况,因此对于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的影响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来介绍一下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的基本概念。
胎盘自然剥离是指在自然分娩或剖宫产术中,胎盘脱离子宫壁并自行排出的过程。
而人工剥离则是指在产程中用手术刀或钳子等工具辅助分离胎盘与子宫壁的过程。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剥离方式。
我们来分析一下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
一般来说,胎盘自然剥离更加符合自然规律,对子宫壁的伤害相对较小,术后出血量也相对较少。
而人工剥离则可能会对子宫壁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增加术后出血的可能性。
人工剥离还存在操作技巧对出血量的影响,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术后出血量增加。
在剖宫产术中,选择合适的剥离方式对于控制术后出血量至关重要。
我们还需要对比一下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的优劣势。
胎盘自然剥离符合自然规律,对子宫壁的损伤小,术后出血量少,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
而人工剥离虽然可以辅助产程顺利进行,但操作技巧要求较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增加术后出血量和术后感染的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产妇和胎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胎盘剥离方式。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
术中需要医生综合考虑产妇的身体状况、子宫的情况、胎儿的情况等多种因素,以期选择合适的剥离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
人工剥离胎盘术护理常规
1、掌握人工剥离胎盘的指征,向产妇解释手术目的,解除顾虑,取得产妇配合。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导尿。
3、严密观察阴道出血及生命体征变化,了解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四项等结果。
4、抽血交叉备血,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5、术者右手五指并拢成圆锥状,沿脐带伸入宫腔,摸到胎盘边缘,左手放在腹壁固定子宫体。
6、术者四指并拢,手背紧贴宫壁,掌面朝向胎盘的母面,以手指尖和手掌的尺侧缘慢慢将胎盘自宫壁分离。
7、待整个胎盘剥离后,将胎盘握在手掌中取出。
8、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如有残缺再次探查宫腔寻找并剥离残留部分。
9、遵医嘱使用宫缩剂、抗生素预防感染。
10、一旦发现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等,停止人工剥离胎盘,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手术准备。
11、术后严密观察产妇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膀胱充盈、直肠刺激症状、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出血、会阴切口渗血和血肿、下腹疼痛等情况。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邱**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胎盘滞留的处理措施
胎盘滞留是一种比较急的情况,发生胎盘滞留时医护人员要根据胎盘分离、娩出的情况,结合产妇的身体情况做严密的观察。
如果出现阴道出血的话要及时补充全血,同时要注意安抚产妇的情绪。
1
如果胎盘已从子宫壁剥离,未排出,出现膀胱过胀的情况下,应先导尿,排空膀胱。
然后助产士用一手先按摩子宫,使子宫收缩,并轻压子宫底,用另一手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排出。
2
如果胎盘有粘连或者排出的胎盘出现缺损的情况下,应采用人工剥离胎盘术,取出胎盘或残留的部分胎盘。
如果取出残留胎盘遇到阻碍时,可选用大号钝刮匙,进行刮宫清除。
3
如果胎盘滞留在子宫狭窄环以上,在手取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可对产妇进行全麻,用手指扩张取出胎盘。
4
如果是植入性胎盘,在这种情况下切不可用手勉强剥离胎盘,将其挖取,这样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子宫穿孔或造成致命性出血。
此时进行子宫切除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对于坚持保留生育功能的产妇,可以进行切除植入部分和修整宫壁的处理。
在做完这些处理后,应该严格控制感染。
要注意采用有效方法进行止血措施。
出现急性出血的产妇,要及时给予全血或血浆以补充血容量。
同时,必须严格观察产妇的情况,积极进行休克的防治。
对于胎盘滞留的产妇,很可能因为失血过多、机体的抵抗降低而出现产褥感染,甚至出现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所以在抢救过程中,应该进行各项无菌操作,同时在产后根据产妇的情况选择青酶素、丁胺卡那酶素等进行抗菌素治疗。
(。
一、引言人工剥膜,又称人工剥离胎盘,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助产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妊娠足月,胎儿已死亡或出现异常,需要尽快结束妊娠的情况。
通过人工剥膜,可以促进宫缩,加速分娩过程。
本次实训报告将详细记录人工剥膜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实训心得。
二、实训目的1. 掌握人工剥膜的操作方法。
2. 了解人工剥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 熟悉人工剥膜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三、实训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x月x日地点:xx医院妇产科实习基地四、实训材料1. 妇产科临床操作包2. 手术床3. 女性患者4. 无菌器械5. 无菌手套6. 麻醉药物7. 消毒液8. 心电监护仪9. 药品五、实训过程1. 术前准备(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同意。
(2)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3)做好术前消毒,铺好无菌巾。
(4)向患者注射麻醉药物。
2. 操作步骤(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双腿屈曲,暴露外阴。
(2)术者戴无菌手套,将无菌器械放在无菌台上。
(3)术者用手指轻轻分离宫颈口,暴露宫颈内口。
(4)术者用无菌器械将宫颈内口周围的胎膜轻轻剥离,直至胎盘剥离面。
(5)术者用手指将胎盘从宫腔内取出。
(6)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如有残留,可用无菌器械清除。
(7)检查宫腔,如有出血,可用无菌器械止血。
(8)缝合宫颈内口,防止感染。
3. 术后处理(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
(3)嘱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
(4)定期复查。
六、注意事项1. 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2.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 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子宫。
4. 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 术后做好护理工作,预防感染。
七、实训心得通过本次人工剥膜实训,我对以下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 人工剥膜是一种有效的助产技术,适用于妊娠足月、胎儿已死亡或出现异常,需要尽快结束妊娠的情况。
人工剥离胎盘术同意书模板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住号:
住址:
该病情况:
术前诊断:
拟施手术:
剖宫产术
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1、麻醉意外。
2、术中、术后大出血,引起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3、羊水栓塞、DIC,危及生命。
4、新生儿先天畸形。
5、新生儿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胎儿宫内窘迫致新生儿窒息,抢救无效死亡。
6、术中子宫收缩差,或胎盘、胎膜粘连、植入,经各种处理无效,需切除子宫,术后丧失生育能力。
7、术中证实为胎盘早剥,发生子宫卒中,DIC,严重时需切除子宫,则术后丧失生育能力。
8、手术刺激血压升高,致心脑血管意外,危及生命。
9、术后感染,伤口延迟愈合;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影响肠功能;术后败血症,危及生命。
患者家属或单位意见
科室负责医生意见
院领导意见
备注。
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分析胎盘在妊娠结束后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它通过供给胎儿养分和氧气,维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剖宫产术中,胎盘的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对术中出血有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从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的定义、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以及两种方式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的定义自然剥离是指胎盘在分娩过程中自行剥离出来,通常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胎盘在子宫收缩的作用下自然脱离子宫壁。
人工剥离是指在产程中或者分娩结束后,由医护人员通过手术操作将胎盘从子宫壁上分离下来。
二、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1.自然剥离方式对术中出血的影响自然剥离方式通常不会引起过多出血,因为胎盘在分娩过程中的自然脱离是受子宫壁减少的血供和压迫作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自然剥离后子宫自行收缩,可以迅速止血,因此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
2.人工剥离方式对术中出血的影响与自然剥离方式相比,人工剥离方式容易引起较多的出血。
因为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手动分离将胎盘脱离子宫壁,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子宫壁的血管受损,引起出血。
由于手术操作的时间会较长,子宫壁可能会处于松弛状态,难以迅速收缩,从而延长术中出血的时间。
三、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的优缺点1.自然剥离方式的优点(1)出血量少:自然剥离的过程中子宫的压迫作用可以减少出血量。
(2)对子宫壁的损伤少:自然剥离由于是自然脱离,对子宫壁的血管和组织损伤较小。
(3)术后恢复快:自然剥离术后子宫自行收缩,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2.自然剥离方式的缺点(1)剥离时间长:自然剥离的时间较长,可能会延长分娩时间。
(2)术中可能出现异常:在自然剥离的过程中,有时候可能出现异常情况,例如胎盘嵌顿等。
3.人工剥离方式的优点(1)操作可控:人工剥离方式操作过程可控,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手术操作实现对胎盘的及时分离。
(2)适用范围广:对于某些产程异常的情况,如宫缩乏力等,人工剥离方式可以更快速的帮助胎儿顺利分娩。
普通产科人工剥离胎盘术患者的护理
一、定义
人工剥离胎盘术是指胎儿娩出后,术者用手剥离并取出滞留于宫腔内胎盘的手术。
二、适应症
1.胎儿娩出后,胎盘部分剥离引起子宫大量出血者。
2.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尚未剥离排出者。
三、物品准备
无菌手套1副,无菌导尿管1根,无菌无齿长镊2把,无菌干棉球及棉签若干,0.5%聚维酮碘溶液,阿托品0.5mg 及哌替啶50mg,5ml注射器2支,缩宫素1支,麦角新碱1支,急救药品等。
四、操作方法
1.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导尿排空膀胱,重新消毒外阴,术者更换无菌手套。
2.术者右手五指并拢呈圆锥形沿脐带进入子宫腔,找到胎盘边缘,手背紧贴子宫壁,以手掌的尺侧缘慢慢将胎盘从边缘部开始逐渐与子宫壁分离,左手在腹部配合按压子宫底。
待整个胎盘剥离后,手握胎盘取出。
五、护理要点
1.术前应向产妇说明行人工胎盘剥离术的目的,并做好
输液输血准备。
2.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动作应轻柔,切忌粗暴,尽量一次进入宫腔,不可多次进出。
若剥离确实困难,应考虑可能为胎盘植入,切不可强行剥离。
4.术后注意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宫缩不佳时应按摩子宫,并按医嘱注射缩宫素或麦角新碱等。
5.认真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若有少量胎盘缺损,可用大刮匙轻刮1周。
6.监测有无体温升高、下腹疼痛及阴道分泌物异常等,按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人工剥离胎盘术操作评分标准科别: 层级:姓名:日期:年月日分数:项目操作程序分值扣分准备质量标准20 分1.衣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22.口述人工剥离胎盘术的适应症 63.评估病人(产妇的生命体征、有无失血性休克,既往孕产史,有无保胎史等;胎儿娩出时间及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量;胎盘是否部分剥离或存在胎盘植入可能;产妇对徒手剥离胎盘术的了解、接受程度)64.洗手,戴口罩 25.用物齐全,保持无菌原则。
26.环境安静,温度、光线适宜,注意保护产妇隐私 2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5 分1.核对姓名、年龄、分娩过程无误。
解释人工剥离胎盘的目的,争取产妇积极配合52. 术者更换手术衣及无菌手套,重新铺巾,消毒外阴及外露脐带 53. 产妇取屈膝仰卧位,放松,取得合作,必要给予麻醉 54.术者将一首紧握子宫底部(可由助手协助),另一手并拢成圆锥形沿脐带进入宫腔,找到胎盘边缘10 5. 手背紧贴子宫壁,四指并拢,以手掌的尺侧缘完整地将胎盘分离。
当剥离时,如发现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无明显界限,且有似树根样扎进宫壁的组织,找不到疏松的剥离面时,应考虑植入性胎盘,应停止操作,不可强行剥离,避免损伤宫壁,当产后出血不能控制时,应行子宫切除术。
106.待全部剥离后,一手牵引脐带,另将胎盘握在手中,边旋转向下缓慢牵引,胎盘即可娩出10 7. 仔细检查剥离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疑有胎盘或胎膜残留时,应再次以手伸入宫腔,取出残留的组织或用干纱布擦拭宫腔,必要时行刮宫术。
10 8. 再次估算产后出血量,必要时给予输液输血。
术后给予子宫收缩药物,并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0终末质量标准15分1.操作必须轻柔,切记强行剥离或用手指抓挖子宫壁,以免穿破子宫壁。
52.密切关注产妇生命体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3.按规定时间完成(10分钟)。
5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系列考核人:1。
人工胎盘剥离术
简介
人工胎盘剥离术是一种手术技术,通常在胎儿出生后母体无法自然排出胎盘时
使用。
胎盘剥离是一项关键的医疗程序,它有助于避免出血和其他潜在的并发症。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选择进行胎盘剥离术以保护母婴的健康。
适应症
人工胎盘剥离术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 - 母体无法自然排出胎盘 - 存在严重出
血 - 胎盘位置异常 - 其他并发症需要立即处理
手术过程
1.麻醉:常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2.准备: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并准备好手术工具。
3.检查:医生会检查胎盘位置和母体情况。
4.剥离:医生会使用手术工具逐步剥离胎盘从子宫壁上。
5.排除:确保胎盘完全排出子宫。
6.清洁:清洁手术区域,并处理相关医疗废物。
风险和并发症
人工胎盘剥离术虽然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帮助减少风险,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并
发症,包括: - 出血过多 - 子宫损伤 - 感染 - 麻醉相关问题
术后护理
术后的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包括: - 监测出血情况 - 确保伤口干燥
清洁 - 遵医嘱定期复诊
结论
人工胎盘剥离术是一项重要的医疗程序,可以帮助避免并处理胎盘相关并发症。
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该了解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风险和护理要求,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健康恢复。
人工剥离胎盘术操作评分标准自然而然地,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人工剥离胎盘术,以及为什么需要对其操作进行评分标准。
人工剥离胎盘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通常在产程中由医护人员实施,旨在帮助母体顺利分娩胎盘。
而评分标准,则是为了确保手术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在深入探讨人工剥离胎盘术操作评分标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产程中的各个阶段以及产妇和胎儿在不同阶段的生理状况。
产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宫缩期、胎儿娩出期和胎盘娩出期。
而在这些阶段,产妇和胎儿的生理状况也会有所变化,比如宫缩力度的增强、胎儿头部的下降和胎盘的脱离等。
在评分标准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以便及时调整手术操作方法和力度。
针对人工剥离胎盘术的操作评分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全面评估。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产程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对产妇和胎儿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手术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手术操作规范、力度和技术、对产妇和胎儿的保护等。
手术后的监测和处理也同样重要,包括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
在具体操作评分的细节方面,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指标来进行评估。
比如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力度的控制、对产妇和胎儿的保护措施、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对整个手术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总结回顾地来看,人工剥离胎盘术操作评分标准是为了确保手术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在产程中及时调整手术操作方法和力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的风险。
个人观点是,评分标准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一种操作指南,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
也可以为手术结果的评价和分析提供依据,以及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一个更加客观和准确的手术结果。
在此,我们简要地探讨了人工剥离胎盘术操作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愿我们在医学领域的探索中能够不断进步,为更多的母婴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产科人工剥离胎盘术的护理及配合要点详解
人工剥离胎盘术是指胎儿娩出后,术者用手剥离并取出滞留于宫腔内胎盘的手术。
【术前护理及配合】
1.产妇的护理及准备
(1)向产妇讲解胎盘滞留的原因及危害,使其理解行人工胎盘剥离术的目的、必要性及并发症。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给予导尿排空膀胱。
对精神紧张的产妇,遵医嘱给予肌内注射阿托品0.5~1mg.
(2)建立静脉通路,验血型备血,做好输血准备。
密切观察产妇血压、脉搏、心率、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量等。
2.物品准备
手术衣2件、治疗巾4块、纱布20块、纱球6个、手套2副、胎盘钳1个、5ml注射器2个、棉球若干个、长镊2把、0.5%及0.2%聚维酮碘液、阿托品注射液1支、哌替啶注射液1支。
【术中护理及配合】
(1)协助医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观察产妇的反应,询问其有无刚烈腹痛,测量血压、心率、呼吸、脉搏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协助医师检查胎盘及胎膜的完整性,清点敷料器械无误后关腹,避免敷料遗留在腹腔内。
(3)遵医嘱静脉给予缩宫素及抗生素,促进子宫收缩及预防感染。
【术后护理及配合】
(1)产妇取半卧位,以利于残留组织排出。
协助产妇做B型超声检查,若提示仍有组织残留,做好清宫术准备。
(2)注意观察体温、子宫收缩、下腹疼痛及阴道流血等,每日测量3次体温,若有体温升高,及时报告医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宫缩不佳时应及时按摩子宫,遵医嘱给予缩宫素。
人工剥离胎盘术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未剥离。
2、子宫增大而软或有活动性出血,检查无软产道损伤者。
3、全麻下行难产手术者。
二、护理措施1、重新消毒和铺巾。
2、术者更换手套及手术衣。
3、必要时导尿。
4、如宫口已缩小,术者的手不能进入宫腔,可根据医嘱静推安定10毫克或杜冷丁肌注。
5、左手拉住脐带,右手四指并拢沿脐带进入宫腔,寻到胎盘边缘后缓慢剥离,注意勿损伤子宫壁。
6、在分娩记录单上做好记录,并向主管医师交班。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产妇正确的配合方法。
2、指导产妇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四、注意事项1、如胎盘与子宫壁粘连紧密,应考虑是否植入性胎盘,不要强行剥离。
2、胎盘取出后,仔细检查是否完整,如有残缺立即行清宫术。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④执行输血医嘱后记录输血过程、输血种类、数量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⑤因疾病或治疗而出现某种症状时,记录患者主诉、临床表现、处置及护理措施,观察效果并记录。
人工剥离胎盘术
以手剥离并取出子宫内胎盘组织的手术称人工剥离胎盘术。
适应症:
1、胎盘滞留。
2、胎盘娩出前出现活动出血者。
麻醉:肌注或静注杜冷丁50-100毫克。
手术步骤:
1、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导尿,术者更换手术衣及手套。
2、一手在腹部紧握宫底,另一手五指并拢沿脐带入宫腔,以手掌尺侧缘,缓慢将胎盘自宫壁分离,待全部剥离后,将其握于手中,另一手牵引脐带娩出胎盘。
注意事项:
1、术前应开放静脉,如情况较差者应备血或输血。
2、操作须轻柔,切忌强行剥离或用手指扒挖宫壁,以免穿孔。
3、剥离时如发现无明显界限,应考虑胎盘植入,应停止操作改行子宫切除术。
4、术后检查胎盘胎膜,如有残留应再次手取或用干纱布擦拭宫腔,必要时行刮宫术。
5、术后常规使用宫缩剂及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