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自然剥离方式和人工剥离胎盘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治疗体会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为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易并发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胎盘植入及早产,如处理不当,能危及母儿生命安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2007年以来对20例前置胎盘的产妇行剖宫产术分娩。
术中出现胎盘粘连,行瓤离后子宫下段胎盘附着处血窦断裂和蜕膜撕裂而大出血情况,均采用子宫腔内缝合止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2 诊断要点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初次出血量通常不多,出血反复发生,且出血量起来越多。
也有初次出血量多而导致休克的。
出血时间的迟早、出血量的多少与前置胎盘的类型有关,中央性者出血较早,量亦较多。
由于反复多次或大量阴道出血,产妇可有贫血,严重者出现休克。
腹部检查,子宫软,无压痛,胎位清楚,胎先露往往高浮,常伴胎位异常,能听到胎心,但若孕妇失血量多,胎儿发生缺氧、窘迫,则胎心可不正常或消失。
当胎盘位于子宫下段前壁时,在耻骨联合上缘可听到胎盘杂音。
B超检查胎盘定位准备率达95%以上,是较好的诊断手段,并能动态观察胎盘位置有无改变。
阴道分娩后检查胎膜破口距胎盘边缘小于7cm,则为前置胎盘;如行剖宫产术,术中可直接了解胎盘的位置。
1.3 方法剖宫产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
指征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或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量较多,头高浮,短时间不能结束分娩;胎儿窘迫。
因前置胎盘而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根据B超图像确定胎盘附着位置以及羊膜囊的位置、胎方位来选择合适切口。
如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应迅速切开胎盘,进入羊膜腔取出胎儿,胎儿娩出后,宫体肌注、静点宫缩剂,宫体常规注入催产素及麦角,亦可静脉注射催产素,及时娩出胎盘,胎盘粘连不能自然剥离而行人工剥离胎盘。
之后见剥离面大量出血,局部血窦断裂或蜕膜自肌层撕裂而出血不止,立即用纱布压迫止血后,用0-1号肠线,细圆针自宫腔内胎盘附着或蜕膜撕裂断端进入弧形穿过剥离面血窦,但不要超过肌层的1/3,8字缝合,缝合针数可根据出血面积大小而定,但不宜针数太多,达到止血目的即可;进针要适度,打结不能过度提拉,轻轻收紧即可。
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分析胎盘剥离在剖宫产术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术后出血情况,因此对于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的影响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来介绍一下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的基本概念。
胎盘自然剥离是指在自然分娩或剖宫产术中,胎盘脱离子宫壁并自行排出的过程。
而人工剥离则是指在产程中用手术刀或钳子等工具辅助分离胎盘与子宫壁的过程。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剥离方式。
我们来分析一下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
一般来说,胎盘自然剥离更加符合自然规律,对子宫壁的伤害相对较小,术后出血量也相对较少。
而人工剥离则可能会对子宫壁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增加术后出血的可能性。
人工剥离还存在操作技巧对出血量的影响,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术后出血量增加。
在剖宫产术中,选择合适的剥离方式对于控制术后出血量至关重要。
我们还需要对比一下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的优劣势。
胎盘自然剥离符合自然规律,对子宫壁的损伤小,术后出血量少,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
而人工剥离虽然可以辅助产程顺利进行,但操作技巧要求较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增加术后出血量和术后感染的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产妇和胎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胎盘剥离方式。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并不是孤立的。
术中需要医生综合考虑产妇的身体状况、子宫的情况、胎儿的情况等多种因素,以期选择合适的剥离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一、剖宫产手术指征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败者。
3.瘢痕子宫:2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500g者)及足先露。
5.前臵胎盘及前臵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臵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
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
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maternal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
(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
(2)当孕妇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
(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减轻其恐惧;产程过程中应用分娩镇痛方法以减轻孕妇的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
人工胎盘剥离术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人工胎盘剥离术:步骤和注意事项人工胎盘剥离术的目的是在分娩后30分钟内娩出胎盘,以减少出血。
以下是该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1.胎儿娩出后,胎盘未自然剥离,即使出血不多,也应进行人工剥离。
这种情况常见于完全性或部分性胎盘粘连。
如果不及时处理,一旦宫口收缩,还会造成胎盘嵌顿,使处理更加困难。
2.胎儿娩出后,虽未到半小时,但流血≥200ml,经子宫按摩和各种途径给予子宫收缩药物均未能使胎盘完全剥离。
禁忌证:怀疑植入性胎盘,切忌强行剥离。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这包括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风险和需要配合的事项,并签署必要的知情同意书。
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消毒、开放静脉、备血,并辅以镇痛镇静药物。
术者和助手需要穿戴手术衣和手套,协助患者体位摆放,并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情况或使用超声监视。
手术步骤如下: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排空膀胱。
2.麻醉:一般不需特殊麻醉,若宫颈内口较紧时,可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或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
对操作困难者可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
3.剥离胎盘:在分娩中,一手于腹部向下按压子宫底部,另一手指沿消毒过的脐带伸人官腔内,找到胎盘与子宫交界而,自胎盘下缘,掌心朝向胎盘母面,掌背贴于子宫壁,用手掌尺侧于胎盘子宫壁间隙腔像裁纸样剥离。
如能剥离出一缺I二I,继续扩大剥离面,直至整个胎盘剥离。
轻轻下牵脐带协助胎盘娩出。
然后用手掌托住整个胎盘边旋转,边缓慢拿出外。
至外口时翻转胎盘,以胎儿面娩出,并将胎膜完整带出。
注意:取胎盘至外口时翻转胎盘,以胎儿面娩出,观察胎盘小叶是否完整。
若有缺损应予清官,若粘连严重,孕妇一般情况差,考虑一次清宫有困难者清官时不强求一次彻底清完。
在剖宫产手术中,应尽可能等待宫缩和胎盘自然娩出。
只有在自然剥离困难的情况下,才考虑手取胎盘。
操作方法与分娩相同,通过子宫切口进入宫腔,清理胎盘及其残留物,并用纱布擦拭宫腔,以保持清洁。
产后出血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产后出血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产后出血试题的全部内容。
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2015。
03。
25)一、选择题(30分)1、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产道裂伤B、胎盘剥离不全C、宫缩乏力D、胎盘植入E、滞产2、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A、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B、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C、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D、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E、胎儿娩出12h内,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3、一孕妇非孕期体质量50kg,该孕妇妊娠末期总血容量大约为( )A、4900ml-5000mlB、4000ml—4500mlC、3900ml—4000mlD、5900ml—6000mlE、3500ml—3900ml4、常用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有()A、称重法或容积法B、休克指数法C、血红蛋白测定D、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E、监测体温法5、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先兆子宫破裂的症状体征( )A、子宫下段有压痛B、两侧圆韧带极度紧张C、血尿D、产妇阵痛难忍E、阴道流血6、一产妇,阴道分娩后12小时测心率120次/分,血压90/52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A、500—1000mlB、1000ml—1500mlC、1500ml-2000mlD、2500ml—3000mlE、3500ml—4000ml7、一产妇产前血常规WBC6.8×109/L HGB130g/L,阴道分娩后6小时复查血常规WBC10.2×109/L HGB110g/L,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A、500ml-800mlB、800ml—1000ml0C、1000ml—1200mlD、1200ml-1500mlE、1500ml-2000ml8、一产妇经阴道分娩后6小时复查HGB62g/L,欲使该患者HGB达到80g/L,应给该产妇输注同型红细胞悬液至少为( )A、1.5UB、2.UC、3UD、4UE、5U9、一产妇,阴道分娩后8小时测心率100次/分,血压116/73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A、500—1000mlB、1000ml-1500mlC、1500ml-2000mlD、2500ml-3000mlE、<500ml10、一产妇,阴道分娩后4小时测心率126次/分,血压83/42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其总血容量的()A、15%B、20%C、30%D、40%E、50%11、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有()A、预防性使用止血剂B、加强产前保健C、预防性使用宫缩剂D、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E、预防性使用麦角新碱12、某产妇胎盘娩出后持续阴道流血多时,色暗红,有凝血块,可能出血原因是()A、软产道损伤B、DICC、子宫胎盘卒中D、子宫收缩乏力13、产后出血的一般处理包括( )A、按流程进行求助和沟通B、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C、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D、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E、交叉配血14、不属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是()A、胎盘胎膜残留B、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C、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D、胎盘附着面血栓脱落E、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感染或裂开15、晚期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 )A、24小时至48小时B、72小时内C、1—2周内D、4周内E、6周内二、填空题(15分)1、产后出血的病因可分为。
温州医学院妇产科护理学简答题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是什么?雌H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促进卵泡及子宫发育成熟,使子宫内膜增生,增强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增加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的活动;促进阴道上皮的增生、角化,使细胞内糖原增加;促进乳腺管增生;并促进体内水钠潴留及骨中的钙质沉着等.孕H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使子宫松弛,降低妊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有利于受精卵子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在已有雌H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发育;孕H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有升高体温作用,正常妇女在排卵后基础体温可升高0.3-0。
5℃,此特点可作为排卵的重要指标。
此外,还促进体内水与钠的排泄等。
胎盘的功能是什么?①气体交换(供给胎儿维持生命的O2并排出CO2)②供给营养(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③排泄废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酐等)④防御功能(胎盘的屏障作用有限,并能使血中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⑤合成功能(能合成蛋白激素如人胎盘生乳素和甾体激素如雌、孕激素等)⑥免疫功能孕期为什么易患右侧肾盂肾炎?①在孕激素的作用下,输尿管轻度扩张,张力下降,蠕动减弱,尿流缓慢,易发生肾盂肾炎②由于右侧输尿管受右旋子宫的压迫,故右侧肾盂肾炎多见ﻫ孕期自我监护的内容是什么?计数胎动:①从妊娠30周开始,每天计数12小时胎动②方法是:孕妇卧床每日早、中、晚3次各计数胎动1小时,相加乘以4,即为12小时胎动数③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12小时不少于10次④如小于10次/12小时,或逐日下降大于50%而不能恢复者,则提示胎儿宫内明显缺氧听胎心:①听诊1min②正常胎心每分钟120~160次③胎心率〉160次/min或〈120次/min,或不规则,都表示胎儿缺氧。
如胎心胎动异常,应及时就诊ﻫ产前检查复诊的内容是什么?①询问上次产检后至今情况有无异常②测量血压、体重,检查有无水肿,复查尿蛋白③复查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听胎心,绘制妊娠图④注意宫底高度及胎儿大小⑤进行孕期保健指导,并预约下次复诊时间什么是真临产?①假临产: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稳定,间歇时间长而不规则;宫缩的强度不加强;不伴随出现宫颈管消失和宫颈口扩张;常在夜间出现,白天消失;给与镇静剂可以抑制假临产。
胎盘滞留的预防和处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胎盘滞溜的原因,提出预防的措施。
结论对胎盘滞溜,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于相应处理,可减少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
关键词:胎盘滞溜预防处理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5 分钟后娩出,若胎儿娩出后30 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称胎盘滞留。
胎盘滞留约占产后出血的20%左右,虽然胎盘滞留的诊断与处理并不困难,但及时而准确的诊断与积极正确的处理却与预后关系密切。
近年来由于流产、刮宫、剖宫产史及子宫内膜感染等因素增加,胎盘滞留有上升趋势,其后果不容忽视。
1 胎盘滞留的种类及原因1.1 胎盘已剥离但不能娩出。
如胎盘虽已剥离但滞留宫内及胎盘嵌顿。
此种情况发生于:①压出胎盘的方法不当。
②膀胱过度充盈,阻碍胎盘下降。
③子宫狭窄环在子宫上段与下段交界处形成,此系由于第三产程过早、过度地揉挤子宫所致。
1.2 胎盘不能完全剥离。
见于胎盘粘连与植入,其发生与既往有多次人工流产、宫腔感染,损伤子宫内膜有关,此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及畸形子宫等亦为发病诱因。
由于底蜕膜发育不良及部分或完全缺失,致使受精卵着床时绒毛附着异常。
如绒毛附着于子宫肌层,中间无蜕膜组织,则形成胎盘粘连,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则形成胎盘植入;绒毛侵入深肌层达浆膜层甚至穿透浆膜则形成穿透性胎盘。
可引起子宫自发破裂。
2 胎盘滞留的预防与处理2.1 加强妇女四期卫生宣传及保健工作,做好计划生育,避免反复多次刮宫,防止宫内感染发生。
2.2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子宫疤痕形成。
2.3 助产前应检查膀胱是否充盈。
充盈又不能自行排尿者应行导尿,以防因尿潴留使已剥离胎盘滞留宫内。
2.4 胎儿娩出后不要急于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以免引起子宫峡部异常收缩,出现痉挛性狭窄环导致胎盘嵌顿。
2.5 胎盘多在胎儿娩出后10分钟内剥离,应严密观察胎盘剥离征象,一且剥离则嘱患者加腹压或助产者经腹壁轻轻按摩子宫底,出现子宫收缩时,将左手拇指置于宫体前方,其余四指子宫体后方,着产道轴将子宫体轻轻向下推,右手牵拉协助胎盘娩出.如牵拉娩出困难,阴道检查出现狭窄环,此时不要刺激子宫,待宫口收缩间期松弛时及时娩出,嵌顿严重者需要在乙醚麻醉下取出。
人工剥离胎盘与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谢润华
【期刊名称】《浙江预防医学》
【年(卷),期】1997(000)0z1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94)
【作者】谢润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胎盘自然剥离与人工剥离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比较 [J], 马银
2.人工流产术后再妊娠胎盘剥离情况的观察及处理 [J], 王莉
3.人工剥离胎盘时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J], 孙丽杰
4.胎盘自然剥离与人工剥离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比较 [J], 桑海云
5.胎盘自然剥离与人工剥离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比较 [J], 桑海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分析胎盘在妊娠结束后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它通过供给胎儿养分和氧气,维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剖宫产术中,胎盘的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对术中出血有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从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的定义、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以及两种方式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的定义自然剥离是指胎盘在分娩过程中自行剥离出来,通常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胎盘在子宫收缩的作用下自然脱离子宫壁。
人工剥离是指在产程中或者分娩结束后,由医护人员通过手术操作将胎盘从子宫壁上分离下来。
二、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1.自然剥离方式对术中出血的影响自然剥离方式通常不会引起过多出血,因为胎盘在分娩过程中的自然脱离是受子宫壁减少的血供和压迫作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自然剥离后子宫自行收缩,可以迅速止血,因此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
2.人工剥离方式对术中出血的影响与自然剥离方式相比,人工剥离方式容易引起较多的出血。
因为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手动分离将胎盘脱离子宫壁,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子宫壁的血管受损,引起出血。
由于手术操作的时间会较长,子宫壁可能会处于松弛状态,难以迅速收缩,从而延长术中出血的时间。
三、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的优缺点1.自然剥离方式的优点(1)出血量少:自然剥离的过程中子宫的压迫作用可以减少出血量。
(2)对子宫壁的损伤少:自然剥离由于是自然脱离,对子宫壁的血管和组织损伤较小。
(3)术后恢复快:自然剥离术后子宫自行收缩,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2.自然剥离方式的缺点(1)剥离时间长:自然剥离的时间较长,可能会延长分娩时间。
(2)术中可能出现异常:在自然剥离的过程中,有时候可能出现异常情况,例如胎盘嵌顿等。
3.人工剥离方式的优点(1)操作可控:人工剥离方式操作过程可控,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手术操作实现对胎盘的及时分离。
(2)适用范围广:对于某些产程异常的情况,如宫缩乏力等,人工剥离方式可以更快速的帮助胎儿顺利分娩。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
方法选择1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娩后出血、休克、出血量等情况。
结果自然组0-2h期间3例(3.75%)引发出血,3-24h期间1例(1.25%),晚期1例(1.25%);剖宫组相应数据为9例(11.25%)、4例(5.00%)、5例(3.75%);自然组总共有5例(3.75%)引发产后出血,无休克现象,出血量为632.8±105.6;剖宫组相应数据为18例(22.5%)、2例(2.50%)、792.6±140.7;组间数据都存在显著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
结论剖宫产分娩方式引发产后出血的机率大于自然阴道分娩方式,出血量较高且可能出现休克现象,因此,在施行剖宫产过程中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机率。
【关键词】自然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妇产科的临床疾病中,产后出血属于相对严重的产后并发症,孕妇完成分娩后1d内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ml的情况则为产后出血症状。
目前,产后出血并发症仍然是导致产妇死亡最重要的原因。
倘若没有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症状,则会造成产妇出现休克、感染以及贫血等症状,严重的产妇甚至会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对产妇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1]。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60例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4月期间住院完成分娩的16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80例自然阴道分娩,80例剖宫产。
160例中28例初产妇,52例经产妇;年龄在19-35岁之间,平均值为23.56岁;孕期在35-42周之间,平均值为37.25周。
自然组产妇在分娩出胎儿后立即肌注10u缩宫素,剖宫组则静脉滴注10u缩宫素。
两个小组产妇年龄、孕周等基础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存在广阔的对比分析空间。
产后出血的因素分析及处理预防措施摘要: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必须在产前做好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制定分娩方案,并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同时要做好平时的孕妇保健工作,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人工流产高危因素分娩方式胎儿处理措施保健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h内阴道出血量≥400mL或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这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找出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并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就尤为重要。
为此,笔者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78例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上产后出血的原因与处理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分娩总数为1976例,22~38周岁,其中阴道分娩987例,破腹产989例。
共发生产后出血78例,年龄22周岁~38周岁,孕周35~43周,阴道分娩35例,破腹产43例,有人工流产史的50例,无人工流产史的28例,产前接受系统检查的48例,未做过检查或者未做过系统检查的30例,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有63例。
在这78例产后出血中,胎盘因素有38例,宫缩乏力33例,产道损伤7例。
1.2 方法我们将所有78例产后出血的病例按照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阴道助产组、剖腹产组三组。
前两组,当胎儿娩出羊水流尽后,于产妇臀部放置聚血盆;接产中用的纱布、污染的布巾以及产后24h内使用的会阴垫,用称重法。
剖腹产组计量吸引器负压瓶内的血量,纱布、布巾以及产后24h内使用的会阴垫用称重法。
2 结果2.1 产后出血与人工流产在这78个病例当中,有流产或分娩史的占51例,占总数的65%,其中流产2次的23例,流产3次或以上的有28例,最少出血量为620mL,最大出血量为898mL,平均出血量达到786.3mL。
没有人工流产的27例,占总数的45%,最少出血量580mL,最大出血量为840mL,平均出血量为645mL。
【产后出血的诊断和处理】产后出血诊断【产后出血的诊断和处理】产后出血诊断如果发生产后出血,首先要做到病因诊断,然后依据不同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而产后出血有时可能是几种因素混杂导致的,也可能发生继发的凝血功能障碍,使其诊断、处理变得棘手。
产后出血的诊断和处理发生产后出血后,首先要进行腹部触诊:摸子宫是硬的还是软的,如果摸不到宫底要除外子宫内翻,然后仔细检查宫颈、阴道、外阴和会阴,有无裂伤、出血和(或)血肿,接着再次检查胎盘胎膜,如有不全则清除宫腔内残留的血块、胎盘、胎膜,如果找不到其他原因,再考虑凝血功能异常。
发生产后出血,要通知上级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检测生命体征、尿量,插尿管,留置大的静脉通道;配血2~4 IU红细胞,晶体液;进行基础血液检查,如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凝血指标,然后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
如果进行基本的处理后仍不见效,对难治的产后出血要进一步寻求帮助,比如产科医生、麻醉医生、ICU医生会诊,局部控制出血,按摩子宫、宫腔填塞、剖宫产切口前列腺素,检查监测血压和凝血功能,输晶体和血液制品维持尿量、血压和凝血功能,有条件者考虑准备血管栓塞,修补裂伤,子宫压迫缝合(B-lynch缝合),结扎子宫动脉,髂内动脉,甚至急诊子宫切除。
子宫收缩乏力的诊断和处理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为最常见的原因,占70%~90%,发生产后出血时,应首先想到是否由宫缩乏力引起,其他因素导致产后出血时也常伴随宫缩乏力。
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特点发生时间为胎盘娩出后,腹部体征可触及子宫大而软,轮廓不清;出血性质为急性大量或阵发性,时多时少,血块性质为血色暗红、有血凝块。
宫缩乏力的治疗原则先简单,后复杂;先无创,后有创。
宫缩剂+按摩子宫→宫腔填塞或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
具体采取哪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术者对这种手术的熟练程度及医院的条件。
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时,要尽量减少创伤,保留生育能力。
“FIGO胎盘植入疾病诊治指南(2018)”的解读“FIGO胎盘植入疾病诊治指南(2018)”的解读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Gynecology andObstetrics,FIGO)将胎盘植入统称为胎盘植入疾病(placenta accretaspectrum,PAS),包含了从轻度异常到重度异常的整个疾病范畴,并发布了相关共识性的指南[1-5],呼吁全球采用统一的疾病名称、分类及管理方法,以期能改善孕妇的相关近、远期临床结局。
本文仅针对FIGO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
一、“PAS”标准术语及其临床分级诊断标准PAS是指胎儿娩出后,胎盘部分或全部不能自然从子宫壁分离的1种病理情况,普遍认为这与蜕膜缺陷有关,特别是在既往子宫手术的疤痕处,可致相应部位的内膜蜕膜化失败,绒毛外滋养细胞侵入毫不受阻地达到子宫深肌层、子宫血管,有时甚至侵袭至子宫邻近器官。
PAS最早由Luke等[6]进行定义,包含异常胎盘黏附和侵袭性胎盘这两大类。
根据绒毛侵入到子宫肌层深度的不同,病理上将该疾病分为3个亚型:(1)表浅的胎盘植入,又称胎盘粘连(adherent placenta accreta),即绒毛直接与子宫肌层表面接触并未侵入肌层;(2)胎盘植入(increta)指绒毛侵入肌层;(3)胎盘穿透(percreta)绒毛侵入肌层全层可达浆膜层,甚至还会累及邻近盆腔器官。
根据胎盘植入小叶的多少,再分为局部、部分或全部植入。
但是,镜下组织学的胎盘粘连、植入子宫的深度并不一致,这就需要提供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壁全层进行组织分析,否则很难依据病理作出准确诊断。
然而,临床实践中大部分PAS孕妇不需进行子宫切除,故临床实践中不可能将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壁全层送病理检查,PAS往往是临床诊断而不是病理诊断。
为了便于比较不同临床诊治方法的结局研究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此次FIGO指南推荐使用“胎盘植入疾病”这一术语即“PAS”,其包含了从轻度异常到重度异常的整个疾病范畴[1-5];并建议采用以下临床分级标准[7],来确定PAS的严重程度,这避免了缺乏病理诊断的尴尬,见表1。
胎盘自然剥离方式和人工剥离胎盘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
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胎盘自然剥离方式和人工剥离胎盘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146例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治疗的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实施胎盘自然剥离方式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共73例,将人工剥离胎盘方式的产妇为对照组,共73例,对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血红蛋白浓度减少量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产妇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血红蛋白浓度减少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人工剥离胎盘方式相比,胎盘自然剥离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胎盘自然剥离方式;人工剥离胎盘方式;术中出血量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如今剖宫产手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其虽然能够降低产妇生产难度,但会出现并发症,如术中出血量增多,危害产妇的身体和生命[1]。
针对产妇剖宫
产手术出血问题,如果处理不够及时,则会导致产妇或胎儿出现危险[2]。
本次研究分别对胎盘自然剥离方式和人工剥离胎盘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选择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治疗的14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Y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146例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治疗的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14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3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6.53±5.72)岁,孕周36~42 w,平均孕周(39.53±1.66)w,孕次1~3次,平均孕次(1.61±0.58)次,体重62~80 kg,平均体重(71.23±10.13)kg,术前血红蛋白浓度平均(125.83±11.33)g/L;观察组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6.25±5.47)岁,孕周36~42 w,平均孕周(39.29±1.71)w,孕次1~3次,平均孕次(1.62±0.62)次,体重61~79 kg,平均体重(71.08±10.25)kg,术前血红蛋白浓度平均为(125.53±10.96)g/L。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体重等基线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术式,对于观察组产妇在分娩完成后,给予产妇宫体内注射缩宫素10 U,
当产妇子宫发硬后,胎盘自然剥离,随后通过牵拉脐带确认剥离成功,并帮助胎盘娩出。
对于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完成后,给予产妇宫体内注射缩宫素10 U,医生在手掌消毒后,将手伸进产妇子宫腔中,以手指颤动的方式及时进行人工剥离,将胎盘取出,并清除残留物质。
1.3观察指标对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血红蛋白浓度减少量进行比较。
术中出血量采用容积测量的方式。
1.4统计学处理方法将统计学软件SPSS20.0作为对本文记录数据的分析软件,对于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血红蛋白浓度减少
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传统自然分娩方式会让产妇承受较大的痛苦,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如今越来越多的产妇会选择剖宫产,以减轻分娩痛苦,此外剖宫产手术还能够降低婴儿出生的风险,改善产妇及婴儿的预后[3]。
但由于剖宫产手术会引发并发症,其中出血属于对产妇危害较大的并发症,因此为了有效降低剖宫产手术的出血,选择有效的胎盘剥离方法,减少
出血量具有必要性[4]。
产妇在分娩之后,子宫会收缩,胎盘创面直径缩小至8 cm左右,对胎盘剥离面的动静脉血管压迫较大,对产妇进行胎盘剥离后,会减少绒毛间隙的血流量,降低出血量,但需要注意胎盘剥离的效率,即必须控制好胎盘娩出的速度,如果太早和太快,会导致腹壁挤压力增加[5]。
目前剖宫产手术胎盘剥离主要包含盘自然剥离方式和人工
剥离方式,但由于人工剥离胎盘,会难以保持与产妇子宫收缩的同步,导致出血量较多,甚至造成产妇贫血,减少产妇母乳铁元素,对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均产生不利影响[6]。
本次研究对胎盘自然剥离方式和人工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
血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产妇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血红蛋白浓度减少量均显
著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胎盘自然剥离方式并不会延长手术时间,且能够充分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血红蛋白浓度减少量,避免对产妇和婴儿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综上所述,与人工剥离方式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相比,胎盘自然剥离方式术中出血量少、血红蛋白浓度减少量降低等优势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飞.胎盘自然剥离方式和人工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
中出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13(27):2070-2071.
[2]柳月霞.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3(08):239-240.
[3]毛晓红,董虹华,余玲玲.不同胎盘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各指标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5,10(21):37-39.
[4]王启.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4(07):107-108.
[5]陈海英,朱宏,赵霞,等.胎盘剥离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出血量和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2(58):72-76.
[6]武玉洁.剖宫产术中不同剂量缩宫素及胎盘剥离方式对产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04(11):90-91.
编辑/钱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