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外敷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16.35 KB
- 文档页数:3
急性外踝扭伤运用手法配合外敷药治疗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手法配合外敷药治疗急性外踝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69例患者通过手法整复踝关节损伤所致的微细错缝后,用新伤散外敷患处后绷带固定踝关节。
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治愈标准。
结论:手法配合外敷药结合绷带固定治疗急性外踝扭伤,完全无创,患者乐于接受,简单易行,较好地体现了中医骨伤治疗疾病的简、便、廉、验的特点。
关键词:急性外踝扭伤;手法配合外敷药治疗;效果观察。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acute lateral ankle sprain in combination with external dressing therapy.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external dressing in treating acute ankle sprain. Methods: in 69 patients, the anklejoint was fixed with a new wound after the injured ankle injury. Results: all patientsmet the standard of cure. Conclusion: massage outside medication combined with bandage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external ankle sprain, completely noninvasive, patients are willing to accept, a simple, easy to better reflect the frac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disease of Jane, and chea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st.Keywords: acute external ankle sprain; Methods: combined with external dressing therapy; Effect observation.急性外踝扭伤是指由于足踝过度内翻而引起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同时可伤及肌腱、筋膜,也可出现某一个关节面的微细错动/对合不良以及足弓结构的破坏。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
方法:将接受治疗的48例踝关节扭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治疗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止痛消炎膏及三黄粉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并配合良好的护理,方法简单,经济实用,疗效满意。
【关键词】止痛消炎膏;三黄粉;外敷;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护理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骨科门诊中最为常见的运动损伤。
在人体诸关节扭伤中发病率最高,在关节韧带损伤中占第一位[1],其主要症状为踝部疼痛、关节周围肿胀、皮肤瘀斑、跛行、活动功能障碍等。
如若治疗失当,易造成习惯性扭伤。
为进一步观察疗效,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将接受治疗的48例踝关节扭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48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症状和体征符合病例纳入标准。
按照性别、年龄、病史长短、踝关节扭伤的严重性程度进行配对分组。
治疗组28例(已排除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2~62岁,平均33.1岁;病程10m~24h,平均1.6h;对照组20例(已排除5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1~64岁,平均32.5岁;病程15m~24h,平均1.5h,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扭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有踝关节扭伤史,伴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踝关节x线片或ct提示关节无骨折、脱位,损伤时间在24h以内。
排除标准:皮肤过敏;不配合治疗;有其他合并症如骨折、脱位、开放性损伤;依从性差、随访脱落者。
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予踝关节中立位石膏外固定,注意肿胀、皮肤情况,制动3周后拆除。
治疗组:予止痛消炎膏(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及三黄粉(大黄、黄连、黄芩等量研磨成粉)外敷,每3日门诊复诊换药,制动3周后拆除。
5 讨 论瘀血是痔形成的病理产物亦是病因,在痔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5-6]。
“外剥内扎”手术会损伤脉络,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不通。
因此,痔疮术后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法。
清热活血方中黄芩、金银花清热泻火解毒,毛冬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田七、当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红花活血祛瘀、通调经脉,赤芍散瘀止痛,炙甘草调和药性。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
5-羟色胺(5HT)为致痛物质,组织损伤或炎症时由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释放进入血液中,外周神经末梢通过5-HT 受体引起伤害性感受,从而产生疼觉[7]。
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抑制血小板积聚、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影响血小板代谢过程,影响血小板内的信号转导及相关差异蛋白,抑制炎症细胞的表达等作用[8]。
混合痔手术术口为污染伤口,容易合并感染及炎症反应。
hs-CRP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及时反映炎症反应程度。
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类汤剂具有抗血小板,抗凝,抗炎,免疫调节作用[9-10]。
同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改善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改善局部组织水肿[11] 。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方口服及熏洗能减轻术后疼痛、术口水肿,且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1] 莫柳娟,陈少芳,陈瑞芳.护理干预对痔疮病人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33):3098-3099.[2] 翟敏,孙建华.套扎法治疗痔疮的国内外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2008-2009.[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等.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4] 冯雪,艳严艺.光子治疗仪治疗痔疮术后引起肛缘水肿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5):558-559.[5] 吴剑箫,王延峰,鲍虎豹.祛瘀解毒法治疗痛性痔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0,32(12):1783-1785.[6] 孟云辉,王强,王延峰.从瘀毒论治痔疮[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0):1623-1645.[7] 陈盼碧,周梅,姚梅芳,等.止痛如神汤经神阙穴透皮吸收对痔疮术后疼痛的防治作用及对血浆5-HT 含量影响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6):9-12.[8] 刘玥,殷惠军,史大卓.活血化瘀中药与抗血小板治疗[J].科学通报,2014,59(8):647-655.[9] 吴伟,罗川晋,李荣,等.清热活血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44(8):9-12.[10] 庞博,董军杰,庞国勋.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180-181.[11] 高冲,刘璐,胡爱菊.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1):64-66.[收稿日期]2018-08-15急性踝关节扭伤以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1-2]。
跌打外敷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跌打外敷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并对比扶他林软膏。
方法:收集100例踝关节受急性扭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
外用药物两周,最终符合纳入标准且获得统计分析的病例中,实验组42例,对照组44例。
比较二者对疼痛、压痛、淤青、肿胀、功能活动的影响。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跌打外敷散消肿退淤作用强,尤其适用重度损伤,而扶他林软膏止痛作用强,尤其适用中度损伤。
结论:相比扶他林软膏,跌打外敷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跌打外敷散;扶他林软膏:踝关节扭伤;研究踝关节扭伤是指在致伤因素作用下,关节向一侧活动超出其正常范围,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撕裂伤【1】。
目前治疗本病除推拿理筋手法、内服中药外,临床上以外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膏药为主。
跌打外敷散是我院老一辈专家的经验方“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著。
为了进一步观察疗效,我们进行了其与目前西药中运用最广的扶他林软膏作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江西省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急性闭合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
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
年龄14~53岁,平均年龄29.5岁,均在伤后2天内看病就诊,平均1/4天。
2组病例一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进行可行性比较。
1.2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2.治疗方法:治疗组(跌打外敷散组):由法半夏、天南星(生)、生草乌、生川乌、当归、细辛、黄芩、红花、大血藤等组成(由我院制剂室统一制备),外敷患处,1次/天,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
对照组(扶他林软膏组):主要由双氯酚酸二乙胺组成(由北京诺华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19990291),适量外涂于患处,(3-4)次/天,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
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凌雁【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山东省运动康复研究中心治疗的67例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用常规治疗,研究组34例用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比较AOF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AOFAS评分相较于治疗前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肿胀程度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胀程度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运动康复治疗踝关节急性损伤优势明显,可快速恢复踝关节功能,缓解肿胀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31【总页数】3页(P120-122)【关键词】踝关节;急性损伤;中药外敷;运动康复【作者】凌雁【作者单位】山东省运动康复研究中心 / 山东省体育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济南25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73.5踝关节急性损伤是临床常见、高发的一种关节创伤类型,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体育锻炼中均可发生,尤其是足球、篮球、排球等跳跃性体育运动中,更容易发生踝关节急性损伤[1]。
踝关节急性损伤任何年龄均可发生,青壮年发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临床中,外侧副韧带损伤明显高于内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约占急诊运动创伤患者的16%,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有效治疗的目的为避免长时间疼痛和反复扭伤,导致踝关节不稳,严重降低生活质量[2]。
伤科止痛膏(冷型)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伤科止痛膏(冷型)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76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组,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8),治疗组给予伤科止痛膏(冷型)外敷患处,对照组给予701跌打镇痛膏外敷,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临床证候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结果:两组经治疗后,第3天与第7天较治疗前疼痛强度均明显减轻,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第3天的VAS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两组经治疗后第3天与第7天的临床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1);治疗组治疗第3天、第7天的临床证候评分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1)。
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80.00%,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55.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期间,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刺激反应。
结论:伤科止痛膏(冷型)是治疗踝关节扭伤有效且安全的药物,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踝关节扭伤中药医用载体胶在骨科临床中,经常遇到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患者。
2009年6月~2010年11月,我们以701跌打镇痛膏为对照,将符合标准的临床较常见的急性踝关节扭伤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1.1.1急性踝关节扭伤的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具体如下:①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
②损伤后踝关节即出现疼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伴跛行。
③局部压痛明显,若内翻扭伤者,将足作内翻动作时,外踝前下方剧痛;若外翻扭伤者,将足作外翻动作时,内踝前下方剧痛。
治伤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
贾丽芳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3(22)7
【总页数】1页(P389-389)
【关键词】踝关节扭伤;中医药疗法;治伤散;外敷法
【作者】贾丽芳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校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32
【相关文献】
1.跌打外敷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116例 [J], 杨卫星;郭志颖;夏发志
2.治伤散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120例 [J], 吕静芬;张春云;王德玉
3.经皮穿针合治伤散外敷治疗不稳定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研究 [J], 刘志军; 邵先舫; 张宏波; 常峥
4.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治伤散外敷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疗效观察 [J], 张卫国
5.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并治伤散巴布剂外敷治疗股骨干骨折98例临床观察 [J], 张强;邵先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研究
陈泽林;洪文
【期刊名称】《中医学报》
【年(卷),期】2011(26)2
【摘要】目的:观察传统正骨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正骨手法配合天一散外敷,对照组单纯采用天一散外敷,1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58%,对照组为71.43%(P<0.05)。
结论:手法配合中药外
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外敷组。
【总页数】2页(P245-246)
【关键词】急性踝关节扭伤;手法治疗;中药外敷
【作者】陈泽林;洪文
【作者单位】广州市东升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4.1
【相关文献】
1.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外敷熏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108例 [J], 林松标
2.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评价 [J], 唐洪渊
3.郑氏正骨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J], 刘枝城
4.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48例体会 [J], 刘保朋
5.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60例 [J], 蔡定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金散外敷对急性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摘要】目的探讨黄金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在镇区各村进行调研,将82例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黄金散外敷联合手法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单独手法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痊愈25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达97.56%;而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达71.93%;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4.99,P均<0.05)。
结论黄金散具有清热解毒、散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修复损伤组织细胞的作用,与手法治疗联合使用对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手法治疗,且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黄金散外敷急性踝关节损伤急性踝关节损伤属“伤筋”的范畴,在劳动及运动(尤其是跳跃性体育运动)中十分常见,占全身关节扭伤的80%以上,尤以外侧韧带扭伤最为多见[1]。
如对损伤的处理和治疗不当,可发展为踝关节功能障碍或活动受限及慢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我院于2010年2月~2011年2月对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黄金散外敷联合手法治疗,并与单独采用手法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2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82例,入选的患者均符合踝关节扭伤诊断,有新伤引起踝关节肿痛,并且不中断治疗者。
其中男46例,女36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6.05±3.64)岁;致伤原因:运动伤62例,车祸伤8例,坠落伤10例,其他2例;病程1-8d,平均病程(2.61±1.22)d;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及病程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跌打外敷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6-03-02T09:21:10.3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9期作者:艾浩镇1 吴秋敏1 杨凤云2 王力2 [导读] 湘潭市中心医院SICU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中新型的气管切开术,具有保持呼吸道畅通,减少和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1]。
1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跌打外敷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并对比扶他林软膏。
方法:收集100例踝关节受急性扭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
外用药物两周,最终符合纳入标准且获得统计分析的病例中,实验组42例,对照组44例。
比较二者对疼痛、压痛、淤青、肿胀、功能活动的影响。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跌打外敷散消肿退淤作用强,尤其适用重度损伤,而扶他林软膏止痛作用强,尤其适用中度损伤。
结论:相比扶他林软膏,跌打外敷散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跌打外敷散;扶他林软膏:踝关节扭伤;研究
踝关节扭伤是指在致伤因素作用下,关节向一侧活动超出其正常范围,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撕裂伤【1】。
目前治疗本病除推拿理筋手法、内服中药外,临床上以外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膏药为主。
跌打外敷散是我院老一辈专家的经验方“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著。
为了进一步观察疗效,我们进行了其与目前西药中运用最广的扶他林软膏作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江西省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急性闭合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
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
年龄14~53岁,平均年龄29.5岁,均在伤后2天内看病就诊,平均1/4天。
2组病例一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进行可行性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2.治疗方法:
治疗组(跌打外敷散组):由法半夏、天南星(生)、生草乌、生川乌、当归、细辛、黄芩、红花、大血藤等组成(由我院制剂室统一制备),外敷患处,1次/天,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
对照组(扶他林软膏组):主要由双氯酚酸二乙胺组成(由北京诺华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19990291),适量外涂于患处,(3-4)次/天,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
注: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本病,如疗程没有结束就有患者出现治愈,可提前停止用药,作为显效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3.观察项目
参照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观察以下项目【3】:
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版软件。
用x±s表示测量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的测试数据,与Ridit分析排名数据。
将局部疼痛,压痛,青紫,肿胀,运动受限综合量化评分,计算出百分比疗效=(治疗前总指数- 治疗后总指数)/治疗前总指数×100%;疗效标准:无效≤30%,改善31%至50%,有效51%至79%,有效≥80%。
对比分析“跌打外敷散”和扶他林药膏的疗效与安全性。
5.结果
治疗2周后,最终实验组42例,对照组44例符合纳入标准,获得统计分析。
5.1 治疗前后损伤指数变化比较见表1
由表2可知两组病例治疗后总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显效率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5.3 不同程度损伤治疗前后分值变化比较见表3
轻度损伤治疗前损伤总指数< 5分中度损伤治疗前损伤总指数5~ 10分重度损伤治疗前损伤总指数10~ 15分
由表3可知两组药物治疗轻度损伤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照组治疗中度损伤疗效高于实验组(P<0.05);而实验组治疗重度损伤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注:*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1。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6.讨论
踝关节扭伤是骨伤科常见疾病,在运动损伤中发生率约占40%,位居第一。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构成。
由于距骨的鞍型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背曲时,滑车前宽部分处在内、外踝之间,相对稳定;当足跖屈时,滑车后窄部分处在关节窝中,此时距小腿关节松动而稳定性较差。
其解剖和生理特点决定踝关节在跖屈时比较容易发生内翻外翻扭伤。
又因为踝关节外踝腓骨较长踝穴较深而内踝胫骨较短踝穴较浅,故踝关节更易发生内翻扭伤,外踝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的损伤更常见。
踝关节外翻扭伤虽不易发生,一旦出现却很严重。
如发生断裂一般都会引起踝关节不稳,且多同时合并其他韧带损伤和骨折。
中医把本病归于“筋伤”范畴。
《正体类要•序》说:“肢体受到来自外部的损伤,然后身体内部的气血循环功能受到损害,身体的卫气营血濡养作用也会受到损伤,则人体内部脏腑功能也会受到损伤”。
伤筋可以导致骨的损伤,骨的损伤亦能引起筋的损害,筋骨的损伤最终可以影响身体内部的气血循环功能,气机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则肿【4】。
跌打外敷散重用大血藤、红花等活血祛瘀、行气消肿;生草乌、生川乌温经通络,配以当归补血活血,消补兼施;气机不畅,痰湿凝聚,故运用细辛燥湿化痰。
瘀积日久而生郁热,加生半夏、黄芩、天南星等起到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之目的。
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消肿止痛之功。
扶他林软膏是一种新型的局部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主要成分是双氯芬酸二乙胺,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达到抗炎消肿镇痛作用,已成为软组织损伤中外用最广泛的西药,以其作为对照组做本次研究,说服力更强,研究意义重大。
从以上临床研究结果可分析,跌打外敷散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与扶他林软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各有特色。
跌打外敷散在消肿化瘀方面比扶他林软膏又更具优势,但在止痛疗效方面不如扶他林软膏。
对于中度损伤,扶他林软膏在疗效上高于跌打外敷散,而对于重度损伤,跌打外敷散在疗效上高于扶他林软膏。
两组药物各具特点,为临床骨科医生在治疗本病时提供有效的指导,以便医生在临床上可以灵活地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达到最满意的疗效,甚至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联合应用两组药物,初步临床研究表明联合使用疗效高于单独使用。
参考文献:
[1]施杞.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91.
[2]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8-15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9.
[4]孙定人,张石革,梁之汇.国家临床新药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