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3.2解决问题(第2课时)较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练习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4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3.2 解决问题(第2课时)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课设计新人教版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课目的:1、经过教课,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娴熟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质问题。
2、经过教课,培育并提升学生的剖析、判断、探究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想能力。
教课要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剖析题中的数目关系。
教课难点:剖析题中的数目关系。
教课过程:一、复习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5,还剩多少千克?8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余学生画出线段图。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校正。
发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要点是找准单位“1”,假如单位“1”的详细数目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能够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1、教课增补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5,还剩15千克。
买来大米多少千克?8(1)吃了5是什么意思?应当把哪个数目看作单位“1”?82)指引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千克剩下15千克吃了58“1”(3)指引学生依据线段图,剖析数目关系式: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 =剩下的重量(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5x=158 2、教课例2(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1是什么意思?指引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4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14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依据线段图,联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目关系式: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4)依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χ人。
χ+1χ=254(1+1)χ=2545χ=25÷4χ=20三、小结1、今日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日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目,都能够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虑起来比较方便。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数学六上《稍复杂的分数除除法应用题》WORD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利用其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找出单位“1”。
2.出示第88页的复习题。
(1)画图分析并列式解答。
(2)说说你是怎样思考和解答的?(3)学生分析教师板演线段图。
3.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现在老师把这道题改动一下。
1.出示例6。
千克?2.分析解答。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提问:这两道题有没有相同的条件?(有,都已知吃了这袋大米的不同的地方在哪儿?(前者已知一袋大米的重量,求还剩的重量,后者已知还剩的重量,求这袋米的重量。
)(3)我们把这道题也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应从哪个条件入手找单位(4)谁来分析这个条件?成8份,吃了的占其中的5份。
)学生分析的同时教师板演线段图:(5)上道题是已知单位“1”的重量,求还剩的重量,这道题呢?谁能把条件和问题标在图上?生在黑板上画出:(6)对比两道题的线段图说一说是怎样变化的。
(条件和问题互相转化了。
)(7)无论谁为条件,谁为问题,题中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变了吗?(没变)(8)说一说上题在解答的过程中涉及到哪些数量关系?(总重量-它(9)现在买来大米的重量是未知的,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列方程)(10)试着在练习本上列方程解答。
(11)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生口述: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答:买来大米40千克。
题中的等量关系式是什么?(买来的重量×还剩几分之几=还剩的重量。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分析解答,你认为这两道题实际上什么相同。
(数量关系相同。
2019-2020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附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9——80页情境窗2,及自主练习中的部分练习。
这节课内容是在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教学目标:(1)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解题思路、方法。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一题多解和编应用题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二、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水平,采取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利用画线段图、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关系的密切,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一)出示情境: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国的世界遗产并从中解决了许多数学问题,想不想再了解一些。
出示情境窗2,学生读内容并了解其中的数学信息。
(二)、新旧比较,学习新知1、教师:看了以上信息后,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①一号坑易清理了多少尊陶俑陶马?和信息一起组成复习题,幻灯片出示让学生列式解答。
教师总结提问:这样列算式的根据式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来计算。
)这就是我们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板书)2、根据②一号坑还剩多少尊陶俑陶马没清理?和信息一起组成第一个红点例题。
教师:小组商量一下,先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1)教师巡视先做完的同学到黑板上做,有不同方法的同学再上黑板上做。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2教案青岛版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以及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提高认识空间图形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认识现实情境中的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
教学难点运动的思想方法、圆柱、圆锥、球由旋转而形成教学准备多媒体、“学乐师生APP”教学方法观察法、情境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由参观小明的简易书房认识几何体开始导入新课。
二、新授(一)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本的插图,回答问题:1.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书本、桌脚、文具盒类似长方体,魔方类似正方体。
]2.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茶杯类似圆柱,书架上的纸玩具类似锥]3.请找出上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书架上的六棱柱。
](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几何体或体:一般地,对于一个物体,当只研究它的形状、大小而不考虑其他性质时,就得到一个几何体。
2、小明书房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几何体称为棱柱。
3、老师归纳介绍: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的特征(2)观察图1-2学习棱柱的组成及特点。
完成课本想一想的问题。
(3)学习棱与侧棱的定义。
(4)棱柱的分类(5)棱柱有直棱柱和斜棱柱之分,我们这本书只讨论直棱柱即棱柱。
特别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4、议一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都是柱体,上底面与下底面相同。
不同点是棱柱的侧面由若干长方形平面围成。
5.利用教室里的实物如:粉笔盒、水桶等让学生讨论:(1)面与面相交部分的几何图形是什么?(2)线与线相交部分的几何图形是什么?让学生通过交流得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3.2解决问题(第2课
时)较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练习新人教版
一、判断单位“1”是否同的一般分数除法应用题
1.某校三年级有学生240人,比四年级多,比二年级少,二、四年级各有多少学生?(用等量关系列示计算)
2.一艘客轮从甲港开往乙港,途中有的旅客下船,又有48人上船,这是船上的旅客是原来的,问:在甲港上船的有多少人?(先画线段再列式解答)
3.学校六年级开设数学和科技两个兴趣小组,数学组人数占两个组总人数的,科技小组人数占两个小组总人数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12人,参加数学小组和科技小组的各有多少人?(先画线段再列式解答)
二、单位“1”不同,找不变的量作并转化成同一个单位“1”。
4.袋里有若干个皮球,其中花皮球占,后来又往袋中放入6个花皮球,这是花皮球占总个数的,求现在袋里有多少个皮球?
5.果园里有苹果树、梨树共800棵,其中苹果树占,后来又载了一些苹果树,这样,苹果树占总棵树的,后来又载了多少棵苹果树?
6.有甲乙两个粮库,原来甲粮库存粮的质量是乙粮库的,如果从乙粮库运12吨到甲粮库,那么甲粮库存粮的质量就是乙粮库的,甲、乙粮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答案:
1、180;288;
2、288;
3、42;40;
4、42;
5、150;
6、180;252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3.3比和比的应用(
第1课时)比的基本性质练习题新人教版
开心预习新课,轻松搞定基础。
1. 下图是两块长方形草地,大块草地与小块草地的长的比是( ),宽的比是( ),周长的比是
( ),面积的比是( )。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2. 把下面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60∶4 2
3
∶
1
8
0.6∶1.4 2.7∶
9
5
3. 判一判。
(1)比的前项加上2,后项也加上2,比值不变。
( )
(2)4∶20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5。
( )
(3)除数不能为0,分母不能为0,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 )
(4)一个比的比值是4.2,如果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5,比值还是4.2。
( ) 4. 用5千克盐和100千克水配置成盐水。
(1)写出盐和水质量的比,并化简。
(2)写出盐与盐水质量的比,并化简。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拓展探究显身手。
5. 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6.
第2课时
1. 8∶3 4∶2 24∶10 32∶6
2. 15∶116∶33∶73∶2
3. (1) ×(2) ×(3) √(4) √
4. (1)5∶1001∶20(2)5∶1051∶21
5. 1∶41
4
3∶2
3
2
3∶2
3
2
4∶5
4
5
6. 略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4 页共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