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风面瘫的原因

中风面瘫的原因

中风面瘫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风面瘫的原因

导语:中风面瘫其实就是中风而引起的,面瘫的起病原因有很多,而中风也是可以引发面瘫的。得了面瘫的人是很痛苦的,经常连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可能受

中风面瘫其实就是中风而引起的,面瘫的起病原因有很多,而中风也是可以引发面瘫的。得了面瘫的人是很痛苦的,经常连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可能受到影响。但是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脸部肌肉聚集或者酥松,更有甚者,脸部会出现歪斜,情况还是很严重的。中风面瘫给人的身理以及心理造成的伤害是极大的,所以了解中风面瘫的原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面瘫可能没有经历过的人还是不怎么了解的,但是真正经历过的人就会害怕了,因为一般面瘫治疗起来是非常麻烦的,而且通常面瘫治疗起来是非常痛苦的,人体承受的痛苦也是非常多的。中风面瘫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是很多的。那么,下面就先来介绍一下中风面瘫的原因。

(1)面部中风:这种面瘫的原因会导致面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面部缺血,缺氧引起面部神经麻痹、发炎、甚至坏死。使面部肌肉,不受大脑控制产生松弛下垂。面瘫是面部中风(受风)、病毒、外伤等原因导致的面部神经麻痹、发炎从而造成患病一侧肌肉下垂所以也叫面部神经炎。所以,中风这种面瘫的潜在因素需要大家所注意。

(2)心理因素:面瘫发生前,有相当一部分面瘫病人存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所以,心理因素也是面瘫的原因。

(3)创伤因素:据调查显示,创伤因素在面瘫的原因中也尤其重要。如医源性后遗症、肿瘤以及其他疾病所致的创伤性面瘫也正处于上升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面瘫患者勿走针灸误区

面瘫患者勿走针灸误区 面瘫患者患病后,容易受到部分医生的误导而最早选用针灸治疗。但是有多少患者知道针灸治疗真的是最有效的治疗面瘫的方法吗?其实经过大量研究证明:针灸虽是国粹,对很多疾病有很好疗效,但不一定适用于面瘫、面肌痉挛。因为,面瘫、面肌痉挛都是面部神经、经络受到损伤引起,受医生的手法、经验程度、技术水平高低等影响,疗效难以把握。而且许多患者都因针灸所需时间漫长、见效慢、痛苦大、创伤性治疗等失去耐心和信心,况且针灸的危险性,一针刺下而使面神经彻底坏死,从此失去永远的治愈机会。实践中,很多面瘫后遗症患者可能都是由于早期针灸治疗造成的,并给后续治疗造成很大困难。而面瘫患者一般经过早期针灸治疗,一般的患者的面部神经都有点损伤,但是只要您的面部神经还是有感觉,就不算是坏死,就还可以合理选择激活、修复面神经的药物来治疗面瘫。更主要的是要合理使用药物的同时,注意面部的保暖。 面瘫的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

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它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 贝尔氏麻痹(面瘫)的症状 1.一侧(偶为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病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宽,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时病侧口角漏气)。 2.病初多有耳周疼痛,有的患者出现耳后翳风穴疼痛严重,甚至会出现透皮牵扯痛。 3.可伴有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听力过敏、听力下降等等。 面瘫是怎样形成的: 面瘫生成的原因就是面部中风,从而导致面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面部缺血,缺氧引起面部神经麻痹、发炎、甚至坏死。使面部肌肉,不受大脑控制产生松弛下垂。被人们误认为口眼歪斜。 举个大家易懂例子:我们睡觉时把胳膊枕在头下,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手麻了,不听使唤了。面瘫也是一样,只不过胳膊麻了是外

民间治理面瘫常用方法

民间治理面瘫常用方法 一、面瘫:由脑外伤、中风引起的后遗症。 二、偏方治面瘫 取活鳝鱼宰杀后取血涂抹瘫面皮肤,24小时后,或至少12小时后洗掉,一周左右可见效。 巴豆酒 [药物组成] 巴豆3—5粒 [功能主治] 温经、祛痰、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 [用法用量] 外熏面瘫之手掌心劳宫穴,每次1-2小时,重者可治疗4小时,每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制备方法] 巴豆研细,放铝壶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烧酒500ml,炖热外用。 三、面瘫的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病人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2、护眼: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3、局部护理: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四、自我按摩治面瘫 本病治疗除根治原发病外,主要疗法为针灸、理疗、按摩、药物等。自我按 摩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准备。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按摩前先做热敷或中药煎汤(桂枝9克,防风9克,苏叶9克)浸湿毛巾热敷。谨防药液误入眼内。

中风面瘫的治疗方法

中风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的治疗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很多的患者还会因患上面瘫后感到一筹莫展,其实不用那么担心害怕,面瘫是能治好的,有效的治疗面瘫的方法是有的,患者再结合自我按摩方法就可以使面瘫很好的治疗,患者可以适当的对面部进行按摩,可以有效的缓解面| 中风面瘫的治疗方法 的哥王先生受一位朋友的委托,送一位客人回湖南,出价挺高的,王先生心想跑一趟挣的钱可以顶上平时一周跑的钱了,就答应了,谁知回来的路上竟患面瘫。 在从湖南回来的路上,遇到强降温,广东出来了35年最低气温,粤北地区路面都结了厚厚的冰,在京珠高速上车流已塞得水泄不通。王先生自幼生长在深圳,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冷的天气,也是第一次看路面结冰,虽然已有10几年的驾龄,在这冰面上驾车还是心里没底。停在冰面路上等了几个小时后,王先生感觉车内的温度越来越底,随着夜色的临近,越来越冷,感觉面、臂部位有点麻痹,添加衣服后继续在车里等待,谁知一觉醒来后,王先生在后视镜里了面自

己的嘴歪了,怎么弄都弄不正。 之前王先生听说面瘫就是嘴歪歪的,心想不会是得了面瘫了吧?车辆通行后,王先生驾车回到深圳,第一时间把车开到离家最近的医院,导诊带王先生来到中医康复科,中医康复科主任听王先生说明了一个原由,跟他说这是最典型的面瘫,建议他针灸治疗,但是治疗了一个月也没见什么效果,就放弃了治疗,后来上网时看到了乾正康,看着评价还不错,王先生心想着试试看吧,不能一直嘴歪着生活吧,于是就在网上订购了两个疗程 很快的王先生就收到了这个产品,当天就按照上面的说明贴了上去,没想到一个疗程用完,就已经恢复了,又咨询了一下专家,专家建议再使用一个疗程巩固下效果,之后王先生见人就说乾正康效果好 中风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面瘫的饮食应多食新鲜蔬菜,粗粮如豆类,黄豆制品,南瓜,玉米,洋葱,瘦肉,山楂,紫匣,海带,大枣,苦瓜,丝瓜,冬瓜,黄瓜,甜瓜,香蕉,桑棋。忌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热性补药。

面部中风的发病机理及注意事项样本

面部中风的发病机理及注意事项 一、面部中风的发病原因 面部中风俗称面瘫, 常见原因有外伤( 也包括掏耳朵、剔牙、补牙、拔牙等) 、手术、面神经炎、占位性疾病、饮酒、生气、心情不好、劳累、冲风、受凉或带状疱疹等,特别是熟睡当风是平时面瘫最常见原因, 在此基础上导致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收缩, 使神经缺血, 水肿, 受压而中风,导致面神经麻痹、表情肌瘫。 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心理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疲劳, 免疫力低下、有过中风史、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耳源性疾病、外伤中毒、代谢障碍、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都能导致面瘫的发生。 面瘫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加强对面瘫发病原因了解。能够避免病情的加重。 1、感染: 约占15.3%, 又具体分为: 1) 神经Lyme病多见于夏季, 呈区域性。是一种蜱媒传染病。乡村和森林容易发病。 2) 乳突炎、中耳炎、颞骨化脓性炎症、迷路炎。 3) 感染性病变: 大部分是由潜在的面神经感觉, 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的。之外局部感染、疟疾、猩红热、多发性颅神经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脑膜炎等都能

够引起。 2、中毒: 约占1.3%, 常见的有一氧化碳和酒精中毒。 3、神经源性: 约占13.5%, 由于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脑血管病引起。 4、创伤性: 约占8.2%, 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是面部外伤、颞骨骨折。 5、医源性: 约占1.7%, 由扁桃体切除手术、牙科治疗、乳突手术、腮腺手术等引发。 6、特发性面瘫: 约占总数的49.5%, 特发性面瘫的病因为耳后受凉、面部受风疲劳引起。 7、肿瘤: 约占10.5%, 外科切除肿瘤和肿瘤本身( 颈静脉球肿瘤、原发性胆脂瘤、腮腺瘤、听神经瘤) 都能够引起。 以上就是面瘫患者的发病病因, 面瘫发病的病因对面瘫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希望对面瘫患者有作用。 二、物理辅助治疗的建议: 本病属于神经内科范畴的面积痉挛和面神经麻痹。 治疗参考的原则性建议: 1、中医治疗优于西医 2、贴膏药优于针灸, 针灸优于按摩, 牵正散很有效, 不 论采用什么疗法这种药都能够用。 3、输水几乎没有用, 如果是脑血管病引起的的则能够输

中风 首程

首次病程记录 2018-03-30 16:34 一、病历特点: 1、患者徐国兴,男,60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清一月余”于今日入院。 2、病史:患者自述一月前因“脑梗塞”于广丰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具体用药不祥),后虽好转出院,但 仍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划圈步态,言语欠流利,欠清晰,并偶伴左侧肢体乏力,疼痛,2天前因受凉出现头痛、咳嗽,无头晕,无咳痰;为进一步康复,遂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中风病”收住本科。患者发病以来,神志清楚,精神欠佳,纳食可,睡眠差,二便可,近期无明显体重改变。 3、查体: T36.7℃ P78次/分 R17次/分 BP108/73mmHg 慢性病容;皮肤粘膜: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 出血点、瘀斑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部及其器官:头颅无畸形,额纹对称,眼裂对称,双侧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未见眼震,耳鼻无异常分泌物,鼻唇沟无变浅,口角无歪斜,双侧乳突区无压痛,各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部:颈软,无抵抗,双侧对称,无颈静脉怒张,无颈动脉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部:胸廓对称,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双侧肋间隙无增宽,双侧语颤无减弱,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搏动范围正常,未触及震颤,叩诊心界向无扩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未扪及包块,剑下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叩诊正常,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 肛门和外生殖器:外观正常;脊柱和四肢:脊柱正常,无压痛,左侧上肢近端肌力1级,远端肌力2ˉ级,肌张力尚可,左下肢近端肌力3ˉ级,远端肌力3﹢级,肌张力稍高,左巴氏征(+),左霍夫曼征(+),左侧踝阵挛,划圈步态。 4、辅助检查:待回报。 二、初步诊断: 一、中医诊断:1.中风病风痰瘀阻 2.头痛病 3.咳嗽病 西医诊断:1.脑梗塞 2.高血压病 3级高危组 3.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清一月余”为主要表现,属中医“中风病”范畴,患者大病初愈,元气大伤,气血虚弱,气无力行血,气虚血瘀,闭塞经脉,而见肢体偏废不用,乏力、面色少华。结合临床表现及舌脉之象,故证属风痰瘀阻证。 西医诊断依据:1、患者徐国兴,男,60岁,有“高血压病”病史。2.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清

中风和面瘫一样吗

中风和面瘫一样吗? 有人说没有演技的演员都是面瘫脸,但真正的面瘫是再好的演员也演不出来的。作为脑病科医生,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面瘫病人来看病,说自己中风了,口眼歪斜。那么,面瘫是不是就是中风呢,如果不是,它们又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面瘫。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这两种面瘫的病因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经常说的面瘫其实是周围性面瘫,而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说起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大家大多有所耳闻,也就是一边脸嘴歪,眼睛闭不住,流口水,不能做表情等等面肌瘫痪的症状,其实就是一边脸的表情肌不能动了,偶尔也有两边脸,但非常罕见。因为得病的轻重不同,所以每个患者的症状也不尽相同,轻点的病人还能做一些简单的表情,只是两边脸不太对称,严重的则一边脸没有一丝表情,完全瘫痪不能动,但不管轻重,都不会出现除面部以外的任何症状。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怎么得的呢?主要有几个诱发因素:1.着凉。比如坐车开着窗户,长时间被风吹,或者洗完澡不注意保暖,还有的夏天一直对着空调吹冷气。2.感冒后。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感冒后正气不足,邪气趁虚而入,也可引起面瘫。3.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是侵犯皮肤的一种病毒,可以侵犯到全身各部分皮肤,万一发病在面部或者耳内则容易引起面瘫,这种类型的面瘫也是最难治的一种。除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外,周围性面瘫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外伤、颅内手术、一些周围神经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引起的面瘫,但都比较少见。 面瘫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还是会影响我们的颜值的,即便有人不在乎颜值,但表情还是要有的吧。如果真得了面瘫怎么办?不要犹豫,马上到医院,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经过正规治疗,大多是可以痊愈的。 中风又是怎么回事,中风和面瘫之所以容易混淆,其实就是被这个名字拖累了,中风并不是吹风着凉,而是脑血管病的统称,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脑血栓和脑溢血,中风引起的面瘫多为中枢性面瘫,一旦中风,就不止面瘫一个症状了,大多会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症状,比如偏瘫、言语不清、半身麻木、吞咽困难等等,更有甚者会出现昏迷或者死亡。所以面瘫只是中风的一个症状,并不是中风。更详细的中风知识我们会在后期给大家介绍。 总之,不管这两种疾病的哪一种,一旦发现有这些迹象要立即来医院,时间就是生命。

面瘫,中风,痹症的中医护理学常规

面瘫的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至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口眼向健侧歪斜,闭目不能,口角下垂,面部板滞,麻木,松弛,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等。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 (1)病室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不可劳累过度。治疗期间,鼓励患者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生活、休息,调整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和不良因素刺激。 (3)做好心理护理:耐心的劝解安慰患者,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鼓励患者提高自护的能力:指导患者掌握一些自护的常识。如:按摩面部的皮肤、扣齿、鼓腮、皱眉;用湿温毛巾热敷面部;避免面部直接吹风,寒冷天气出门戴眼镜、口罩,避免感冒;对年龄小的患者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以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5)指导患者自我锻炼,自我按摩 ①表情动作训练:对镜子进行皱眉、闭眼、示齿、鼓腮、吹口哨 等运动,训练时按体操节奏进行,每个动作做二八呼或四八呼,

每天进行2-3次。 ②自我按摩,可按健侧肌运动方向按摩患侧,由于面部肌肉非常 薄,按摩时用力应柔软、适度、持续、稳重,每日早晚各进行 一次。 ③湿温毛巾热敷面部,以改善血液循环,每天可进行2-3次。 【健康教育】 1 急性期后可加强身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2 夏季避免头部位于风口窗隙处睡眠,冬季注意面部和耳后保暖。 3 指导病人自行对镜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3-4次,每次3-10分钟,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可对镜练习瘫痪肌的各单个面肌的随意运动。 4 按摩方法用手掌紧贴瘫肌做环形按摩,也可顺瘫肌收缩的正常方向做按摩,手法适宜轻。

名中医治面神经麻痹(面瘫)七个秘方

名中医治面神经麻痹(面瘫)七个秘方 治面神经麻痹(面瘫)秘方(7首) 19.1牵正四物合剂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白附子12克,僵蚕9克,全蝎6克,生地、赤芍各15克、川芎9克,当归15克,桑枝50克,丝瓜络9克,鸡血藤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活血。 【方解】方中以白附子去头面之风;僵蚕祛经络之风,全蝎熄风解痉;以生地、赤芍、 当归、鸡血藤、川芎、桑枝、丝瓜络活血祛风通络。合而用之,共奏祛风活血之功。 【主治】面神经瘫痪。 【加减】面麻痹甚者,加苏木9克;并以醋炒白附120克,盛于布袋之中,乘热熨麻痹 之处。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佳。 【附记】凡颜面神经麻痹,瘫痪出现之口眼歪斜,以及半身麻痹,半身疼痛,半身冷 暖,半身汗出等中医所称之中络证,率先用此,效果良好。 19.2二石复正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20克,石决明30克,麻黄1克,细辛2克,僵蚕9克,全蝎3克,白附子2克,蟅虫3克,生穿山甲6克,桑寄生30克,威灵仙10克,龙胆草6克,羚羊角粉0.6克(分冲),活络丹1粒(分吞),苏合香丸1粒(分吞)。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肝热、熄肝风、驱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解】方中麻黄、细辛以驱表皮之风寒,轻可去实,用量不能过多,僵蚕、全蝎、 白附子为牵正散,为治口歪专药,但白附子燥热上升,用量亦不宜多,苏合香丸开闭以驱风寒,活络丹通络而治麻痹。惟以上诸药多为辛温燥热之品,故重用石膏、生石决明以清镇之;龙胆草、羚羊角粉清肝热而熄风;穿山甲、蟅虫、桑寄生、威灵仙活血通络,合之共奏清肝热、熄肝风、驱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 【主治】颜面神经麻痹。 【疗效】余每以此方治颜面神经麻痹,颇有捷效,一般服7剂见效,30例痊愈。 19.3复正散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白附子15克,全蝎6克,白僵蚕、川芎、干地龙、明天麻、双钩藤、鸡血藤、胆南星、丹皮各9克,防风、白芍各15克,蜈蚣2条,甘草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服3~6克,温开水送服。若病重 者改用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化痰、熄风止痉、活血通络。 【方解】面瘫多因风邪中络所致。盖风邪中络,必先有“肝风内动之相召”,大抵外风 乘虚而入,二风相搏,阻遏经络,郁而生痰,痰气交结,气机失畅,内痰壅滞,“风性善行而数变”,其性主动,故证见口眼歪斜证。治宜祛风化痰,熄风止痉,活血通络。方中君以白附子,善清头面之风痰;臣以全蝎、蜈蚣、地龙搜风通络,熄风止痉;且蜈蚣还有良好的舒筋活络,软化血管的作用;合地龙、全蝎其功甚著;佐以防风祛风解痉,僵蚕、胆南星善祛经络之风痰;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化痰止痉;丹皮、鸡血藤、白芍、甘草、

最新面瘫-中医病历模板

首次病程 患者:吕月平,女,67岁。因“口角歪斜一天”于2013-09-05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二天前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左侧耳后疼痛,遂到小诊所就诊,具体治疗不详,昨日喝水时发现左侧口角漏水,口角向右歪斜。于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拟“中医:面瘫;西医:面神经麻痹”收住我科。刻下:患者口角向右歪斜,左侧额纹存在,左眼能闭合,左侧面部板滞,麻木,伸舌偏右,吹气左侧口角不漏气,左耳后完骨处压痛明显。病程中无发热畏寒,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纳食香馨,夜寐安宁,二便正常。 2.体检:T: 36.2 ℃P: 78 次/分R: 20 次/分BP: 150/100 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可,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角向右歪斜,左侧额纹存在,左眼能闭合,伸舌偏右,吹气左侧口角不漏气,左耳完骨处压痛明显。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正常,未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约7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叩诊呈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不亢进,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3. 辅助检查:心电图:1.窦性心律;2.avl导联T波低平,V1-V3导联T波倒置。头颅CT:腔隙性脑梗死。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及鉴别诊断:患者因“口角歪斜一天”入院,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四诊合参,辨病当属中医“面瘫”范畴,患者老年女性,络脉空虚,今日天气突然降温,风寒乘虚而入,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肌肉失于约束,发为本病,辨证当属风寒证。本病当与“中风,面痛病”相鉴别。中风: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謇涩等临床表现。面痛病:面部如刀割,火灼状疼痛,不能触碰,而无口角歪斜,闭目不能等症。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1.口角歪斜一天 2.查体:BP150/100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角向右歪斜,左侧额纹存在,左眼能闭合,伸舌偏右,吹气左侧口角不漏气,左耳完骨处压痛明显,左侧贝尔征阳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约78次/分,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3.辅助检查:心电图:1.窦性心律;2.avl导联T波低平,V1-V3导联T波倒置。头颅CT:腔隙性脑梗死 4.鉴别诊断:本病当于中枢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相鉴别。中枢性面瘫:有口角歪斜但额纹正常还伴有偏侧肢体活动障碍,头颅CT可鉴别。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对疼痛敏感,常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疼痛,有明显的“扳机点”,无口角歪斜,与之可鉴别。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面瘫 风寒证 西医诊断: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腔隙性脑梗死

小续命汤治疗面瘫见效快

小续命汤治疗面瘫见效快 组成:麻黄、桂枝、防风、防杞、杏仁、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川芎、白芍、大附子、生姜 主治:1.治中风不省人事,神气溃乱,半身不遂,筋急拘挛,口眼喎邪,语言蹇涩。 2.风湿腰痛,痰火并多。 3.六经中风,及刚柔二痉。 加减:(1)筋急语迟脉弦者,倍人参,加薏仁、当归。 (2)去芍药,以避中寒。 (3)烦躁不大便,去桂、附,倍芍药,加竹沥。(4)日久不大便,胸中不快,加大黄、枳壳。 (5)脏寒下利,去防杞、黄芩,倍附子,加白术。(6)呕逆加半夏。(7)语言蹇涩,手足战掉,加石菖蒲、竹沥。(8)身痛发搐,加羌活。(9)口渴加麦冬、花粉。(10)烦渴多惊,加犀角、羚羊角。 (11)汗多去麻黄、杏仁,加白术。(12)舌燥去桂、附,加石膏。 方义:此六经中风之通剂也。麻黄、杏仁,麻黄汤也,治太阳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治太阳中风;此中风寒,有表证者所必用也。人参、甘草补气;川芎、芍药补血;此中风寒,气血虚者所必用也。风淫故主以防风。湿淫佐以防己。寒淫佐以附子。热淫佐以黄芩。病来杂扰,故药亦兼该也。 变化方:加减法: (1)本方倍麻黄、杏仁、防风,名麻黄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无汗恶寒。 (2)本方倍桂枝、芍药、杏仁,名桂枝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有汗恶风。 (3)本方去附子,加石膏、知母,名白虎续命汤,治阳明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 (4)本方加葛根,倍桂枝、黄芩,名葛根续命汤,治阳明中风,身热有汗,不恶风。 (5)本方倍附子,加干姜、甘草,名附子续命汤,治太阴中风,无汗身凉。 (6)本方倍桂、附、甘草,名桂附续命汤,治少阴中风,有汗无热。 (7)本方加羌活、连翘,名羌活连翘续命汤,治中风六经混淆,系之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急,或麻木不仁。 (8)本方去防风、防己、附子、白芍,加当归、石膏,即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不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 (9)录验方去人参,加干姜、黄芩、荆沥,即千金大续命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 煎服法:每服三钱,加姜、枣煎。 方剂分量参考《备急千金药方》 麻黄桂心甘草(各二两)生姜(五两)人参川芎白术(前方用杏仁)附子防己芍药黄芩(各一两)防风(一两半)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世人治疗面瘫多以牵正饮加减为法,之所以见效慢,不思因果故也。邪气为因,病为果。风寒邪气为因,口眼歪斜为果。 小续命汤治疗面瘫之所以奏效快,就因为针对面瘫是外感风寒引起。方中以麻黄汤防风疏散风邪、发汗解表,以人参白术白芍川芎附子补虚扶正。 个人认为小续命汤治疗面瘫,当以发病在一周内为佳。超过十天,还是牵正饮加味如活络化痰诸品为佳。 安徽张琼林有一方治疗面瘫:曰:面瘫一诊牵正饮 金银花、连翘、葛根、羌活、桂枝、白芍、僵蚕、蝉蜕、防风、野菊花。一般一诊(五帖)痊愈或见大效。我试过确如所言。(为了记忆我还专门编了一个趣味歌诀∶峰哥干活(喝)橘汁瞧金蝉吃蚕。哈哈,让大家见笑了) 后来在一本书中的热敷疗法中得到启发,处方:当归60克川穹60克白芷60 细辛60克丁香60克猪牙皂角60克。熬好后,用两条新毛巾轮换热敷患侧,一日三次,一次半小时。热敷三次后第二天感觉患侧非常轻松,10天后基本痊愈,之后又加强治疗一周。

中风病中医认识

中风病的中医认识及调护 一概述——概念 (一)定义 中风病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范围:急性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证候特征 1,突然发病 2,轻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重症:伴昏迷 3,四大主证特点(昏,瘫麻,喎,蹇) (1)神昏 轻者:神思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 重者:昏迷或昏愦. 伴随症状:谵妄,躁扰不宁等. (2)半身不遂 轻症:肢体力弱活动不利. 重症:完全瘫痪. 急性期:半身不遂多见患肢松懈瘫软,少数为肢体强痉拘急. 后遗症期:患肢强痉挛缩,尤以手指关节僵硬,卧伸不利最为严重. (3)口舌歪斜 (4)言语蹇涩或不语 轻症:言语迟缓不利,吐字不清,自觉舌体发僵. 重症:中风不语. 一概述——源流 (一)病名

《内经》:仆击,大厥,薄厥,偏枯,偏风,风痱等.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首创"中风" (外风) 元?王履《医经溯洄集?中风辨》:外风——真中风, 内伤——类中风. "……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二)病因病机 1,与体质,饮食,七情有关. 《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2, 唐宋以前——外风立论,内虚邪中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 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 3, 唐宋以后——内风立论 是中风病因学上的一大转折. (1)肾水不足,心火暴盛 刘完素(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 (2)正气自虚 李东垣《医学发明中风有三》"故中风者,非外来之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 (3)湿痰化热生风 朱震亨《丹溪心法中风》"按《内经》已下,皆谓外中风邪,然地有南北之殊,不可一途而论.……西北二方,亦有真为风所中者,但极少尔.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4)内伤积损 张介宾《景岳全书 .非风》"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面瘫病辨证施护

中风病辨证施护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证型】风痰瘀阻证 【证候要点】 口眼歪斜,舌强语塞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头暗紫,苔滑腻。【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 2.观察患者眼睑闭合不全的程度。 3.观察患者四肢肌力,肌张力关机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4. 观察患者舌强语塞或失语的程度及吞咽障碍程度。 【临症护理】 1.【护理问题】肺炎:与患者吞咽困难,肢体活动困难,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示齿训练等。(2)适当的下床活动,多做肢体康复训练。 (3)在一定时期内,必要时可上胃管,避免呛咳或误吸。 (4)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滴注,以保护患者预防肺炎的发生。 【疗效评价】患者肌力有所恢复,能做简单的肢体运动。 2.【护理问题】压疮: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有关。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做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促进肌力的恢复。 (2)遵医嘱,给予合理的膳食,保证营养供应。 (3)定时翻身,避免受压部位长期受压。

(4)对受压部位用活血通络的药酒擦拭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疗效评价】压疮情况好转。 【健康宣教】 1.生活起居:调摄情志建立信心,注意安全,防呛咳、压疮、跌倒坠床的发生。2.饮食护理:宜食祛风化痰开窍的食物,如:山楂、黄瓜等。忌食羊肉,狗肉、牛肉等。 3.康复护理:(1)抬眉训练: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用力抬眉,呈惊恐状。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次。 (2)闭眼训练:嘱患者开始轻轻的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食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1次,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防止关节僵硬:平卧床上,两手相握,肘部保持伸直,举过头顶,患侧骨关节屈曲、拉伸活动交替运动,保持关节活动度。 4.用药护理: (1)内服中药护理,颗粒药,如服养血清脑颗粒,。 (2)静脉输注神经节苷脂钠,如出现皮疹、寒战、心悸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药。5.情志护理:关心尊重患者,疏导其紧张情绪,指导患者听一些舒心的音乐,以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的作用。 6.中医特色护理: (1)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患侧太阳、承浆、阳白、地仓、颊车、迎香等穴位。 (2)中药熏洗:熏蒸患肢,熏蒸药液以50-70度为宜,当药液温度降至37-40度方可冲洗患肢。

面瘫病中医诊疗方案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面瘫病 西医病名:面神经炎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三、鉴别诊断 中风病:口舌歪斜者多伴有肢体瘫痪或偏身麻木,病由气血逆乱,血随气逆,上扰脑窍而致脑髓神机受损,且以中老年人为多。 四、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