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2000标准条文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2000版ISO9000族标准基础理论及理解要点/ ISO9001标准条款ISO9001标准条款1 范围1.1 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额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要求的产品。
1.2 应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和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表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供方→组织→顾客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应: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见1.2);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e)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
目录前言 (1)0介绍 (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6)1. 范围 (6)2. 标准的引用 (7)3. 术语和定义 (7)4. 质量管理体系 (8)5. 管理职责 (11)6. 资源管理 (14)7. 产品实现 (16)8. 测量、分析和改进 (24)ISO 9000:2000年版程序文件范例—————————30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组织。
准备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
每一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的某一主题感兴趣,均有权参与该委员会。
与ISO组织维持密切关系的国际上之组织(官方与非官方)皆参与这工作。
ISO组织与国际电工协会(IEC)对所有关于电子技术标准化密切合作。
国际标准草案规则与ISO/IEC指令第三部分的规划一致。
由技术委员会采用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正式发布成为国际标准需要最少75% ISO成员团体投票赞成。
本国际标准的一些要项可能具有专利的可能性,ISO组织不应为鉴别任何或所有此专利权负责。
ISO 9001国际标准由技术委员会ISO/TC 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子委员会SC2质量体系所准备。
对第二版作了技术性修订的第三版将取消和取代第二版(ISO 9001:1994)。
ISO 9002:1994和ISO 9003:1994版已合并到本国际标准中,ISO 9001:2000的出版,将取消ISO 9002:1994和ISO 9003:1994。
过去使用ISO 9002:1994和ISO 9003:1994的组织可依据1.2章节对某些要求删除,来使用本标准。
ISO 9001的标题已被修订且不包含“质量保证”,如此是为了对应于ISO 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不仅要求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且以提升顾客满意为目标。
0介绍0.1总则质量管理体系的采用是组织战略性的决定,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会受到各种要求、特定的目标、提供的产品、采用的过程和组织的规模及结构的影响。
本讲内容: 1、2000版ISO9000核⼼标准主要内容和应⽤范围 2、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主要术语,⽬的和分类 重点内容: 1、2000版ISO9000核⼼标准主要内容和应⽤范围 2、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主要术语难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主要术语 内容讲解 ⼀、2000版ISO9000族核⼼标准主要内容和应⽤范围 1、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1)标准表述了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确定了80个相关术语及其定义。
2)标准第⼀次明确提出了质量管理⼋项原则,强调这⼋项质量管理原则是IS09000族标准的基础。
3)标准第⼀次提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励采⽤过程⽅法管理组织。
2、GB/T19001/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证实组织有能⼒稳定地提供满⾜顾客和适⽤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2)通过体系的有效应⽤,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进顾客满意。
3)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的,适⽤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可供组织内部使⽤,也可⽤于认证或合同⽬的。
4)在满⾜顾客要求⽅⾯,该标准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GB/T19004/IS0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1)标准提供了超出GB/T19001要求的指南,以便组织考虑提⾼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考虑开发组织业绩的潜能。
2)与GB/T19001相⽐,该标准将顾客满意和产品质量的⽬标扩展为包括相关⽅满意和组织的业绩。
3)对于管理者希望通过追求业绩持续改进⽽超越GB/T19001要求的那些组织,GB/T19004推荐了指南。
4)标准强调实现持续改进,适⽤于组织的各个过程。
标准不拟⽤于认证、法规和合同⽬的,也不是GB/Tl9001标准的实施指南4、GB/T19011/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审核指南? 标准为审核原则、审核⽅案的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提供了指南,也对审核员的能⼒和评价提供了指南。
ISO9000:2000标准条文解析
结合,紧密联系,形成PDCA循环的管理体系,并确保企业的环境行为持续改善。
ISO 14000标准的特点
*注意体系的完整性,是一套科学的环境管理软件
*强调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但对环境行为不作具体规定
*强调污染预防,持续改进
*要求对组织的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
*广泛适用于各类组织
*与ISO9000标准有很强的兼容性
ISO14000标准的基本要求
*要求建立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
*制定环境方针,作出环境保护的承诺
*识别企业的环境因素,制定目标指标以改善环境状况
*要求污染预防,持续改进;遵守法律法规
*针对企业的重要环境岗位,建立作业程序加以控制
*注意各方面的信息沟通
*要求对紧急突发事件,建立应急和响应计划
ISO14000产生的背景
在近代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度经济增长速度而忽略环境的重要性,导致水上流失,大片上地沙漠化,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全球气候反常,臭气层耗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
全球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要求推行清洁生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环境管理。
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问题,纷纷制订环境标准,出口商品因不符合标准而蒙受巨大经济
损失。
环境问题已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汲取世界发达国家多年环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并颁布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成为一套目前世界上最全面和最系统的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并引起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
ISO14000带给企业的效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实施全球化经济战略。
企业的环境表现已成为政府、企业及其他组织采购产品选择服务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目前一些着名的跨国企业已开始制订实施ISO14000的内部计划,并将ISO14000作为对其供应商环境管理的考核标准。
ISO14000是中国企业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实施ISO14000认证将带给企业明显的绩效。
获取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树立优秀企业形象
改进产品性能,制造绿色产品
改革工艺设备,实现节能降耗
污染预防,环境保护
避免因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提高员工环保素质
提高企业部管理水平
减少环境风险,实现企业永绩经营
ISO14000概述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ISO9000系列标准后推出的一套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是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开展审核认证的根本准则。
目前,国内外进行的ISO14000认证即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模式
ISO14001标准由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部分的
17个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