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系统进水原因分析及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3
试论机械润滑部位进水原因及防范手段摘要:本文首先对机械润滑部位进水原因进行总结,对机械润滑部位进水的检查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机械;润滑部位;水分侵入;港口1.引言港口进行装卸生产时,经常会遇到港口机械润滑部位进水的现象,具体是指叉车、装载机、吊车等的发动机、变矩器以及前后桥等部位,因为机械冷却系统内泄,或者是遭受外界水入侵,而导致润滑油进水的发生,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则有可能导致润滑部位油膜强度降低,金属腐蚀和机械润滑部位的磨损加剧,甚至是引发机械瘫痪。
因此,对于港口的生产安全和设备安全而言,对机械润滑部位进水原因及防范手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研究,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机械润滑部位进水原因2.1 .内泄机械润滑部位进水的主要原因是内泄,其主要是由于机械冷却系统的冷却剂水、防冻液等,在通过润滑部位时进行热量传递,导致金属件热胀冷缩,比如水封、缸垫、缸套等发生碎裂,而导致冷却剂流入润滑部位,这样而引起的机械系统泄露,导致机械润滑部位进水。
2.2. 外侵外侵指的是机械运转时外部水进入机械润滑部位,从而引起润滑油进水。
当内部润滑油面低于外部水面时,水会通过润滑部位的出气孔、进气系统或者不够密封的加油口等进入润滑部位。
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野外长期作业的恶劣环境,或者机械在船舱积水比较深的情况下运转。
3.检查方案3.1. 外观3.1.1.冷却剂容量冷却剂的液面检查即冷却剂的容量检查是工作人员工作交接时的重要检查内容。
因为如果较短时间内水箱非常缺水(或防冻液),就非常容易造成内泄的问题。
3.1.2 .润滑油容量在日常检验过程中,要注意利用油尺观察润滑油的容量,一旦发现润滑油面大大高出正常油面,而且在冷却系统的冷却剂也存在严重缺失的情况下,机械就很有可能存在冷却剂内泄的情况。
3.1.3. 润滑油的色泽要经常利用油尺检查润滑油的色泽,如果发现黏附在油尺上的润滑油是灰白色,就说明润滑油中有水了,而且润滑油已经被乳化了。
高速线材精轧区润滑站进水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裘启春【摘要】@@%该文通过对高速线材生产线的精轧区润滑站的进水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了进水原因,提出日常检查和预防进水的措施及进水后的处理方法.【期刊名称】《液压与气动》【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5页(P88-92)【关键词】高速线材;精轧机;润滑站;辊箱;吐丝机;板式冷却器;进水;脱水【作者】裘启春【作者单位】浙江杭钢高速线材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71 引言高速线材生产线的精轧区润滑站是为精轧机组、减定径机组、夹送辊和吐丝机提供润滑保障的。
由于精轧区设备中的减定径机组出口运行速度最高可达110 m/s,因此必须要有良好的润滑环境和优良的油品质量来保证设备的高速稳定运行。
由于精轧机和减定径机组是悬臂顶交45°的结构形式,轧机辊环的高压冷却水常常会通过精轧机、减定径机组辊箱等部位进入润滑站油箱中,导致润滑油乳化变质,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起油膜轴承烧损等严重的设备故障。
预防和控制精轧区润滑站的进水,是高速轧机能否保持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关键,也是高速线材生产线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
2 润滑站进水的主要危害润滑站进水后,主要产生以下危害:(1)水分对油品性能——“粘度”指标影响极大,一般水分为25%时,油的粘度将成倍增加,水分含量达50%时,油液将成半流体状,严重降低油液润滑性。
(2)油液中水分还将腐蚀金属表面,加速油液氧化变质,与添加剂相互作用后产生胶质,与落入润滑油中的铁屑作用生成铁皂,铁皂与润滑油中的尘土、机渍和胶质等引起过滤器堵塞、喷嘴堵塞,造成各摩擦表面供油不足,甚至失油,加速机件的磨损。
(3)高线精轧机区域的辊箱和锥箱都安装有油膜轴承,油膜轴承属滑动轴承,需要处于全流体润滑状态,形成稳定流体动压润滑。
如果当进入润滑点的油中含水量超过0.1%时,机械磨损急剧增加;超过0.5%时,将会破坏润滑环境,严重损坏轴承;当含水量超过3%时,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将会发生变化,而达不到形成油膜的条件导致油膜轴承处于半干摩擦和边界摩擦,最终将引起油膜轴承或辊箱烧毁的设备事故。
轧钢设备润滑的故障与维护管理措施探讨摘要:文章分析了润滑对轧钢机正常运行的意义,并对轧钢机械润滑故障的常见原因与维护管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轧钢设备;润滑;故障;维护管理中图分类号: 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轧钢机的主要设备包括轧钢机工作机座、万向接轴及其平衡装置、齿轮机座、主联轴器、减速机、电动机联轴器和电动机以及前后卷取机、开卷机等。
在钢厂轧钢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常因润滑系统出现故障致使设备各个机构润滑状态不良,性能与精度下降,甚至造成设备损坏事故,因此,对设备润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轧钢设备的正常运转对钢铁企业的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润滑故障又是影响设备正常运转的一大问题,因此越来越引起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润滑对轧钢机设备正常运行的意义润滑是将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可以是液体(脂体或气体)加入到相对运动的摩擦副表面,以达到抗摩、减磨的目的。
对于轧钢设备而言,润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发动机的高速运转中,轴与轴承的回转运动,活塞在气缸中的往复运动,都是通过某种润滑油去降低摩擦面间的摩擦、磨损,并通过润滑油及其产生的动压油膜,起到承载、吸振、降噪、散热和防锈的作用,良好的润滑,可以保障设备使用中的正常运转,并能延长寿命,提高生产率;反之,一旦发生了润滑故障,轻则“卡机”、“烧瓦”、污染环境,重则损坏设备,引发安全事故。
三、轧钢机械润滑故障的常见原因设备润滑系统发生故障的原因很多,通常可归纳为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操作和保养维修不当等原因而引起的设备失效,分述如下:(1)设备润滑系统设计计算不能满足润滑条件,例如某种摇臂钻床主轴箱油池设计得较小,储油量少,润滑泵开动时油液不足循环所需,但当停机后各处回油返流至油箱后,又发生过满而溢出。
一些大型机床润滑油箱散热性差,使润滑油粘度波动大,甚至高温季节发生润滑不良。
齿轮加工机床润滑系统与冷却系统容易相混, 使油质污染劣化。
2008年8月第33卷第8期润滑与密封LUBR I C A TI ON EN GI N EER I N GA ug .2008V ol 133No 18收稿日期联系人李林,2@6311棒材粗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系统分析和技术改进李 林(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 广东广州510380)摘要:介绍了粗轧油膜轴承润滑系统,分析了系统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场实际,提出了将齿轮泵改为螺杆泵,增加辅助油箱、浮动吸油装置、辅助过滤装置、水分检测仪等改进措施,并讨论了系统运行维护重点。
关键词:粗轧机;技术改进;油膜轴承中图分类号:T H13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4-0150(2008)8-105-3 油膜轴承又称液体摩擦轴承,是一种主要零件表面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相关参数匹配非常理想的滑动轴承,工作时利用液体润滑在锥套与衬套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压力油膜,分离两个工作表面,而不发生直接的金属接触,达到液体摩擦状态。
按润滑理论油膜轴承可分为动压轴承、静压轴承、动2静压轴承。
油膜轴承用于轧钢机械上,具有承载能力大、摩擦因数低、抗冲击能力强、径向结构尺寸小、使用寿命长、运转精度高、综合成本低等特点。
但润滑系统一般比较复杂,对润滑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清洁度要求比较高。
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从意大利达涅利公司引进的连续棒材生产线,粗中轧机采用了悬臂结构形式,轧机比较紧凑,轧辊支撑使用了动压油膜轴承,此种油膜轴承属典型的达涅利-摩戈伊尔(MORGO I L )结构型式,为薄壁全圆形式,承载区是圆形,非承载区有轴向油腔和周向通油槽。
油膜轴承的正常运行对润滑系统油质、油温、油量、油压要求极为苛刻。
本文作者介绍了粗轧油膜轴承润滑系统,根据多年的设备管理经验及连轧厂实际,对该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技术改进措施。
1 粗轧润滑系统概述粗轧机稀油润滑系统见图1,主要为6台粗轧机的行星减速机、轧机辊箱(其中有油膜轴承)提供润滑,由达涅利公司设计制造。
浅析#4机润滑油进水及预防治理措施【摘要】我厂的#4汽轮机组,是由原武汉汽轮机厂生产的CC25-90/41/13型抽汽背压式汽轮机。
从运行至今一直存在汽封漏汽量过大的问题,致使部分漏出的蒸汽经油档串入前后轴承箱内,使润滑油中进水,严重影响了机组在正常运行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我们经过认真的观察分析,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润滑油进水;汽封漏汽;轴承箱1.汽轮机润滑油的作用及油中进水的危害和现象1.1汽轮机润滑油的作用润滑油润滑汽轮发电机的各轴承及其它转动部分,并带走由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润滑油在汽轮机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的轴颈上形成一层油膜,使轴瓦和转子不发生摩擦;润滑油是汽轮机调速系统和各液压控制阀门传动的介质。
1.2汽轮机润滑油进水的危害汽轮机润滑油进水导致油质劣化,一方面对润滑部分起不到润滑目的,使轴承钨金熔化而损坏设备,另一方面对传动部分可能造成生锈、腐蚀、堵塞等,使调速和保护装置发生卡涩和失灵。
如果水在润滑油中的含量超过规定范围,润滑油的性能就会变化,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并且乳化的可能性增加,随之流动性也大大降低,这样就会出现润滑油循环供应不足的情况,导致汽轮机转子及轴承缺乏有效的冷却和润滑,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带走,造成轴承温度过高,严重时会烧瓦、烧轴承后果不堪设想。
润滑油中一旦进水严重,油膜就会遭到破坏,导致转子以及轴承的润滑严重不足,这样不仅降低了润滑效果,还极易造成轴瓦乌金脱落、化瓦,造成机组的强烈振动,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停产停车,甚至造成设备损坏报废以及人员伤亡的恶性后果。
1.3润滑油油中进水的判断依据(1)润滑油回油管路的观察窗壁有雾气或着水珠出现;(2)主油箱油位在运行工况不变的情况下缓慢上涨;(3)主油箱底部放油门处放油时能够放出水来;(4)油箱中油上部存在泡沫;(5)油中有水后油压有轻微下降,一般不是很明显;(6)润滑油净化器疏水量增大;(7) 质检车间对润滑油质的检验结果。
高线精轧机轧辊箱进水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第一线材厂线材作业区域精轧机组辊箱进水问题是困扰我厂生产顺利进行的较为棘手的问题,也是最不好解决的问题之一。
要解决此问题,要从密封、滑环、装配等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高速线材精轧机密封滑环润滑油一、精轧机组辊箱进水的问题提出我厂线材作业区域的精轧机组是采用摩根5代顶交45°高速无扭线材轧机设备,由于受到温度、压力、摩擦等影响,冷却轧辊、导卫装置的高压水常会进入精轧机辊箱,导致精轧机稀油站的润滑油提前乳化变质,如不及时处理,最终可能导致润滑油产生不可逆转的变质而引发精轧机设备故障。
精轧机组进水对设备和润滑油的危害性极大,是目前我区域面临的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
首先,精轧机进水后,经过循环系统进入油箱,如果长期存在进水现象而不处理,则会导致水油比例增大,当润滑油含水量超过规定范围时,对滚动轴承而言,轻则会减小轴承的使用寿命,重则会导致轴承供油不足,润滑和散热不好,最终因为热膨胀将轴承间隙吃掉,致使轴承报废;对油膜轴承而言,资料表明,进入润滑点的油中含水量超过0.1%时,机械磨损急剧增加;超过0.5%时,将会破坏润滑环境,使轴与轴承之间无法形成油膜,轴承温度瞬间升高,轴与轴承出现抱死现象,出现重大事故。
对齿轮而言,如果润滑油的含水量过高,则无法使齿轮啮合时产生油膜,使齿轮温度升高,将齿轮侧隙吃掉,并且使齿轮产生退火效应,降低齿轮的强度,近而导致齿轮等零部件的报废。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轻则使零部件报废,重则使整台设备报废,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万元。
其次,精轧机辊箱进水造成水与杂质进入油箱中,对润滑油产生乳化作用,降低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水中的杂质经过过滤器时,杂质会堵塞滤芯,降低了滤芯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使经济效益下降。
二、精轧机组辊箱进水的原因分析精轧机辊箱进水的原因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动密封进水和静密封进水。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进水事故原因分析及措施建议摘要:汽轮机是生产中最主要的设备,只有全面保证设备的稳定,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润滑油系统是最重要的内容,对设备有润滑、密封和冷却功能,能够全面实现汽轮机运行安全与稳定的目标。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还存在一些故障,影响了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
本文主要针对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进水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进水前言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设备的精细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在火电厂运行中起到了辅助作用,为稳定电力运行提供充分的保障,汽轮机润滑油主要功能是润滑、密封和冷却,是汽轮机的重要部分,通过润滑油系统的稳定运行,全面确保汽轮机的稳定,对整机组运转起到了积极推动。
随着我国电网的不断扩展与快速发展,电厂对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汽轮机为特种设备,汽轮机润滑系统进水会造成重大的设备损失,因此防止汽轮机润滑系统进水意义重大。
1案例分析某电厂共2台机组,经过抽汽改造后,1号、2号机组汽轮机型号均为CC150/101-13.24/0.981/0.29/535/535,由哈尔滨汽轮机厂制造。
整个汽轮机为3支点支撑,前、中、后轴承均为落地支撑。
主油箱采用落地组合式,正常运行油位时容积20.68m3,轴承油压0.098MPa。
2台机组自2005年投产以后,汽轮机润滑油带水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机组运行中,主油箱油位会出现逐渐升高的现象,运行期间,每天主油箱底部的放水量达到70L,润滑油微水含量严重超标。
尽管机组检修时多次进行了轴封间隙调整,运行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运行和检修人员每天定时对主油箱底部进行放水,其工作量增加,风险因素也相应增加。
2汽机油进水原因分析润滑油带水的原因既有设备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有运行参数调整控制不当。
(1)汽轮机运行中高压轴封供汽压力偏高,汽封出现了冒汽现象,导致轴封汽通过轴瓦密封间隙进入润滑油系统。
润滑油进水事件原因浅析摘要:润滑油系统作为汽轮机最重要的辅助系统,必须保证其可靠性,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反馈,发现该系统在汽机启停及试验阶段会发生进水的情况,不仅会延误机组状态进展及工期,而且由于润滑油性能改变,其润滑、冷却等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未能得到及时地发现处理,严重时会烧毁轴瓦、磨损轴颈、对设备造成腐蚀等,这些后果都会对汽机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结合经验反馈以及运行经验等,分析产生事件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探讨可能的预防和监测措施,从而达到防止汽轮机润滑油进水,保证汽轮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的目的。
关键词:经验反馈;润滑油进水;原因分析;应对措施1、背景事件2012年秦三厂在投运轴封时,发生润滑油含水量超标至1345ppm事件,因需要恢复润滑油指标,采用滤油措施使含水量达标而延误启动工期约一天;2014年福清核电响应机组锅炉跳闸停运轴封,在恢复轴封供气过程中未投运轴封冷却器排风机,蒸汽从轴封泄漏,导致润滑油含水量超标,汽轮机发电机组8号轴瓦绝缘为0;2017年海南核电应急响应台风灾害,在打闸停机后,停运循泵,因旁排阀门内漏,蒸汽通过轴承间隙键入GGR系统,润滑油取样时发现油箱中含水量超过1000ppm,远超标准规范的80ppm;2018年,在三门核电与海阳核电在丧失厂外电试验中,润滑油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超出标准规范。
从上述事件可知,汽机润滑油进水问题在各个电厂均有存在的风险。
2、汽轮机润滑油进水的危害润滑油中含水量超标的危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润滑油中含水量过大,造成润滑油乳化,粘度大幅降低,导致汽轮机各轴承内难于形成油膜。
2、润滑油的润滑效果变差,润滑油循环遭到破坏,影响轴瓦散热,导致轴瓦烧毁。
3、润滑油中的水份使得供油管线、轴瓦内部等腐蚀加剧,油中杂质含量增加;杂质累积会使汽轮机注油试验装置和复位装置等发生卡涩,影响安全停机功能。
4、发电机密封油来源于润滑油,并且作为氢气密封油系统的应急备用油源,当密封油中含水量增大,氢油压差不能维持在合适范围内,密封性能变差,油中所含水分混入氢气中,影响发电机电气绝缘,危害发电机运行安全。
关于汽轮机润滑油进水事故分析及预防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某电厂汽轮机润滑油中进水经过,剖析了汽轮机润滑油中带水危害,提出了防范措施,保证了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汽轮机;润滑油;带水;轴封1 概述主机润滑油系统的作用主要供给汽轮机轴承、发电机轴承、推力轴承和盘车装置润滑油,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机组是否能长期、安全的稳定运行。
作为润滑油必须具备适当的粘附性和粘度,润滑油对于摩擦表面的附着力还必须大于润滑油本身分子间的摩擦力,这样两个摩擦表面在相互滑动时,每一表面上都带动着一个附着油膜,形成两个摩擦表面间液体摩擦,转子在高度转动使轴颈与轴瓦底部形成压力很高的油膜,支撑转子重量在轴瓦中滑动[1]。
轴封系统的主要向主汽轮机、给水泵小汽轮机的轴封供密封用蒸汽,并回收轴封漏汽和汽轮机调节汽门门杆漏汽。
辅助蒸汽用于机组启动时的轴封汽源;一次冷再热汽源作为备用轴封汽源,用于在辅助汽源异常时做为汽轮机安全停机的轴封汽源;随着负荷的升高,当超高压缸、高压缸、中压缸的排汽量超过低压缸所需的供汽量时,超高压、高压及中压缸汽封漏汽给低压缸供汽,此时机组达到自密封。
本文以某电厂事故为例,分析造成汽轮机油中带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某公司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 N1000-31/600/620/620 的超超临界、二次中间再热、单轴、六缸六排汽、十一级回热抽汽、单背压、反动凝汽式汽轮机。
同时,该厂汽轮机为每个缸单轴承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对汽轮机油质的要求。
2事件主要经过01;00 机组正在启动,给水泵汽轮机已冲转完成,给水泵汽轮机轴封回汽已正常回收至轴封加热器,准备投入大机轴封系统;01:40 开启辅汽联箱至主机轴封供汽手动门一圈,轴封供汽管道暖管;02:50主机轴封供汽管道暖管结束,全开辅汽联箱至主机轴封供汽手动门,开启轴封供汽调节门18%,开启主机轴封回汽至轴封冷却器手动门30%,轴封冷却器入口压力-2kPa;03:04 轴封母管压力2.7kPa,全开轴封回汽至轴封冷却器手动门,启动主机真空泵;04:40 监盘人员发现主机轴封母管压力波动,3.0-4.4kPa,检查辅汽联箱压力和轴封供汽调门均无异常变化,通知热工检查轴封供汽调门动作是否正常。
轧机进水\漏油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精轧、预精轧机进水是各高线厂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油箱进水会污染油液,使油品下降,随冷却水进入油液的赃物会堵塞滤芯。
如果油液中进入大量的水,辊箱内油膜压力就会降低不易形成油膜,轴承温度迅速升高,很容易烧损,例如:自我厂精轧机组投产以来,285辊箱就一直存在比较严重的漏水问题,严重威胁精轧机组的正常运行,所以如何控制进水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我公司由哈尔滨飞机制造集团制造的预精轧组,装机量四台,也投产以来在日常生产中相继出现辊轴轴头密封处漏油的现象,两台水平轧机尤为严重,每天油箱液位都会因漏油下降1——2个格,滑油由润滑站供给,不但经济损失较大,而且加油工作量也加大了。
关键词:辊箱;密封;漏水、封油。
一、前言精轧机是高线生产线上的核心设备,但精轧机进水一直是各个高线厂的一个难题,轧机运转速度十分高,大约为9000转/分,油品精度等级是个关键指标,如果进水,滤芯压差变大,将需频繁更换滤芯,如果油品精度等级下降,油液污染,将使维护费用大幅度增加,也加速了轧机的损坏,因此如果进水不是控制的很好,将使轧机运行和维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2001年三高线投产初期,就是由于对进水的重视不够,致使油箱大量进水,油品下降,造成辊箱内油膜轴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污物进入轴承与轴瓦的接触面,使接触部位磨损出很深的沟槽,基本上2个月报废一套轴瓦轴承,每半个月就更换一次滤芯,每次增加费用6万元。
二、分析进水原因及改进措施1、辊箱进水的几个原因分析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轧机组是10个机架安装在一个整体刚性底座上,由一台电机带动,主电机增速机输入轴的大齿轮带动两根输出轴,再通过齿形联轴器与两根传动轴相联,分别驱动左右两侧轧机,而十个机架连在一起,大部分是浸在水里,要寻找进水原因,首先应检查辊环的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经过锥箱,在与辊箱接合处,用一胶圈压住,但有时水压高达0.6Mpa,高压下冷却水会从结合处漏入锥箱。
八钢1750mm热连轧油膜轴承进水原因浅析摘要本文简述了油膜轴承部件的尺寸损失,分析了八钢1750mm热连轧油膜轴承进水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油膜轴承进水1.前言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750mm热连轧生产线于2004年4月开始建设,2006年7月15日轧出第一卷钢。
该生产线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条热连轧生产线,设计产量为每年300万吨。
其中粗轧机组采用太重设计制造的ZYC1115-75WJ油膜轴承,轴承直径1115mm,轴承长度840mm,长径比0.75,名义间隙0.9mm。
由于各部零件磨损严重造成轴向间隙过大,落辊后传动侧箱体在换辊小车的作用下,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自由移动,引起了水封不均匀磨损。
有时靠近轧辊上端面水封发生磨损脱落,而远离轧辊端面与水封脱开失去防水功能;有时靠近入口侧轧辊端面水封发生磨损脱落,而出口侧轧辊端面与水封脱开失去防水功能,造成油膜轴承供油系统进水严重,导致非正常更换支撑辊每月7支左右,对油膜轴承系统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
2.油膜轴承润滑系统进水造成的危害当水进入油膜轴承中,润滑油中的水分会破坏油膜的完整性及承载能力。
进水会降低润滑油黏度,影响润滑性能,提高润滑油的凝固点,影响油的低温流动性,使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能使其产生沉淀和失效。
同时,水分也会促使油中的酸类物质腐蚀金属零件,还能使润滑油产生泡沫,加速油品的氧化变质。
2.1.破坏油膜轴承正常运转下的流体动压润滑,使油膜出现紊流及涡动。
油膜轴承承载力公式为:当轧制力F=P时,油膜轴承达到平稳,稳定轧制。
当有水进入时,水会改变润滑油的运动黏度,u发生改变,导致P下降。
当P<F时,为达到新平衡,辊径偏心,以提高自身的承载能力,从而引发涡动。
这时两支支撑辊辊缝加大,同时工作辊因为缺乏支撑而变形,板型和尺寸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钢带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2.2.锈蚀设备。
在高温缺氧情况下,在锥套外圆部分会发生氧化,形成Fe3O4,腐蚀痕迹深度可达5~6mm,破坏锥套的镜面效应,使油膜轴承出现不可修复损伤。
高速线材精轧机辊箱进水原因和预防措施1.概述韶钢高速线材厂精轧机采用意大利达涅利公司设计的顶交45°无扭悬臂辊环轧机,主要生产φ5.5mm~φ20mm圆形。
精轧机由8机架精轧机和4机架减径定径机组成。
每个机架由一个锥形箱和一个辊箱组成。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密封、轧件温度、压力、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水进入精轧机辊箱,导致精轧机设备故障。
2.辊箱轧辊轴密封的结构和原理516724a迷宫增压系统a是压缩空气系统1的入口。
内甩油环2。
外部甩油环3。
八字面板4。
双唇密封5.o形圈6.偏心套7.轧辊轴图1精轧机辊箱密封结构图轧辊轴的密封原理高速线材厂精轧机组辊箱采用净化压缩空气迷宫密封,其密封结构见图1。
内抛油环和外抛油环安装在旋转轴上,内、外抛油环在安装时相互贴紧,内抛油环端面由轧辊轴的轴肩支承,外抛油环则由辊环压紧;双唇密封件安装在八字型面板的密封保持架上,密封保持架与八字型面板相固定;密封唇与内、外抛油环的内表面相接触受到预紧力,产生压应力。
在轧制过程中,偏心套及油膜轴承、双唇密封、密封保持架和八字型面板保持静止状态;内、外抛油环随着主轴高速同步旋转。
密封效应主要来自双唇密封件:一是密封唇的接触应力,密封唇与抛油环在轴向有压缩,唇口向内收缩形成过盈量,唇口边缘产生压应力形成密封带,阻止润滑油和冷却水的相互渗透,起到密封作用;二是密封件封油侧唇口的甩油效应,将唇部边缘的油液高速甩出,使之回到主轴箱,避免在密封件唇部大量聚积;同样,封水侧唇口的甩水效应,使水汇集到排水系统,排到外界。
所以双唇密封件是高速线材精轧机辊箱的关键部件。
3.辊箱进水的原因3.1辊箱的动密封件和静密封件(1)动密封由内甩油环和外甩油环组成。
内、外甩油环压缩时,如果外甩油环与八字板间隙过大,辊轴高速旋转时,高压冷却水容易在甩油环与双唇密封之间夹带氧化铁等杂质成双唇密封件的磨损,导致辊箱进水。
另外,内、外抛油环与双唇密封件之间的压紧量不当也会导致辊箱进水。
油膜系统进水问题探讨及对策作者:王福民吴真权来源:《科学与财富》2010年第11期[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2050精轧机械的油膜系统,并对油膜系统进水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并从预防油膜系统进水和一旦油膜系统大量进水后两个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确保油膜系统的润滑效果。
[关键词] 油膜系统进水润滑1、油膜系统简介2050精轧机械油膜润滑系统包括1000油膜润滑系统和1900油膜润滑系统,其中1000油膜润滑系统用来润滑精轧F1-F4轧机,1900油膜润滑系统用来润滑精轧F5-F7轧机。
轧机油膜轴承,又名轧辊轴承或辊径轴承。
是一种主要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各种相关参数的匹配都非常理想的滑动轴承。
工作时其轴与轴承的工作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压力油膜,使金属脱离接触,形成纯液体摩擦。
轧机油膜轴承按润滑理论可分为静压油膜轴承、动压油膜轴承及静-动压油膜轴承3种。
静压油膜轴承只应用到个别轧机上,没有得到普遍推广;动压油膜轴承已应用在除冷连轧机之外的各类轧机上;静-动压油膜轴承当前只应用在冷连轧机上。
对轧钢机械而言,目前世界潮流仍以油膜轴承为主,因为与滚动轴承相比,在轧钢机械上油膜轴承有承载能力大、摩擦因数小、抗冲击能力强、径向结构尺寸小、使用寿命长、运转精度高、综合成本低等特点。
轧机油膜轴承广泛应用于各类板带材轧机、线材轧机和钢铁、铜、铝、钛等有色金属轧机,逐渐取代滚动轴承而成为重要的承载部件,在轧制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油膜轴承失效情况分析油膜轴承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轴承,具有承载能力大、摩擦力小、维护简单、工作寿命长等优点。
虽然其工作时有一层完整的承载压力油膜,理论上不会发生磨损,但实际上,轴承在启、制动阶段或者是异常大的轧制力的情况下,都不能达到理想润滑状态,而是处于一种半液体摩擦状态,导致锥套与衬套互相摩擦,引起巴氏合金磨损、龟裂、塑性流动甚至剥落,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使油膜轴承烧毁。
如果轴承密封失效,外界杂质、氧化铁皮、冷却水等将进入轴承内部,污染油膜油,锈蚀衬、锥套,使油膜无法形成;如果有较大颗粒的杂质侵入,将卡在衬、锥套间,划伤衬、锥套,甚至导致油膜轴承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