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膜+滚动轴承
- 格式:docx
- 大小:28.15 KB
- 文档页数:17
油膜轴承是一种主要表面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相关参数匹配非常理想的滑动轴承,它的主要特点有:1、承载能力大,轴承的外径相同油膜轴承的承载能力要远大于滚动轴承。
2、使用寿命长:从原理上讲,油膜轴承是不会发生磨损的。
但是实际上,即使正确的使用和妥善地维护,也是要发生磨损的,只是很轻微而已。
其理论上寿命可达15年左右,一般实际由于润滑和轧机设备等原因,寿命在5-10年左右。
3、速度范围宽:轧机油膜轴承可以在很低的速度下工作,也可以在很高的速度下运行,还可以使用可逆轧机:有正转速到零,再由零到负转速的状态下工作,速度范围十分之宽。
4、结构尺寸小:在相同的承载能力下,油膜轴承轮廓尺寸要比滚动轴承小。
5、摩擦系数低:油膜轴承轴承的摩擦系数一般在0.001-0.005之间,摩擦系数低,从而摩擦损耗低。
6、抗冲击能力强:油膜轴承中的油膜的挤压效应对于冲击载荷的承受能力,使得油膜轴承能很好地承受冲击载荷。
16系列轴承16系列轴承使用部位摩根图号轴承类型制造型号备注二齿轮增速机A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7334D1B二齿轮及三轴高速增速机B 162250 滚子轴承MCS-140-160三轴增速机及锥箱长轴C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7226D10ECA 162250 球轴承MRC 7226D11S三轴增速机D 162250 滚子轴承MRC-128-107DA 162250 滚子轴承MRC-128-108锥箱长轴E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7224D10EF 162250 滚子轴承U-1024-EMR-305从动轴及锥箱长轴G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126KC10滚子轴承U-1026-EMR-103从动轴GA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126KC11GB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126KC9GO 162250 滚子轴承MRC R126KC9GD 162250 滚子轴承MRC R126KC7GE 162250 滚子轴承MRC R126KC8从动轴及惰轴H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312C4HA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312C4HB 162250 滚子轴承MRC R3122011HC 162250 滚子轴承U-1211-EMR-107HD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215C5HE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210KC1HF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211C3HG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319C2HH 162250 滚子轴承MRC R312C12HJ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212C6HK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315C5惰轴K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309RD9BKA 162250 球轴承MRC 309S34KC 162250 锥型滚子轴承ASSEMBL Y#462-903056"辊轴LL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720 7208PD5F162250 成对球轴承7208 BMP6DFLA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7309PD7F6"辊及惰轴LB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7307DBF4"辊轴LC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7206PD1F8"辊轴M 162250 球轴承BA2B-475881162250 球轴承MRC 5310C2MA 162250 球轴承B42B-475882162250 球轴承MRC 5311C2MB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7310PD8SMC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7310D5E162250 成对球轴承7310 BMP5DB 102辊箱辊缝调节丝杆N 162250 球轴承6208 2RS1/W64CK121 162250 球轴承NOT A V AILABLENA 162250 球轴承62052RS1调节丝杆P 162250 球轴承6207-2ERS1162250 球轴承NOT A V AILABLE 207SSTQ 162250 球轴承6210-2RS1/W64CVK121162250 球轴承NOT A V AILABLE二齿轮增速机R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7326D2B二齿轮及三轴增速机S 162250 滚子轴承MCS-134-104 6"辊轴T 162250 球轴承二齿轮及三轴增速机U 162250 球轴承MRC134KS1V 162250 滚子轴承U-1228-EMR-302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228C1输入轴VA 162250 滚子轴承MRC MR228C2二齿轮及三轴增速机W 162250 球轴承BB1B-447022 162250 球轴承228SWA 162250 球轴承MRC 9228S1三轴增速机X 162250 球轴承MRC 9128KS输入轴XA 162250 球轴承6026/C3锥箱长轴Y 162250 球轴承MRC 7126KRD5E起重轴Y A 162250 球轴承MRC 126KRDZE锥箱长轴Z 162250 成对球轴承MRC 7124KRDE17系列轴承17系列轴承轴承类型尺寸重量摩根型号无沟槽6" 0.25 172050-C 6" 0.60 172050-E6" & 8" 0.15 172050-A8" 0.75 172050-L8" 0.75 172050-JA8" 1.1010" 2.00 172050-S12" 4.30 172050-ZA14" 13.50 172050-ZC带沟槽6" 0.25 172050-D 6" & 8" 0.15 172050-B8" 1.00 172050-M8" 0.75 172050-KA8" 1.0010" 2.00 172050-T12" 4.3013.50 172050-ZB 14" 0.25 172050-ZD6" 0.60 172050-DB无油槽6" 172050-F&FB有油槽172050-MA无油槽172050-LA172050-EC有油槽172050-FC。
滚动轴承常见失效形式及原因分析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造成其性能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就产生了失效或损坏.常见的失效形式有疲劳剥落、磨损、塑性变形、腐蚀、烧伤、电腐蚀、保持架损坏等。
一,疲劳剥落疲劳有许多类型,对于滚动轴承来说主要是指接触疲劳。
滚动轴承套圈各滚动体表面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其滚动表面金属从金属基体呈点状或片状剥落下来的现象称为疲劳剥落。
点蚀也是由于材料疲劳引起一种疲劳现象,但形状尺寸很小,点蚀扩展后将形成疲劳剥落。
疲劳剥落的形态特征一般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面积,使滚动表面呈凹凸不平的鳞状,有尖锐的沟角.通常呈显疲劳扩展特征的海滩装纹路.产生部位主要出现在套圈和滚动体的滚动表面。
轴承疲劳失效的机理很复杂,也出现了多种分析理论,如最大静态剪应力理论、最大动态剪应力理论、切向力理论、表面微小裂纹理论、油膜剥落理论、沟道表面弯曲理论、热应力理论等。
这些理论中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全面解释疲劳的各种现象,只能对其中的部分现象作出解释。
目前对疲劳失效机理比较统一的观点有:>>>>1、次表面起源型次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形成油膜的条件下运转时,滚动表面是以内部(次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2、表面起源型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未形成油膜或在边界润滑状态下运转时,滚动表面是以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3、工程模型工程模型认为在一般工作条件下,轴承的疲劳是次表面起源型和表面起源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疲劳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有与轴承制造有关的因素,如产品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工艺和制造质量等;也有与轴承使用有关的因素,如轴承选型、安装、配合、润滑、密封、维护等。
具体因素如下:(1)制造因素a.产品结构设计的影响产品的结构设计是根据使用性能目标值来确定的,这些目标值如载荷容量、寿命、精度、可靠性、振动、磨损、摩擦力矩等。
滑动轴承相比,滚动轴承的优点
1、一般条件下,滚动轴承的效率和液体动力润滑轴承相当,但较混合润滑轴承要高一些;
2、消耗润滑剂少,便于密封,易于维护;
3、对于同尺寸的轴径,滚动轴承的宽度比滑动轴承小,可使机器的轴向结构紧凑;
4、大多数滚动轴承能同时受径向和轴向载荷,故轴承组合结构简单;
5、径向游隙比较小,向心角接触轴承可用预紧可用预紧力消除游隙,运转精度高;
6、不需要有用有色金属;
7、标准化程度高,成批生产,成本低。
与滑动轴承相比,滚动轴承的缺点
1、振动及噪声较大;
2、高速重载载荷下轴承寿命较低;
3、承受冲击载荷能力
滑动轴承具有如下特点
(1)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价格低廉。
(2)承受载荷的面积大、轴颈与轴瓦之间存在一层油膜,故可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振动载荷。
(3)在转速极高的时候容易形成完全液体摩擦,所以可用于高转速场合。
(4)滑动轴承可做成对开式,因而装配时不像滚动轴承那样必须由轴的一端装入,可用于滚动轴承因结构限制无法应用的场合。
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滚动轴承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分析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造成其性能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就产生了失效或损坏.常见的失效形式有疲劳剥落、磨损、塑性变形、腐蚀、烧伤、电腐蚀、保持架损坏等。
疲劳有许多类型,对于滚动轴承来说主要是指接触疲劳。
滚动轴承套圈各滚动体表面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其滚动表面金属从金属基体呈点状或片状剥落下来的现象称为疲劳剥落。
点蚀也是由于材料疲劳引起一种疲劳现象,但形状尺寸很小,点蚀扩展后将形成疲劳剥落。
疲劳剥落的形态特征一般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面积,使滚动表面呈凹凸不平的鳞状,有尖锐的沟角. 通常呈显疲劳扩展特征的海滩装纹路.产生部位主要岀现在套圈和滚动体的滚动表面.轴承疲劳失效的机理很复杂,也岀现了多种分析理论,如最大静态剪应力理论、最大动态剪应力理论、切向力理论、表面微小裂纹理论、油膜剥落理论、沟道表面弯曲理论、热应力理论等。
这些理论中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全面解释疲劳的各种现象,只能对其中的部分现象作出解释。
目前对疲劳失效机理比较统一的观点有:次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形成油膜的条件下运转时,滚动表面是以内部(次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表面起源型认为轴承在滚动接触部位未形成油膜或在边界润滑状态下运转时,滚动表面是以表面为起源产生的疲劳剥落。
工程模型认为在一般工作条件下,轴承的疲劳是次表面起源型和表面起源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疲劳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有与轴承制造有关的因素,如产品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工艺和制造质量等;也有与轴承使用有关的因素,如轴承选型、安装、配合、润滑、密封、维护等。
具■体因素如下:A制造因素|1 、产品结构设计的影响:产品的结构设计是根据使用性能目标值来确定的,这些目标值如载荷容量、寿命、精度、可靠性、振动、磨损、摩擦力矩等。
在设计时,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产品设计与使用的不适用或脱节,甚至偏离了目标值,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产品的早期失效。
轴承的基本知识1. 轴承的定义和作用轴承是一种能够减少摩擦和传递力量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通过在旋转或运动的轴上支撑和定位零件,使得轴能够相对于支撑部分旋转或运动。
轴承的主要作用包括: - 减少摩擦:通过使用滚动体或滑动面,轴承可以减少零件之间的摩擦,提高机器的效率。
- 传递力量:轴承可以将外部施加在轴上的力量传递给其他部件,实现机械设备的工作。
2. 轴承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轴承可以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2.1 滚动轴承滚动轴承是利用滚珠、滚子等滚动体来支撑和传递力量。
常见的滚动轴承包括: - 深沟球轴承:具有较大径向载荷能力和一定的推力载荷能力。
- 角接触球轴承:适用于同时承受径向和推力载荷的场合。
- 圆锥滚子轴承: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和推力载荷,并具有调整轴向间隙的能力。
- 圆柱滚子轴承:适用于较大径向载荷和一定推力载荷的场合。
2.2 滑动轴承滑动轴承是利用润滑剂在滑动面上形成润滑膜来支撑和传递力量。
常见的滑动轴承包括: - 平面滑动轴承:适用于低速、高载荷、直线运动或摇摆运动的场合。
- 球面滑动轴承:能够在一个球面上既能进行旋转,又能进行倾斜运动。
- 滚柱式液压油膜轴承:利用液压油膜来支撑和传递力量,适用于高速、高精度、重载等特殊要求的场合。
3. 轴承的选型与安装选择合适的轴承是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寿命长久的关键。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轴承的负荷:包括径向载荷、推力载荷和转矩。
- 轴承的工作条件:包括转速、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 轴承的寿命要求: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要求选择合适的寿命系数。
安装轴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清洁工作区域,并保持手部清洁。
-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安装,避免损坏轴承。
- 注意轴承的定位和对中,确保轴承能够正常运转。
4. 轴承的润滑与维护轴承润滑是确保轴承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的重要环节。
轴承的主要分类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部件,其作用是支撑和减少摩擦。
根据轴承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轴承的主要分类。
一、按照结构分类1. 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是最常见的一种轴承类型,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
它由内外圈、钢球和保持架组成,可承受径向和轴向负载。
2. 圆锥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由内外圈、滚子和保持架组成,可承受径向和轴向负载。
它适用于高速旋转和大负荷情况下使用。
3. 调心球轴承调心球轴承具有自我对中性能,在安装时不需要进行精确对中,可适应偏差角度较大的情况。
它由内外圈、钢球、保持架和调心环组成。
4. 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由内外圈、滚子和保持架组成,可承受大径向负载和一定的轴向负载。
它适用于低速旋转和大负荷情况下使用。
5. 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由内外圈、钢球和保持架组成,可承受大径向负载和一定的轴向负载。
它适用于高速旋转和大负荷情况下使用。
二、按照用途分类1. 汽车轴承汽车轴承是指安装在汽车上的各种轴承,包括发动机主轴承、变速箱主轴承、差速器主轴承等。
汽车轴承要求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
2. 机床轴承机床轴承是指安装在机床上的各种轴承,包括主轴支撑轴承、滚珠丝杠支撑轴承等。
机床要求精度高、稳定性好,对于机床上的各种加工过程都有很高的要求。
3. 风电设备用轴承风电设备用的是大型重载的滚动元件式自润滑滚动支撑系统,包括主桨轴承、发电机轴承、齿轮箱轴承等。
风电设备要求可靠性高、寿命长、耐腐蚀等性能。
4. 航空航天用轴承航空航天用的是高温、高压、低温等极端环境下的轴承,包括飞机发动机轴承、导弹陀螺仪支撑轴承等。
航空航天要求可靠性高、精度高、寿命长等性能。
三、按照材质分类1. 金属材质轴承金属材质轴承是指由金属制成的轴承,包括钢铁、铜合金等。
金属材质轴承具有强度高、耐磨损等优点。
2. 塑料材质轴承塑料材质轴承是指由塑料制成的轴承,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酰亚胺(PI)等。
滚动轴承的几种失效形式滚动轴承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
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造成其性能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时就产生了失效或损坏.常见的失效形式有磨损、腐蚀、蠕动、烧伤、电蚀、尺寸变化。
一、磨损在力的作用下,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表面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形成摩擦副。
磨擦引起金属消耗或产生残余变形,使金属表面的形状、尺寸、组织或性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磨损。
磨损过程包含有两物体的相互作用、黏着、擦伤、塑性变形、化学反应等几个阶段。
其中物体相互作用的程度对磨损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磨损的基本形工有:疲劳磨损、黏着磨损、磨料(粒)磨损、微动磨损和腐蚀磨损等。
产生磨损的主要原因:A、异物通过了密封不良的装置(或密封圈)进入了轴承内部。
B、润滑不当。
如润滑油中的杂质未过滤干净、润滑方式不良、润滑剂选用不当、润滑剂变质等。
C、零件接触面上的材料颗粒脱离,D、锈蚀。
如,由于轴承使用温度变化产生的冷凝水、润滑剂中添加剂的腐蚀性特质等原因形成的锈蚀。
实际中多数磨损属于综合性磨损,预防对策应根据磨损的形式和机理分别采取措施。
对于微动磨损,可以采用小游隙或过盈配合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微动磨损;可在套圈与滚动体之间采用稀润滑剂润滑或分别包装来减少运输过程的微动磨损;另外,轴承应放在无振动环境下保管,或将轴承内外圈隔离存放可以防止保管过程中产生的微动磨损。
对于黏着磨损可以采取提高加工精度、增强润滑效果等措施来解决。
对于磨料(粒)磨损,可以采用表面强化处理、表面润滑处理(如渗硫、磷化、表面软金属膜涂层等)、改善轴承密封结构、提高零件加工精度、保证润滑油过滤质量、减少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对表面的损伤等方法来解决。
轴承的5种润滑方法在高速、高温的条件下,轴承的脂润滑已不适应时可采用油润滑。
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可以带走大量热量。
粘度是润滑油的重要特性,粘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润滑油的流动性及摩擦面间形成的油膜厚度,轴承工作温度下润滑油的粘度一般是12-15cst。
转速愈高应选较低的粘度,负荷愈重应选较高的粘度。
常用的润滑油有机械油、高速机械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变压器油、气缸油等。
油润滑方法包括:1. 滴油润滑滴油润滑适于需要定量供应润滑油得轴承部件,滴油量一般每3-8秒一滴为宜,过多的油量将引起轴承温度增高。
2 循环油润滑用油泵将过滤的油输送到轴承部件中,通过轴承后的润滑油再过滤冷却后使用。
由于循环油可带走一定的热量,使轴承降温,故此法适用于转速较高的轴承部件。
3. 油浴润滑油浴润滑是最普通的润滑方法,适于低、中速轴承的润滑,轴承一部分浸在由槽中,润滑油由旋转的轴承零件带起,然后又流回油槽油面应稍低于最低滚动体的中心。
4. 喷射润滑用油泵将高压油经喷嘴射到轴承中,射入轴承中的油经轴承另一端流入油槽。
在轴承高速旋转时,滚动体和保持架也以相当高的旋转速度使周围空气形成气流,用一般润滑方法很难将润滑油送到轴承中,这时必须用高压喷射的方法将润滑油喷至轴承中,喷嘴的位置应放在内圈和保持架中心之间。
5. 喷雾润滑用干燥的压缩空气经喷雾器与润滑油混合形成油雾,喷射轴承中,气流可有效地使轴承降温并能防止杂质侵入。
此法适于高速、高温轴承部件的润滑。
(运转世界大国龙腾龙出东方腾达天下龙腾三类调心滚子轴承刘兴邦 C E MB MA)机床主轴轴承的润滑方式与安装步骤机床主轴轴承是精密机床及类似设备的主轴轴承,它对保证精密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
主轴轴承的正确配置是指轴承类型的组合和前后轴承的布置,不同的配置就决定了机床主轴不同的负荷能力、运转速度、刚度、温升和使用寿命。
尤其是对刚度和温升的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应根据机床工作特性的要求合理地配置主轴轴承。
电动机的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选择电动机作为现代工业中常见的动力装置,其核心部件之一是轴承。
轴承的选择对于电动机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择电动机的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负荷、运行速度、振动、噪音、润滑等。
本文将就这些因素逐一进行论述,并分析其对轴承选择的影响。
一、负荷负荷是选择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滚动轴承适用于负载较高的情况,其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动体能够分担相对较大的力。
而滑动轴承则适用于负载较低的情况,其通过润滑油膜减小了摩擦系数,适合承受较小的负荷。
因此,在确定电动机的工作负荷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类型的轴承。
二、运行速度电动机的运行速度也是轴承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
滚动轴承在高速旋转时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小的摩擦损失,能够承受较高的转速。
而滑动轴承由于润滑方式的限制,在高速情况下容易产生润滑不良导致摩擦磨损,因此适用于低速运行的电动机。
根据电动机的运行速度,可以确定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选择范围。
三、振动与噪音振动和噪音是衡量电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滚动轴承由于碰撞和滚动摩擦的存在,可以抵消振动和噪音产生的影响。
而滑动轴承通过润滑油膜的阻尼作用,能够有效减小振动和噪音的产生。
因此,对于有较高振动和噪音要求的电动机,滚动轴承是较好的选择。
四、润滑润滑对于轴承的寿命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滚动轴承由于滚动体的存在,摩擦热量较小,润滑要求较低。
而滑动轴承则需要通过润滑油膜来减小摩擦,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选择电动机的轴承时,要考虑润滑方式和条件,以确保轴承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选择电动机的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需要综合考虑负荷、运行速度、振动与噪音以及润滑等多个因素。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以达到最佳的电动机性能和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更需要根据电动机的实际情况和运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和维护,以确保轴承的安全可靠运行。
(字数:531字)。
轴承工作时,为了保证轴承有效和可靠的运转,必须有充分的润滑。
轴承润滑的作用:防止或减少轴承中的滚动体、滚道及保持架之间金属的直接接触,减少摩擦磨损,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当压力油膜形成后,可以增大零件接触承载面积,因此,可以起到减小接触应力,延长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效果,润滑剂具有防锈、防腐蚀作用,油润滑还具有散热和带走轴承运转中产生的磨损颗粒或侵入的污染物的作用,脂润滑可以起到增加密封性防止外部污染物侵入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减振降噪的作用选择润滑油或润滑脂作为滚动轴承的润滑剂都可以满足轴承的润滑需要。
滚动轴承在运转中,除因密封或散热需要较大润滑剂量外,实际用于润滑的润滑剂量很少。
润滑时,只要保证在运动接触表面上有能够形成油膜的润滑剂,并达到理想的工作温度就可以了。
轴承使用的润滑剂主要分为脂润滑和油润滑两种,在特殊工作条件下也可采用固体润滑剂。
在实际选用润滑剂时,可以根据机械的结构、轴承的使用条件、与轴承相邻部件的结构、润滑方式、维护保养等因素综合考虑工作温度一般用于90℃(油的体积温度)或20(ΓC(轴承温度),采用特殊润滑油可使用至250o C o 一般用于120。
C以下,用特殊脂或缩短换脂的周期可使用至220o C o高温轴承润滑脂是由聚眠类化合物稠化耐高温苯基硅油,并加有抗磨、抗氧化、防锈蚀、抗腐蚀等添加剂精制而成的长效高温润滑脂。
此长寿命高温脂设计用于从高温至低温的苛刻工况条件下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润滑。
可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提供最大轴承运行寿命。
适用温度范围:一50~+260°C,最高间歇耐温可达300℃。
高温润滑特点:一、优异的高、低温性能,高滴点、低蒸发损失;二、优良润滑性能、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能;三、出色的抗水淋、水冲刷性能,提供防锈抗腐蚀保护;四、优异的抗氧化性和抗磨性,高温下极长的轴承使用寿命。
高温润滑脂的应用:一、适用于严酷的高温或宽温度范围工作的中高速电机滚动轴承和设备的长寿命润滑二、适用于薄膜拉伸拉幅机轴承、热定型机轴承、离合器推力轴承、高温风机轴承、赛车轮毂轴承、高温泵电机轴承、烧烤设备轴承、通常,用于滚动轴承的基础油粘度一般在15~500mm2∕s(40℃)范围内,若高于50Omm2∕s(40℃)润滑不充分,而高于1000mm2∕s(40。
油膜涡动的特征频率
油膜涡动是指在机械设备的润滑油膜中形成类似涡旋的流动现象。
它
是润滑油膜运动留下的一个特定频率信号,可以通过振动分析技术进行检
测和监测。
油膜涡动主要由以下几个特征频率组成:
1.BPFI(滚动体外圈故障频率):滚动轴承外圈的故障频率。
当滚动
体与外圈出现故障时,会引起油膜涡动频率的增加。
2.BPFO(滚动体内圈故障频率):滚动轴承内圈的故障频率。
当滚动
体与内圈出现故障时,会引起油膜涡动频率的增加。
3.BSF(滚动体故障频率):滚动轴承的滚动体的故障频率。
当滚动
体出现故障时,会引起油膜涡动频率的增加。
4.FTF(螺旋齿轮故障频率):螺旋齿轮的故障频率。
当螺旋齿轮出
现故障时,会引起油膜涡动频率的增加。
5.FTF(风扇故障频率):风扇的故障频率。
当风扇出现故障时,会
引起油膜涡动频率的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振动传感器和振动分析仪器对机械设备进行监测,可以采集到油膜涡动的振动信号,并通过频谱分析等方法,可以分离出油
膜涡动的特征频率。
可以根据这些特征频率提前检测设备故障,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保养,以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生产停机和不必要的损失。
航空发动机传动的“关节”:轴承(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顾名思义,轴承就是给各种轴类结构(如转轴、心轴、传动轴)起支承作用的部件的总称。
从原理上说,轴承是把具有相对转动,或者允许有相对转动的两个部件之间联系在一起,以高效、平稳地实现支承作用。
轴承就像实现肢体运动的关节一样不可或缺,人们形象地把它比作机械系统的“关节”。
现代工业中,较为常见的轴承类型有滚动轴承、油膜轴承、电磁轴承、气浮轴承等(如图1)。
图1 几种常见的轴承值得指出的是,轴承的雏形很早就已经形成了。
在没有大型动力设备的古代社会,人们为了移动大型石料,通常在其底部放置若干圆木,推动石料,利用圆木的滚动实现石料的前移。
这种朴素的思想所蕴含的基本道理与现代滚动轴承的设计初衷是一致的。
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画家和科学家达·芬奇就在绘制的手稿中展示过他所构想的轴承(如图2)。
可以看出,这种设计与现代滚动轴承的结构非常接近。
图2 达·芬奇绘制的轴承手稿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到来,轴承迎来了发展历史上的春天。
巨大的需求推动着轴承技术高歌猛进,也成就了轴承工业的蓬勃发展。
单就滚动轴承而言,种类繁多,甚至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
它的体量跨度很大,大者直径可达数米(如图3),小则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完成装配过程;它的转速范围很宽,从静止到每分钟上百万转的转速都可以运转自如;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天上的飞机、火箭,地面的汽车、轮船,地下开掘隧道的盾构机等都离不开它,其踪迹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
图3 大型球面滚子轴承通常来说,滚动轴承由滚动体、保持架、内滚道和外滚道组成。
此外,为了防止润滑油的泄漏和污染,密封圈也是很多滚动轴承都会配装的零件。
根据滚动体、保持架、内滚道、外滚道的结构形状、材料、装配形式等的不同,滚动轴承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比如,以滚动体的结构形状进行分类,滚动轴承可以分为: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球面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推力圆锥滚子轴承等。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之间的应用区别在机械领域中,轴承是非常重要的机械元件。
轴承通过减少摩擦的力量,使得机械设备能够更加平滑地运转。
而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是轴承中两种主要的类型,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使用特性。
本文将介绍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主要区别和应用领域。
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主要特点是在通过运动时,其球形滚珠可以减少接触面,从而降低了摩擦力,使机器可以更加高效地运转。
滚动轴承可以分为: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调心球轴承、角接触轴承、橡胶密封圈轴承、轴承座等。
滚动轴承的主要优点是长寿命,大承载能力和快速旋转。
因此常见于一些要求高速旋转和重要程度较高的机械设备中,如发动机、设备传动系统等。
此外,其还有较大的马力范围,适用于承载大载荷的机械设备。
滑动轴承与滚动轴承不同,滑动轴承主要是通过润滑油膜的形式来减少摩擦。
其结构比滚动轴承更加简单,通常由轴承套管、滑动层和固定围绕在轴承周围的套管上的金属板所组成。
滑动轴承通常按照材料的不同分为铜制轴承、白金制轴承、铁制轴承等。
与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的优点是有较低的噪音和不易受到颤动损伤,同时在低速和高承载工作状态下可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其主要适用于承载较小载荷且速度相对较慢的轻型机械设备和运动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如风机,往复式压缩机,水泵等。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差异从机械特性上来说,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小,所以使用寿命较长,但旋转时的颤动会发出更多的噪音。
相比之下,滑动轴承具有稳定的加速度,使其在发动机启动后不论转速如何,始终以平稳的工作状态运转。
但是,由于滑动轴承需要润滑油膜,因此其需要定期维护,并且更容易受到颤动损坏。
从使用范围上来说,滚动轴承主要适用于转速快或承载重量的大型机械,以便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地工作。
而滑动轴承主要适用于承载较小载荷且速度相对较慢的轻型机械设备和运动学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
同时,滑动轴承也常用于需要噪音度较低和不易产生颤动的设备中。
描述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油膜的形成过程。
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油膜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涉及流体动力学和摩擦学的复杂过程。
在滑动轴承中,为了减少摩擦力和磨损,通常会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一层流体动压油膜,使得轴承能够平稳运转,减少能量损失。
当轴承开始旋转时,摩擦表面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摩擦表面上注入一定压力下的润滑油,润滑油会填充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膜。
这时,随着轴承的旋转,润滑油会被带动形成一个旋转的流体动压油膜。
润滑油在轴承旋转时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得油膜中心区域的压力较高,边缘区域的压力较低。
这种压力梯度会使得油膜中的油流动起来,形成涡流。
涡流的形成有助于将轴承周围的油液带出,形成一个稳定的润滑油膜。
通过润滑油膜的形成,摩擦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减少了摩擦力和磨损。
润滑油膜的形成还可以起到减震和冷却的作用,保护轴承不受过热损坏。
总的来说,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油膜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流体动力学过程,涉及到润滑油的流动、压力分布以及涡流的形成等多个因素。
通过形成流体动压油膜,可以有效减少摩擦力和磨损,提高轴承的运转效率和使用寿命。
油膜轴承的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油膜轴承?油膜轴承是液体摩擦轴承的一种形式;按润滑系统供油压力的高低可分为静压轴承、静—动压轴承、动压轴承,通常习惯称动压轴承为油膜轴承。
油膜轴承由锥套、衬套、滚动止推轴承、回转密封、轴端锁紧装置等部分组成;或者说是轧辊一端所安装的全部零、部件的统称。
油膜轴承(动压轴承)是一种流体动力润滑的闭式滑动轴承。
在轴承工作时,带锥形内孔的锥套(锥度约1:5的锥形内孔与轧辊相联接)与轴承衬套(固定在轴承座内)工作面之间形成油楔(即收敛的楔形间隙);当轧辊旋转时,锥套的工作面将具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带入油楔,润滑油产生动压力;当沿接触区域的动压力之和与轴承上的径向载荷相平衡时,锥形轴套与轴承衬套被一层极薄的动压油膜隔开,轴承在液体摩擦状态下工作。
动压轴承的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由于相对间隙、滑动速度、润滑油粘度及锥、衬套的表面变形等不同而不同,其峰值压力区越小(即压力分布尖锐)承载能力就越低。
美国的摩根工程公司研制的Morgoil油膜轴承是其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太原重工则是国内制造大型油膜轴承的唯一生产厂家。
二、油膜轴承形成的机理动压轴承油膜的形成与轴套表面的线速度、油的粘度、间隙、径向载荷等外界条件有密切关系。
可用雷诺方程描述:—油的绝对粘度—轴套表面的线速度★动压轴承(油膜轴承)保持液体摩擦的条件:1、楔形间隙、即h-hmin≠常数2、足够的旋转速度v3、合适的间隙4、足够的粘度、适当的纯净润滑油5、轴套外表面和轴承衬的内表面应有足够的精度和光洁度在可逆式中厚板轧机上能否使用油膜轴承,在最大载荷的前提下取决于最低的咬入速度和轧制节奏;中厚板轧机的油膜轴承使用的均为高粘度的润滑油,油膜的消失滞后于轧机的制动,只要轧机可逆运转的间隔时间小于油膜消失的时间,油膜轴承就能满足使用。
三、油膜轴承的发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摩根工程公司首先把油膜轴承应用于轧机上至今,油膜轴承的技术已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1、结构上的改变A、油膜轴承锥套与轧辊的联接,从最初的承载区的键联接发展到今天的承载区无键联接,消除了锥套在键联接处受力的作用产生变形而导致的板厚呈周期性的波动;B、油膜轴承的轴向锁紧装置由机械锁紧发展到液压锁紧,极大的方便了油膜轴承的拆装,减轻了装配的劳动强度;C、油膜轴承的轴向定位方式,由止推法兰演变到单端止推轴承加轴向拉杆的方式,再发展到目前的双端止推轴承的结构形式,有效地控制了辊的轴向窜动,改善了密封效果。
注:采用滚动轴承止推的注意事项:滚动轴承的外座圈与轴承箱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隙,保证在油膜厚度(或者说偏心率)变化的任何时刻,在径向自由移动不承受径向力;单独的供油系统,根据轧制速度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D、环保型的巴氏合金的开发、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材料的蠕变性能,使衬套的寿命更长。
E、锥套结构尺寸的改变提高了油膜轴承的承载能力(即承载区的有键连接发展到无键连接)。
2、密封结构型式的进步油膜轴承密封的作用,其一,防止油膜轴承的润滑油外泄,其二是避免轧辊冷却水、润滑乳化液及氧化铁皮等进入到润滑系统中,污染润滑油导致润滑失效;任何形式的接触密封随着服役期的延长,其密封效果都将下降,直至失效;油膜轴承的密封式消耗件。
当今油膜轴承普遍使用的密封是DF密封,摩根油膜轴承在DF密封的基础上又开发出新一代的HD密封加挡水板的组合结构。
四、HD密封加挡水板的组合结构与DF密封的区别:1、密封端板封油腔的适当位置增设了均压孔,避免油腔出现正压现象,引起润滑油外泄。
2、密封端板封水腔的适当位置开设了泄水孔,防止水腔内积水过多,侵入到油腔进入润滑油系统。
3、挡水板固定在辊颈外的端面上,作用有二,其一是防止冷却水带着氧化铁皮直接冲刷水封,其二是杜绝了水封与轧辊端面直接接触及轧辊端面因锈蚀、粘附氧化铁皮等污物造成端面粗糙不平而对水封的损害;以及延长水封的使用寿命,降低污水侵入润滑油系统中的可能性。
★油膜轴承形成油膜的油量仅占总供油量的1/5左右,其余的油量只起冷却作用,油膜μ的最小厚度仅10μ。
润滑油流量是一个关键的性能参数,润滑油流量过多,将产生额外热量;润滑油流量太少,将不足以吸收产生的热量,也就不能使温度稳定下来。
★通常中厚板轧机油膜轴承润滑油的粘度均很高,所以确保回油顺畅是必须的。
★为获得轴承的最佳性能,首先应考虑合适的密封设计。
五、润滑油的物理性质1、密度; 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该种润滑油的质量 kg/m32、粘度:表征油液粘性大小的物理量,它表示润滑油在所施加外力的作用下阻止位移的能力。
油液的粘度一般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来表述。
A、动力粘度(μ、η)表示在润滑油液体层之间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
在国际单位制(SI)中,其量纲为N ? s/m2 (或Pa ? s),在工程单位制(MKS)中,其量纲为kgf ? s/m2,在物理单位制(CGS)中,其量纲为dyn ? s/cm2,称为泊(P),有时用厘泊(cP)1cP=10-2 P。
B、运动粘度(ν)是到处物理量在SI 和MKS单位制中,ν的量纲为 m2 / s。
在CGS单位制中,ν的量纲为 cm2 / s,称为斯(St),有时用厘斯(cSt),(1cSt=10-2 St)。
C、条件粘度:通常用恩氏粘度也称恩格尔度(Engle grade)表示,它是用200cm3的被测润滑油在测量温度下的流出时间与200cm3的蒸馏水在20℃温度下的流出时间之比值来表示。
3、粘度指数(VI):表示被测的油液随温度变化的程度与标准油液的变化程度比较的相对值。
因而粘度指数也用来表示润滑油的粘—温特性;对于大型轧机油膜轴承,其润滑油的粘度指数必须是VI>80。
当前经常采用的经验公式:式中:—被测油液在37.8℃(100℉)时的运动粘度(cSt);—粘度指数为0的标准油液在37.8℃时的运动粘度(cSt),而其在98.9℃(210℉)时的粘度与被测油液的粘度相同;—粘度指数为100的标准油液在37.8℃时的运动粘度(cSt),而其在98.9℃时的粘度与被测油液的粘度相同4、粘—压关系:指润滑油的粘度与其所受的压力的关系;当压力升高时,油的粘度增大;反之亦然。
油的粘—压关系的指数表达式:式中:—压力为p时油液的动力粘度:—大气压力下油液的动力粘度:—压力影响系数,取决于油的化学成分和温度石油: =(1.5~4)?10-8 m2/N植物油和动物油: =(1 ~1.5)?10-8 m2/N一般情况下,粘度指数小的油,其粘度压力影响系数比粘度指数大的油要大,因为油的粘度在对热的敏感性提高的同时,对压力的敏感性也提高了。
5、粘—温关系:是由它的分子结构所决定的,温度对粘度的影响,与压力对粘度的影响相反;当温度升高时,油的粘度降低,而当温度降低时,则油的粘度增高,温度对粘度的影响较之压力对粘度的影响要显著的多。
油的粘—温关系的幂数表达式:式中:—温度为t℃时的粘度—温度为50℃时的粘度—因油液粘度而异的指数6、润滑能力:是指在摩擦表面上建立薄而坚固的润滑物质吸附膜的能力;油的润滑作用效果取决于它的性质、被油所隔开的固体表面的性质和润滑油分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特性。
润滑油的润滑能力表征油在边界润滑和部分半液体润滑状态下减少摩擦损失和降低工作表面磨损的性能,它取决于润滑表面上形成的薄吸附膜的强度;这个薄的油膜,象高弹性的多层结晶体,能承受大的正压力而不破坏,但在极小的切向力作用下即遭到破坏。
摩擦表面上的吸附膜因热力和机械作用力而破坏,在温度很高时,将因吸附膜中分子的动能超过与其相联表面的能量,致使分子成为液相。
对于不同的润滑油,各有一个临界温度,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摩擦表面的吸附膜即失去防止表面直接接触的能力。
从保持润滑油的润滑能力出发,控制轴承工作区域的油温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从控制润滑油的品质(减缓老化等)和轴承的安全运行(不致因温度高,粘度急聚下降而减薄油膜厚度,破坏液体摩擦,甚而烧毁轴承)的角度来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达到临界温度的;但对于在高温下工作的轴承,控制临界温度则是十分重要的。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当摩擦表面的弹性变形和润滑液体压力—粘度效应对润滑膜厚度和压力分布起显著影响时的一种流体动压润滑。
7、颜色用来鉴别润滑油精质程度和使用过程中老化情况的标志;质量优良的油品,颜色是均一的、澄清的、不混浊、不出沉淀。
精质程度愈深的油,颜色愈清亮透明;新的矿物油,一般都有荧光反应;使用过的油颜色会逐渐变深;轻质油品常常可以根据颜色变深的程度,而决定是否应该换油。
8、闪点油品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当油蒸汽和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和物与火焰接触,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是润滑油的生产、储存、运输,特别是使用的一项重要的安全指标。
9、凝点是评定润滑油在低温下流动性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润滑油能够正常工作的最低温度界限。
它是油品在一定条件下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
10、酸值中和1克润滑油所需要的KOH毫克数(写作毫克KOH/克)称为酸值。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要逐渐氧化,生成过氧化物而转变为有机酸;一般来说,油品使用时间越长,其酸值就会越大。
11、水溶性酸、碱指能溶于水中的无机酸或碱,以及低分子有机酸和碱性化合物等物质;新油除了因添加剂等原因外,一般不应有水溶性酸或碱。
12、机械杂质凡是呈沉淀或悬浮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或苯,可以过滤出来的物质,统称为机械杂质。
一般为沙粒、锈皮、金属末以及不溶于溶剂的沥青胶质和过氧化物等。
13、水分润滑油中的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油品中的水分,主要是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混进去的。
14、灰分指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定量的试样油所剩下的不能灼烧的物质。
灰分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石油产品的精制程度和油中矿物性杂质的含量。
15、残炭润滑油加热蒸发后生成的焦黑色残留物。
油品残炭值是控制润滑油精制程度的一项主要商品指标。
16、抗乳化度润滑油在规定条件下与蒸馏水混合,通入水蒸气后,使油样乳化,乳化液在一定温度下静置,使油水达到完全分层所需的时间,称为抗乳化度或叫破乳化时间,以分为单位。
时间越短,说明抗乳化液能力越好。
17、腐油试验测定润滑油在一定条件下对金属腐蚀所引起的颜色变化;主要是检查润滑油中有机酸、碱对金属的腐蚀情况。
六、润滑油的主要作用1、减少摩擦和磨损在机器中机构的摩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材料、使相对运动的机件摩擦表面不发生或少发生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损,这是机器润滑的主要目的。
2、冷却作用机器在运转中,因摩擦而消耗的功全部转化为热量,引起摩擦表面温度的升高;当采用润滑油进行润滑时,润滑油不断从摩擦表面吸取热量加以散发或通过一定的流量将热量带走,使摩擦表面温度降低。
3、防止腐蚀摩擦表面的润滑油层使金属表面和空气隔开,保护金属不产生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