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1

《园林植物造景》WORD 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植物造景的概念,意义及国外动态

第二节、我国园林中植物造景的现状, 5

第二章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第一节、西方国家引种中国园林植物资源史实

第二节、我国园林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第三节、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第三章植物造景的艺术美,

第一节、植物造景中艺术原理的应用

第二节、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第三节、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第四章环境与植物景观的生态关系

第一节、环境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第二节、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第三节、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第四节、光照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第五节、空气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第六节、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第五章师法自然植物造景

第一节、自然群落的组成

第二节、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的种间关系

第三节、广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第四节、杭州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第五节、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第六章建筑与园林植物结合造景

第一节、建筑与植物在组景中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建筑与园林植物配植的协调

第三节、建筑的门,窗,墙,角隅的植物配植

第四节、屋顶花园的植物配植,44

第七章室内庭园与植物造景,44

第一节、室内环境生态条件

第二节、室内植物的选择,,

第三节、室内庭园植物景观设计

第八章园林植物对水体的造景作用,,,

第一节、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

第二节、园林中各类水体的植物配植

第三节、堤岛的植物配植

第四节、水边的植物配植

第五节、水面的植物配植

2

第六节、小型水景园与沼泽园

第九章园林植物对道路的造景作用

第一节、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

第二节、城市道路树种的选择原则

第三节、园路的植物配植

第十章岩石园

第一节、岩石园简史及其发展应用概况

第二节、岩石园的景观设计

第三节、岩石园中植物的选择与配植

序言

植物景观,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

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

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植物

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 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

成一定形体)来创作植物景观。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

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

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

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造景的一条基本原则。

植物造景的种植设计,如果所选择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

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造景的要求;

如果所设计的栽培植物群落不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也就难

以成长发育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所以顺洁自然,掌握自然植物群落

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

不同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本书认生态角度论述环境因子中

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物候的景观变化以及各气候带的植物景观;

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而有水生、湿生、沼生、中生、旱生等生态类

3

型及其各种景观;光照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则有阳性、阴性。耐荫植物

的生态类型;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不同基宕、不同性质的土壤有

不同的植被和景观。以上是就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对

植物个体的生态作用,形成其生态习性,这是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之

一。植物遣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

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

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

发展规律。本书论述了自然植锶郝涞淖槌沙煞帧?饷病?鞠啵匀? 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植物遣

景的艺术性方面,作者不仅就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即多样统一,对

比调和,对称均衡和节奏韵律,结合植物组景实例进行了阐述,而且

对广州、杭州、北京等地植物造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艺术的评价。

例如,广州部分,从分析鼎湖山的自然群落类型及其丰富的植物资源

(包括长期引种驯化的植物)开始,然后对广州各公园的植物景观,

在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评价。杭州部分,以分

析西湖山区次生自然群落类型及其植物资源开始,进而对杭州园林中

植物造景的特色进行了详尽分析,对其科学性和艺术性水平作了高度

评价。北京部分,作者分析了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自然群落类型和北

京园林中植物造景特色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艺术性水平

的建议。风景或景观中,除了自然界的山水、日月、生物外,还有

人工的建筑物。街道,广场等,都是景观构成的要素。但童山秃秃,

4

无景可言,只有披上了绿装,才有山林之美。一泓池水,晃漾弥渺,

虽然有广阔深远的感受,但若在池中,水畔结合植物的姿态、色彩来

组景,使水景频添几多颜色。园林中士山若起伏平缓,线条圆滑,种

植尖塔状树木后,就改变了对地形外貌的感受而有高耸之势。高层建

筑前种植低矮圆球状植物,对比中显得建筑的崇高;低层建筑前种植

住状、圆锥状树木,使建筑看来比实际的高。巧妙地运用植物的线条、

姿态、色彩可以年建筑的线条、形式、色彩相得益彰。城市的街道是

城市的走廊,主要职能是交通运输。街道两旁主要是各种建筑,即使其平面组合、立面形式以及线条、色彩不同所组成的街景,还只是―凝固的音乐‖。街道绿化,包括街道树、街道绿地及防护绿带并联成一体,不仅使街景丰富多彩,也将使整个城市景观改貌,如花园一般。总起来说,由于植物造景形成山水,植物的综合景观,建筑,植物的

综合景观,街道——植物的综合景观。本书的下半部就是专门论述这些综合景观的。本书对水体与植物的结合组景上,分别就湖、池、

溪涧、泉以及堤、岛、水畔、水面的植物造景进行论述。关于艺术构图。适用植物种类以著名城市的名园为实例,作了生动的描述。本书对建筑与植物的结合组景上,强调了建筑与植物的结合要相互因借。相互补充,在形式、体量。色彩上相互协调,还具体到建筑的门、窗。墙、角隅的植物配植和造景手法。屋顶花园目前在我国仅个别公共建筑和少数饭店、宾馆有没置,本书简述了屋顶花园的植物配植。将

自然引入室内,尤其是客厅、接待室以及饭店,宾馆中共享空间,通过石、池、植物的布置构成室内庭园,是当前一门新课题。但室内环

5

境条件大异于室外条件,通常室内光照不足,空气不大流通,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本书重点论述了室内庭园中植物景观设计,如何运用植物材料组织空间,突出主题,以及进行分隔、限定和导向等手法,怎样点缀与丰富室内植物景观和应有的气氛等。本书对街道与植物的

结合组景上,强调要在服从交通功能、交通安全前提下进行植物造景,分别就高速公路、车行道分隔带,街道树绿带、人行道绿带的种植设计进行了论述,尤其着重风景区、公园中园路的植物造景。综观全书,这是一本系统的。比较完备的论述植物景观与植物造景的专著,

是难能可贵的。本书的出版,将增强从生态的、美学的观点出发,重视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意识,为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艺术性水平作出贡献。汪菊渊 1991 年2 月11 日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

造景的概念,意义及国外动态顾名思义,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

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对植

物景观的欣赏,具有不同的爱好和观点。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多半是规则式。究其根源,据说主要始于体现人类征服一切的思想,植物被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及鸟兽形体,以体现植物也服从人们的意志,当然,在总体布局上,这些规则式的植物景观与规则式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较协调一致,有很高的人工美的艺术价值。如用欧洲紫杉修剪成又高、又厚的绿墙,与古城堡的城墙非常协调;植于长方形水池四角的植物也常被修剪成正方

形或长方形体;锦熟黄杨常被剪成各种模纹或成片的绿毯;尖塔形的

6

欧洲紫杉植于教堂四周;甚至一些行道树的树冠都被剪成几何形体。

规则式的植物景观具有庄严、肃穆的气氛,常给人以雄伟的气魄感,另一种则是自然式的植物景观。模拟自按然森林、草原、草甸、沼泽等景观及农村田园风光,结合地形、水体、道路来组织植物景观。体现植物自然的个体美及群体美,从宏观钠季相变化到枝、叶。花、果、刺等细致的欣赏。自然式的植物景观容易体现宁静、深遥、活泼的气氛。随着各学科及经济飞速地发展,人们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加之,不愿再将大笔金钱浪费在养护管理这些整形的植物景观上,人们向往自然,追求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植物美,于是,在植物造景中提倡

自然美,创造自然的植物景观已成为新的潮流。植物景观除了供人们欣赏自然美外,人们更为重视的是植物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植物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所要求的生态环境。随着世界人口密度的加大,工业飞速地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到处污染环境,酸雨到处发生,危及人类的温室效应造成了很多反常的气候。人们不仅惊呼,如再破坏植物资源,必将自己毁灭自己,只有重视和遍植植物,才能拯救自己。为此,当今世界上对园林这一概念已不仅是局限在一个公园或风景点中,有些国家从国士规划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了。首先考虑到保护自然植被,并救自己。为此,当今世界上对园林这一概念已不仅是局限在一个公园或风景点中,有些国家从国士规划就开始注重植物景观了。首先考虑到保护自然植被,并有目的地规划和栽植了大片绿带(Green Belt)。一些新城镇建立之前,先在四

7

周营造大片森林,如山毛榉林、烨木林等,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然后在新城镇附近及中心,重点美化。英国在规划高速公路时,需先由风景设计师确定线路,喜欢按地形。景观采用蜿蜒曲折、波状起伏的线路,前方常有美丽的植物景观,司机开车时,车移景异,一路上有景可赏,不易疲劳。在高速公路两旁结合保护自然资源,植有 20 余米宽的林带,使野生小动物及植物有生存之处。1960 年后,英国很多中产阶级搬入了具有小花园的私人住宅,于是按主人不同爱好及年龄,创造了各种小花园布置,如微型岩石园、微型水景园。微型台地园、墙园、花境、小温室等,并相应地培育了与这些微型植物景观相适应的低矮的植物材料。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商业性需要,

将植物景观引入室内已蔚然成风。耐荫的观叶植物、无士栽培技术大为发展,有无漂亮的室内外植物景观已成为一些宾馆级别评比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提高商业谈判的效果,有专门出租的办公大楼,大楼中有底层花园、屋顶花园、层间花园。透过办公室的落地玻璃窗,看到四周和谐、安静的植物景观,创造了良好的商业洽谈环境。超级市场内伴随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色彩艳丽的开花植物,使商品更为增色。室内游泳池种上几株高大的垂叶榕(Ficu benjamiana)以及

一些热带的植物,池边设置大、小卵石,墙上画着椰子林、沙漠景观,真真假假,使游泳者犹如置身于热带环境中,畅游嘻戏。一些富有的家庭,提倡让每一房间都布置成花园一般,当然少不了各种植物,于是指导室内植物造景的书籍也不断出版了,如《您的室内花园》(Your Indoor Garden)、《室内花园》(Indoor Garden)、《室内

8

景观》(interior Landscape)、《每个房间似花园》、 (Everyroom a Garden )、《室内景观设计》(Design-ing the interior Landscape)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向往重返自然,在植物的景

观中满足自己赏美,并置身于清新、幽静的环境中来消除疲劳,恢复精神和体力。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首先要有丰富的植物

材料。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本国植物不够用,就派员到国外搜寻植物,大量引入应用。英、法、俄、美、德等国就是在19 世纪大

量从中国引走成千上万的观赏植物,为他们植物造景眼务。就以英国为例,原产英国的植物种类仅1700 种,可是经过几百年的引种,至

今在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己拥有50000 种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活植物,

回顾一下历史,可见英国早在 1560,1620 年已开始从东欧引种植

物;1620 一1686 年去加拿大引种植物;1687 一1772 年收集南

美的乔灌木;1772,1820 年收集澳大利亚的植物;1820-1900

年收集日本的植物;从1839 一1938 年这一百年中,选择了我国甘肃、陕西、四川、湖北、云南及西藏作为重点,引种了大量的观赏植物,为英国园林中植物景观提供了雄厚的基础。植物景观的创造,仅靠这些自然的植物种类还不尽人意,为此,园艺学科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选种、育种、创造新的栽培变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为了创造高山景观,模拟高山植物匍伏、低矮、叶小、花艳等特色,除了选择一批诸如旬子属(Cotoneaster spp。)植物及花色鲜艳的

宿根、球根花卉外,一些正常生长有几十米高的雪松、北美红杉、铁杉。云杉等都被育成了匍地的体形。由于岩石园往往面积较小,故9

需要小比例的植物,于是很多裸子植物都育成了高不盈米的低矮树形;为了丰富植物色彩、体形和线条(见图 1),很多垂枝类型的栽

培变种应运而生。如垂枝北非雪松(Cedrus atlanticacv.Pendula)、垂枝欧洲山毛榉(Fagussylvaticacv.pendula)、垂枝桦(Betula pendula cv. Tristis)、垂枝山楂(Crataegus nionogyna cv. Pendula)、垂枝狭叶白蜡(Fraxinus angustifolia cv. Pendula)、垂枝构骨冬青(Ilexaquifolium cv.Pendula)、垂枝桑 (Morus alba cv Pendula)、垂枝柳叶梨(Pyrus salicihlia cv. Pendula)、垂枝榆(Ulmus carpinihlia cv.Pcendula)、垂枝落羽松(Taxodium distichum cv.Pendula)等。柱形的栽培变种,如柱形红花槭(Acer rubrum cv.Columnare )、塔形银械 ( Acer saccharinum

cv.Pvramidalis )、塔形欧洲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um

cv. Pyramidalis )、桂形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 cv. Columnaris )、柱形美洲花柏(Chamaecyparis lawsoniana cv. Columnaris )、塔形柏木(Cupressus glabra cv.Pyramidalis)、

塔形桧柏 (Juniperus chinensis cv. Pvramidalis)、塔形铅笔柏( Juniperus virginiana cv.PyramidiFORMis )、塔形云杉(Piceaabiescv. Pyrarnidalis )、塔形银白杨(Populus alba

cv.Pyramidalis)、钻天杨 (Populus nigra cv. Italica)、柱形无梗花砾(Quercus petraea cv. Columnaris)、塔形西洋接骨木(Sambucus nigra cv.Pyramidalis ) 和直立紫杉(Taxus

baccata cv.Staridishii)等。其他还有很多帚形、球形等变种。为10

了丰富园林中的色彩,培育出大量的彩叶植物,如黄叶青皮槭(Acer cappadocicum cv.Aureum),红叶青皮槭(Acer cappadocicum

cv. Rubrum)、黄叶复叶槭(Acer negundo cv. Auratum)、花叶

复叶碱(Acer negundo cv. Variegatum)、深红挪威槭(Acer platanoides cv.Crimson King)、黄叶美国木豆树(Catalpa bignonioides cv.Aurea)、灰绿北非雪松(Cedrus ailaniica cv. Glauca)。金黄美洲花柏〔Chamaecyparis lawsoniana cv.Golden King)、金叶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 cv. Aures)、花叶灯

台树(Cornus controversa cv.Bariegata)、紫叶榛(Corylus maximacv.Purpurea)、紫叶黄栌 (Cotinus coggygria cv. Royal purple)、紫叶欧洲山毛筷(Fagus sylvatica cv. Atropurpurea)、垂枝欧洲山毛惨(Fagus sylvatica cv. Aureapendula)、黄叶红枥(Quercus rubra cv.Aureaata)、紫叶英国枥 (Quercus rober cv.

Purpurea)、花叶英国枥(Quercus rober cv. Variegata)、花叶

苦枥(Quercurs cerries cv.Variegata)、花叶白蜡 (Fraxinus pennsyl vanica cv. Variegata )、金黄叶构骨冬青(Ilex aquifolium cv. Golden Queen)、灰绿北美云杉(Picea pungens cv. Glauca)、黄叶山梅花(Philadelphus coronarius cv.Aureus)、黄叶水 (Ligustrum ovalifoliun cv.Aureum)、黄叶加拿大按骨木(Sambucus canadensiscv Aurea)、黄叶欧洲紫杉(Taxus

baccat cv. Aurea)等。园林设计师对植物景观的重视是植物造景

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园林设计师在设计植物景观11

时有一个很强烈的观点,那就是―没有量就没有美‖,强调大片栽植,当然这与欣赏植物个体美并不是矛盾和对立的。要体现群体效果,就需要大量种苗,这就促使繁殖、栽培水平大大地提高,见图 2。英

国谢菲尔德公园(,haffieldpark)内有四个湖面,遍植各种不同体

形、色彩的乔灌木及奇花异卉,在介绍公园的导游小册子中就明确地指出,该园不是为欣赏喷泉、建等园林设施,主要是让游人欣赏植物景观的,见图3。第二节、我国园林中植物造竟的现状植物景观既

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于这一点是公认而没有异议的。然而在现实中往往有二种观点和做法存在。一种是重园林建筑、假山、雕塑,喷泉、广场等,而轻视植物。这在园林建设投资的比例及设汁中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某些偏激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是写意自然山水园,山水便是园林的骨架,挖湖堆山理所当然,而植物只是毛发而。仔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私人宅园中各园林因素比例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私人宅园的面积

较小,园主人往往是一家一户的大家庭,需要大量居室、客厅、书房等,因此常常以建筑来划分园林空间,建筑比例当然很大。园中造景及赏景的标准常重意境,不求实际比例,着力画意,常以一享一木、一石一草构图,一方叠石代巍峨高山,一泓水示江河湖泊,室内案头置以盆景玩赏,再现飓尺山林。植物景观的欣赏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喻四君子;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示玉棠富贵等。因此植物种类用量都很少。这固然满足了一家一户的需要,但不是当今园林中植物造景的方向。而今12

人口密度、经济建设、环境条件、甚至人们的爱好与古代相比已相去甚远,故而,我们园林建设中除应保留右典园林中一些园林艺术的精华部分,还需提倡和发扬符合时代潮流的植物造景内容,某些人在园林建设中急于求成,而植物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生长,才见效果。可是挖湖堆山,叠石筑路、营造亭。台、楼、阁则见效快。由此也助长了轻植物的倾向,使本来就很有限的绿地面积得不到充分利用。更有甚者,有的在真山上叠假山,假山愈叠愈高,叠得收不住顶。有的将不同质地及颜色的石料,犬牙交错,粗糙地堆砌在一起,犹如刀山剑树。遗憾的是,有些建国后建起来的植物景观比例较大的新公园,也在这股风中大兴土木,筑台建享,而且建筑体量愈来愈大,将本来的单体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减少了绿地面积。最不能容忍的是,在景点周围随意建造大体量的高层建筑,以致破坏了园林景观。近年来兴起喷泉,有的追求喷得高,有的乱择地点,竟然在原来景观很好的湖中设喷泉,破坏了湖中倒影美景。另一种观点是提倡园林建设中应以植物景观为主。认为植物景观最优美,是具有生命的画面,而且投资少。自从我

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很多人有机会了解西方国家园林建设中植物景观的水平,深感仅依靠我国原有传统的古典园林已满足不了当前游人游赏及改善环境生态效应的需要了。因此在园林建设中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植物景观。植物造景的观点愈来愈为人们所接受。近年来不少地方园林单位积极营造森林公园,有的已开始尝试植物群落设计。相应的部门也纷纷成立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另一方面园林工作者与环保工作者相互协作对植物抗污、吸毒及改善环境的功能13

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与国外园林水平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首先,我国园林中用在植物遣景上的植物种类很贫乏。如国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近干种,而我国广州也仅用了 300 多种,杭州、上海200 余种,北京100 余种,兰州不足百种。我国植物园中所收集的

活植物没有超过5000 种的,这与我资源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难怪一些外国园林专家在撰写中国园林时对我国园林工作者置丰富

多彩的野生园林植物资源而不用,感到迷惑不解。其次是观赏园艺水平较低,尤其体现在育种及栽培养护水平上。一些以我国为分布中心的花卉,如杜鹃。报春、山茶、丁香、百合、月季、翠菊等,不但没有加以很好利用,育出优良的栽培变种,有的甚至退化得不宜再用了。最后,在植物造景的科学佐和艺术性上也相差很远,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传统的植物种类及配植方式,应向植物分类、植物生态、地植物学等学科学习和借收。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第二章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园林植物资源是植物造景的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园林植物资源丰富多彩,仅种子植物就超过25000 种以上,其中乔灌木种类约8000 多种。很多著名的园林植物以我国为分

布中心,为公认的―花卉王国‖。现例举一些属中原产的中国的园林植物种类与世界种类总数的比较,见表 1。第一节、西方国家引种中

国园林植物资源史实16 世纪葡萄牙人首先从海上进入中国引走了甜橙,17 世纪英国人,荷兰人相继而来。1689 年最早来中国采集植

物的是英国的外科医生詹姆斯?坎安宁,他收集有600 份标本,并命

名了杉木。专业引种开始于 19 世纪。1803 年,英国皇家植物园丘

14

园派汤姆斯?埃义斯引走了中国的多花蔷薇、栎棠、南夭竺、木香及

淡紫百合,并将此百合繁殖了 l 万个球。1815 年英国决定在中国建立使馆,指定植物学家克拉克?艾贝尔为使馆内科医生,他和助手引

回 300 种植物种子,其中包括梅和六道木。罗夫船长引走了云南山

茶和紫藤,这株紫藤1818 年栽于花园中,至1839 年已长达55m,

覆盖 167m2 的墙面,一次开 67(5 万朵花,被认为是世界上观赏

植物中的一个奇迹。从1839 年起,英国多次派员来华收集园林植物

资源,同时兼顾收集很多重要的经济植物资源,使我国很多珍贵、有价值的植物资源不断流向国外。其重要人员如下: 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由英国皇家园艺协会派遣,在 1839 ,1860

年中曾四次来华调查及引种。协会命他引种野生或栽培的观赏植物及经济植物的种子,收集花园、农业和气象情报资料,并特别要他收集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桃的栽培品种、不同品质的茶叶、在香港的灯笼花生长环境,调查有无黄色重瓣月季、黄色山茶及蓝色芍药等,收集荷花的变种。佛手。金柑、食用百合及做宣纸的原料植物,分析植被生长茂密处自然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适合山茶。杜鹃、菊花。灯笼花等植物生长的栽培土壤理化性质。福琼从中国引走了秋牡丹、桔梗、金钟

花、构骨、石岩杜鹃、柏木、阔叶十大功劳、榆叶梅、榕树、搜疏、12,13 种牡丹栽培品种、二种小菊变种和云杜鹃。二种小菊变种后

来成为英国杂种满天星菊花的亲本。云锦杜鹃在英国近代杂种杜鹃中

起了重要作用。在 1851 年 2 月他通过海运,运走 2000 株茶树小

苗,1(7 万粒茶树发芽种子,同时带走6 名中国制茶专家到印度的

15

加尔各答,导致目前印度及斯里兰卡茶叶生产兴旺发达。他将其在

中国的经历写了四本书:《漫游华北三年》、《在茶叶的故乡——中国

的旅游》、《层住在中国人之间》、《益都和北京》。亨利?威尔逊(E。H。Wilson)于 1899,19l8 年五次来华采集、引种。首次来华是

专为威奇安公司引种拱桐的。他走遍了鄂西北、滇西南、长江南北,

回国时带回906 份标本,305 种植物,35 箱球根、宿根花卉,其中

有著名的巴山冷杉、血皮械、猕猴桃、大卫安新妇、绛花醉鱼草、小

木通、藤绣球、铁乡莲、矮生佝子、木帚拘子、寻珙桐、双盾、山玉兰、湖北海棠、金老梅、喇叭杜鹃,粉皇杜鹃、红果树、皱皮英援等。第二次来华去了峨眉山。成都平原、川西北及甘肃的边界、鄂西,收

集了很多草杠观赏植物,尤其是绿绒蒿及鲜红色的榴叶山绒蒿,又引

种了很多矮小植物种类,如湖北小劈、金花小劈、叼林海棠、大叶杨、川西报春、维氏报春、带叶报春,大苞大黄、美容杜鹃、隐蕊杜鹃。

黄花杜鹃、苏氏杜鹃,华西蔷激、威茉蔷薇、西南英迷等。第三次

来华爬了峨眉山,华山、华武山气侯潮湿的石灰岩三角地带,他发现

了大片繁茂的杜鹃,如向客杜鹃、银叶杜鹃、美容杜鹃、臭批杷、金

顶杜鹃、石瓦杜鹃,宝兴杜鹃、绿点都机杜鹃、刺芒杜鹃。长毛杜鹃等,发现的乔灌木有青榨械、猕猴桃、苍山冷杉、云南铁杉、峨眉蔷

薇、威氏山梅花。回国时他带走了大量种子,如萨氏小劈、驳骨丹。连香树、四照花,散生拘子、铆叶?拘子。湖北臭檀。绿柄白鹃梅、

萨氏绣球、四川玉兰、毛肋杜鹃、圆叶杜鹃。卵果蔷薇、膀胱果和巴东荚莱等的种子。第四次来华认湖北石灰岩山地的植被调查到四川

16

红色砂岩上的植被,引走了成千上万的王百合球根,还有高原卷丹、沙紫百合、或茉百合和云杉。19l8 年池去台湾引走了台杉、台湾百合、五爪金龙和台湾马醉木。1913 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他的著作《一

个植物学家在华西》,1929 年再版于美国,改名为《中国——花园

之母》书中介绍了中国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及他采集、引种的工作经过,这对各国纷纷派员来华收集和引种园林植物资源起了很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乔治?福礼士(George Forrest)于1904,1930 年

曾七次来华,他花钱雇工及采集标本,引走了穗花报春。多齿叶报春。紫鹃报春、紫花报春、垂花报春、桔红报春,福氏报春、指状报春,偏花报春、霞红报春、壬亭报春、报春花,两色杜鹃、云绵杜鹃、腋花杜鹃、早花杜鹃、鳞腺杜鹃。绵毛杜鹃、似血杜鹃。杂色杜鹃、大树杜鹃、夺目杜鹃、绢毛杜鹃、高尚杜鹃,黑红杜鹃、假乳黄杜鹃、镰果杜鹃、朱红大杜鹃,粉紫矮杜鹃、乳黄杜鹃、柔毛杜鹃、火红杜鹃及华丽龙胆等。雷?法雷尔(Regina Farrer)热衷于引种岩石园

植物。他到兰州南部,西宁,大同等地引走了杯花葱,五脉绿绒蒿、圆锥根老鹳草、法氏龙胆及轮叶龙胆等。法?金?瓦特(Frank kingdon Ward)是来华次数最多、时间最长,资格最老的采集者。于1911

,1938 年间曾方次来华,在云南的大理、思茅、丽江及西藏等地采

集植物。他引走了滇藏械、白毛拘子、棠叶山绒蒿、董香绿绒蒿、高

山报春、缅甸灯台报春、中甸报春、美被杜鹃,金黄杜鹃、文雅杜鹃。羊毛杜鹃、大萼杜鹃、紫玉盘杜鹃,假单花杜鹃、灰被杜鹃、黄杯杜

鹃及毛竹柱杜鹃等。 19 世纪法国也同样派遣了很多植物学家来华采

17

集、引种。大卫(Pere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首先在中国

发现了珙桐。 1860 年到中国后,从北京到重庆沿长江再到成都一

路采集。1869 年2 月去茅坪,当时茅坪是一个小小的洲,住着藏族

居民,池在高达4572m的红山顶山区搜寻植物的资源,发现在山脊

上集中长着各种杜鹃,在一个小小地区中就发现有16 种杜鹃。此外

还有很多优秀的园林植物,如柳叶询子、红果树、西南英迷。美容杜鹃、腺果杜鹃、大白杜鹃、茅坪杜鹃。刺芒杜鹃、宝兴掌叶报春、高

原卷丹。他寄往法国 2000 多种植物的标本。德拉维(Pere Jean Marie Delavay)在1867 年就到中国采集引种植物。他在云南大理

东北部山区住了十年,主要在大理和丽江之间寻找滇西北特产的园林

植物。每种植物都采有花、果,一共收集有4000 种,其中1500 种

是新种。寄回法国有20 多万份蜡叶标本,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1895 年12 月30 日在他死前几个月,还采集800 种植物,可以说是鞠躬

尽瘁了。他所发现和寄回国的一些植物及种子与其他采集家相比都更

珍贵,更适用于花园中,有 243 种种子直接就用于露天花园中,如

紫牡丹、山玉兰。棠叶山绒蒿、二色搜疏、德氏紫苑、山桂花、豹子

花(Nomocharis pardanthina)。偏翅唐松草,萝卜根老鹳草、睫

毛尊杜鹃、露珠杜鹃、小报春、垂花报春、海仙报春。另外,还有

108 种优秀的温室观赏植物也引回了法国。法尔格斯(PauI Guillaume Farges )在 1867 年与德拉维同期到中国,从 1892

,1903 年活动于四川的大巴山,采集有4000 种标本。他很幸运他

引走了很多美丽的观赏植物。如喇叭杜鹃、粉红杜鹃、四川杜鹃。山18

羊角树(Carrierea calycina)、云南大王百合、大花角蒿、猫儿屎(Decaisneahrgesii),后来在重庆因病才放弃植物采集工作。苏

利(Jean Andre Souliei) 1886 年到西藏。十年中他收集7000

多种西藏高原的高山植物标本,其中有些植物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如苏氏杜鹃(Rhododendron souliei)、苏氏报春、苏氏豹子花等,

由于他长期生活在野外,故引种了大量对法国园林影响很大的观赏植物。俄国人主要在我国西北部采集引种植物。波尔兹瓦斯(Nicolai Mikhailovich Prze,walzki)于 1870,1873 年来华穿越了蒙右

边界、西藏北部、亚洲中部。夭山、塔里木河。罗布(诺尔、甘肃。

山西等, 1883,1885 年又到戈壁沙滩、阿尔卑斯、长江的源头一

姆鲁苏河、大同等地采集有1700 种植物,共15000 份标本。其中

有名的有榴叶山绒蒿、五肠绿绒蒿、甘青老鹳,银红金银花、麻花韭、唐玄特瑞香、蓝葱、甘肃葱等。而且都已引走。波塔宁(Grigori Nikolaevich Potanin)在华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及种子。仅第三次就

采集有12000 份标本,约4000 种,第四次采集有工万份标本,约1000 种。马克西莫维兹(Maxirnowizi)到峨眉山和打箭炉采集,

引走了一些美丽的观赏植物。如烨叶英超、红杉、轮叶龙胆和箭竹等。美国的植物采集家也不甘落后,纷纷来华采集引种。迈尔(FrankN、Meyer)4 次来华。第一次于1905,1908 年去了长江流域、北京、

华西、西藏。哈尔滨、青岛西部、五台山采集,引走了丝棉木。狗枣猕猴桃、黄刺玫、茶条槭、毛樱桃、七叶树、木绣球、红丁香。南丁

园林植物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林业调查规划20051Apr130(2:104~106 For est Inventor y and Planning CN53-1172P S I SSN1671-3168园林植物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X 邹宽生 (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2 摘要:文章介绍了植物造景的概念、发展方向、设计程序、方式及园林植物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园林植物造景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造景;生态园林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3168(200502-0104-03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Ornamental Plants to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 Z OU Kuansheng (C ollege of Resou rces&Env iro nm en t Managemen t,Jian gxi Uni versi ty o f Finance&E co no mics,N anchan g330032Jian gx i,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botanic landscape design,developmental direction,program and ways o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ornamental plants to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 as w ell as the problems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are all put forw ard. Key words:ornamental plant;botanic landscape design;ecological garden 1植物造景的定义及发展方向

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艺术与研究(doc 7页)

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艺术与研究(doc 7页)

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艺术与研究 摘要:回顾了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的历史, 剖析了我国植物造景的现状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探讨了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论述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特征与手法。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现状,探讨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造景传统园林 1、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和发展 1.1 园林植物造景涵义 园林植物造景[1],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园林植物景观。 1.2 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发展 我国的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2]。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造园艺术,到宋代就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清代中叶以后,更是中国园林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现存的古典园林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纵观园林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园林,其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取决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及经济技术水平。 1.2.1 殷商至秦汉时期园林植物造景 上世纪70 年代,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发掘中,获得一块刻有盆栽花纹的陶块,可见,早在7000 年前我国就有花卉栽培了[3]。然而,园林植物在各个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的认识和应用也在不断的加深和发展。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是囿,出现在殷商时期,它是将一定地域加以范围,让花草果木、鸟兽鱼虫滋生繁育,并挖池筑台,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后来统称园囿,以后则发展为以种植观赏花木为主的园苑。在长达五六百年的西周至春秋时期,我们从闻名中外的《诗经》中可知此时园林植物主要是为人

园林植物造景试题

名词解释 1.花境: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长带状花卉应用形式。 2.机械关系:主要是植物相互间剧烈竞争的关系。 3.基础种植:用灌木或花卉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周围进行绿化、美化栽植。4.地被植物:指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园林地面,防止杂草孽生的植物。 5.室内植物造景:室内植物造景是人们将自然界的植物进一步引人居室、客厅、书房、办公室等自用建筑空间以及超级市场、宾馆、咖啡馆、室内游泳池、展览温室等公共的共享建筑空间中。 6.花坛: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应用形式,以突出的色彩或华丽额纹样来表现装饰效果。 7.植物配置:主要是指园林中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花卉植物及地被植物等之间的搭配关系,或者是指这些植物与园林中的山水石建筑道路额搭配位置等。8.岩石园:是以岩石及岩生植物为主,结合地形适当的沼泽,水生植物,展示高山草甸,牧场碎石陡坡峰峦溪流等自然景观。 9.植物景观:植物景观,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 10.攀缘植物:通俗地说,就是能抓着东西爬的植物。 11.寄生关系::是一种对抗关系,是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以另一种微生物为生活基质,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并对后者带来或强或弱的危害作用。12.生理关系: 13.绞杀植物:指一种植物以附生来开始它的生活,然后长出根送进土壤里,变成独立生活的植物,并杀死原来借以支持它的植物,是一类生活方式比较特殊的植物。14.附生关系:常以他种植物为栖息地,但并不吸取其组织部分为食料,最多从它们死亡之部分上取得养分。 15.植物造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16、模纹花坛:由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廉美的植物组成,表现群体组成的精美图案或装饰纹样,包括毛毡花坛,浮雕花坛,彩结花坛等。 17、毛毡花坛:图案表面十分平平整,好像华丽地毯。 18、对应式花境:通常以道路的中心线为轴心,形成左右对称形式的花境,常见的道路的两 侧或建筑物周围。 19、单面观花境:是指供观赏者从一(单)面欣赏的花境。 20、花丛: 21、花坪:是指有一定设计、建造结构和使用目的的人工建植的草本植物形成的块状地坪。 22、花台:在高于地面的空心台座中填土或人工基质并栽植观赏植物成为花台。 23、花带:花卉呈带状种植的地段。 24、造景花坛:突出节日气氛,园林中临时造景。 25、双面观花境:是指可供两面或多面观赏的花境。 26、它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想体外分泌代谢过程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

园林植物造景及艺术分析

园林植物造景及艺术分析 摘要:园林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休憩空间。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息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对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都市文明成为可能。完美的园林植物景观塑造必须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又要通过艺术手法,创造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艺术分析 1、引言 城市化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现在全球人口约30亿人生活在城市地区。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近30%。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使得人们意识到植物不仅具有环境资源价值,如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的基本功能,而且还看到了它的美化和观赏等作用。 植物配置形成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为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因此尊重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如今植物配置设计的必然准则。 2、植物造景 植物景观,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1]。 植物造景,指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2]。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其植物造景定义中的“景观”一词也主要是针对视觉景观而言的。随着生态园林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含也随着景观的范围不断扩展的。植物造景不在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它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植物造景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提出的那个年代,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生态园林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园林美是园林设计师对生活,自然的审美意识和优美的原谅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大自然造化的典型概观,是自然美的再现[3] 科学的植物造景除了满足植物的生理生态、场地功能、视觉景观等需求外,还必须对植物造景的效果进行预见。植物景观是活体景观,随植物生长而发展变化的景观,对植物栽植施工后的景观变化及养护管理的考虑是植物造景的特色。 3、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的美主要表现在色彩,形态,芳香及其他等方面,通过叶,花,果,枝,干,根等观赏器官,以体量,冠型,色彩等观赏要素为载体,给人以现实的直观感觉。 3.1 园林植物的色彩 3.1.1 叶色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储振东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储振东 发表时间:2019-09-21T10:54:04.2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储振东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热岛效应”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宜居度。 上海园林机施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8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在城市中“热岛效应”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宜居度。而园林作为绿化的常见手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继承发扬,而且对改善城市生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着眼于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技术,简要概述了造景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具体实践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绿化;技术运用 引言 反季节种植技术是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反季节种植技术突破了传统绿化植物的季节性种植限制,在任意施工工期内都能够栽植苗木,为城市添加更多的绿意。但与此同时,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故而做好反季节种植,其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个人从事园林绿化施工工作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反季节种植技术加以分析,以期能够为城市添加更多的绿意。 1植物造景技术的概念 植物造景技术在植物本身体态、颜色自然美的特性上,强调出植物的欣赏性。在合理的条件下,将多种植物放在到一起种植,运用植物造景手段对植物进行搭配[1],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在造景规划时,需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表现特点然后同植物造景手法结合在一起,建造一个完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2植物造景基本原则 2.1生态原则 园林绿化的初衷是改善城市景观,给居民创造一个适宜生产、生活的环境,生态原则就是植物造景技术的应有之义。在植物造景时,需要结合生态学相关知识因地制宜的分析,避免植株选取不当而造成生态恶化。通常而言,植物的生长主要受光照、土壤和水分影响,任一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令植物形状产生“异变”。因此,园林造景可以选择当地常见植物,既考虑植物的美学价值,又兼顾整体的文化底蕴。植物生长环境基本维持不变,成活率得到了限制提升,同时也令该项目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此外,在植物造景中还应关注“生态群落”的构建,新植株的移栽不宜对固有生态链和自然资源造成破坏,而要追求整体的和谐。 2.2美学原则 植物造景应当从人们审美需要出发,植物造景不仅要体现出统一性特征,还要从地方特有文化特色出发,充分体现植物造景的主题性、文化性、民族性,能够在符合地方群众主流价值观念,彰显美好寓意的基础上进行植物造景,才能更好地呈现植物造景的视觉效果,实现植物造景与地方环境的统一。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对称性、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的美学原理,有效控制造景工程的节奏韵律。运用新颖的剪裁设计体现和谐之美,发挥植物的审美功能与特性,做到在创意中吸引受众,更好地符合受众的心理文化需求。 2.3控制节奏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当中第三个原则是控制节奏,这是因为园林景观可以在天气气候上面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很多城市在住宅区建设园林景观的时候,就是根据地理位置和天气再去种植植物,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种植的植物是不同的。而在城市住宅区的植物都不会十分的高大,这样比较利于修剪,间隔一段时间就去修剪,这样才能保持美观。 3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3.1模拟时空变化 与假山假水不同,植物景观往往能够随着季节推移而悄然变化,这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景观的细微变化也将影响园林的整体观感,应当成为设计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如春天花团锦簇,夏天绿树成荫,秋日硕果累累,冬日枝干苍劲,都是不同季节所特有的景观特点。随着技术的成熟,在造景时已能够合理搭配不同地区、季节的植物,从而造成一种奇妙的景观。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季节变化适时地调整景观,在不同时期给观赏者带来别样的情趣。比如,将春季纷繁的花朵与秋冬萧索的乔木相结合,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效果。这种做法使景观呈现出灵活变换的动态特征,其观赏价值远胜于一成不变。 3.2植物造景技术应用于建造公园环境 公园里景观和绿色生态的表现来源于植物的种植搭配,同现代高楼大厦的城市生活远离了自然的生活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园林植物拥有本身自然美,通过与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相结合,形成让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园林景观绿化过程里,利用植物枝叶的特点,来衬托人工塑造的假山、雕像等建筑,例如常绿树种在雕像周围,通过色彩对比,加深人们对雕像的印象。在大型的建筑物附近种植高干,枝繁叶茂的树种,会令建筑物散显得更庄严。还可以利用植物对园林的地形进行修饰,高低起伏的地形,会使人产生更多的兴趣,如果园林里制造高低起伏的地形需要采用推山挖土的方法,不但过程复杂而且成本高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违背了园林景观绿化的目的,可以使用植物造景技术解决难题,利用植物的种植来强调地形高低,种植乔灌木在高处突出高耸的感觉,种植在凹处使地形感觉平缓。 3.3植物造景技术应用于园林建设与建筑修饰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之一就是它会应用于园林建设与建筑修饰。园林建设一般是在小区内显示出来的,一般小区里的园林景观设计就会比较的统一差不多都是一个样子的,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者应该要去设计一些比较新颖的园林景观,有一些园林植物造景让人觉得十分轻松,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态。第二个就是,植物造景技术还可以应用在道路建设当中,我们往往能够看到路边的一些园林设计是比较怪异的,但是比较美观,而且不同于其他的一些园林景观设计,不同的建筑物旁边的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是不同的,主要是凸显出建筑物的特点。 3.4营造意境氛围 在我国文学和艺术创作中,不少学者专家都认为“心随物婉转,物与心徘徊”。所谓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观赏者的情绪将受到一草一木的牵动。对于园林植物造景而言亦是如此,在植物中人们可以寄托情感,抒发情怀。比如,在园林中移植松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1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园林植物造景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以及美学等功能,配置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的生物特性美 (一)视觉设计要素:①线条②树形③叶色 (二)叶的形状:单叶、复叶 3精神属性美 最早的对树木的原始崇拜,现在的树神或风水树。园林中的植物承担着一种承载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或心里载体的作用。 ①松,广泛被视为吉祥树种,也代表长寿 ②柏,有道德、品德高尚 ③桂,吉祥富贵视为祥瑞植物,芳香袭人(科举高中称“月中折桂”“折月桂”“贵”荣华富贵) ④槐,吉祥之树,国槐“门前一直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被认为有公断讼,讼之能,槐树益人,绿化常用,风水布置。” 4植物的功能属性美 一.改善生态环境植物素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获取太阳能,并使之能为食物链所用,植物制造氧气,净化水质,通过蒸发作用使之进入大气。1.提高空气质量①碳氧平衡②吸收有害气体③吸收放射性物质④滞尘二.杀菌:某些植物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三.通风防风:1.防风(由植物构成的防风林带可以有效的阻挡冬季寒风或海风的侵袭。经测定,防风林的防风效果与林带的结构以及防护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疏适度为50%左右的林带防风效果

最佳,并非林带越密越好。)2.通风(风带,以便将清新凉爽的空气引入其中,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园林绿地与道路,水系结合是构成风道的主要形式。进气通道的设置一般与城市主导风向成一定夹角,并以草坪,低矮植物为主,避免阻挡气流通过,而城市排气通道则应尽量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四.净化水体五.治理土壤污染六.防火七.水土保持八.改善小气候九减弱噪音十环境监测和指示植物 5植物空间构筑功能(重中之重) 创造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一空间可以理解为:人从一个视点横扫四周,视线被景物所阻挡构成一定的视觉界面,这些视觉界面所限定的范围,及时人所感受到的空间。二空间感受:主要通过视觉与在空间行动而获,因此空间感受影响对空间形式的分类。空间的存在及其特性来自形成形式和组成因素,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如果各刺激互相联系,并支持一个共同主题,空间就会含义明确,整体感强。各要素互相联系起来,这样空间就有高度地狱感。三空间的形式:因感觉角度不同,有不用类型1.空间重心不同:容积空间、立体空间、混合空间。2.尺度不同3.空间类型与围合程度①封闭空间:利用植物浓密树冠封闭空间,利用乔灌木封闭四周,具有强烈隐秘性,隔离感。②半封闭空间植物:未完全封闭,组成空间六个面中某一个或几个面封闭,或其封闭面较多但由于植物稀疏导致封闭性差。③开放空间:利用低于人视平线矮灌木或仅用地被植物限定空间或暗示空间边缘,形成视线完全通透,外向性,无隐秘性,气派及恢弘。4.空间方向不同分为:水平空间、垂直空间。四空间设计 1.墙的设计 2.基层平面 3.头顶的层面 4.空间内的要素 5.空间深度 6.连续空间 7.调节感官刺激物 6植物配置艺术手法

园林植物造景在公共绿地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造景在公共绿地中的应用 摘要:公共绿地是园林中的一大类型,是专供城市居民游览、休憩、观赏的绿地,具有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是体现一个城市园林水平、艺术水平的窗口,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和文化生活、精神文明的标志。通过植物造景把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材料,用艺术的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制造植物景观。 关键词:绿地植物造景应用 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人文地域,地理条件,气候,文化特点,经济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公共绿地设计,但归纳起来,一个好的城市公共绿地,内容丰富,景观优美,使人游之留连忘返。公共绿地的艺术水平主要是由景观来体现。植物造景就是运用艺术手法将树木、花草组合起来,通过植物的姿态、色彩、季相来展现一种自然美和人工美,使人观后赏心悦目,得到美的感受。公共绿地的植物造景是由造景植物构成的。造景植物也称观赏植物,其形态、枝叶、花果、色彩无不散发着诱人的美感。在公共绿地景观中,唯有植物造景是由有生命的活体所组成的景观,不但具有美感效应的观赏作用,而且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益的作用,是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基础。 1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进行园林种植设计,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对于公共绿地,主要考虑的是为大多数人提供观赏,游憩和运动空间。 1.2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 1.2.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规则式园林植物配置多对植、行植,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种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门、主要道路、整形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物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规则式种植主要有对植、行植、篱植,而自然式种植主要是群植、丛植和林植。

园林植物造景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5小题,3分一题) 1、植物群落: 2、垂直绿化: 3、花坛: 4、空间感: 5、寒害: 二、填空题(20空,1分一空) 1、株形是园林植物从整体形态上呈现的外部轮廓。它包括、圆柱形、、、、棕榈形以及其他形。其他形还有风致形和藤蔓形两种。 2、一般观赏果实的形状以、、为鉴赏标准。3花相按照花叶开放的时间顺序来分有、、。 4水生植物包括: 5植物的配置原则: 三、判断题(5小题,2分一题) 1、园林中障景的运用时,遮是手段,显是目的,遮是为了更好的显。() 2、植物水平分布以垂直分布为基础,水平分布不能超越垂直分布。() 3、海拔由低到高,植物群落由复杂到简单,纬度越低,垂直带越完整。()

4、组合花坛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5、冻害指气温在0℃以上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 四、问答题(3题,1题10分) 1、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2、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3、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 五、应用题(2题,1题10分,2题15分) 1.试列举我国从南到北的植被景观区划,并说明其对景观植物种植设计有何指导意义? 2. 试论述花境和花坛的区别,并列举常见花境材料10种。

参考答案: 一. 1.植物群落: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植物种群有规律的结合。它们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物种之间及其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 2. 垂直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3.花坛:指按照设计意图,在有一定的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以园林草花为主要材料布置而成的,具有艳丽色彩或图案纹样的植物景观。 4.空间感:在绘画中,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5.寒害:指气温在0℃以上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 二.1.尖塔型、圆锥形、暖圆形(圆球形) 2.奇、巨、丰 3.阳性植物、中性植物、阴性植物。 4.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 5.园林植物主要功能的确定、园林植物种间关系的处理、适用原则、美观原则、多样性原则、突出地域特点,注重地方特色。

园林植物造景的涵义和发展概述

园林植物造景的涵义和发展概述 1园林植物造景涵义和发展 1.1园林植物造景涵义 园林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园林植物景观。 1.2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的发展 我国的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造园艺术,到宋代就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清代中叶以后,更是中国园林史上集大成的终结阶段,现存的古典园林基本上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纵观园林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园林,其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取决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及经济技术水平。 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发掘中,获得一块刻有盆栽花纹的陶块,可见,早在7000年前我国就有花卉栽培了。然而,园林植物在各个历史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的认识和应用也在不断的加深和发展。我国最早的园林形式是囿,出现在殷商时期,它是将一定地域加以范围,让花草果木、鸟兽鱼虫滋生繁育,并挖池筑台,以供

帝王贵族狩猎、游乐;后来统称园囿,以后则发展为以种植观赏花木为主的园苑。在长达五六百年的西周至春秋时期,我们从闻名中外的《诗经》中可知此时园林植物主要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资料,其中桃、李、棠棣、木瓜、梅等已成为众人喜爱的观赏花木。据载:吴王夫差曾造梧桐园(今江苏吴县),会景园(在嘉兴),记载中说:“穿沿凿池,构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这说明当时造园及花木配置已具相当高的水平。战国时期,屈原《离骚》载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里已明确提到木兰与菊花已成为观赏植物[4]。 秦汉期间,随着封建社会的出现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的发展,园林植物的种与品种都很繁多,引种驯化活动也十分频繁,此时人们对植物是综合利用:观赏、食用及提供生产资料等。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我国就有了街道绿化。 1.2.2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植物造景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自然山水园林的出现,人们对植物在园林中的造景也愈加讲究。《洛阳伽兰记》中记载:“当时四海晏请,八荒率职......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竞夸,祟门丰室,洞房连户,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芸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入其后园,见沟读赛产,石蹬碓尧,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可见此时园林中树木很多,配置上已很讲究意境。西晋大官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手法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手法的应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增高,人们对城市的功能要求更加的完善。因此,对城市植物景观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植物是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过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为人们创造出优美宜居的生存环境。 1.植物造景与植物景观设计 1. 1 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通过艺术手法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图案、形体来创作植物景观。在总体布局上,植物景观要与硬质景观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协调一致,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还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 1. 2 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针对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上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其它更深更广的含义。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的植物造景与硬质的建筑、假山等结合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2.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 1) 以生态发展为依据,最大限度发挥“绿”的效益“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绿”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合理的植物造景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绿”的效益。 ( 2) 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都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植物造景应综合考虑土壤、气候、降雨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之中,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 3) 意在笔先,景观地域特色鲜明: 意在笔先指酝酿构思在落笔之前。在设计过程中先要做到的第一步 即是立意,有了好的立意,才能有好的作品产生。在立意上一定要有地方特色,以地方文化为基础,化平庸为神奇,避免千篇一律。 ( 4)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 我国素有“园林之母”的声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树种地区差异较大,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是设计者首要遵循的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同时,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进行

植物造景分析

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内容: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艺术手法:园林种植设计中有许多应用手法和原则,但绝大多数下不能孤立地运用某一种处理手法,而是要紧密地结合项目环境、建筑造型、功能特点以及总体构图和透视色彩效果等统一考虑。在园林种植设计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1、均衡 我们总是下意识地在看到的景物中寻找平衡。在植物配置中都存在着虚实或真实的轴线,当群植的植物分布于轴线两侧时,平衡和稳定是十分重要的。均衡就是一种量的均衡感,而将这种平衡将轴线两侧的竞争力协调一致,达到一种视觉上的稳定。

简洁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简洁不是指视觉效果上的简单和单调,而是设计中所必需的控制性和适宜度,以期能形成一种长久性的美感,体现出“简洁即是美”的真谛。 对比 对比的手法在植物配置中应用较多,又可分为色彩对比、形态对比、体量对比以及质感对比等。对比的效果由对比的强弱来体现,实质上也是一种相互的衬托,突出彼此的个性。但是盲目使用对比,可能会造成混乱的视觉,所以应用时要服务于整体效果。

韵律及节奏 韵律是一种规则或不规则的间歇式重现,而重复出现其中的空间距离就是节奏。

统一 园林中的种植设计都有其中心,即主题。种植设计中的各种手段,从植物种类的选择,到植物配植方式的运用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都统一这一主题中。但统一并不是无变化的,应有主有次,宾主分明,在植物配置上主要是指色彩的变化统一和植物种类的变化统一。 7、重复 这是指在植物种植设计时,某些植物材料以相同或相似的外形、质地或颜色反复出现,或者通过将相似物体放在一起,来增强景观的节奏感。

主次和多样性 突出主次关系,也就是要突出重点,强调重要的特征。可通过强化种植中主要成分的主导性和次要成分的从属性来实现。这也是植物混合配植中常用的方法,体现出秩序与多而不乱的造景效果,使主与辅有机地结合,营造有序而主题分明的景观效果。

园林植物造景的三大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的三大原则 科学性艺术性经济性 (一)科学性1.要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2.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 3.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搭配 1.符合绿地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造景,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不同的园林绿地具备不同的功能。 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荫。吸尘、隔音、美化等.因此要选择易活、对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树冠高大挺拔,叶密荫浓、生长迅速,抗性强的树种作行道树,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市容美观的问题。 综合性公园,从其多种功能出发,要有集体活动的广场或大草坪.有遮荫的乔木,有艳丽的成片的灌木,有安静休息需要的密林、疏林等; 医院庭园则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防护和噪声隔离,在周围可种植密林。而在病房、诊治处附近的庭园多植花木供休息观赏。 工厂绿化主要功能是防护,而工厂的厂前区、办公室周围应以美化环境为主;远离车间的休息绿地主要是供休息。 3.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搭配要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较力稳定的群体结构,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的冠幅来确定种植点的距离。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也可适当加大密度,过几年后再逐渐间去一部

分植物。 另外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特征,注意将喜光与耐阴、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合理地搭配,在满足植物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创造优美、稳定的植物景观。 (二)艺术性 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 2.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3.全面考虑植物形、色、味、声的效果4.从整体着眼,注意平面和立面变化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园林绿地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的景观,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属于艺术美的范畴。因此在植物配置上也要符合艺术美的规律,合理地进行搭配,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植物“美”的魅力。 不同的绿地、景点、建筑物性质和功能都不同,在植物配置时要体现不同的风格,处理好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 如公园、风景点要求四季美观。繁花似锦,活泼明快,树种要多样,色彩要丰富寺院、古迹地则求其庄严、肃穆,配置树种时必须注意其体形大小、色彩浓淡要与建筑物的性质欣和体量相适应。 2.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应综合考虑时间,环境、植物种类及其生态条件的不同,使丰富的植物色彩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如在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段,四季要有景可赏。植物景观组合的色彩、芳香、植株、叶、花、果的形态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要主次分明,从功能出发,突出某一个方面,以免产生杂乱感。 3.全面考虑植物形、色、味、声的效果人们欣赏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园林植物是极少的,因此,要发挥每种园林植

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XXXX大学 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园林植物造景》XXX(地方)植物造景分析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年级专业:20XX级园林指导老师:XXX教授 2017年4月9日

一、大学校园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 意义。 大学校园是一群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学习、生活的场所,这些年轻人将在这个空间里度过他们的身体和思想成长中最为剧烈的时期,可能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个园区的每一幢建筑、每一个雕塑、每一个花坛、每一颗树木都可能让他们驻步,让他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仍记忆犹新。环境艺术的核心应该是生活艺术,美化环境,最大程度上是美化生活。大学校园环境是师生们的露天“起居室”,从课 间休息,室外阅读,到聚合交往、散步休息等等都与之息息相关。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活跃,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渴望人际交流,更需要广阔的自然空间,而这些空间很大一部分是在建筑空间以外,校园内的小树林,林荫路,池塘边,往往是学生停留的地方,或交谈,或散步,或静静的看书。课堂上的学习只是人生接受教育的一个方面,校园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修养、情操、品德更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校园环境就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良好的植物景观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带来的是感官上的美的享受,更能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以下即对xxx(地方)内各高校校园内植物造景做简要分析。 二、植物造景具体分析。 1、多样统一原则:在色彩线条形成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

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这种风格比较踏实稳重,不会给别人突兀的感觉,尤其在一些僻静、人烟相对稀少的环境或者山坡、断崖边应用更加符合周围的环境特点。 图一(左) 图二(右) 2、对比与调和原则:颜色、形状、体量、软硬、线条等对比在xxx(地方)植物造景中应用尤为广泛。体量上的对比与调和在各种植物中,有的体量上的很大差别。可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运用色彩的调和,则可获得宁静稳定与舒适优美的环境,从感官上带给人们新鲜奇特的感觉,多彩缤纷的颜色也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在植物造景时,往往结合周围的环境建筑,通过构造植物不同的线条以及利用植物(大多为草本)的“软”与建筑的“硬”也形成对比,使周围环境均衡协调,不显突兀。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摘要:不论是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还是乔木、灌木,都具有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不同的植物各有所长。苏州园林中运用的植物的造景,展现的是造园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经霜雪而傲冬,抗寒冬以迎春。“以景寓情,感物吟志”的花木精神是把诗情画意写入了苏州园林。从“生境”到“画境”到“触景生情”,终于将情景相融推向了高潮,把“意境”的细细微微体现到淋漓尽致[1]。文章详尽系统地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特色,配置原则,品种选择及具体配置方式等内容。以便为保护或修复苏式古典园林和营建仿古园林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孤植,丛植 1.植物造景定义及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苏州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2]。 2.种类的选择 苏州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可用于造园的种类很多,温带常见的树木、花卉和藤本在此均有种植,当地大型园林的植物都在百种之上,中小型园林植物种类少的有

推荐:园林植物造景三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三原则 【学员问题】园林植物造景三原则? 【解答】园林植物造景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合理配置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它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园林植物造景的类型园林植物造景按其类型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自由式。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规则式配置多以轴线对称,成行成排种植,有强烈的人为感、规整感。 三、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园林植物造景有三大原则: 科学性艺术性经济性(一)科学性 1.要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2.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 3.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搭配1. 符合绿地性质和功能要求园林植物造景,首先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不同的园林绿地具备不同的功能。 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荫。吸尘、隔音、美化等.因此要选择易活、对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树冠高大挺拔,叶密荫浓、生长迅速,抗性强的树种作行道树,同时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市容美观的问题。 综合性公园,从其多种功能出发,要有集体活动的广场或大草坪.有遮荫的乔木,有艳丽的成片的灌木,有安静休息需要的密林、疏林等;

医院庭园则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防护和噪声隔离,在周围可种植密林。而在病房、诊治处附近的庭园多植花木供休息观赏。 工厂绿化主要功能是防护,而工厂的厂前区、办公室周围应以美化环境为主;远离车间的休息绿地主要是供休息。 3.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和搭配要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较力稳定的群体结构,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的冠幅来确定种植点的距离。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也可适当加大密度,过几年后再逐渐间去一部分植物。 另外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特征,注意将喜光与耐阴、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合理地搭配,在满足植物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创造优美、稳定的植物景观。 (二)艺术性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2.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3.全面考虑植物形、色、 味、声的效果4.从整体着眼,注意平面和立面变化 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园林绿地不 仅有实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的景观,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属于艺术 美的范畴。因此在植物配置上也要符合艺术美的规律, 合理地进行搭配,最大程度地发 挥园林植物美的魅力。 不同的绿地、景点、建筑物性质和功能都不同,在植物配置时要体现不同的风格,处理好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 如公园、风景点要求四季美观。繁花似锦,活泼明快,树种要多样,色彩要丰富寺院、

试论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在造景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园林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在造景设计中的应用 工程管理系 园林技术专业郑颖 摘要: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这就是“植物造景”。现代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字:园林植物特点造景手法植物景观的应用 植物景观设计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主体部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利用园林植物突出园林个性,表现地方园林特色早为前人所运用。所谓“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这就是“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是四大造园要素之一,英国造园家B.Clauston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因此,现代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新趋势。 西方古典园林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园内的山水树石,出于理性主义哲学的主导而表现一种“理性的自然”和“有秩序的自然”。1960年后,英国很多中产阶级在私人住宅中,根据主人的不同爱好及年龄,创造了各种小花园,如微型岩石园、微型水景园、花境、小温室等,并相应地培育了与这些微型植物景观相适应的低矮植物材料,这些植物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和鸟兽图案,体现着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进入18、19世纪,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始到国外搜寻植物。就以英国为例,原产英国的植物种类仅1700种,可是经过几百年的引种,至今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已拥有5万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活植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渴望自然、回归自然、创造自然的植物景观已成为趋势和潮流。一些国家在植物造景时常喜欢大片栽植同一

校园植物造景分析

1南京林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造景分析 学院: 专业:园艺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二O一二年五月十七日

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造景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景观案例的综合分析,了解高校校园绿化植物造景概况,调查南京师范大学植物配置情况。拍摄研究区域植物特点,结合实地的调查研究,对南京师范大学的植物种类及组成进行分析。调查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植物调查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群落。综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共有植物46科124种,其中乔木63种,灌木44,草本17种。其中乔木种中水杉、雪松、悬铃木为应用频率较高植物;灌木种中大叶黄杨、红花继木、海桐、杜鹃为应用频率较高植物;地被植物种中鸢尾、麦冬、高羊茅、白三叶草为应用频率较高植物。 (2)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植物主要造景方式为规整式,自然式为辅。乔木多列植、对植、孤植。灌木多为丛植呈带状,或修建为球状散植;在整体空间上植物群落以中轴线对称式为主。但局部景观排列较散乱,缺乏连续性。 关键词:南京师范大学;植物造景;植物群落;植物组成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campus Plant Landscaping analysis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as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campus plant landscape, understand the overview of the college campus green plant landscaping, survey Nanjing Normal plant configuration. Shooting the study area, plant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field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plant species and composition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lant communities investigating plant survey the campus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campus. Comprehensiv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1)124 kinds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with the Park campus a total of 46 plant families, including 63 kinds of trees, shrubs, 44, 17 kinds of herb. Tree species dawn redwood, cedar, sycamore application frequency higher plants; shrub species Euonymus japonicus, safflower Following the wood, Pittosporum, cuckoo application frequency higher plants; to Iris species, Ophiopogon, fescue, white clover for applied frequencies higher plants. (2)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with the main landscaping of the park campus plant structured type, supplemented by natural style. Arbor multi-column plant, planting, solitary plant. Shrub clump planting strip,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lk plant for the ball;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whole space, the main axis symmetric. Local landscape arranged in scattered, lack of continuity. Keywords: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lant Landscaping; Plant communities; Plant composi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