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药及脱水药尹潇爽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48
利尿药与脱水药的使用及说明呋塞米【药理作用】本品主要抑制髓袢升支髓质部和皮质部对Cl-和Na+的再吸收,该段存在着一种同时转运1个Na+、1个K+、2个Cl-的同向转运体系,且可双向进行。
体外研究表明,呋塞米等与该体系呈可逆性结合,并与氯化物竞争细胞膜上的氯化物结合位置而降低该体系的转运能力,从而影响肾髓质高渗状态的形成和维持,减弱尿的浓缩功能,促进Cl-、Na+、K+和水分的大量排出。
其利钠效应远较噻嗪类强大。
由于尿中Cl-、Na+、K+和H+排出增加,而HCO的排出不增加,故长期反复用药可出现低氯性和低钾性碱中毒。
口服后20~30分钟内开始利尿,1~2小时达最高峰,持续6~8小时;静脉注射后2~5分钟出现作用,0.5~1.5小时发挥最大效应,持续4~6小时。
用噻嗪类利尿药无效的患者,即使在肾小球滤过率发生障碍(肾小球滤过率<2ml/min)时,使用本品有时亦能奏效,有人认为本品对近曲小管、肾小球滤过也有作用。
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
生物利用度60%~70%;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1%~97%;半衰期为30~60分钟,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半衰期可延长为10~20小时;约10%在体内代谢,主要经肾以原形排出;当心、肾功能不全时,则以非经肾清除为主,如经胆汁出现于粪便中;血浆治疗浓度为0.2~0.3μg/ml(0.6~0.9μmol/L)。
但血浆药物浓度与利尿效应的关系不恒定,因有较明显的个体差异。
24小时后本品在组织内无明显潴留。
【适应证】临床上用于治疗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循环功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可促使上部尿道结石的排出。
其利尿作用迅速、强大,多用于其他利尿药无效的严重患者。
由于水、电解质丢失明显等原因,故不宜常规使用。
静脉给药(20~80mg)可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
药物中毒时可用来加速毒物的排泄。
【用法与用量】(1)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隔天1次,每次20mg,必要时亦可每天1~2次。
利尿药及脱水药--第一节利尿药(3)不良反应】1.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镁、低氯碱血症等。
2.潴留现象如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主要是药物减少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近曲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所致,痛风者慎用。
3.代谢性变化与剂量有关,可致高血糖、高脂血症。
致肾素、醛固酮的过度分泌。
对血脂可使血清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量增加,同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减少,有报道同时应用β受体阻断药可防止利尿药引起的LDL-cho的升高。
还可降低糖耐量,使血糖升高,可能是抑制了胰岛素的分泌或抑制肝PDE,因此使cAMP中介的糖原分解作用加强,糖尿病者慎用。
4.高敏反应如发热、皮疹、过敏反应。
5.其他可增高血尿素氮,加重肾功能不良。
无尿及对磺胺过敏者禁用本类药物。
(三)低效利尿药包括留钾利尿药及乙酰唑胺。
螺内酯螺内酯(spironolactone)又名安体舒通(antisterone),化构与醛固酮相似,具有抗醛固酮作用,已知醛固酮从肾上腺皮质释放后,能进入远曲小管细胞,并与胞浆同受体结合成醛固酮-受体复合物,然后移入胞核,并诱导特异mRNA的形成,后者促进一种能调控管腔膜对Na+、K+通透性的蛋白质的合成等。
螺内酯可与醛固酮竞争醛固酮受体,最终阻碍蛋白质的合成,因此螺内酯能抑制Na+-K+交换,减少Na+的再吸收和钾的分泌,表现出排Na+留K+作用。
螺内酯的利尿作用不强,起效慢而维时久,其利尿作用与体内醛固酮的浓度有关。
仅当体内有醛固酮存在时,它才发挥作用。
对切除肾上腺的动物则无利尿作用。
由于其利尿作用较弱,抑制Na+再吸收量还不到3%,因此较少单用。
常与噻嗪类利尿药或高效利尿药合用以增强利尿效果并减少K+的丧失。
【不良反应】久用可引起高血钾,尤当肾功能不良时,故肾功能不良者禁用。
还有性激素样副作用,可引起男子乳房女性化和性功能障碍,致妇女多毛症等。
氨苯蝶啶及阿米洛利氨苯蝶啶(triamterene,三氨蝶啶)及阿米洛利(amiloride,氨氯吡脒)虽化构不同,却有相同的药理作用,它们的化学结构如下:二药作用于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阻滞Na+通道而减少Na+的再吸收,因而可发挥较弱的利尿作用。
肾性血尿从肺论治体会
尹潇爽;焦安钦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1(027)005
【摘要】@@ 肾性血尿是指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血尿,见于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尤以IgA(IgAN肾病)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等,本病属中医”尿血”范畴.导师焦安钦副教授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肾虚为本,湿、热、毒、瘀为标,病位涉及肾、肝、脾、肺、心诸脏.吾师认为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从肺论治肾性血尿不失为可行之思路,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333)
【作者】尹潇爽;焦安钦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3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7
【相关文献】
1.肾性血尿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J], 汤溟
2.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肾性血尿的体会 [J], 周全荣;刘斌;李航
3.无症状性肾性血尿的中医辨治体会 [J], 蔡栋伟
4.王耀光从肺论治肾性血尿经验 [J], 刘蓉;王丽君;王耀光
5.从三焦理论辨治肾性血尿的体会 [J], 涂小雨;许陵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