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丰富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作者:罗永禄编辑:studa090420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怨唯物史观当代意义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不懈的追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怨的实质是以人一为根本目的,其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而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方式的探索使这一理想更具有现实性。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的理怨目标,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质是以人为目的1.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崇高理想探索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
马克思最早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在中学时期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
他认为,职业选择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
在这里,马克思把个人自身的完美和人类自身的幸福统一了起来,“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这一思想为以后《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埋下了伏笔。
后来,虽然马克思在世界观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他始终如一地坚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马克思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据首先,马克思主张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的,反对把人作为手段。
马克思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本身是一个许多要素和部分组成的整体和系统。
这些组成部分的个人不能脱离人本身这个整体而存在,否则,就会丧失其独立价值。
个人只有服务于人这个整体,才是真正的以人为目的,因此,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本身就是目的这个根本。
其次,马克思把以人为目的的实现途径具体表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相互联系着的三个具体层次:以人为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以人为目的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的本质的充分展现和自我实现;以人为目的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身的完满与和谐。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功能【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对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性,探讨了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在分析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在教育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的应用。
特别强调了这一理论对个人成长的指导意义。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的重要性,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建议,并探讨了这一理论的实践意义。
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当代功能、社会启示、教育应用、心理学影响、个人成长、重要性、研究建议、实践意义1. 引言1.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自我实现的关键。
马克思认为,人不是处于孤立的个体,而是处于社会关系当中,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和全面的个人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自由和创造力,提倡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自由发展。
这一理论从根本上挑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现象,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通过深入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作出贡献。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推动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传承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并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2 本文意义本文意义主要在于探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的功能和意义。
马克思的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是每个人的权利和目标。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摘要本文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主要从历史发展、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三个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力图通过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的追溯,对这一理论的实质内容以及如何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发展作一全方位的把握。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马克思之前的历代思想家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讨论,并梳理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主要阐释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理想目标,还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第三部分立足现实,通过对当代中国人的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片面发展;当代中国Marx’s Theory about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Contemporary ChinaAbstract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reality,this thesis,which mainly analyzes Marx’s theory abou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from three respects 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basic theory and realistic problem,traces the history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theory abou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makes a comprehensive grasp of the substance of this theory and th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k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discussion o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by various thinkers previous to Marx and combs out the forming process of Marx’s theory abou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The second part expatiates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Marx’s theory abou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points ou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is not only an ideal goal,but also a realistic historical course. The third part is based on reality,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Key words:All-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One-sided development;Contemporary China目录引言 (1)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轨迹 (1)(一)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 (2)(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 (4)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本质内涵 (8)(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界定 (8)(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内容规定 (10)(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实现过程 (16)三、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 (21)(一)当代中国社会人的发展的现状 (21)(二)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措施 (23)结语 (26)注释 (27)参考文献 (28)后记 (30)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和获奖情况一览表 (31)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引言人的问题是哲学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尤其是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不倦的探求。
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及其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意义【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思想之一,对于新时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内涵、基本原则、实践意义、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在新时代社会建设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马克思的思想为当代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指引着新时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思想在未来的应用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思想支持和指导。
通过对马克思思想的深入探讨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新时代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时代社会发展,意义,内涵,基本原则,实践意义,关系,社会建设,应用,重要意义,启示,展望,思想,未来。
1. 引言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重要性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之一,也是其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理论总结的重要体现。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每个人都应当享有的权利,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目标。
通过全面的自由发展,人们可以实现自身的潜能和才华,追求个人价值和幸福。
这种全面的自由发展不仅包括物质层面上的需求满足,还包括精神层面上的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可。
马克思强调,只有在一个具有共产主义理念的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的自由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剥削和压迫,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工作和创造,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
这种全面的自由发展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也能够带来更多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社会共同繁荣和幸福的必要条件。
1.2 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背景当前,世界正处于快速变化和不断发展的时代。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全球化的推动,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便利和多元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
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及其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意义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理论。
他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
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对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内涵深刻而丰富。
他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括身体、智力和道德三方面。
身体的自由发展就是人们基于对健康的追求,生产力的发展和对自然的掌握。
智力的自由发展就是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道德的自由发展就是人们追求公平正义,解放自己的灵魂和思想。
马克思强调,这三个方面的自由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能代表全面自由发展。
只有当这三个方面的自由发展得到平衡和协调,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全面自由发展的新时代。
马克思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对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个人自由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也越来越重要。
马克思的思想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尊重,这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要推动全面自由发展,就必须尊重个人的尊严和自由,推动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时代社会。
马克思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马克思提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指导。
我们要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吸取教训,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的更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马克思的思想作用。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马克思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新的成就,让全体人民都能享有全面自由发展的机会和福利。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本文解读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论述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意义,探索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实现的路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教育的力量。
标签: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意义;路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对这个理论的研究有很多优秀的成果,它之所以得到如此的重视,是因为了解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仅能够更深入的接近马克思思想,而且对当代中国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实现的路径这三方面来解读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给出自己的理解。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定义?这样的讨论已经从很久之前就开始了,答案众说纷纭。
笔者在此给出自己的理解:我认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是五大发展方面的需要:1、人的劳动的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人根本的存在方式,是形成人类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
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动物,就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有自己的意识,能够通过劳动改造客观世界,这也是人存在的最根本方式。
从人类的发展过程就能看出,劳动的产生过程就是人类的产生过程,劳动的异化就是人类的异化,劳动的解放和发展就是人类的解放和发展。
所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的劳动的全面发展。
2、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全独立存在个体,都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人处于社会关系的交织网中,我们的生活处处都受社会关系的影响,不能完全脱离社会关系。
我们知道,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又生活在社会中,存在于社会的各种关系之中,人的发展变化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华侨大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及其当代价值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者姓名:卢允庆指导老师:王福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及其当代价值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古老而常新,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曾关注过和思考过。
马克思和中国建国以来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他们从“现实的人”出发,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指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从而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他们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历史过程。
只有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公有制的建立的前提下,人才能得到解放,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
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人的发展思想、古希腊和近代西方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阐述,为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从“人”、“全面”“发展”三方面入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途径和发展过程。
通过对当代中国四代领导集体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梳理,指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有着巨大的当代价值。
它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为认识现实社会的人提供了理论指导,为解决当今社会济越发展而人的幸福感低及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的不断埋怨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是还很不完善,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水平仍然很低很不全面,这样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人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生产力的不发达、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完善、市场经济本身缺陷、经济全球化的所带来的不良思想、传统观念的束缚等因素制约着我国人民的发展。
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途径,才能更好地促进人全面发展。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摘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应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实现整体发展。
这一理论对个体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指引个体在不同领域中全面提升自我,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理论也对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倡导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整体进步。
在教育实践中,全面发展理论引导教育者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元发展的教育途径。
在国家建设中,全面发展理论为国家发展提供指导意义,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整体发展。
在经济领域,全面发展理论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理论在现实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个体、社会、教育、国家和经济等各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教育实践,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现实意义。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简介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幸福的重要保障。
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个体要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强调个体要具备全面的素质,包括各种才能、技能和品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引导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在当代中国,全面发展理论已经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2. 正文2.1 全面发展理论对个体发展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个性、才能和潜能只有在全方位的发展中才能得以实现。
这一理论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个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提倡个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丰富与发展[摘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完善。
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基础,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做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与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观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展德育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要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包含了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内涵。
马克思早在1844 年讲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1],从而成为“具有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的人。
”在1845 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1846 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
”在1847 年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强调,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全新的人,这种全新的人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在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从个人自由发展与社会自由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了一个构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另外,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提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
”他强调:“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含义及实质,主要是个人能力特别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中,马克思着重关注的还是个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他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的阐述,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5.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二、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全面发展思想可以概括为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也就是人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毛泽东在1957 年 2 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关于教育方针的论述。
毛泽东在谈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里的“社会主义觉悟”应该包括思想觉悟、政治觉悟和道德觉悟。
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把德智体和谐发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方向。
1958年,毛泽东又提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并把这一论断上升到新中国教育指导方针的高度,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具体化、中国化,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开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思想。
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必须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4]1982年7月4日,他在《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
”1985 年3 月7 日,他在《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重要任务。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上的理论创新,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创新。
第一,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应当“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思想,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实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目标,又把这种目标的实现根植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现实社会发展阶段的有机统一,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落到了实境。
第二,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5]进一步凸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1.科学发展观在尊重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既强调满足人民现实物质文化的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体现了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目的与手段的内在统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民为本位、以追求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形态,它在本质上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尺度。
3.科学发展观的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社会结构要素的全面性。
4.科学发展观还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空间的全面性、层次的全面性和时间的全面性。
第三,科学发展观确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升华。
科学发展观既自觉地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和追求,又立足我国现阶段国情,在继承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同时,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1.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从表面看解决的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但从深层次看,它要解决的是人本身的持续发展问题。
3.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包括满足人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生活等价值需求,使人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发挥。
4.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理论探索上,而且要落实在实践中。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虽然揭示了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还主要是一种科学的理论预见,没有实践经验。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指导发展实践的理论,从一开始就不仅注重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注重把这一理论落实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
5.人的全面发展还要体现在制度建设上。
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6]可见,科学发展观是从制度建设和安排入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
科学发展观立足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积极探索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它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阐发。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重要的部分。
这一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始终。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到胡锦涛等同志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具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条件和途径也更加多样、更加符合实际,让人感到理论和现实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也是当代世界最先进、最合理、最科学的发展观。
我们知道,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理想和现实统一的过程。
我们不能停留在现有的理论之中,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步一步向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迈进。
[注释][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共产党宣言[3]反林社论[4]邓小平文选[5]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6]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初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