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 格式:pptx
- 大小:709.87 KB
- 文档页数:24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共同建设有序生活教学设计原则1.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以引导和辅导为主2.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实践,让学生通过互动、讨论、体验等方式深入理解课程内容3.注重知识与价值培养的结合,让学生理解和认同积极的公共价值观课程内容设计任务流程•任务1:听课件《有序生活》并回答问题•任务2:收集学校周围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任务3:开展有序生活日活动,整理活动心得并进行分享具体内容任务1:听课件《有序生活》并回答问题•目的:通过学习知识点,引导学生形成有序生活的观念,并且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方法:听课件,回答相关问题任务2:收集学校周围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认识环境卫生对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1.分组收集学校周围环境垃圾桶内部的垃圾分类情况、学校周边水道出口处的卫生情况、行道树的养护情况等问题,进行列表收集。
2.进行问题列出分析,比较哪些问题比较重要或者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由小组讨论确定一些问题的改进方向和方法。
3.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环境改善的方法并进行实践,比如参加学校的绿化行动计划、进行周边环境的整治等。
任务3:开展有序生活日活动,整理活动心得并进行分享•目的:让学生实践有序生活的观念,同时交流讨论情况,增强学生的互动能力•方法:1.在学校组织一次有序生活日活动,学生和老师一起清理学校的教学用品、讲台、课桌、椅子等。
2.活动后,老师让同学宣传活动,让大家更深入了解有序生活可带来的好处,并让同学们分享其见解和感受。
评价设计评价方式•任务1:听课件《有序生活》并回答问题,考核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点•任务2:收集学校周围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考核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释的能力•任务3:开展有序生活日活动,整理活动心得并进行分享,考核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能力评价标准•任务1:听课件《有序生活》并回答问题–高分:能够回答准确、完整且深入的问题–中分:能够回答大部分问题,但有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情况–低分:无法回答问题或回答的答案不准确•任务2:收集学校周围的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高分:能够分析出学校周围环境问题并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中分:能够分析出大部分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但解决方案不够完善–低分:无法分析出学校周围环境问题或提出不可行的解决方案•任务3:开展有序生活日活动,整理活动心得并进行分享–高分: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并倡导有序生活观念,能够清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中分:参与活动且有一定表达能力,但表达的内容不够准确或组织不够清晰–低分:无法积极参与活动或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总结通过本课程的设计,能够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有序生活的观念,并且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有序生活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公共意识,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共同建设有序美好的生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
教学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身边的规则、秩序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研究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脑体操:如果世界上没有秩序会怎样?2.师:如果世界上没有秩序,那就会一片混乱,人们乘车不排队,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汽车不等红绿灯,你争我抢,买东西没有了先来后到,一切都会乱套。
因此,世界上必须要有秩序,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秩序,这样,社会才会和谐,人民才会幸福。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3.揭示课题:5.建立优秀的大众秩序二、探究新知活动一: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一)公共生活秩序单1.思考: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1)学生自由交流。
(2)全班集体汇报。
(3)师小结:大众场所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它们都有自己的秩序。
比如:图书馆的秩序就是安静、看完书后把书工整地放回原位。
我们在学校上下楼梯时,靠右行就是秩序。
2.公共生活秩序单(1)师出示“公共生活秩序单”公共场所过马路时参加社区活动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逛超市时秩序(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完成“公共生活秩序单”(3)各小组将完成情况在全班交流汇报。
3.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其同之处。
设想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4.师小结:大众生活需求有优秀的秩序来维护。
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通顺行,需求大众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求大众卫生秩序……优秀的大众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知道不同标志在相应场所的应用。
树立公众意识,做文明学生。
【教学重点】•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教学难点】•懂得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
其实,为了维护人们的公共生活,在公共场所就逐步形成了大家都需要遵守的公共秩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公共秩序。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新课教学】•当我们过马路时,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不.三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和行人走斑马线的公共交]|通秩序。
•当我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注意先下后上、不在车闹内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秩序。
•当我们参加社区活动时,不拥挤,不打闹,按照顺序来坐好,爱护场地好卫生,文明观看安全保。
>【观看视频】公共生活处处有秩序,了解公共生活中的秩序。
>【知识窗】公共生活处处有秩序•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二)良好公共秩序的作用>【想一想】如果公共生活没有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公共生活没有秩序,公共生活将会非常糟糕。
公共场所将会变得非常混乱,非常中取出,才不会出现5个小球卡在瓶口的情况。
•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秩序,这进一步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秩序非常重要。
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才更加祥和、安宁、平静,而没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是混乱、糟糕和危险的。
•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知识梳理+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知识梳理1.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的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2.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质量的提高。
3.高速公路上的应急车道被视为救援的“生命通道”。
法律规定不得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
在日常驾驶中,一些车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造成交通堵塞,妨碍了救援。
4.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公共标志。
5.公共标志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更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标志,在理解公共标志设置意义的基础上,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态度情感。
6.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
7.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文明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8.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9.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10.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
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11.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课时讲解的是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公共秩序的概念。
2.掌握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
3.学习尊重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道什么是公共秩序,为何要维护公共秩序。
2.掌握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
3.理解尊重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公共秩序的概念与意义,掌握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培养尊重公共秩序的观念。
本课的难点则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直觉与批判精神,以及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与判断。
四、教学准备为了充分准备本课的教学,以下是需要准备的教材与工具:1.教材: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2.工具: 讲台,投影仪,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首先问询学生有关课程主题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出以下问题:1)什么是公共秩序?2)为什么要维护公共秩序?3)如何维护公共秩序?4)尊重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以便了解他们在主题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通过这些问题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2.新学环节(25分钟)–通过幻灯片等多媒体方式,对公共秩序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什么是公共秩序以及其重要性。
–可以利用立场明确、言行一致、积极参与、谅解体谅、爱护环境、不扰民等方面的例子清晰传达如何维护公共秩序,并向学生分享一些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公共秩序的维护者和贡献者。
–重点介绍尊重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及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公共秩序和个人利益的不可分割性。
3.拓展环节(20分钟)–学生独立思考当前所在社区存在的公共秩序问题,提出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机会,并介绍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分组进行交流、探讨。
4.总结环节(5分钟)–通过输入“定期、普遍、准确”法则,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为学生提供总结思考的机会,与学生一同回答开头引导的问题,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情况。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3.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国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 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二、说一说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3、同学们说得很好,有了规则的约束,我们的生活可以更加和谐有序。
4、除了这些规则外,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则,上节课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观察生活,收集我们身边的规则了,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规则与大家分享一下。
5、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身边的规则。
6、教师引导: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没有规则,我们连走路都不安全,看来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三、认识公共标志1、(出示课件)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志?(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2、当你看到这些标志时你是怎样做的?小结:公共标志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一方面,更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标志,在理解公共标志设置意义的基础上,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态度情感。
四、深化认识1.出示图:(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都能够遵守交通规则,让应急车道畅通无阻,那么我们就能够为他人的生命安全做出贡献。
3.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交通中遵守规则的经历,或者观察到他人遵守规则的例子。
活动五:文明公交1.观看视频《文明公交》。
2.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在公交车上遇到的不文明行为,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师: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共生活的一份子,我们的行为举止会影响到他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
课题: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2.通过搜集公共标志,了解不同公共标志在相应场所的应用。
3.认识到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
教学重点:了解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导入:在第一节课中,引导学生思考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通过提问,让学生意识到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的重要性。
活动一:文明行为大讨论1.学生分享在公共场合见到的令人讨厌、反感的行为,并分析原因。
2.播放视频《文明行为大讨论》,让学生了解不文明行为的表现形式。
3.让学生总结视频中提到的不文明行为。
新课:活动二:公共生活秩序单1.通过同学分享的经历和视频中提到的,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并鼓励他们坦诚地说出自己犯过的错误。
2.让学生设计一份“公共生活秩序单”,从交通、社区、商场、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入手,为自己和他人能享受到优异的社会秩序服务。
3.展示学生设计的“公共生活秩序单”,分析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之处。
让学生设想社会生活没有了秩序的后果。
活动三:秩序小实验1.分组进行试验,看哪个小组能又顺利又快的取出瓶中所有小球,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2.让最快和最慢的小组分享他们的原因。
活动四:阅读角1.让学生阅读《应急车道就是生命车道》一文,谈谈自己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