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 教案比赛 参赛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7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锻炼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英语专业或英语爱好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团队协作和沟通。
3. 学生能够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2.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与大学英语能力比赛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向学生介绍本次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
二、听说训练1. 分组进行听说训练,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口语表达,其他组员进行听力理解。
2. 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读写训练1. 分组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阅读,其他组员进行写作。
2. 每组选取一篇英文文章,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团队协作与沟通1. 分组进行团队协作训练,每组完成一项任务,如:设计海报、制作PPT等。
2.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模拟比赛1. 模拟比赛环节,每组进行比赛,展示自己的才能。
2. 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
六、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学生在英语能力比赛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2. 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方面有所进步。
3. 学生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影片段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2.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电影片段,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影片段:选取一部适合大学英语水平的学生观看的电影片段。
2. 重点词汇和短语:根据电影片段,挑选出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和练习。
3. 口语练习:围绕电影片段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电影片段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电影片段的了解。
(二)词汇讲解1. 教师根据电影片段,挑选出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
2. 学生跟读,模仿发音。
3. 学生练习使用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造句。
(三)电影片段赏析1. 学生观看电影片段,注意听懂重点词汇和短语。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电影片段的理解。
3. 学生分享自己对电影片段的感受。
(四)口语练习1. 教师设计一个与电影片段相关的口语话题,如:“如果你是这个电影中的角色,你会怎么做?”2. 学生分组进行口语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其他学生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词汇掌握情况:检查学生对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口语练习中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3.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时间管理的相关词汇和短语;(2)了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3)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2)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3)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时间管理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词汇:time management, schedule, balance, prioritize, efficient, effective, etc.2. 句型:How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your time?3. 写作技巧:议论文写作,引言、主体段落、结论。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场景下的时间管理方式,引发学生思考。
2. 提问:What is time management? How important is it in our daily lives?(二)讲解1. 介绍时间管理的相关词汇和短语,如:time management, schedule, balance, prioritize, efficient, effective等。
2. 分析时间管理的意义,强调合理安排时间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
3. 讲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如:制定计划、优先处理重要事项、平衡学习与生活等。
(三)写作指导1. 引导学生思考:How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your time?2. 讲解议论文写作的步骤,包括引言、主体段落、结论。
3. 示例分析:给出一段关于时间管理的议论文,分析其结构、论点和论据。
(四)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议论文,字数不少于150词。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授课班级:大一英语班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主要词汇和句型,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主要词汇和句型。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内容、词汇和句型讲解、练习题。
2. 教学视频: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英语视频。
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活跃课堂气氛。
2. 提问学生英语学习的心得和困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课文讲解1. 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主要词汇和句型。
3.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三、练习1. 词汇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词汇填空题。
2. 句型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造句。
3. 阅读理解练习: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一节课的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针对上一节课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二、口语表达1. 分组讨论课文内容,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
2. 邀请部分学生进行展示,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三、写作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完成一篇短文写作。
2.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口语和写作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讲解、练习、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英语团队协作能力。
4.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英语口语表达技巧2. 英语听力理解技巧3.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4. 大学英语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英语比赛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二、英语口语表达技巧1. 教师讲解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如语音、语调、语速等。
2.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英语听力理解技巧1. 教师讲解听力理解的基本技巧,如预测、抓住关键词、理解主旨等。
2. 学生进行听力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1. 教师讲解团队协作与沟通的基本技巧,如分工合作、互相支持、有效沟通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大学英语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1. 教师详细讲解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2. 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准备大学英语比赛的相关内容,如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团队协作等。
2. 学生进行模拟比赛,教师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英语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团队协作等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 模拟比赛环节使学生更加熟悉比赛流程,为实际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英语比赛的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授课对象: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大学英语能力比赛做准备。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赛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英语口语表达技巧2. 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训练3.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4. 英语写作技巧及范文分析5. 大学英语能力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简短的英语自我介绍,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向学生介绍大学英语能力比赛的目的、意义和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
二、英语口语表达技巧1. 讲解英语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如语音、语调、语速等。
2.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
3.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训练1. 播放英语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写练习。
2. 分析听力材料,讲解听力技巧,如抓取关键词、预测内容等。
3. 让学生进行听力竞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四、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英语阅读材料,讲解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精读、略读等。
2. 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3. 分析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英语写作技巧及范文分析1. 讲解英语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句式、篇章结构等。
2. 分析优秀英语范文,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3.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大学英语能力比赛规则及注意事项1. 向学生详细介绍大学英语能力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
2. 分析比赛中的常见问题,指导学生如何避免失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发挥自己的优势。
七、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2.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表扬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
3. 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做好预习。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练习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教学对象:大学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语法点,了解未来的职业规划。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词汇:future, career, planning, opportunity, challenge, etc.2. 语法:一般将来时和条件状语从句。
教学难点:1. 词汇的准确运用。
2. 条件状语从句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未来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期待?2. 提问:你们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二、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展示本单元的词汇,让学生跟读并拼写。
2. 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3. 学生分组进行词汇接龙游戏,巩固所学词汇。
三、语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一般将来时和条件状语从句的用法。
2. 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法点。
3. 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篇关于未来职业规划的文章,让学生阅读。
2. 提问:文章中提到了哪些职业?为什么这些职业在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口语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未来职业规划的场景。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3. 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六、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文章,不少于200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词汇、语法、阅读和口语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了关于未来生活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心态。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教学法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英语口语表达技巧2. 英语听力理解策略3. 英语阅读理解技巧4. 英语写作方法5. 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1. 主持人简要介绍比赛目的、规则及评分标准。
2. 邀请评委、嘉宾及观众入场。
二、比赛环节1. 参赛教师按顺序进行教案展示,展示时间为10分钟。
2. 参赛教师展示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3. 评委对参赛教师的教案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互动环节1. 邀请观众提问,参赛教师现场回答。
2. 评委针对观众提问进行解答,并对教案进行进一步点评。
四、颁奖环节1. 根据评委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2. 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并为获奖者颁发奖品。
五、总结1. 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参赛教师的辛勤付出。
2. 邀请评委、嘉宾及观众分享活动感受。
3. 主持人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教学评价:1. 参赛教师教案的完整性与实用性。
2. 参赛教师对教学法的运用能力。
3. 参赛教师的教学效果。
4. 参赛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
注意事项:1. 参赛教师需提前准备好教案,确保内容充实、结构合理。
2. 参赛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案展示。
3. 评委需公正、客观地评价参赛教师。
4. 观众需积极参与互动环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本次大学英语优秀教案比赛活动,旨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英语专业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英语演讲和辩论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英语听说训练2. 英语写作技巧3. 英语演讲与辩论技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英语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大学英语能力比赛的目的和意义。
二、英语听说训练1. 学生分组,进行英语对话练习。
2. 教师选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英语写作技巧1. 教师讲解英语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常用句型。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批改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英语听说、写作和演讲与辩论的训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英语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英语演讲与辩论技巧1. 教师讲解演讲和辩论的基本技巧,如如何开场、如何结束、如何组织论点等。
2. 学生进行演讲和辩论练习,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模拟比赛1.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比赛。
2. 教师担任评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演讲和辩论技巧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准备大学英语能力比赛的参赛稿件。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 通过模拟比赛和实际比赛,评价学生的英语演讲和辩论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培养。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提升。
2.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
3.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2. 如何在口语表达中做到流畅、准确。
3. 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恰当的语法和词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英语歌曲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二、听力训练1. 学生听录音,完成听力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2. 学生分组进行听力竞赛,提高听力水平。
三、口语表达1. 教师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口语对话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3. 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写作训练1. 教师讲解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写作比赛,提高写作能力。
3.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反馈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通过听力练习、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英语歌曲、视频和听力材料。
2. 教学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写作技巧。
3. 听力练习题、口语对话素材和写作练习材料。
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听力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进行口语对话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Unit 3 More Than Words(2)》课堂教学设计应用外语系公共英语教研室胡寻亮课程:《大学英语》课题:Unit 3 More Than Words (2)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复习第一次课所学单词、词组和表达方式。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句型,讲解疑难语言点。
学习翻译技巧——词义的选择。
教学重点:课文相关之词法句法。
教学难点:翻译中词义的选择。
参照第二单元汉英词汇对比教程,理解汉英词汇含义差别,学会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恰当的词义。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和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对象分析:我院本科层次的学生,其英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并不能乐观,因此必须从整理、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中心,进行深入细致耐心的讲解和示范。
过分信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不现实的。
教材分析:根据教育部有关大学英语的《基本要求》中大学英语学习须自主性、网络化、交互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规定,我校大学英语课采取了读写译课程和视听说课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读写译课程教材使用外研社的《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视听说课程教材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说网络版。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译书面语言能力为主,尤其侧重阅读能力培养,同时兼顾双语翻译和英语写作。
该教材还体现了以文化了解促进语言学习的教学思想。
第一册话题丰富多样,难度上与第二三四册相连续,成梯度渐增态势。
教 学 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教 具:多媒体演示设备教学过程:Step I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5minutes)【板书】More Than WordsGroup Discussion (活动形式:小组讨论)1. Apart from speaking, what can help us to communicate? 除了说话,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交流? (多媒体展示)【提问2-3个小组代表,并对其回答予以点评。
】2. Brainstorming: Try to tell the special gestures you use to communicate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多媒体展示)【提问,请2-3名学生连线配对】3. Proverbs and Sayings (多媒体展示)*Speech is silver, silence is gold.言语是银,沉默是金。
* Be swift to hear, slow to speak.听话要快,说话要慢。
【互动:请学生根据英语谚语迅速联想汉语对应之熟语,训练其语言反应和表达】Step II Reading Comprehension(20 minutes)(I) Text Structure Analysis (10 minutes )(分析文章结构,多媒体展示)“Body language” is a term used to describe facial expressions, gestures, and other movements of the body that send messages. (Para.1)3) Two basic gestures are used differently in Asia and North Americato tell someone to come closer. (Para. 4)4) The distance that we stand from someone during a conversation is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munication. (Para. 5)To communicate successfully in a foreign language we need to master the skill of cultural awareness. (Para.6)(通过分析文章结构,使学生了解科技说明文的写作思路和布局)(II) After-reading Exercise (10 minutes )(阅读理解练习)Introduction: What “body language” is.Nonverbal signals of different cultures may cause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1) The gesture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mmunicates a different message in different cultures. (Para. 2) 2) ________________ can also mean different thing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Para. 3)nodding the head up and downEye contact Conclusion(多媒体展示)Different gestures in different cultures(加粗字体为答案,用多媒体展示)【提问,请学生完成上述表格】Step III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35minutes)1. When you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you must learn more than just the vocabulary and the grammar. (Line 1)(多媒体展示)more than just… 不仅仅(要做)······e.g. Anna Kournikova (安娜·库尔尼科娃) has more than just a pretty face; she is really one of the girls who bring so much color to the tennis world.【提问:将例句翻译成汉语】安娜·库尔尼科娃不仅仅漂亮,她的确是为网球世界增色不少的女孩之一。
提到北京2008年奥运会,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它的国际影响。
e.g. 当你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你要学的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提问:将例句翻译成英语】When speaking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we concern more than just financial profits. The more important thing is i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2. Visitors to other countries must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ce or they may send the wrong message.(Line 32)(多媒体展示)or 可做并列连词,表示“否则,要不然”。
e.g. Wear the coat or you will catch cold.【提问:将例句翻译成汉语】把大衣穿上,不然会感冒的。
e.g. 她不可能有病,否则她不会来的。
【提问:将例句翻译成汉语】She can’t be ill or she wouldn’t have come.3.Generally, North Americans prefer more space than do Latin Americans and people from the Middle East. (Line 35)(多媒体展示)比较状语从句的倒装。
【讲解】在than引导的复合句中,如果谓语动词省略,且两句的主语进行比较,than后可用倒装。
e.g. Flying demands a much greater supply of energy than do most other forms of transportation.【提问:将例句翻译成汉语】飞行所需的能量比其他运输方式所耗的能量大得多。
e.g. 她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比其他同学都多。
【提问:将例句翻译成英语】She spent more time on English study than did the other students.4. The person who prefers more distance usually loses the fight when he finds himself with his back against the wall. (Line 39) (多媒体展示)【讲解】The person 是句子的主语,who prefers more distance是主语的定语从句,loses the fight 是谓语和宾语。
when 引导的是状语从句。
e.g. School comes again and we find ourselves back into the classroom.【提问:将例句翻译成汉语】又开学了,我们发现我们又回到了教室里。
e.g. Even if you have very good health insurance yourself, you don’t know what situation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in twenty or thirty years from now. (Sentence often used by salesmen of insurance companies.)【提问:将例句翻译成汉语】即使您今天很健康,您也无法知道20或30年后您是怎样的状况。
(保险公司推销员经常用到这句话。
)5. term (Line 7, Para. 1)n. a word or phrase used to express a definite idea名词,术语(多媒体展示)e.g. The user’s guide of that digital camera is full of technical terms.【提问:将例句翻译成汉语】那款数码相机的使用说明书中充满了专业术语。
e.g. We may get familiar with quite a few legal terms by watching “Legal Report” of CCTV.【提问:将例句翻译成汉语】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我们可以熟悉很多法律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