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第二课时)《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第二课时)《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第二课时)《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第二课时)《猫》

第26课《猫》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一下)

第26课《猫》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一下) 教学目的 1、理清了课文表达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只猫的故事。 3、作者对第一只猫亡的酸辛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了课文表达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只猫的故事。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只猫的故事。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形,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猫是大伙儿都专门熟悉的一种小动物。专门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闻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会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怎么讲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作者〕 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咨询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要紧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检查学生注音、讲明〕 污涩〔〕怂恿〔〕婢女〔〕蜷伏〔〕惩戒〔〕 怅然〔〕诅骂〔〕红棱〔〕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摸索以下咨询题:〔目标1〕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 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2.全文能够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6课《猫》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猫》同步练习题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üè()待yuān()枉懒duò()鸟1óng() biàn()诉sǒn g()恿安xiáng()乞gài() zhòu()骂chàng()然叮zhǔ()suān()辛 quán()伏chéng()戒消hào()屋jǐ() (二)阅读理解 (1)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2)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3)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4)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5)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6)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7)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8)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9)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10)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11)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12)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1 3)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14)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15)隔了几天,张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16)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17)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新课标版第十册第六课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猫》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等,用通俗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把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描写得活灵活现,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具体,语言形象逼真。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绍猫的性格特点时,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基于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本课应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词句的推敲,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学习作者精妙的写作手法;体会人与猫之间那份和谐、美好,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猫(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五、教学准备 学生: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老舍先生的及作品。 2、借助字典,预习课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老舍先生笔下那个性格古怪的大猫,那么谁能用概括一下大猫的性格特点? 填空:它既(),又();既(),又();既(),又()。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由复习导入新课,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知识间的衔接起来,从而很自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品读欣赏,体会小猫的可爱。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哪句话最能概括小猫的性格? ⑴课件出示:“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学生读这一句 ⑵这一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过渡句,也是本段的中心句。) ⑶为什么用了一个“更”字?这说明了什么呢(小猫更惹人喜爱)

《猫》的微课教学设计26

《猫》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情达意。对于斑羚飞渡优秀教案。培养学生感情读文,品味揣摩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同情、垂怜弱小的思想感情,交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处事规定。 3、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引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难点: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时数: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板书课题、2作者介绍。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学习字词。(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检查学生注音、解释) 相称(chèn) 郁(yù)闷一缕(lǚ)娱(yú)乐污涩(sè) 怂恿(sǒngyǒng) 婢女(bì)蜷(quán )伏惩戒(chéng)怅然(chàng) 3、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标号段序。思考以下问题: ( 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明确: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六课《猫》名师教案(第2课时)

《猫》名师教案 第二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2.能分析出本文的主题 3.能将文章中的道理与生活体验相结合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一)问题探究(接第一课时) 问题探究2:主题探究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第三只小猫无疑是最可怜的,这完全是一桩冤假错案,我们也来当一次侦探,帮助文中一家人破破案找到真凶。 作案现场: 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伸冤: (1)证明不是第三只小猫咬死芙蓉鸟的可能性: A第三只小猫是肥胖的,眼神忧郁,没有杀气,不调皮。 B它只是向鸟笼望去,并没有要吃鸟儿的举动。 C“我”发现它时,它正悠闲地晒太阳,说明它没有做亏心事,没有感到紧张。 (2)证词是否有效呢?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我”与妻子都仅仅只是怀疑猜测,并不是确定。 问:“我们”如此武断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不喜欢这只小猫,对它有偏见。 追问:假如是在养第一、二只小猫的时候发生了芙蓉鸟被咬事件,“我们一家人”可能会作何判断?是否会第一时间想到是自家的小猫咬的鸟?

2.我们的判断有时不是由事实决定而是由人的喜好、偏见而影响的,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芙蓉鸟事件”的事情呢? 3.由此可见,对事物认识的偏颇会导致我们错误地判断,所以我们现在回到上一课老师最后的提问:文中一家人是真的爱猫吗? 不是。文中一家人并非是真的爱猫,我完全是凭感情用事,完全从个人利益出发。第一、二只可以用来玩耍,于是“我们一家人”就深深地喜爱它们,把它们奉为掌上明珠。第三只猫是忧郁的,柔弱的猫,不能给人带来乐趣,“我”起初就对它没有好印象,于是对它的一切都看不顺眼,当后来一只芙蓉鸟被咬死时,我就妄下断语,把罪名横加在它头上,造成了它两个月后无辜地是在邻居家的屋脊上。黑猫的出现使第三只小猫的冤案大白,于是“我”才完全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领悟到是自己造成的这一切。 (二)课时作业 课后“积累拓展”第四题 第三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掌握本文当中的对比手法 2.能升华对于本文的主题理解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一)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3:对比手法 1.下面重点看文中抒发作者忏悔之情的句子(学生齐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情) 2.个别学生朗读 3.分组讨论: A、我的什么过失使我的良心受伤了(用原文回答)表达了我怎样的品格?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表达了“我”真诚、善良、知错就改的品格。 B、第二只猫丢失时,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推荐-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猫》教学设计

《猫》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清三只猫不同的命运遭遇 2.感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慨 3.联系生活,感受身边善待平凡生命的举止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理清三只猫不同的命运遭遇 2.感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慨 教学难点:品味重点语句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散文式的小说,它主要通过三个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 一、欣赏“猫”的图片 二、作者简介:现代作家、学者。福建省长乐县,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1925年和叶圣陶、胡愈之合编《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暴行。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被迫旅居英、法、日等国。1929年初回国,一度在商务印书馆工作。后任北京燕京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长。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创办《民主周刊》,被国民党当局查禁。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 三、第一、二次养猫的经过 四.以刚才表格里填写的内容为素材,用作者的口气为这两只小猫写一则悼词: 天堂里的花白小猫:虽然你在人世间只停留了两个月,但你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你的病来的如此突然,即使是三妹的红铃铛,也无法挽救你的生命。你离去后,全家人的心里都很酸辛,最难过的莫过于三妹了,因为她早已把你当作她的小侣了。 “远方”的黄色小猫: 五、第三次养猫的经过 六、芙蓉鸟被害案 案发现场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猫》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猫》同步 练习及答案 内容预览: 学习诊断 26.猫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相称________消耗________蜷伏________娱乐________ 惩戒________屋脊________叮咛________凝望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üè________待yuān________枉懒duò________鸟 lónɡ________ biàn________诉sǒnɡ________恿安xiánɡ________乞 ɡài________ 3.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________,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 ②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________。 ③妻常常________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 ④它很________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A.酸辛预兆叮嘱悲愤 B.酸楚预警叮咛悲楚

C.酸辛预警叮嘱悲楚 D.酸楚预兆叮咛悲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班级不但信任他,而且连以前反对过他的其他班级也信任他了。 B.照片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深刻的思想认识、较高的艺术修养所决定的。 C.应该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被全体同学掌握,特别是普通班级一定要提高教学质量。 D.经过刻苦训练,在奥运选拔赛上他轻松晋级,成为这个项目第一个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人。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调查风调雨顺B.筹备一筹莫展 C.缅怀触目伤怀D.赔偿得不偿失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春将至,一场罕见的大雪席卷南方。大批战斗在抗灾一线的人们,徒步于深雪之中,运送物资;________。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________,让节日充满温情与感动,让雪灾中的中国祥和温暖。 A.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被驱散了 B.攀爬于电杆之上,检修线路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灾难的

第十六课《猫》教学设计

第十六课猫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在本文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相称.(chèn) 郁.(.yù)闷一缕.(lǚ) 娱.(yú)乐污涩.(sè) 蜷.(quán )伏 怂恿 ..(sǒngyǒng)婢.女(bì)惩.戒(chéng)怅.然(chàng)红绫.(líng) 三、整体感知 分别从“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等方面筛选三只猫的信息,然后复述课文。 四、研读课文 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动态和情态。)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的脑袋、眼睛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转来转去并伺机捕捉的样子。)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小猫的淘气、顽皮让我们会心一笑!) 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 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 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 ―――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4、“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想当初,那只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也许是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5、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6《猫》(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6课《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2.理清文章线索。 3.理解课文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运用对比和细节描写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一般都喜欢狗、猫、兔等小动物,动物们可爱又淘气。常常会让人忍俊不禁,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郑振铎的《猫》随他一起去感受生活的情趣吧! 课堂实录 一、作者简介 1.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他深受“五四”精神影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三、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1.自由地把课文诵读两遍,力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顺。 2.听读和小组竞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力求读准、读顺、读美。 3.积累字音及词义 污涩(sè)诅骂(zǔ)红绫(líng) 婢女 (bì) 蜷伏(quán ) 惩戒(chéng)

怂恿(sǒng yǒng):鼓动别人去做。 怅然(chàng):不愉快的样子。 四、整体感知 1.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明确: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 2.本文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3. 作者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明确:作者用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出第三只猫遭冷遇的地位,是酿成它的悲剧的直接原因。 4. 找出描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的词语句子。 明确: 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 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活泼较第一之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天生忧郁,不活 泼,懒惰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死亡丢失死亡 课上小结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能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和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 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词及拼音。 2.请为你喜欢的动物写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六课 猫同步练习(精品试题)

26、猫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相称.________ 消耗.________ 蜷.伏________ 娱.乐________ 惩.戒________ 屋脊.________ 叮咛.________ 凝.望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üè________待yuān________枉懒duò________ 鸟lónɡ ________ biàn________诉sǒnɡ________恿安xiánɡ________ 乞ɡà i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字词的含义。 (1)三妹怂恿着她去要一只来。 怂恿: (2)……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 污涩: (3)刚才遇到戈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丫头: (4)我也怅然了,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怅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班级不但信任他,而且连以前反对过他的其他班级也信任他了。B.照片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深刻的思想认识、较高的艺术修养所决定的。 C.应该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被全体同学掌握,特别是普通班级一定要提高教学质量。 D.经过刻苦训练,在奥运选拔赛上他轻松晋级,成为这个项目第一个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人。 5.判断正误。 (1)《猫》选自《郑振铎文集》,作者郑振铎是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2)课文共写了三只猫,重点写的是第三只猫。 (3)对第三只猫的死,“我”比前两只猫“更难过得多”。 (4)课文篇末“我”的忏悔是出于良心的自责。 6.仿写句子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 7、《猫》选自《. 》。作者,现代,,。 二、课内阅读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

最新精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二单元6 猫语文版课后辅导练习二十六

最新精选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二单元6 猫语文版课后辅导练习二十六 第1题【填空题】 先补充词语,再根据意思选词语填空。 ______息凝______ 温柔______ 枝折______ 生气______ ①聚精会神地看。______ ②形容富有朝气,富有活力。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按顺序重新排列句子,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______它手里拿着两束鲜花,一扭一扭地走着,可真有点礼仪小姐的味道。 ______只见它先在钢丝上轻松自如地来了个倒立,然后就摇晃晃地走起来了。 ______突然,观众席上响起一阵欢呼声,我定睛一看,驯兽员带着一只穿花裙子的小猴子出场啦!______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等待着猴子精彩的表演。 ______绕场一周之后,它就丢下鲜花灵活地跳上了钢丝。 ______看,它还不时地停下来,向观众咧咧嘴,太有趣了。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给句中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语。 说它老实______吧,它的确______有时候很乖。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非……不可…… 任凭……也…… 无论……也…… 虽然……但是…… ①______谁怎么呼唤,它______不肯回来。 ②它若是不高兴啊,______谁说多少好话,它______一声不出。 ③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______把老鼠等出来______。 ④小猫______胆小,______它又那么勇猛。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乖______ 贪______ 稿______ 踩______ 陶______

第26课(猫)答案卷

语文过关测试(26猫) 班别:姓名:学号: 一基础知识(46分) 1 用正楷书写下列句子。(3分)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2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是( B)(3分) A 亏涩kuī i sa红绫líng 怂恿sǒng yǒng B怅然chàng rán 蜷伏juǎn fú悲楚bēi chǔ C惩戒ch?ng jia阴霾yīn mái 余暇 yú xiá D疆域 jiāng yù窒息zhì xī滞留zhī liú 3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的的一组是(B)(3分) A迫不及待孜孜不捲刚毅不屈 B梦寐以求郑重其事闻所未闻 C知足安命不毛之地不可思仪 D聊以自蔚孤立无援齐心协力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B )(4分) A 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 者,为奥运服务。 B 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很大的改变。 C 本小区多处新建了若干垃圾回收点。 D 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5 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4分) ①当声波振动耳鼓时,振动就被传导到基底膜。 ②蝙蝠飞行时利用它特有的喉头产生高频率的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向 外发出。 ③蝙蝠的耳很特殊,其耳蜗内有基底膜。 ④超声波遇到物体后背反射回来,又蝙蝠的耳朵接收。 ⑤刺激膜上的神经细胞,使神经元产生电脉冲,从而眼神经纤维传递到 大脑。 ⑥蝙蝠据此判定目标及其距离:是食物,捕食之;是障碍,躲避之。 A ②④③①⑤⑥ B ③②④①⑤⑥ C ⑥②④③①⑤ D ③①⑤②④⑥ 6文学常识填空。(4分) 本文的作者是郑振铎,他是我国现代作家、学者 和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7口语交际(4分) 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地遨游蓝天。人们为 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求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再三推辞,主持 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一句话演说:“据我所知,鸟中最 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 只有踏实肯干才能有所成就。 8 综合性学习(8分) 下列情境中,你会选择“资料袋”中的哪些俗语来表达呢? 【资料袋:与马有关的俗语】人有错手,马有失蹄;牛头不对马嘴;人奔 家乡马奔草;人要炼,马要骑;见鞍思马,睹物思人;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群奔驰靠头马;妈看牙板,树看年轮;马行十步九回头;心急马行迟; 风马牛不相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1)班上正在选班长,如果你也参加,你可以用“ 马群奔驰靠头马”来作为竞选的题目。 (2)成绩一向优秀的你,在某活动中落后于其他同学了,你可以用“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来安慰自己。 (3)你的同桌有急躁的毛病,你可以用“马行十步九回头” 来提醒他不必这么急躁。 (4)由于误会,同学们不相信你很刻苦学习,认为你没有真才实学,你 可以这么告诉他们并安慰自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 用下列两个以上的词语,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5分) 怂恿怅然悲楚惩戒妄下断语 劝诱沟壑不羁抽搐石破天惊 10 古诗文默写。( 8分) 默写赵翼的《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课内文段阅读(27分)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 很有趣,正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 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立刻引起了三妹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 的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 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 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 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的查问好几次。每次 总要寻找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 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 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他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 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 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 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音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 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李妈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大家都不高兴,好象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 妈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这使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 因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妈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 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 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 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1 选文所选的是第几只猫的什么故事?(2分) 答: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2 这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出来的?(4分) 答:从姓晴和本领等两方面来表现的。“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 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姓晴;“会爬树”“捉蝴蝶”“会 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册第六单元26课《猫》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6课《猫》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训练 1.本文选自《郑振铎文集》,文体是,作者是,现代、、。 答案:叙事散文|郑振铎|作家|学者|翻译家 解析:关注课题注解,课前要做好预习,熟悉作家作品。 点评:学生预习课文,除了要解决本文的字音字形外,对作者的生平事迹也应有个理解。2.全文用人称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从中表现出作者、、等不同的感受。 答案:第一| 快乐| 辛酸、愤恨| 悔恨 解析:用“我”来叙事, 点评:“我”“你”“他”分别代表第一、第二就是第一人称;三次养猫的经历,表现出作者三种不同的情感,有快乐,有辛酸,有悔恨。、第三人称,这一问很简单;作者的情感变化较复杂,回答此题一定要根据不同文段的内容来概括提炼。 3.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总领全文 解析:“我家养了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是一句总领全文的句子,整篇文章都是由这句话展开的,后文就分别叙述了几次养猫的经历。 点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 4.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两项。() A.《鲁滨逊漂流记》中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一个人幸存下来,只身飘流到一个孤岛上,在一个山边住了下来。 B.《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发生叛乱的水手,夺回了船只,他们带上那些水手,驾船离开荒岛回到英国,那些水手都被判了刑。C.《狗?猫?鼠》中猫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始终没有好感,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26 《猫》课文

26 《猫》课文 26 《猫》课文 (1)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 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的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2)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3)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立刻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 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得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了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

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 (4)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5)“三妹,小猫呢,” (6)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7)家里的人都忙乱的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8)李嫂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9)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10)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11)午饭时,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1 (12)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13)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14)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15)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