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New)
- 格式:pdf
- 大小:5.52 MB
- 文档页数:35
第1章食品添加剂绪论一、单选题1. 我国在北魏时期记载了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及应用方法的著作是()A,P1A.《齐民要术》B.《神农本草》C.《本草图经》D.《天工开物》2. 我国在明朝时期详细记载了红曲制法的著作是()D,P1A.《神农本草》B.《齐民要术》C.《本草图经》D.《天工开物》3. 根据编码原则和方法,食品用天然等同香料开头字母为()B,P14A. “N”B. “I”C. “A”D. “T”4. 根据编码原则和方法,食品天然香料开头字母为()A,P14A. “N”B. “I”C. “A”D. “T”5. 根据编码原则和方法,食品人造香料开头字母为()C,P14A. “N”B. “I”C. “A”D. “T”6. 食品用香料编号末尾有字母“T”者为()D,P14A.天然香料B. 天然等同香料C.人造香料D. 暂时允许使用品种7. 食品用香料编号冠有字母“A”者为()C,P14A.天然香料B. 天然等同香料C.人造香料D. 暂时允许使用品种8. 食品用香料编号冠有字母“N”者为()A,P14A.天然香料B. 天然等同香料C.人造香料D. 暂时允许使用品种9. 编码“GB01.XXX”代表的食品添加剂是()B,P13A.抗氧化剂B.酸度调节剂C.防腐剂D.着色剂10. 编码“GB17.XXX”代表的食品添加剂是()C,P13A.抗氧化剂B.酸度调节剂C.防腐剂D.着色剂11.ADI的单位是()B,P20A. mg/Kg食品·dB. mg/Kg体重·dC. mg/Kg食品D. mg/ d12. 食品添加剂中ADI是指()A,P12A. 每日允许摄入量B. 一般公认安全物质C. 最大无作用剂量D. 半数致死量13. “联合国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英文简称为()D,P21A. WHOB. FAOC. CACD. CCFA14. “食品法典委员会”英文简称为()C,P21A. WHOB. FAOC. CACD. CCFA15. “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英文简称为()D,P21A. CACB. FAOC. CCFAD. JECFA16. “世界粮农组织”英文简称为()B,P21A. WHOB. FAOC. CACD. CCFA17. 英文简称为CAC的组织机构是()A,P21A. 食品法典委员会B. 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 世界卫生组织D. 世界粮农组织18. 英文简称为CCFA的组织机构是()B,P21A. 食品法典委员会B. 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 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D. 世界粮农组织二、多选题1. 我国远古时代,记载使用栀子染色的有()()()()() B C ,P1A.《齐民要术》B.《神农本草》C.《本草图经》D.《本草纲目》E.《食经》2. 毒理学评价通常包括的实验有()()()()() A B C D E ,P19A. 急性毒性试验B. 遗传毒性试验C. 亚慢性毒性试验D. 短期喂养试验E. 慢性毒性试验三、填空题1. 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两大类。
目 录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第1章 绪 论第2章 泛论子学时代第3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第4章 孔子及儒家之初起第5章 墨子及前期墨家第6章 孟子及儒家中之孟学第7章 战国时之“百家之学”第8章 《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第9章 惠施、公孙龙及其他辩者第10章 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第11章 《墨经》及后期墨家第12章 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学第13章 韩非及其他法家第14章 秦汉之际之儒家第15章 《易传》及《淮南鸿烈》之宇宙论第16章 儒家之六艺论及儒家之独尊第二部分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第1章 绪 论一、哲学之内容1哲学(1)分类物理学、伦理学、论理学。
(2)内容①宇宙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世界之道理”。
②人生论:目的在求一“对于人生之道理”。
③知识论:目的在求一“对于知识之道理”。
2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的内容(1)宇宙论①“本体论”,即研究“存在”之本体及“真实”之要素者。
②“宇宙论”,即研究世界之发生及其历史,其归宿者。
(2)人生论①心理学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是什么者。
②伦理学、政治社会哲学等所考究,即研究人究竟应该怎么者。
(3)知识论①知识论,即研究知识之性质者。
②伦理学,即研究知识之规范者。
(4)关系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
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于宇宙论。
哲学家中有以知识论证成其宇宙论者,有因研究人之是什么而联带及知识问题者。
二、哲学之方法与论证1哲学之方法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
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
一个经验之本身,无所谓真妄;一个道理,是一个判断,判断必合逻辑。
各种学说之目的,皆不在叙述经验,而在成立道理,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的。
科学方法,即是哲学方法。
2哲学中论证之重要哲学包含两部分:即其最终的断案与其所得此断案之根据,即断案之前提。
故哲学乃理智之产物,哲学家欲成立道理,必以论证证明其所成立。
目 录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土地利用原理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 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与结构调整优化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土地利用分区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 城镇用地规划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 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 土地用途管制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土地保护规划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5章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 地区土地利用规划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章 绪 论第2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第3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4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第5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专门问题第6章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第7章 扩展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第8章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第9章 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第1章 绪 论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答:(1)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主要内容,是由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2)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建立随机的数学方程来描述经济活动,并通过对模型中参数的估计来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对经济理论赋予经验内容;而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是以确定性的数学方程来描述经济活动,揭示的是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
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答:(1)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主要研究的是经济现象中的具体数量规律,即是利用数学方法,依据统计方法所收集和整理到的经济数据,对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经济数量关系进行研究。
(2)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即计量经济学方法或理论计量经济学;二是应用计量经济学。
任何一项计量经济学研究和任何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赖以成功的三要素是理论、方法和数据。
(3)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随机关系和因果关系。
3为什么说计量经济学在当代经济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当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动向是什么?答:(1)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形成以来,无论在技术方法还是在应用方面发展都十分迅速,尤其是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阶段和60年代的扩张阶段,使其在经济学科占据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在西方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具有权威的一部分;②从1969~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53位获奖者中有10位是与研究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有关;③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其他经济数学方法结合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