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1. 低血压:透析过程中血压下降是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流程包括:- 立即暂停透析,将患者的头部调低,提高下肢或使用动脉内注射的血管活性药物,如腺苷酸、多巴酚丁胺等。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心率,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 如果患者没有恢复稳定的血压,应立即转诊至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2. 抽血困难:在透析过程中,由于针头穿刺不当或针头堵塞等原因,可能出现抽血困难。
处理流程包括:- 评估针头穿刺位置,尝试重新穿刺。
- 如果无法重新穿刺,应尽快联络血透室或主管医生,考虑更换或维护血管通路。
3. 血液透析疼痛:有些患者可能在透析过程中出现针头周围或通路处的疼痛。
处理流程包括:- 检查针头或通路是否存在问题,如血栓形成、堵塞等。
- 给予患者适量的止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物。
4. 感染: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感染的风险。
处理流程包括:- 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手部和皮肤消毒,保持良好的透析通路清洁。
- 定期更换透析导管或进行通路维护,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 如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局部红肿等,应立即联系医生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5. 过滤膜问题:透析过程中,过滤膜堵塞或失效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处理流程包括:- 监测血透仪及相关指标,如动脉压、静脉压等。
- 如发现过滤膜堵塞或失效,立即停止透析,清洗或更换过滤膜。
总之,对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进行及时的监测和处理,同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计相应的应急预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以提高应对并发症的能力和水平。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处理:
1.透析失衡综合征
为常见的并发症。
多见于初次透析、快速透析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发生。
表现为焦虑、烦躁、头痛、恶心、呕吐,有时血压升高;中度者尚有肌阵挛、震颤、失定向、嗜睡;重度者可有癫痫样大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首次透析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透析液中钠浓度不宜过低,超滤脱水不宜过快。
出现症状时,轻者给静注50%葡萄糖液50~100ml,肌注异丙嗪25mg;重者应给甘露醇或白蛋白等,减低透析器中负压及流量。
2.发热
透析早期发热,多由于透析系统冲洗不净,致热原存在或预充血液快速进入体内产生输血反应所致;如透析后体温持续上升多提示感染,应寻找发热原因,并作相应处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心血管并发症
如低血压、高血压、心脏进行性张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律不齐等。
4.贫血
尿毒症原已有不易纠正的贫血,加上透析中需反复抽血检查以及透析器中残留血液的丢失,可加重贫血,因此,应减少种种原因的失血,补充铁剂、叶酸或适量输血。
5.透析性骨病
6.感染
要防范动静脉瘘、肺部及尿路感染。
特别关注血液透析时发生并发症怎么办?蒋孟珊 (乐山市中医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血液透析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对缓解肾衰竭,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严重肾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而了解相关知识,及时进行处理非常重要。
1透析器过敏反应患者表现为在透析开始后数分钟至半小时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窒息、荨麻疹、流泪、咳嗽、灼热、濒死感、腹部绞痛等症状。
此时应立即停止透析,同时按抗过敏反应常规处理,常用药物包括抗组织胺药或肾上腺素。
需注意,不能将管道及透析器内的血液重新回输至患者体内。
预防透析器过敏反应的措施有:透析前充分冲洗透析器,严格按照不同透析器的不同冲洗要求进行冲洗,使用新品种透析器械前应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
部分透析器过敏反应与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有关,应停止使用该类药物,同时注意透析器环氧乙烷消毒日期。
2非特异性透析器反应常发生于透析开始数分钟至一小时内,患者主要表现为背疼或胸疼。
医务人员注意与心绞痛进行区分,当发生非特异性透析器反应时,应加强观察并予以吸氧及对症治疗。
如果症状不是特别严重,可继续血液透析。
3失衡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头疼、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发生癫痫、昏迷及定向障碍,经检查,可发现脑电图改变。
轻症患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或高渗盐水进行治疗,重度患者应立即停止透析,并保持气道畅通,采取对症疗法。
预防失衡综合征的措施主要有:在刚开始血液透析时建议采用诱导透析法,逐渐增加透析时间,避免过快清除溶质。
对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
4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下降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 mmHG以上,且伴随低血压症状,应警惕透析低血压并发症。
紧急处理措施包括:停止超滤,采取低头位,适当补充生理盐水、白蛋白溶液或甘露醇等。
若患者情况出现好转,可以逐渐恢复超滤,在透析期间还应密切监测其血压变化。
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除了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也是血液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肌肉痉挛的发生可能与低钙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透析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纠正异常。
如果出现肌肉痉挛,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钙剂进行治疗。
同时,还可以采取肌肉按摩、热敷等物理疗法缓解症状。
如果肌肉痉挛严重影响透析治疗效果,可以考虑暂停透析或调整透析方案。
一类是由透析器材料引起的变态反应,另一类是由透析器内残留物质引起的反应。
1、症状
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腰痛、肌肉痛、皮肤瘙痒等。
重症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2、治疗
1)立即停用透析器,更换新的透析器。
2)对症治疗,如应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3)重症患者应及时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3、预防
1)使用高质量的透析器材料,避免透析器残留物质过多。
2)在使用新透析器前,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
3)透析器复用时,应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避免残留
物质积累。
一旦发现血透相关发热,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1)排除非透析原因引起的发热,如感染等。
2)检查透析器和管路是否规范复用,透析液是否受污染。
3)加强无菌操作,避免病原体进入血液。
4)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预防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病原体进入血液。
2)规范复用透析器和管路,避免透析液受污染。
3)透析过程中注意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透析中低血压
表现: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 >20mmHg 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
处理:
(1) 采取头低位。
(2) 停止超滤。
(3) 补充0.9%氯化钠溶液100ml或50%的葡萄糖60ml。
(4) 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高渗糖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等。
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
失衡综合症
表现:是指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电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病症,轻者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病因:由于血液透析快速清除溶质,导致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液渗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失衡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次透析过程中,但多见于首次透析、透前血肌酐
和血尿素很高、快速清除毒素(如高效透析)等情况。
处理:
(1) 轻者仅需减慢血流速度,对伴肌肉痉挛者可同时输注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如经上述处理仍无缓解,则提前终止透析。
(2) 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和昏迷)建议立即终止透析,并作出鉴
别诊断,排除脑血管意外等。
透析失衡综合征引起的昏迷一般于 24 小时内好转。
预防:透析开始不要太晚,充分合理诱导,首次透析患者采用低效透析方法:包括减慢血流速度、缩短每次透析时间(每次透析时间控制在 2—3 小时内)、应用面积小的透析器等。
空气栓塞
原因:动脉穿刺针脱落,管路接口松开或脱落等。
表现:胸闷异常不适,呼吸困难,严重紫绀。
处理:
(1)立即夹闭静脉血路管,停止血泵。
(2)采取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3)吸氧,采用面罩或气管插管。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