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5对韵歌说课稿
- 格式:pdf
- 大小:787.30 KB
- 文档页数:5
【导语】这是⼀篇节奏明快的对韵歌,读出节奏韵味是本课朗读的重点。
同时在朗读中引导学⽣感受对⼦间的对应关系,感受对韵歌呈现的美景。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标: 1.复习声母 b p m f d t n l 2.复习拼读拼⾳。
3.阅读《对韵歌》,读通课⽂,会认5个字,会写3个字,掌握新笔画。
教学重、难点: 1.巩固所学的字母以及两拼法。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 1.ppt 2.字母、⾳节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个声母吗。
⼀起来复习⼀下。
过渡语:看来,⼤家已经和⼋个声母交上朋友了。
(⼆)拼读⾳节 过渡语:声母朋友可调⽪了,它们现在躲到⾳节了,想考考⼤家会不会拼读呢。
(会) 出⽰ppt:(还得拼读规则吗):声母短,韵母亮,两⾳相连猛⼀碰。
1.拼读带汉字的⾳节。
过渡语:和同桌⼀起拼读下,不懂的,同桌可以互相帮助。
(拼⾳+汉字)⼤⽶泥⼟马路伯⽗书⽪ 过渡语:同学们拼读得真好,谁想⾃⼰来拼读⼀下。
不过他如果拼读对了,全班得跟着拼读⼀遍。
师:棒极了。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拼读规则:(出⽰ppt)拼读规则:声母短,韵母亮,两⾳相连猛⼀碰。
2.拼读没带汉字的⾳节。
过渡语:真好!这是⼀组没有带汉字的⾳节,你们还会拼读吗?谁敢来挑战⼀下。
(拼⾳版)努⼒踏步抚摸母⼥地理⽪筏 开⽕车拼读,同桌两个⼈合作拼读 (三)谈话,揭⽰主题 过渡语:真厉害,⽆论是带汉字的⾳节,或者是只有拼⾳,同学们都能准确拼读。
这节课,曾⽼师要带⼤家学习⼀⾸诗歌,题⽬叫:对韵歌。
先看⽼师写课题。
1.齐读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在第三单元⾥,我们背过⼀⾸对韵歌,⼤家还记得吗? 2.复习第三单元《对韵歌》 师:在这⾸诗歌⾥,我们知道了了其中的⼏个对⼦,那就是?(天对地,上对下,⽇对⽉,今对古) 师:这些对⼦,意思相对,字数也相同。
今天我们也要再学习⼀⾸对韵歌,这⾸对韵歌同样藏着意思相对的字或词语呢,⼀起来听听这⾸诗歌。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识字5《对韵歌》优质课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对韵歌》是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课程中的一篇识字课文。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将学会一些相近的音节和韵母,培养对韵的认识和敏感度,为日后学习诗歌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朗诵,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对韵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韵律感,提高其审美水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情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并正确朗读•理解对韵关系,并体会诗歌的韵律美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对韵的概念,并正确运用在诵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和表达方式四、教学过程1. 热身•利用有趣的韵律游戏引导学生对韵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2. 导入•带领学生回顾前几课的知识点,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3. 学习课文•逐句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和诗歌的意境。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语调和节奏。
4. 对韵训练•通过举例讲解对韵的原理,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对韵词语。
•组织学生诵读整篇课文,让他们体会对韵的美感。
5. 情感体验•利用音乐、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6. 总结•复习课文要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学习成果。
•对学生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掌握对韵词语的基础上,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韵律感。
同时,也增强了对诗歌和语文学习的热爱,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板书设计•重点词语:XXX、XXX•对韵词语:XXX、XXX七、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并注意对韵词语的拼写。
2.自选一首诗歌,找出其中的对韵部分并背诵。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设计,能够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识字5《对韵歌》说课稿一、说教材《对韵歌》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5的教学内容。
它是一首优美的对子,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象,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这首对子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
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说学情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
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对、云、雨、”等7个字。
2.会写“虫、云”等3个字和基本笔画竖折。
3.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重点)2.用不同形式的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
(重点)3.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难点)五、说教法学法【教法】从本课对对子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法。
把孩子带进学习的氛围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节课采取的主要学法有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表演演练法等。
对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于是我带着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最贴近生活的对子。
六、说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趣促学1.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词语,学生边拍手边说出它的反义词。
如:老师说“天”,学生说“地”。
2.教师在几组反义词中间分别加上“对”字,让学生再次朗读。
3.导入读题。
同学们玩对对子游戏特别聪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自然景物有关的《对韵歌》。
来,孩子们,请读课题——对韵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优秀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优秀说课稿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优秀说课稿教材解析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韵歌》共3句。
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
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
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 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核心任务【重点】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 会写云和撇折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导学活动:活动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
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
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
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
(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 活动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学习第一、二句,体会单字对)1. 教师朗读第一、二句,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 呈现简笔画的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出示生字卡片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学生选择对应的汉字在画下摆一摆,初步理解字义。
3. 引导学生归类。
教师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物3个词语,请学生将生字卡片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发现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花、树、鸟、虫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
一年级上5《对韵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上册第五课《对韵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对韵歌》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
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
全文共3 句,句式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第五课,在前几课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学习《对韵歌》,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同时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汉语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识字的起始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主学习能力较弱。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
此外,一年级的学生对韵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对于对仗、押韵等文学知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多悟,逐步体会对韵歌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对、云、雨、风、花、鸟、虫”7 个生字,会写“虫、云、山”3 个字。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了解对韵歌“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节奏明快”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对韵歌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 7 个生字,会写 3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对韵歌的特点,感受汉语的韵律之美。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识字5对韵歌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对韵歌》人教部编版《对韵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韵歌》共3句。
第一、耳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
第三句是双字对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
教学目标:1.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字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会写3个笔画。
教学难点:感受音韵之美,喜爱对韵歌。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视频《声律启蒙》。
小朋友们要仔细听,比一比谁记住的歌词多!2.刚才这首歌的名字叫《声律启蒙》,它是古代的学者将一些有联系的事物、故事、景物等等写在一起编给小朋友们读的书,也可以称为是古代小朋友的儿歌。
3.谁来说一说,你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4.所以它又叫“对韵”。
5.板书课题,跟老师一起念“对韵歌”。
【设计意图】《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都是经典的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包罗万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用儿歌视频导入,通过情境的渲染,是孩子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且明白“对韵”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性,增加学生对此类启蒙读物的喜爱。
为接下来的学习营造了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的可真好!有没有不认识的字,需要老师帮忙的?3.出示生字卡片(1)开火车读。
(2)打乱顺序读。
(3)强调:“花”和“风”,个别学生会出现“h,f”不分的情况,注意发音位置。
“虫”翘舌音,注意正音。
4.交流记字方法(1)数笔画:虫、云、鸟(2)上下结构:花(3)左右结构:对(4)找朋友:花朵、小花、花园;白云、云彩、云朵;大风、春风、寒风、风车;雨滴、下雨、雨丝;虫子、昆虫、毛毛虫5.拍手读,本文节奏性强,适合学生同桌之间打花巴掌读文。
【导语】《对韵歌》是⼀篇韵⽂。
它⾳韵和谐,朗朗上⼝,能让学⽣在读⽂识字中感受到汉语⾔的⾳律节奏美,激发学习语⽂的兴趣。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五课《对韵歌》教案 教学⽬标: 1.学会3个⽣字,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兴趣,提⾼学⽣识字能⼒。
3.正确地读⼉歌,结合插图了解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3个⽣字的⾳、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准备:⽣字卡⽚,⼩⿊板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组合作 教学过程: ⼀、激趣导⼊,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读⼉歌 1.⾃⼰读⼉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问号。
2.学⽣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歌,相互纠正读⾳。
4.指名读⼉歌,其他同学听听读⾳是否正确? 5.通过读⼉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的意思。
三、学习⽣字。
1.学⽣读准每个⽣字的⾳。
2.⼩伙伴互相读⼀读,⽐⽐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字的读⾳,做贴字游戏。
教师出⽰⽣字卡⽚请学⽣读,读后把⽣字卡⽚贴在⿊板上。
再指名读⽣字卡⽚,读对的就把卡⽚奖励给他,让他把⽣字贴在拼⾳下⾯,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
四、了解字义。
1.这些⽣字⼤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活中⽤过这些字吗?想想,⼀会⼉说给⼤家听⼀听。
五、记忆⽣字的字形 第⼆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1.读不带拼⾳的⽣字卡⽚。
2.指名读⼉歌。
⼆、书写⽣字 1.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请⼤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笔在⽥格中的位置,然后独⽴写⼀个。
(书上⽥格中的字) 3.学⽣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 4.学⽣看⽼师是怎样写的? 5.请学⽣书写⽥格中的第⼆个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