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26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0•【字号】苏政办发〔2021〕76号•【施行日期】2021.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76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0日江苏省“十四五”铁路发展暨中长期路网布局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代化篇章的关键阶段。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和重大民生工程,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江苏率先建成交通强省、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的重点攻坚领域。
江苏必须加快探索铁路先行发展新路径,打造铁路高质量发展新亮点,激活铁路创新发展新动能,全力建设“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和“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安全高效、走在前列”的现代化铁路强省。
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相关规划,制定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铁路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中长期铁路网布局,是江苏“十四五”铁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铁路发展工作,作出了“以我为主、系统谋划”“苏北突破、苏中提升、苏南优化”等重大部署,把铁路作为综合交通建设的主战场,加快打造“轨道上的江苏”,全省铁路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镇江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南运河镇江段岸线利用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06•【字号】镇政办发[2010]155号•【施行日期】2010.07.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镇江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南运河镇江段岸线利用规划》的通知(镇政办发〔2010〕155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苏南运河镇江段岸线利用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七月六日第一章总则一、编制背景与目的苏南运河镇江段全长42.74公里,扼苏南运河北上之咽喉,是沟通长江南北两段苏南运河最便捷、最安全的国家水运主通道,也是沟通太湖水系与长江直达水运的大动脉,其地理位置优越,水运发达,有着良好的港口发展条件。
随着1997年苏南运河镇江段整治工程及2001年谏壁二线船闸工程的相继竣工,大大提高了苏南运河通过能力,有力推动了运河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沿河经济带的形成和崛起,也为南运河镇江段沿线港口码头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苏南运河镇江段已建有码头38座,码头岸线长度3167米。
由于长期以来苏南运河镇江段港口建设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管理,导致沿线建设的港口码头数量较多、占用岸线较长,但码头规模小、泊位吨级低,且装卸工艺、货场、道路不相配套,港口通过能力低下,岸线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随着运河腹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以及我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苏南运河镇江段沿线港口码头的建设需求日益旺盛,有许多码头正在兴建或将要兴建。
因此,加强苏南运河镇江段港口岸线规划管理,提高港口现代化水平,使港口建设纳入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的轨道是十分紧迫的。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已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交通部批准实施,规划2010年前,基本建成以苏南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为主体的高等级航道体系。
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简本一、总则1、修编目的为顺应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江都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格局。
2、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人才资源为支撑,以民生幸福为根本,充分把握国家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时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显著增强江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3、规划重点(1)加强区域协调,实现联合发展研究江都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江苏沿江开发深入发展进程中、与扬州“同城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定体现江都特点的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引导、空间组织形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方式。
(2)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引导集聚发展发挥市域综合交通优势,引导二、三产业和城镇空间集聚发展;合理划定交通分区,调控交通需求增长,落实公交优先措施,引导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培育交通枢纽,引导城市中心体系构建。
(3)优化市域空间组织,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城乡发展条件,统筹配置城乡空间资源,引导城乡发展要素合理集聚,优化市域城乡建设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4)提升城市功能,促进转型发展巩固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民生事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5)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性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江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规划期限基准年为2009年,现状数据以2009年底为准。
近期为2010—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5、规划范围(1)规划区:江都市域范围,总面积1330.16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域面积为9.51平方公里)。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9.12.30•【字号】苏财规〔2019〕13号•【施行日期】2020.0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苏财规〔2019〕13号各市、县(市)财政局、交通运输局:为规范江苏省交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我们研究制定了《江苏省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江苏省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19年12月30日附件江苏省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江苏省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绩效,支持我省交通事业发展,依据《预算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9〕74号)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江苏省交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支持公路、港航、航空、客货运发展,以及交通科技与成果转化、节能减排、实训基地等事项的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遵循“规划引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规范透明、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共同管理。
省财政厅:会同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负责专项资金年度预算安排,下达专项资金;组织指导绩效管理工作;对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管理情况和绩效等进行财政监督。
省交通运输厅:配合省财政厅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交通运输相关规划,制定具体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和管理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库,组织项目申报、评审等,提出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和分配使用建议;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组织项目验收,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水道资源。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水运能力和效率,江苏省制定了干线航道网规划。
本文将探讨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重要性、目标以及实施方案。
一、规划的重要性干线航道网规划是江苏省水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
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和淮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运资源。
通过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可以加强江苏省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货物流通和经济发展。
同时,规划还可以提高水运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对推动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的目标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目标是建设一条高效、安全、绿色的水运通道,提高江苏省水运能力和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1. 建设高标准的航道设施:通过改善河道、港口和码头设施,提高航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大型船舶的安全通行。
2. 优化航道布局:通过规划合理的航道布局,减少航行距离和时间,提高水运效率。
3. 提升航道通航能力:通过加大航道疏浚和维护力度,确保航道的通航能力,满足不同类型船舶的需求。
4. 加强航道管理和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的航道管理机制,加强航道巡航和维护,提高航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规划的实施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投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用于航道疏浚、港口设施改善和航道维护等方面,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 加强技术支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航道规划和管理技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推动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预航道建设和运营,促进水运产业的发展。
4. 加强协调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推进干线航道网规划的实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四、规划的前景展望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实施将对江苏省水运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一方面,规划的实施将提高江苏省的水运能力和效率,促进货物流通和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规划的实施将减少公路和铁路的运输压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的绿色性和可持续性。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02•【字号】苏政办发[2012]31号•【施行日期】2012.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3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日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力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省政府确定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本《规划》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并与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相衔接。
《规划》立足率先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发展要求,阐明“十二五”时期我省交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取向,是今后5年我省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确定交通网络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主要依据。
一、现状评价“十一五”是我省交通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基础设施总量规模、运输能力供给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交通运输业进入各种方式协调发展、能力扩大与效率提高并重、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新阶段。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
2035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3.12.15
•【字号】苏政复〔2023〕47号
•【施行日期】2023.12.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
年)的批复
苏政复〔2023〕47号
省交通运输厅:
你厅关于《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的请示(苏交计〔2023〕7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厅提出的《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
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构建覆盖更广、标准更高、结构更优、联动更畅、效益更好的干线航道网,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三、要加强对干线航道、公路、铁路、航空等规划的实施衔接,推动全省干线
航道联网、补网、强链,充分发挥江苏水运优势,降低交通物流成本,促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交通强省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
四、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做好规划走廊预控,加强衔接协调,强化要素保障,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附件: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15日。
宜兴港口规划调整中码头等级问题及对航道等级提升的思考◎ 王森 南京沐航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摘 要:宜兴港是国家内河主要港口无锡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宜兴产业转型升级、物流保通保畅决策部署及港城融合发展,对宜兴港口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在规划调整后,部分岸线所在航道无法适应港口发展,需考虑支线航道等级提升问题。
关键词:宜兴;港口规划;局部调整;航道等级提升1.港口现状1.1港口设施现状截至2021年底,宜兴市内河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135个、泊位261个,总吞吐能力约4000万吨,主要从事矿建材料、煤炭、水泥、油品、化工品、粮食、集装箱等货种装卸[1]。
从码头分布来看,宜兴市港口生产性码头泊位主要分布于芜申线、锡溧漕河、宜张线等干线航道的两侧。
受产业布局影响,支线航道上也分布一些码头。
宜兴港区码头现状分布图见图1。
1.2港口生产经营现状近年来,受节能减排、环境整治、产业转型提升影响,宜兴市港口吞吐量开始呈现大小年趋势并略有下降。
近年来宜兴港口吞吐量情况见图2。
从作业货种情况来看,宜兴港口吞吐量以矿建材料、水泥、煤炭及制品等为主,上述货种吞吐量分别占全港吞吐量的25.2%、23.1%、20.68%。
2021年宜兴港口作业货种占比情况见图3。
1.3现状评价近年来,宜兴市港口吞吐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受疫情、经济下行叠加影响,港口吞吐量处于低位。
从作业货种来看,受节能减排政策影响,煤炭吞吐量下降明显,其他货种吞吐量有所增长。
受公转水、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政策影响,内河集装箱运输稳步增长,发展潜力较大。
基于宜兴港口特征,宜兴港口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码头小散乱布局,缺乏集中布置的作业区和千吨级码头,仅建成新港公用作业区;二是港口规划与现状需求不一致,相关企业水运需求强烈,而配套港口设施不足;三是传统货种占主要角色,占比近七成,集装箱新型货种发展配套不足,仅建成4个集装箱泊位,与宜兴国家二类水路口岸的地位不符。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考试试题(航道基础知识)一、单选题(40题)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的规定,Ⅲ级限制性航道的水深不小于( 3.2)米,直线段双线底宽不小于(45)米。
(C)A、4.0,60B、3.5,45C、3.2,45D、2.5,40答案:C《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规定,内河航道的最小弯曲半径,应采用顶推船队长度的(3)倍、货船长度的(4)倍、拖带船队中最大单船长度(4)倍中的最大值。
(A)A、3,4,4B、3,4,5C、3,3,4D、3,5,5答案:A根据《航道法》的规定,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并公布的航道规定有(B)。
A、全国航道规划B、流域航道规划和区域航道规划C、只有流域航道规划D、省、自治区、直辖市航道规划答案:B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的规定,两座相邻水上过河建筑物的轴线间距,Ⅰ—Ⅳ级航道应大于代表船队长度与代表船队下行()分钟航程之和()。
A、2B、3C、4D、5答案:B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的规定,水上过河建筑物轴线的法线方向与水流流向的交角不宜超过()度。
A、3B、5C、15D、30答案:B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的规定,Ⅳ级限制性航道水上过河建筑物的双向通航孔净宽、上底宽、侧高分别是()。
A、45米、36米、5米B、60米、45米、6米C、55米、45米、4米D、45米、36米、3.5米答案:C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A点比B点低B、A点比B点高C、A点与B点可能同高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答案:A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的规定,在航道和可通航的水域内布置水下过河建筑物,应埋置于河床内,其顶部设置深度,Ⅰ级—Ⅲ级航道不应小于远期规划航道底标高以下()米,Ⅳ级—Ⅶ级航道不应小于()米。
常州市“十四五”干线航道网及内河港口发展规划编制项目招标公告本项目资金已基本落实,招标人为常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本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资格后审。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1)项目背景“十四五”期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关键阶段,也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和航运强国加快建设的重要时期。
常州市港口和航道部门已完成市级层面机构改革,成立常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为常州市港航事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也对常州市下一阶段港航事业工作推进提出了新的挑战。
按照交通运输部、省厅关于开展“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结合常州市港航机构改革的重大转变,聚焦港航融合发展、加强五年系统谋划,开展常州航道及内河港口“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更好地发挥常州市港航优势、提升港航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推进港航发展在常州市城市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高质量走在全国前列中做出更大贡献,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招标内容与标段划分本次招标共1个标段,标段号为HDGK-GHBZ,主要工作内容包括:①“十三五”发展回顾与总结;②发展形势要求及需求预测;③“十四五”常州干线航道网及内河港口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④“十四五”常州干线航道网及内河港口重点任务;⑤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规划研究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常州市域干线航道网及内河港口,内容涵盖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转型升级、行业管理等方面。
(5)研究年限:2020年作为规划基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6)研究服务期:2020年8月形成研究成果;2020年9月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报审稿。
3.投标人资格要求3.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有有效营业执照。
3.2 具有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证书(业务为水运(含港口河海工程))或在“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备案了企业信息且已在工程咨询单位名录中,咨询专业为水运(含港口河海工程)。
3.3 投标人至少完成过一个水运规划研究类项目。
江苏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交计[2006]26号2006年2月25日)各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局),厅机关各处室,省港口管理局,厅公路局、航道局、运管局、地方海事局,厅质监站、招投标办,厅规划研究中心:《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厅第30次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到省交通厅(综合计划处)。
特此通知。
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管理,规范规划编制活动,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及省交通主管部门职责,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的组织、编制、报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省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的行业管理。
市、县交通主管部门(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职责范围内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省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省级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具体由省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规划管理部门组织,或者由省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规划管理部门会同省交通主管部门的相关部门、单位共同组织。
本办法所称省级公路水路交通规划,是指本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省道以上公路网规划、港口布局规划、四级以上干线航道网规划、公路枢纽规划、运输规划以及其他公路水路重点设施布局规划等。
第五条省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规划管理部门具体承担本省公路水路交通规划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归口管理工作。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9.21•【字号】苏政办发〔2018〕71号•【施行日期】2018.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8〕7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9月21日江苏省内河港口布局规划(2017-2035年)江苏内河航道资源丰富,水运条件优越。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江苏内河港口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家战略物资运输、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省内河港口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内河港口发挥更大的服务支撑作用。
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等要求,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也要求内河港口加快转型步伐,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充分发挥江苏水资源通江达海优势,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服务地区产业转型和推进绿色水运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交通运输部《港口规划管理规定》,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省干线航道上的内河港口。
省干线航道主要依据200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的《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并吸收其修编成果。
规划基础年为2016年,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2030年和2035年。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发布日期:2010-02-03 访问次数:64目录一、必要性和紧迫性 (1)(一)基本情况 (1)(二)总体评价 (2)(三)必要性和紧迫性 (4)二、指导思想及原则 (7)(一)指导思想 (7)(二)规划原则 (7)三、布局规划 (8)(一)功能定位 (8)(二)规划目标 (10)(三)规划标准 (11)(四)布局方案 (12)四、实施安排及效果展望 (13)(一)分期实施安排 (13)(二)投资及土地占用规模 (13)(三)实施效果展望 (14)五、政策措施 (14)附表江苏省干线航道网布局规划方案表附图一江苏省干线航道网布局规划方案图附图二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近期建设重点示意图一、必要性和紧迫性(一)基本情况江苏省水网密布,河流众多,水运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具备发展内河航运的优越条件,是我国内河航运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1958年~1961年,实施了苏北运河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形成了十座梯级船闸;1982年~1988年,对苏北运河进行了续建整治,建成了404公里二、三级航道和八座复线船闸,形成我国"北煤南运"的水上运输大通道;"八五"、"九五"期间,对苏南运河208公里航道进行了系统整治,基本达到了四级航道标准,成为我国内河航道建设的样板;淮河干线初步按照三级航道标准建成,为"两淮"煤炭、矿建材料运输提供了便捷的对外运输通道;1999年开始实施京杭运河船闸扩容工程,长湖申线、苏申内港线、苏申外港线、芜申线、申张线等干线航道也已开始建设。
内河航道建设显着改善了通航条件,提高了通过能力,初步缓解了我省内河运输紧张的状况。
2003年,江苏省拥有内河航道24793公里,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18.4%,居全国第一位,七级以上等级航道7546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1781公里,占全省内河航道里程的7.2%,占全国四级及以上内河航道里程的11.8%;共有内河运输船舶5.36万艘,847万净载重吨,内河货运运力占全国的28%,处于全国第一位,货运船舶平均吨位158吨/艘;完成内河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4亿吨和811.1亿吨公里,分别占全省综合运输量的38.0%和44.0%,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48%和33%。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内河航运建设取得了显着发展,在促进连云港港口发展、连云港市乃至整个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总体来看,连云港市内河航运还处在较低的发展平台,主要表现为航道等级偏低,合理、高效、优质的航运系统尚未建立,内河航运的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是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抓紧建设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航运系统是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航运具有运距长、占地少、成本低、运量大等优点,内河航运在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
连云港市要构建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必须要大力发展航运事业,用高水平、高效率的航运系统支撑连云港市乃至整个江苏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两个率先”。
基于此,连云港市交通局决定开展连云港市航道网规划研究,希望通过研究确立连云港市未来15年尤其是“十一五”期间航道建设规划方案,并提出分步实施计划。
为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市交通局将这一任务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委托给河海大学。
接到任务后,河海大学立即成立了课题组,并制定了详细的研究大纲,确定了本项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基础资料调查;揭示连云港市航道发展存在的问题;预测连云港市航道通过量;提出连云港市航道规划方案;提出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等。
为确保采集到第一手资料,并能听取多方面对开展连云港市航道规划的建议,课题组先后走访了江苏省交通厅航道局、连云港市交通局、连云港市交通局航道处、连云港市水利局、连云港市环保局、连云港市统计局、连云港市发改委、连云港市规划局等单位以及连云港市的几家大型企业,课题组还对几条主要航道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采集到相关资料,并听取了专家的意见后,课题组按照研究大纲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现形成本报告。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连云港市的基本概况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的东北部,历史悠久、河网密布、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连云港市是一个美丽的海港城市,也是新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沿海十四个城市之一。
一)项目概况连申线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两纵四横”中的第二纵,是沿海空间开发格局“三级一带多节点”中的“一带”,纵贯长江三角洲东部。
连申线江北段航道总体呈南北走向,全长约375.5公里。
连申线(东台~长江段)航道全线按三级标准双线航道进行整治,设计最大船舶等级为1000吨级。
整治航道尺度为:底宽不小于45米,最小通航水深为3.2米,最小弯曲半径为480米(局部320米,内侧加宽),航宽60米。
连申线(东台~长江段)航道整治里程长度92.112公里;新建海安二线船闸,规模为23*230*4米(口门宽*闸室长*槛上水深,下同);改建桥梁46座;停泊锚池2处;服务区1处。
连申线南通段66.4km(海安25.6km、如皋40.8km)、新建护岸123km;新建海安双线船闸23*230*4m;改建桥梁39座(海安16座、如皋23座);新建如皋停泊锚池、海安服务区等;全线征地5757亩;拆迁房屋面积52万平方米,开挖土方2400万方,概算投资40.8亿元,其中工程费用28.3亿元(船闸3.7亿元,航道11.8亿元,桥梁12.8亿元)。
全线共分29个施工、监理标段(其中船闸标7个,航道标9个,桥梁标6个,监理标5个及试验、桥梁监控标),现船闸土建标、航道1标施工、监理单位进场。
计划2011年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通航。
二)、对招标项目的理解本次招标的中心试验室是隶属于南通市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专业试验检测机构,它必须符合现行的交通部行业标准或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相关行业的标准或规范、并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及试验检测规范及依据等,全面履行中心试验室的权利和义务。
负责对工程用材料和工程实体质量的抽检以及指挥部规定的试验检测管理工作等。
1、试验检测项目的意义: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环节。
通过试验检测能充分地利用当地原材料,能迅速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能用定量的方法科学地评定各种材料和构件的质量;能合理地控制并科学地评定工程质量。
江苏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交通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苏交法[2005]65号2005年9月24日)各市交通局,厅有关单位:为加强干线公路建设管理,我厅制定了《江苏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现予印发。
请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省交通厅公路局。
江苏省干线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干线公路建设管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省道网调整方案(经苏政办发[2003]5号文批准同意),并列入江苏省干线公路建设方案(2005~2010年)的项目。
第三条干线公路建设遵循“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
省交通厅负责全省干线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省交通厅公路局具体履行全省干线公路建设的行业管理职责;市交通局负责本地区干线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公路管理处具体履行本地区干线公路建设的行业管理职责。
第四条干线公路建设管理的主要程序为:编制项目前期工作,立项申请和批复,施工图设计和审查,编制年度建设计划,办理施工许可,交竣工验收等。
第二章前期工作及管理第五条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
对于不需新征用土地的项目可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合并为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须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
第六条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批复即作为干线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依据。
第七条一般项目前期工作由市公路管理处组织编制;跨市规模较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可以由省交通厅公路局直接组织编制。
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广阔的水域面积。
为了促进水上交通的发展和提高水运效率,江苏省制定了干线航道网规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背景、目标、重点区域和实施措施。
一、背景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长江、淮河和运河等重要水道,是中国内河航运的重要枢纽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运需求的增加,现有的航道网络已经不能满足江苏省日益增长的水运需求,导致航运效率低下,运输成本高昂。
因此,制定干线航道网规划成为迫切需要。
二、目标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目标是优化航道布局,提高水运能力,促进水上交通的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完善航道网络:通过规划新的航道和改善现有航道,形成更加完善的航道网络,提高水运的连通性和通行能力。
2. 提高航道标准:根据不同航道的需求,提高航道标准,确保大型船舶的安全通行,同时降低航运成本。
3. 优化港口布局:结合航道规划,优化港口布局,提高港口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为水上交通提供更好的支持。
4. 加强航道维护:建立健全的航道维护机制,加强航道的巡查和维护,确保航道的畅通和安全。
三、重点区域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重点区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长江干线航道:长江是江苏省最重要的航道之一,规划将重点改善长江干线航道的通航能力和安全性,提高长江航运的效率。
2. 淮河干线航道:淮河是江苏省的重要支流,规划将重点改善淮河干线航道的通航能力,提高淮河航运的效率。
3. 运河航道:运河是江苏省的重要航道之一,规划将重点改善运河航道的通航能力,提高运河航运的效率。
4. 港口建设:规划将重点发展和优化江苏省的港口,提高港口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为干线航道的发展提供支持。
四、实施措施为了实现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实施措施:1. 航道改善工程:对现有航道进行改善和拓宽,提高通航能力和安全性。
同时,规划新的航道,填补现有航道的空白,提高航道的连通性。
江苏省水路交通运输条例(年月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建设与养护第三章航道、港口保护第四章运输经营第五章交通安全管理第六章促进发展与服务保障第七章监督管理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运资源,维护水路交通运输秩序,保障水路交通运输安全,促进水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水路交通运输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路交通运输,包括航道、港口的规划、建设、养护与保护,港口经营和水路运输经营,水路交通安全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应当遵循统筹协调、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安全畅通、高效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路交通运输工作的领导,将水路交通运输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水路交通运输管理,提升航道、港口公用基础设施以及与港口配套的集疏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养护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发挥水路交通运输的绿色节能优势,促进水路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具体负责水路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水路交通运输相关工作。
第二章规划、建设与养护第六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将航道、港口、水路运输发展和水路交通安全管理等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内容,统筹纳入本行政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支持和保障水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第七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贯彻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发展战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需要,满足和保障水运发展、水路交通运输安全、防洪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需求,依据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依法编制航道、港口规划。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内河干线航道通航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5.01.18•【字号】苏交规〔2015〕3号•【施行日期】2015.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内河干线航道通航管理规定》的通知苏交规〔2015〕3号各市交通运输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交通运输局:为了加强我省内河通航水域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维护通航秩序,提高通航效率,保障通航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内河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规定》、《江苏省内河交通管理条例》、《江苏省港口条例》和《内河通航标准》、《运河通航标准》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我厅制定了《江苏省内河干线航道通航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印发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组织学习及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规定》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水运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舶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而相应的我省航道等级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导致超长、超宽、超吃水等超限船舶进入低等级航道航行的现象已趋常态化,船舶搁浅、碰撞、堵档等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既制约了水运经济的发展,也加大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压力。
《规定》充分考虑我省航道实际情况和水运发展需求,对超限船舶主尺度界定和安全监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它的施行既是服务水运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对提升我省内河干线航道通航效率和保障通航安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强化宣贯,共同营造良好的通航安全环境。
各市交通运输局要认真抓好交通系统内部的宣传贯彻,使各级地方海事、航道、港口等职能部门及行政管理人员全面了解掌握船舶在干线航道航行、作业、停泊等活动应当遵守的规定和要求,以及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为《规定》的正式实施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