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低温等离子护理肥厚性鼻炎30例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低温等离子治疗高原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分析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高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高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
对照组应用传统鼻甲切除术治疗,治疗组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
治疗组鼻腔干燥1例,粘膜肿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6%;对照组鼻腔干燥2例,鼻腔出血2例,萎缩性鼻炎2例,粘膜肿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
上述比较中,两组均差异显著(P<0.05)。
结论:应用低温等离子治疗高原地区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标签: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高原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多表现为鼻塞,另可引起头晕头痛、慢性咽炎、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者鼻窦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嗅觉减退、并发心血管疾病及睡眠障碍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工作生活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
既往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较多,较为常用的为下鼻甲注射硬化剂、激光、下鼻甲局部切除术、微波等[1],但上述疗法效果一般、疗程较长、术后并发症较多,且会给患者的鼻腔生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现本文就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高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高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鼻窦CT检查确诊,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且经保守治疗无效,对血管收缩剂无明显反应。
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
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37.8±2.8)岁;病程5个月~14年,平均病程(5.8±1.4)年。
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28.5±2.7)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病程(5.9±1.4)年。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及护理介绍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炎类型,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和骨骼增厚。
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但是这些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药物治疗存在耐药性和副作用的问题,手术治疗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恢复时间比较长。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是目前新兴的治疗方式,该技术具有微创、无创伤及恢复时间短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
本文将对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及护理进行介绍。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频电场能量使细胞壁破裂的方法,并通过真空去除破裂细胞的技术。
该技术采用的是不接触方式,不会给人体组织带来创伤和疼痛,且治疗时间短、恢复快。
该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黏膜和鼻甲组织的增厚,减轻鼻塞和分泌物分泌等症状。
治疗效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研究显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药物治疗,术后出血少,恢复时间短。
而传统的治疗方式需要使用长期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稳定,且存在很多的不良反应。
护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需要一些特殊的护理,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咨询及评估。
如果在手术前存在明显的感染或慢性疾病,应该先进行治疗。
2.术中:在局麻药下进行操作,需要注意保持患者的清醒度。
医生需要对操作部位进行消毒,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3.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要求下进行一定的休息和饮食的控制,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需要及时服用医生开给的药物,进行敷贴和瞬间喷射等处理,以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4.术后随访:需要定期回访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和术后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势。
正确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关键。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关键词低温等离子慢性肥厚性鼻炎护理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技术广泛开展,使难治性鼻炎治愈率明显提高。
该技术基本无不良反应,临床效果好,满足了现代人追求安全、无痛、迅速、高效的要求。
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16例,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16例,年龄14~56岁,平均35岁。
检查见鼻腔黏膜肿胀,呈苍白、粉红或淡紫红色,表面不平,呈结节状。
后鼻镜检查可见下鼻甲后端肥大,严重呈桑椹状,可突出至鼻咽部,鼻甲后端多呈灰白色,有的呈息肉样变,鼻中隔后缘两侧黏膜对称性肥厚。
治疗原理与方法:①原理:低温等离子消融系统是最新一代低温消融技术,通过导电介质(盐)在电极周围形成的等离子,使病灶组织分子分离,定点消融,病变组织体积缩小。
由于电流不直接流经组织,组织发热极少,不损伤正常生理功能。
②方法: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卧位,采用鼻腔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将鼻甲黏膜下组织浸润,注药要均匀,自前端进针到鼻后端开始注药,边退边注药。
然后在鼻内镜下,使用一次性探头在下鼻甲前端刺1个小孔,最大浸润深度2mm,进行黏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避免黏膜穿透。
疗效判断标准[1]: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无黏膜肥厚及通气良好;②好转:鼻腔黏膜仍有肥厚或通气差,但较术前减轻;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鼻腔黏膜肥厚或无通气,较术前无改善或加重。
结果6个月随访,116例患者中,有效115例(治愈1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因长期应用血管收缩剂,引起鼻腔黏膜无弹性)。
讨论护理:⑴术前护理:协助患者做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大小便、出凝血时间、HIV等检验,以及心电图、胸透等检查。
⑵心理护理:做好手术前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说明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手术过程中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顾虑,减轻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及护理一、慢性肥厚性鼻炎简介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嗅觉障碍等,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包括过敏、感染、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且症状常常反复出现,治疗难度较大。
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原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LTP)通过利用等离子体能量瞬间升高的特性,在鼻内部部位制造高频电场,使其电离空气中的分子,使其成为低温等离子体,温度可达到40-70℃,从而达到去除鼻腔内的病变组织或异物、减轻鼻塞、改善鼻黏膜充血的目的,适用于慢性肥厚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治疗。
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的优势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LTP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 低创伤:LTP治疗不需要切除鼻腔组织,不会对鼻腔产生显著的损伤,减轻了手术后疼痛,并可以缩短恢复期。
- 短时间的治疗:LTP治疗的时间很短,一般在20-30分钟内,不会对患者生活产生很大的干扰。
- 安全性高:LTP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不会对患者身体产生较大的负担。
由于采用了局部麻醉,可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痛苦。
- 高效率:在治疗过程中,LTP技术可以快速去除鼻腔内的病变组织,减轻鼻塞、改善鼻黏膜充血等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四、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的护理LTP治疗后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工作,以保证术后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术后护理的方法: - 多饮水:在手术后的几天中患者需要多饮水,这样可以帮助恢复身体内部水分的平衡。
-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几天的鼻子会有些肿胀,需要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撞击导致鼻部再度受伤。
- 避免高温环境:术后几天,由于治疗部位内部组织受到了一定的伤害,需要避免高温环境,避免加速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
- 饮食清淡:术后几天内,患者需要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尽量保持饮食清淡,以免加重手术过程中受到的伤害。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50例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粘膜破溃、出血、干痂形成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
l周后鼻内镜检查见下鼻甲肿胀,部分患者可见打孔处有斑点或少许伪膜,下鼻道少量痂皮及分泌物,予清除。
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操作简便,视野清晰,疗效确切,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 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是鼻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粘膜固有层水肿,粘膜下层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引起下鼻甲肥大。
治疗不当可导致呼吸系统感染迁延不愈,并继发鼻窦感染、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院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33例,女l7例,年龄17~68岁,平均31岁;病程4~19年,平均7年。
主要临床症状:持续性的单侧或双侧鼻塞,或伴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1.2诊断和筛选标准诊断标准(1)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轻重不一。
(2)鼻粘膜肥厚,呈暗红色或苍白水肿型,肥厚病变以下鼻甲最为显著,其次为鼻中隔和中鼻甲。
(3)鼻粘膜表面高低不平,呈桑椹状。
质地较柔软,略透明,用探针触诊粘膜表面出现水肿性凹陷。
(4)鼻内镜检查可见肥大的下鼻甲后端影响咽鼓管功能,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
(5)鼻腔粘膜对血管收缩剂反应不良,不能完全收缩或仅有轻度收缩。
(6)或伴闭塞性鼻音。
筛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肥厚性鼻炎诊断标准。
(2)鼻腔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口服鼻窦炎口服液治疗3个月以上效果欠佳者。
(3)鼻窦CT检查排除严重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以及鼻甲骨性肥大者。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7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10年7月-2012年4月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对其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评价疗效并随访1个月至半年。
结果:本组72例首次治疗治愈45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而在随访的二次治疗中最终将有效率提升到了97.2%。
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作为目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首选方法。
标签: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慢性肥厚性鼻炎;耳鼻喉科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此病的成因主要是鼻腔黏膜下层慢性纤维组织增生肥厚而造成的鼻甲肥大,进而引起患者单侧或双侧出现持续性鼻塞。
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通常可分为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1],其中内科药物治疗多采用鼻喷剂或口服减充血剂,收效甚微;外科手术治疗包括鼻甲部分切除术、电烙术、微波以及激光和冷冻术等,但往往会存在术中出血量大以及术后鼻腔黏膜反应重等并发症,所以不仅需要患者承受手术的痛苦,而且其疗效也有待提高。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全称为“美国DNR数字式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其最初来源为美国军方用于有关核能与宇宙带电粒子研究的高能军用等离子技术,近年来被引入医学领域,主要用于在鼻内窥镜下对引起鼻炎的增生组织进行瞬间消融,其主要特点是可保持鼻腔局部黏膜组织的结构安全性,且患者在术后出现水肿与疼痛的症状会明显减轻[2]。
笔者所在的科室于2010年7月-2012年4月共收治慢性肥厚性鼻炎72例,均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的科室于2010年7月-2012年4月通过鼻内窥镜及鼻窦冠状位CT 扫描确诊慢性肥厚性鼻炎有72例。
排除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骨质增生患者,同时排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对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者,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外移术、激光治疗、微波治疗、下鼻甲注射硬化剂等治疗方法,笔者自2005年以来,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肥厚性鼻炎9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96例,男58例,女38例,年龄18~56岁,病程1年至数十年,所有病人均有较重的鼻阻塞、流浓涕或流清涕、头部憋痛史,经药物治疗效果差,部分患者有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史(如麻黄素、滴鼻净等)。
麻醉及手术方法病人取坐位,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双侧鼻腔两次后,再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鼻甲前中后3个点,用Reflex70刀头于下鼻甲游离缘进刀打孔,刀头插入下鼻甲黏膜下,深度约0.5cm,根据不同患者病变程度分2-3点,每点作用时间8-10s,从前向后或由后往前沿下鼻甲轴的方向操作,直到近下鼻甲后端。
术后鼻腔填压棉片,手术历时3~5min,术后,口服抗生素3天,术后24小时换药取出棉片,1周复诊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及结痂,2周后复诊时下鼻甲水肿消退,鼻腔分泌物减少,鼻甲恢复正常大小,鼻腔通气改善,达到正常人的通气水平。
1.2 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鼻腔通气良好,停用鼻腔粘膜减充血剂,检查可见下鼻甲与中隔间距3mm以上。
(2)有效:鼻腔通气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偶用鼻腔粘膜减充血剂,检查可见下鼻甲与中隔有3mm以下间隙。
(3)无效:治疗后鼻阻塞无改善。
2 结果本组96例病人,均观察随访1年以上,显效69例(71.8%),有效25例(26.0%),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7.9%。
并发症及处理结果:(1)术中晕厥3例,因对手术恐惧而引起,经仰卧头低位休息后好转。
(2)术后鼻腔粘连2例,均为未按时复诊引起,经局麻下分离恢复正常。
(3)术后鼻腔干燥3例,3个月后病症状自行消失。
3 讨论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治疗效果差,传统手术治疗需住院,费用高、痛苦大、出血多,患者多不愿接受。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吴志圣吴首乌粘忠柱高妮莉林金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
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实施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
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疗效、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症状消失时间、鼻腔通气改善时间、下鼻甲缩小时间、下鼻甲病变积分、鼻腔黏膜纤毛运动速率、疼痛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理想。
【关键词】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DOI :10.19435/j.1672-1721.2019.10.012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鼻塞和嗅觉减退。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耳鸣和听觉障碍。
目前,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应用鼻内血管收缩的药物、切除下鼻甲手术和激光治疗等。
然而,随着对鼻腔生理功能的深入了解,在保护下鼻甲的同时减少下鼻甲的体积已成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疗原则和关键。
通常,药物和传统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疼痛更多,出血更多,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负性影响;而鼻内镜射频消融可以在这些方面取得显著效果[1],具有微创治疗特性,符合现代治疗理念。
本研究分析了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
年龄22岁~65岁,平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708)0.25g ,3次/d ;替硝唑(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4946)0.2g ,2次/d ,连续使用3d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肥厚性鼻炎【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治疗组3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经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3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经微波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肥厚性鼻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肥厚性鼻炎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病理改变是下鼻甲明显肥厚,堵塞鼻道,进而引起鼻腔通气不佳、头痛、嗅觉和听力下降等症状,传统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1]。
为了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9~65岁,平均38.4岁;均有鼻塞的临床表现,经检查下鼻甲肥大,对麻黄素收缩反应差,并排除其他疾患如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原因引起的鼻塞[2]。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3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均在鼻内镜下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用1%利多卡因鼻黏膜表面麻醉3次,每次5 min。
在鼻内镜下采用美国Arthro Care公司的ENTec-CoblatorTM等离子手术治疗系统和Reflex 45刀头。
将手术系统强度调至5档,Reflex 45刀头沾生理盐水后,根据患者下鼻甲肥厚部位选择进刀点,然后踩消融黏板并轻推刀头,使其进入黏膜下,持续10~15 s,再踩踏输出踏板退出等低温离子刀头,即刻可以看到鼻甲明显缩小,气道变得通畅,无须鼻腔填塞。
低温等离子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08例(一)慢性肥厚性鼻炎是慢性鼻炎的一种,其主要症状是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无交替性;鼻涕不多,粘液性或粘稠性,不易擤出;一般有闭塞性鼻音、耳鸣和耳闭塞感并有头痛、头晕、咽干、咽痛;少数病人可能有嗅觉减退1]。
我院身处新疆南疆地区,这儿气候干燥,风沙较大,日照较强,昼夜温差大。
因此,前来我科就诊的慢性鼻炎的病人较多,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我科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0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8例病人中,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12--65岁,平均38岁;病史1--20年,平均6.5年。
所有患者均使用过多种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均差。
入科后所有患者专科查体均见下鼻甲明显肥大,表面显凹凸不平样改变,滴入1%麻黄素后下鼻甲粘膜不收缩或收缩很少。
所选治疗病人均行CT检查排除下鼻甲骨性肥大及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
1.2治疗方法:我科根据病人下鼻甲收缩程度不同及下鼻道情况,采取单极或双极射频针不同的消融术。
1.2.1方法一:下鼻甲稍有收缩,下鼻道能够通过鼻内窥镜者,可采用单极射频消融术。
具体步骤如下;双侧鼻腔用2%丁卡因棉片滴1/1000肾上腺素2-3滴做鼻甲表面麻醉15分钟,应用鼻内窥镜显像系统,0°硬管内镜显像下,每侧下鼻甲单极射频针插入粘膜下沿下鼻甲长轴潜行至下鼻甲后端,勿穿破后端鼻甲粘膜。
操作时能量稠至0.1~0.25hms 档,每侧鼻甲打孔2~3针。
针距约3mm,每孔约10秒。
1.2.2方法二:下鼻甲几无收缩,下鼻道空间非常小者,可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术。
麻醉方法及射频能量同前,麻醉生效后,将双极探头从后往前逐步凝固下鼻甲,每点1-2s,变白即可。
1.2.3上述两种治疗后鼻腔均不需要填塞,术后酌情可给予口服抗生素3-5天。
并用盐酸萘甲唑林滴鼻液1支+地塞米松2.5mg+庆大霉素4万u配合液滴鼻每日3次,滴鼻5天。
临床用低温等离子护理肥厚性鼻炎30例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3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术后用辛夷鼻舒爽护理,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
结果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lOO%。
结论低温等离子手术对肥厚性鼻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慢性肥厚性鼻炎又名增生性鼻炎,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的鼻腔疾病。
其发病原因与全身慢性疾病、维生素缺乏、鼻粘膜反复急性感染以及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因素有关。
其特点为鼻腔持续性阻塞、鼻粘膜肥厚、增生。
本院对3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用辛夷鼻舒爽护理,患者男22例,女8例,年龄14—58岁,平均年龄29岁,病史0.5—5年,平均3年。
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
治疗前患者经鼻窦、鼻内镜检查排除鼻窦炎、鼻息肉及鼻甲骨性肥大、鼻中隔偏曲。
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诊断标准为:持续性鼻阻半年以上,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先进的鼻内镜系统,这就相当于给自己安装了“第三颗眼睛”,可借助图文显示系统能看得见全过程,而不需像以前要凭感觉、靠经验操作,发生误伤正常组织的可能被完全消除,安全系数极高。
在鼻内镜下双侧鼻腔用l%丁卡因及副肾混合液棉片表麻2次,用生理盐水稀释的l%利多卡因行下鼻甲局部浸润麻醉。
将低温等离子强度调到5档,等离子刀在插入之前,将刀头浸入生理盐水中。
根据下鼻甲肥厚部位选择进刀点,一般从下鼻甲中份,平行下鼻甲,粘膜下插入Reflex45刀,主要消融下鼻甲后端、下方
游离缘。
这一手术不需使用止血踏板,踩消融踏板键即可,电极部分应在粘膜下。
在每一处治疗部位,消融lOs。
根据鼻甲大小,打l一3个孔道。
孔道间应有一定距离,不要重合。
有时,一定程度的鼻甲体积减小将立即显现,每个鼻甲最多打2—3个点。
因等离子能使鼻腔粘膜下组织蛋白质凝固变性腺体萎缩,血管封闭,因此术后出血较少,勿需填塞。
术后用辛夷鼻舒爽护理,随访3个月。
发现患者鼻塞消失,下鼻甲明显缩小。
好转:鼻塞基本消失。
下鼻甲有缩小。
随访3个月,28例一次治愈(93.3%),显效l例(3.3%),好转l例(3.3%),总有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