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经济学院复试发展经济学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华中科技大学发展经济学考博试题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入学考试试题发展经济学(3399)2021年试题1、有人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存在库兹涅茨倒U假说”,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什么是“自愿储蓄”?如何增加自愿储蓄?对“X低效率理论”和李嘉图等价进行评析。
3、教育对人力资源形成起什么作用?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形成存在哪些瓶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4、张培刚先生是如何阐述农业对工业的作用和贡献的?对发展中国家有何现实指导意义?5、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中国家如何破解“中等收入陷阱”?6、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阐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021年试题1.简述并评价“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大推进论”。
2.在经济发展中应该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有哪些经济职能?3.如何正确理解工业化的内涵?4.有人认为:中国近年来时有发生“民工荒”,说明中国劳动力供给曲线已经接近“刘易斯拐点"。
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5.什么是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与机理是什么?简述并评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
6.结合中国经济的经验教训,评述最近三十余年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2021年试题1.如何评述“社会的发展和公平就是财富的增加”?2.结构主义有哪些发展理论?3.论述出口导向战略与进口替代战略。
4.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吗?5.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你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看法。
2009年试题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2.简述教育深化、知识失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3.简述制度相容性原理并结合我国农村改革的两个实例(经验与教训各举一例)予以说明。
4.概述纳科斯和缪尔达尔关于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原因及出路的相关论述。
5.结合刘易斯的相关理论以及当前有关“刘易斯拐点”的争论,谈谈你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及转移的判断和看法。
华中科技大学微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解析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2014华中科技大学微宏观经济学考研复习精编》《复习精编》是勤远华科精品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材料中的核心产品。
本书严格依据学校官方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并结合考研的精华笔记、题库和内部考研资讯进行编写,是勤远华科老师的倾力之作。
通过本书,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广度,核心考点的联系区分,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解题技巧的要点运用,从而高效复习、夺取高分。
考试分析——解析考题难度、考试题型、章节考点分布以及最新试题,做出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
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
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
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
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复习精编》具有以下特点:(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
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
(2)注重联系,强化记忆。
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
(3)深入研究,洞悉规律。
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
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
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复习精编》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院校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
2013-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笔记育明教育总部506 大印老师总结 2019年8月24日【温馨提示】从过去几年金融硕士 MF 的真题来看,大多数还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加上2-3道计算题,所以,卷面就很重要,建议考生考前一个月一定要进行3-5次的全真模式。
再者,其实北京大学是可以提前考试的,建议考生大三就可以考一次试试看,起码感受一下难度。
还有就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还可以报考少干计划,这个比一般的考生要低50-100分。
目 录一、2013-2020年金融硕士MF 考研真题及考研笔记 二、2021年全国100所金融硕士院校考研参考书 三、2021年金融硕士MF 考研常见问题内容一、2013-2020年金融硕士MF 考研真题及考研笔记1.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因此消费增长越快,经济增长也越快,这种说法正确?为什么?(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 2010论述题)答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建立合理的收入增长机制;提高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 平;尽最大可能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别,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完善育明教育解析:消费对经济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总量关系上,还有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只注意总量关系而忽视结构关系同样会造成经济失衡,影响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是决定消费需求的两个决定因素,而消费倾向有在很大程度上与收入分配的状况有关。
在不断增加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的同时,要注意调节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
不仅要考虑公平与效率问题,还要着眼于促进消费需求,以高消费倾向。
政策、强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强化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消费 安全。
此外,我们还可建立消费政策目标体系,及时了解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以及时针对不同的消费现象作出相应政策。
以此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货币需求觉得货币供给,且是等量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 2012年判断题) 答案:错误。
2010-2017华中科技大学各专业考研真题答案解析2018考研已开始准备,且专业课占分值最大,为方便华中科技大学考研学子更好地复习,聚英考研网特意为大家分享华中科技大学各学院的专业考研真题等资料,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
2010-2017华中科技大学各专业考研真题解析整理入《华中科技大学考研专业复习全书》等一系列丛书,该全书含该专业的考研知识重难点、考研历年真题,为考生节省大量宝贵的复习时间,是考生从基础到冲刺阶段必备的考研资料。
聚英考研网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的每一年考试范围进行更新完善,年年相伴考研。
详情复制以下链接查找该专业课的考研资料和真题。
2018华中科技大学各专业考研资料:/ziliao/zhaunyeke-hust-0 2010-17华中科大考研真题下载:/down/all/hust-0?down_type=lnzt 部分真题展示如下:●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851运筹学(二)考研试题(回忆版)●2010华中科技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806试卷回忆版●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831光电信息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考研复试试题(回忆版)●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统考研复试试题(回忆版)●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金融学考研复试试题(回忆版)●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发展经济学考研复试试题(回忆版)●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高压考研复试试题(回忆版)●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国际经济学考研试题(回忆版)●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系考研复试试题(回忆版)●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考研复试试题(回忆版)以上内容由聚英考研网整理发布,此外,我们会为广大考生持续更新最新的考研报考信息及考研辅导班!我们还提供更多关于华中科技大学考研最新研讯、考研经验、考研真题等一手资讯。
或者可以加入我们的2018考研qq群和众多考研学子一起备战考研!。
《工程经济学》复习题0 绪论填空题:1、“经济”一词有多层含义,一般可理解为生产关系、、等意思。
答案:社会的各种生产管理活动、节省节约2、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可比条件包括:的可比性、相关费用的可比、的可比、的可比。
答案:满足需要、时间因素、价格单选题:1、建筑技术经济中,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是既()又(),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技术是经济发展的()。
A. 手段、目的、统一、矛盾B. 目的、手段、矛盾、统一C. 统一、矛盾、目的、手段D. 矛盾、统一、目的、手段答案:C判断题:1、工程经济学主要从经济角度研究工程技术的合理性,是一门自然科学。
答案:对2、科学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技术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
答案:对简答题:1、简述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答:技术与经济是辨证地统一在生产建设过程之中的。
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目的,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手段。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要受到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济需要程度的制约和影响。
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动态+静态分析,以动态分析为主;定量+定性分析,以定量分析为主;满意度+最优化分析,以满意度为主;差异+总体分析,以差异分析为主;价值量+实物量分析,以价值量分析为主;全过程效益+阶段效益分析,以全过程为主;宏观+微观分析,以宏观分析为主;预测+统计分析,以预测为主。
3、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可比条件有哪些?答:①满足需要的可比性②相关费用的可比③时间因素的可比④价格的可比可比性所涉及的问题远不止上述四种,还有定额标准、安全系数等等。
分析人员认为必要时,可自行斟酌决定。
总之,满足可比条件是方案比较的前提,必须遵守。
1 资金的时间价值填空题:1、名义利率的实质是计息期小于一年的利率,化为年利率时,忽略了因素,没有计算的利息。
答案:时间、利息2、向银行借款2000元,借期为5年,若年利率为8%,则单利和复利的利息分别为元和元。
精心整理《工程经济学》复习题0绪论填空题: 1、“经济”一词有多层含义,一般可理解为生产关系、、等意思。
答案:社会的各种生产管理活动、节省节约2、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可比条件包括:的可比性、相关费用的可比、 的可比、的可比。
1A.C.答案:1212定量差异宏观预测+统计分析,以预测为主。
3、工程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可比条件有哪些? 答:①满足需要的可比性②相关费用的可比 ③时间因素的可比 ④价格的可比可比性所涉及的问题远不止上述四种,还有定额标准、安全系数等等。
分析人员认为必要时,可自行斟酌决定。
总之,满足可比条件是方案比较的前提,必须遵守。
1资金的时间价值填空题:1、名义利率的实质是计息期小于一年的利率,化为年利率时,忽略了因素,没有计算的利息。
答案:时间、利息2、向银行借款2000元,借期为5年,若年利率为8%,则单利和复利的利息分别为元和元。
答案:800、938.73、现金流量图的“三要素”是:现金流量、和。
答案:发生的时点、大小、方向4、某人以8%单利借出1500元,借期为3年。
到期后以7%复利把所得的款额(本金加利息)再借出,借期10年。
则此人在13年年末可获得的本利和为元。
5为、。
答案:6、产1100万元,2、()元和()A.6000C.64003A.4A.3,5、若F1=P(1+i)n/2,F2=P(1+i/2)n,则F1、F2的关系为()。
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答案:C6、等额支付序列的投资回收系数可用于()的计算。
A.已知现值求等额年金B.已知现值求终值C.已知终值求现值D.已知等额年金求终值答案:A7、已知月利率为1%,计息周期为月,则年名义利率为()。
A.8%B.12%C.13%D.10%答案:B多选题:1、产生资金时间价值的原因有()。
A.通货膨胀B.承担风险C.成本变化D.投资增值答案:ABD2、计算净现金流量时,以下()等项应作为现金流出。
目 录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614)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614)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614)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614)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614)考研真题(回忆版)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614)考研真题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614)考研真题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614)考研真题及详解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344)考研真题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344)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344)考研真题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344)考研真题及详解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407)考研真题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407)考研真题(含答案)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334)考研真题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334)考研真题及详解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330)考研真题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330)考研真题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330)考研真题及详解2001年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代码330)考研真题2001年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代码330)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代码614)考研真题(回忆版)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管理学 科目代码:614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共30分)1.伦理2.决策3.组织文化4.沟通5.信息6.控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题,共40分)1.简述管理的两重属性。
2.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3.试述组织文化的功能。
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三、分析题(每题15分,共2题,共30分)1.控制的必要性与控制过程。
2012年经济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逻辑推理 2. 逻辑推理 3. 写作逻辑推理1.高校201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有些是免费的师范生。
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是家境贫寒的。
凡家境贫寒的学生都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各项必然为真,除了:A.2011年秋季人学的学生中有人家境贫寒。
B.凡没有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都不是免费师范生。
C.有些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是2011年秋季入学的。
D.有些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不是免费师范生。
E.凡家境富裕的学生都不是免费师范生。
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断定分别为:①高校201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有些是免费的师范生。
②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是家境贫寒的。
③凡家境贫寒的学生都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
由①②可得:④201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有人家境贫寒,A项必然为真;由②③可知,⑤所有免费师范生都参加了勤工俭学,进一步可以推出没有参加勤工俭学就不是免费师范生,B项必然为真。
由①⑤推知有些勤工助学的是2011年秋季入学,C项必然为真。
由②得家境富裕一定不是免费师范生,E项必然为真。
D项由题干推不出,可真可假。
2.捐助希望工程的动机,大多是社会责任,但也有的是个人功利,当然,出于社会责任的行为,并不一定都不考虑个人功利。
对希望工程的每一项捐款,都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A.有的行为出于社会责任,但不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B.所有考虑个人功利的行为,都不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C.有的出于社会责任的行为是善举。
D.有的行为虽然不是出于社会责任,但却是善举。
E.对希望工程的有些捐助,既不是出于社会责任,也不是出于个人功利,而是有其他原因,如服从某种摊派。
正确答案:B解析:由题干陈述“有些对希望工程的捐助是出于个人功利”和“对希望工程的捐助都是利国利民的善举”,可得:有些出于个人功利的行为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金融学考研复试试题年华中科技大学金融学考研复试试题((回忆版回忆版))
本试题由
liuwenxuan657提供
一、名词解释
1.货币制度
2.美式期权与欧式期权
3.通货膨胀
4.基准利率
5.特别提款权
二、资产选择的计算题
三、简答
1.简述生命周期理论,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的影响
2.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有那些方法和渠道?贷款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管理有哪些影响?
3.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4.依据我国目前现状利用IS-LM 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以上试题来自,仅供参考,纠错请发邮件至。
(财务知识)华中科技大学数量经济学复试2012年经济学院考研复试(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课程考试大纲(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专业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课程考试大纲壹、课程性质和目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计算机和应用专业的数学类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描述、分析、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常用数理统计方法,且且为进壹步学习计量经济学等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基概率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律,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
三、考试内容及考试目标1.随机事件和概率考试知识点:随机事件和样要空间,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概率的定义(统计概率、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概率的基本性质,条件概率,概率的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事件的独立性,贝努利概型及其计算。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熟练掌握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深刻理解古典概率的定义、掌握利用古典概型计算概率的方法,理解几何概率的定义、会计算几何概率,了解的统计定义,熟练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和应用这些性质计算概率。
·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熟练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以及它们的应用。
·理解事件的独立性概率,熟练掌握应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
·熟练掌握贝努利概型及其计算。
2.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考核知识点:随机变量的概念,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及其性质,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及其性质,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考核要求:·理解随机变量和分布函数的概念,掌握分布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深刻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的概念,深刻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熟练掌握分布律和概率密度的性质及其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20分)
1.进口替代
2.可持续发展
3.功能性收入分配
4.贫困恶性循环
二、判断题(20分)
1.农业比重下降,因此农业可以忽视
2.大量的外资引入可以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
3.区域发展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优惠经济政策引起的
4.工业化的关键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三、简答题
1.教育深化的原因以及后果是什么?
2.简述刘易斯模型的基本思想
3.正规制度与非正规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是什么,如何利用这些优势?
四、论述题
1.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经验与教训,谈谈近30年来的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