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RC电路零输入响应3.16
- 格式:ppt
- 大小:474.00 KB
- 文档页数:15
一阶rc电路的暂态响应实验报告分析
本文为大家带来一阶rc电路的暂态响应实验报告分析。
实验内容和原理
1、零输入响应:指输入为零,初始状态不为零所引起的电路响应。
2、零状态响应:指初始状态为零,而输入不为零所产生的电路响应。
3、完全响应:指输入与初始状态均不为零时所产生的电路响应。
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利用Multisim软件仿真,了解电路参数和响应波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虚拟示波器的调节熟悉时域测量的基本操作。
2、实际操作实验。
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电路接法如下,其中电压源使。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第 3 节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输入响应:电路无外加激励,仅由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作用所产生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zero-input response )。
一、 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图 5.3-1 ( a )电路, t=0 时开关 S 由位置 1 拨到位置 2 ,讨论换路后时的电容电压、电容电流等响应的变化规律。
电路换路之前开关 S 处于位置 1 ,直流电压源 Us 对电容 C 充电,电路已处于稳定状态,换路前的等效电路如图5.3-1 ( b )所示。
时刻,电容电压等于直流电压源的电压 Us ,即时刻,电容与电压源断开,与电阻 R 形成新的回路,这时的等效电路如图 5.3-1 ( c )所示。
由换路定则得换路后电容电压的初始值电容电流的初始值为图 5.3-1 ( c )电路,由 KVL ,可得用积分变量分离法进行求解,得式中,为 RC 电路的时间常数( time constant ),当 R 的单位为Ω, C 的单位为 F 时,τ的单位是秒( s )。
时间常数:时间常数是反映一阶电路过渡过程进展快慢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仅取决于电路的结构和参数。
τ越大,响应衰减的速度就越慢;τ越小,响应衰减的速度就越快。
用表示电路换路后的响应,用表示该响应的初始值,则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可表示为RC 电路零输入响应的规律RC 电路换路后,各处的零输入响应都是从初始值开始,按指数规律衰减。
衰减得快慢由时间常数τ决定。
二、 RL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图 5.3-3 ( a )是 RL 动态电路。
电路换路之前开关 S 处于位置 1 , t=0 时开关 S 由位置 1 拨到位置 2 。
下面讨论换路后时的电感电流、电感电压等响应的变化规律。
时刻,电路换路之前开关 S 处于位置 1 ,直流电流源 Is 对电感 L 充电,电路已处于稳定状态,换路前的等效电路如图 5.3-3 ( b )所示。
t=0 时,开关 S 拨到位置 2 ,时,电感与电流源断开,而与电阻 R 形成新的回路,这时的等效电路如图5.3-3 ( c )所示。
一阶rc电路的响应实验报告一阶RC电路的响应实验报告引言:电路是电子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之一,而RC电路是最简单的电路之一。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一阶RC电路的响应特性,通过测量电路的时间响应曲线,分析电路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以及RC电路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响应。
实验目的:1. 理解一阶RC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质;2. 掌握测量电路的时间响应曲线的方法;3. 研究RC电路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实验仪器和材料: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电阻箱4. 电容器5. 电压表6. 连接线实验原理:一阶RC电路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其输入信号为电压源V(t),输出信号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Vc(t)。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可以得到一阶RC电路的微分方程:RC * dVc(t)/dt + Vc(t) = V(t)其中,RC为电路的时间常数,决定了电路的响应速度。
当输入信号为脉冲信号时,可以通过测量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响应曲线,来研究RC电路的响应特性。
实验步骤:1. 搭建一阶RC电路,将电阻R和电容C连接起来;2. 连接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和电路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3. 连接示波器的输入端和电路的输出端,调节示波器的时间基和垂直放大倍数;4. 开始测量,记录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5.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重复步骤4。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分别测量了RC电路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响应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和曲线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充电过程:当输入信号为正脉冲时,电容器开始充电。
在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电压逐渐增加,直到达到输入信号的幅度。
充电过程的时间常数由RC决定,即RC越大,充电时间越长。
2. 放电过程:当输入信号为负脉冲或零信号时,电容器开始放电。
在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压逐渐减小,直到达到零电压。
放电过程的时间常数同样由RC决定。
3. 频率响应: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增大时,电路的响应速度也会增加。
课程名称: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Ⅰ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一阶RC 电路的暂态响应 实验类型:基础规范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一阶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
2.研究一阶电路在阶跃激励和方波激励情况下,响应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掌握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基本概念。
4.学习从响应曲线中求出RC 电路时间常数τ。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零输入响应:指激励为零,初始状态不为零所引起的电路响应。
零状态响应:初始状态为零,而激励不为零所产生的电路响应。
全响应:激励与初始状态均不为零时所产生的电路响应。
2.一阶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放电过程) 如图,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中有:)0()(0+-≥=t eU t u RCt C ; )0(-)(0R +-≥=t eU t u RCt)0(RU -)()(0C +-≥==t e R t u t i RC tR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时间常数τ可通过以下方法求得:①按照时间常数的定义,τ即为右图中线段AB 。
②如图,在 [t0,uC(t0)]点作uC(t0)的切线,得到次切距CD ,线段CD 即为τ。
3. 一阶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充电过程) 如上图,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有:)0()(S +-≥-=t eU U t u RCt S C)0()(-)(C R +-≥==t eU t u U t u RCt S S)0(RU )()(S C +-≥==t e R t u t i RC tR变化曲线如图,计算τ的方法与零输入响应相同。
4.方波响应当方波信号激励加到RC 两端时,只要方波的半周期远大于电路的时间常数,就可以认为方波的上升沿或下降沿到来时,前一边沿所引起的过渡过程已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