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端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550.09 KB
- 文档页数:29
2018年新消费趋势洞察报告白皮书CONTENTS目录新消费的产生0102新消费的表现03新消费践行案例:网易考拉05新消费的趋势04新消费的理解PART 1新消费的产生1831120167219662382125974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13201420152016201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易观整理新消费崛起的背景:经济层面|消费者购买力提升,同时储蓄意愿下降单位:元人民币-随着商品供应的丰富化和购买力提升,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再仅是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开始出于对新的生活方式的追求的需要。
-另一方面,2012-2017年,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与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5.8%下降至12.6%,下降了一半,储蓄减少,消费意愿上升。
25.8%22.2%15.0%14.9%16.6%12.6%0%5%10%15%20%25%3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与可支配收入之比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易观整理新消费崛起的背景:人口层面|阶层结构变化,造就不同的消费方式“新中产”人群不断扩大“新生代”人群崛起人群画像:-教育背景良好、具备国际化视野-已拥有一定社会资源和财富、拥有独立的消费观-能自由选择生活方式、追求品质和健康生活人群结构:-以每年1%的增速扩大-2020年有望突破30%消费能力与对消费理解:-消费好,但不是太贵的商品-重视细节、创意、品味-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在“无用的美好事物上”,比如享受美食、参观艺术展览人群画像:-90后、00后互联网原住民-迷恋“圈子”文化,热衷分享与参与-充满好奇心、活力自信,追求自我个性人群结构:-90后:14%-00后:10%(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11月)消费能力与对消费理解:-追求时尚、个性化和性价比-看重情感互动和价值认同-愿意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新消费崛起的背景:资源层面|商品全球化,引发升级消费品的需求1/20和过去三年相比,平均每20人,会有1人在海外旅行上的次数明显增多2.36%15.24%30.26%38.20%53.43%69.10%0%20%40%60%80%其他更符合潮流商品的价格优于国内高质量的生活,精神追求更令人放心商品品质优于国内产品国外购物的感受数据来源:线上问卷-易观整理-海外旅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与世界潮流接轨,他们的眼界在不断开拓,对国外优质商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并对自我需求的认知更为明确和细致。
奢侈行业报告20182018年是奢侈品行业的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奢侈品行业经历了诸多变化和发展,从市场趋势到消费者行为,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本报告将对2018年奢侈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表现以及未来展望进行详细分析。
市场概况。
2018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总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总体销售额达到了约1.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
其中,亚太地区成为了奢侈品市场的增长引擎,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了40%。
这一增长主要受到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的推动。
而在欧洲和美国市场,奢侈品销售额虽有所增长,但增速相对较慢。
消费者趋势。
2018年,奢侈品市场的消费者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年轻消费者成为了奢侈品市场的新生力量。
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于奢侈品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与上一代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们更加注重品牌的个性化和时尚性,对于传统奢侈品的需求逐渐减弱,而对于新兴品牌和潮流品牌的青睐度逐渐增加。
其次,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购买渠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统的线下零售商店依然是奢侈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但是线上渠道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线下。
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开始注重电商渠道的发展,通过线上平台来吸引年轻消费者,提升销售额。
品牌表现。
2018年,奢侈品牌的表现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一些传统奢侈品牌在市场竞争中遇到了一些挑战。
由于年轻消费者对于品牌忠诚度的减弱,传统奢侈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而一些新兴奢侈品牌则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通过创新设计和新颖营销方式吸引了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其次,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奢侈品牌的新趋势。
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开始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推出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产品和项目。
这种做法不仅符合了消费者对于环保和社会责任的需求,也为品牌赢得了更多的好评和认可。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奢侈品行业将继续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摩擦的加剧,奢侈品市场的增长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Avionos:2018年消费趋势报告Avionos提供的《2018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美国已经有超过55%的消费者通过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购物过,但有超过60%的消费者从未购买过由网红或者社媒名人推广的产品。
报告还指出,在接受调查的1409名美国消费者中,超过66%的消费者表示上网冲浪时,他们会先在亚马逊或者谷歌上进行搜索。
这表明,主流引擎搜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网页浏览模式。
谈及实体店零售的地位时,约有6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实体店购买电子产品或者家具等昂贵物品,而52%则表示会使用电脑或者手机在网上搜索这些产品。
也许这份报告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出了通过社交媒体购物的消费者数量。
除了让零售商更有信心通过社交媒体推广产品、与消费者互动之外,社交媒体作为购物渠道,也给零售商带来了巨大商机。
因为,实际上,在社交媒体购物的消费者比那些不在社交媒体购物的消费者要花费得更多。
Avionos还发现,当消费者在社交媒体购物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网购时,他们希望能了解产品信息。
比如说,调查发现,有54%的受访者表示,如果从网上零售商那里获得产品详情,他们网购时会更有信心;而49%表示,在网购一款产品前,如果能顺着这款产品的listing找到其他对购买有帮助的相关内容,他们会更放心。
在社交媒体的推送和搜索结果上,能做到这一点更为重要。
因为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不再需要去零售网站上搜索所有相关产品的详细信息。
“传统的进店购物体验已经远远不够用了。
消费者希望,与零售商和品牌的互动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更快捷、个性化和信息化”Avionos的总裁Scott Webb 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亚马逊已经改变游戏规则了,尤其是提高了消费者的预期标准。
这导致了零售商改变了他们的整体策略,把重点放在了购物体验为主的交易上,专注于在各种购物渠道上为消费者提供有趣的内容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
2018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数字行为报告当前奢侈品行业全球销售额有32%是由中国的消费者购买产生的。
到2024年,中国消费者将贡献全球奢侈品市场40%的销售,带动全球市场75%的增长。
千禧一代新的消费习惯报告显示,新一代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非常年轻,约58%是18-30岁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集中在本科及以上学历,女性消费者比例达71%。
超过50%的消费者生活在中国前15大城市以外,分布于二线、三线及更低线城市。
他们深受数字化影响,全天候从手机上获取各种信息。
每天每人平均使用微信或QQ的时间为87分钟,玩腾讯手游时间达45分钟,其它内容类浏览时间(如观看腾讯视频、腾讯新闻,听QQ音乐)达75分钟。
奢侈品消费路径呈现高度数字化、碎片化的状态。
千禧一代发现心仪的奢侈品、搜集信息、购物、支付和交付的方式以及售后活动越来越多样化,他们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和网上平台获取信息,购物也不再限于实体店,从国外购买或找人代购、网上商城、品牌公众号、小程序、社交媒体等购买方式层出不穷。
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奢侈品的消费者争夺之战将从线下向线上快速转移,五年之内进入奢侈品数字化2.0时代,线上线下紧密结合。
网红发挥重要作用报告就消费群体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总结了六大趋势。
奢侈品消费者的注意力50%以上都在线上,特别是在手机的超级应用上。
超级应用指的是用户量庞大的手机应用,比如微信、腾讯视频、QQ音乐等。
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50%的时间都在使用腾讯手机应用。
相比之下,脸书(Facebook)在美国消费者中的耗时占比只有22%。
时尚KOL(关键意见领袖)是触及奢侈品消费者的重要触点;排名前30的网红平均每个账号吸引了3.2%的奢侈品消费者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KOL数量众多,各自定位和内容产出风格不同,品牌的目标客户不一定是最当红KOL的粉丝。
品牌公众号(或品牌小程序)正在成为吸引和调动消费者参与度的有力阵地;官方账号发布的每篇文章平均阅读量平均可达到2万,部分内容优秀的奢侈品公众号,文章点击量甚至可以超过10万。
中国中产女性消费五大趋势认知:对品牌最敏感,同时也对价格最敏感。
各线城市倾向于购买海外体用品牌的人群占比差别不大,对美妆大牌的认知也差别不大。
当大牌打折时,88.8%的中产女性会倾向于购买国外运动产品。
渠道:信息获取碎片化,但获取渠道固定化。
购物和品牌信息多来自自我研习、熟人推荐或更高收入人群的示范效应,所以高端品牌的价格策略最容易打中中产人群。
因此,品牌特卖是中产女性接受品牌认知教育的重要渠道。
自我: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消费更自主更悦己。
阶层:购物从有用到有品,阶层认同诉求强烈。
商品需求个性化、人格化、情感化。
家居消费升级存在蓝海。
精神:“无形消费”重投入,谈资比包包重要。
相比物质的有形消费,中产女性在教育、旅游、健身塑型等“无形消费”上的投入越来越大。
中产人群特性及潜力年轻进取的中产人群对中国消费市场有极大影响中产人群是一批收入稳定、能推动内需、给整个社会带来稳定发展、积极向上的群体。
从中国总体社会结构来看,随着未来经济的发展和城乡格局进一步转变,中产人群将在中国社会和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产女性群体规模超七千万人的中产女性群体,处于较高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引领未来消费市场。
中产女性群体特征一二线中产女性年龄分布呈倒三角形,是新锐中产的聚集地;小城中产女性则呈橄榄型,中年仍是主力群体。
收入预期跑赢大盘:四成中产女性收入年增20%左右目前中国整体经济环境呈稳中向好态势,单就中产女性居民群体来看,收入预期逐年上升,直接驱使中产女性对更高层次消费及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生活态度一二线中产女性:急切的身份认同,实现阶层跃升的进取心。
小城中产女性:生活方式进阶并向一线靠齐,但圈子较为固化。
随着社会阅历的积攒及人生道路的摸索前进,中产女性对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和定位,对现有生活的安排和未来道路的选择都维持着较高的逻辑性和条理感。
因此,在人生态度上坚持自我以及在生活状态上保持自在舒适是中产女性们的基本能力。
中国高端消费品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中国高端消费品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分析。
通过对消费者对高端消费品的购买意愿、消费偏好以及市场发展情况的调查,结合相关数据和报告,揭示了中国高端消费品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报告将帮助企业了解中国高端消费品市场,指导其市场策略和产品定位。
一、中国高端消费品市场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高端消费品市场逐渐兴起。
高端消费品市场包括奢侈品、高端家电、高级汽车等各个领域,消费者对品质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高端消费品市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中国高端消费品市场需求调研结果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消费者见解。
根据调研结果,总结出以下几点主要需求:1. 品质保证和品牌认可:中国消费者对高端消费品的购买行为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的认可度。
他们追求独特、优质的产品,并更容易选择具有品牌先进度和声誉的产品。
2. 个性化定制服务:高端消费品市场在个性化服务方面有较高的需求。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能够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和体验的产品,包括定制家具、私人订制的服装以及定制化的旅游服务等。
3. 健康与环保意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健康性和环境友好性。
他们更关注产品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以及环境保护等。
三、中国高端消费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根据对当前市场情况和调研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点中国高端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趋势:1. 互联网与高端消费品的融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互联网+高端消费品”模式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高端消费品企业开始开展线上销售,并通过在线渠道提供更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2. 中国消费者海外购物的增多:中国消费者对国外高端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渴望购买更多的国际品牌。
海外旅游和跨境电商等途径使得中国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到全球范围内的高端产品。
2018年消费升级分析报告2018年6月目录一、从传统消费到新兴消费 (5)1、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传统消费支出占据主导 (5)(1)中国居民消费:传统消费仍占主导 (5)(2)各主要发达国家传统消费比重普遍低于我国 (6)(3)中国传统消费比重趋势性下行 (7)2、消费结构差异背后:收入提升与人口老龄化 (8)(1)收入水平的差异 (8)①中国居民收入高增,传统消费比重下滑 (8)②高收入群体崛起,新兴消费需求爆发 (9)(2)人口结构的差异 (9)①各国人口抚养比相继见底,印度仍在探底 (10)②倒U型的耐用消费品支出结构 (10)③中国老龄化趋势愈发明显 (11)二、从数量消费到质量消费 (12)1、食品消费升级:饮食更均衡更健康 (12)2、耐用品消费升级:舒适化和智能化 (15)(1)耐用品消费饱和 (15)(2)耐用品的消费升级在于对舒适度的追求 (15)三、从物质消费到服务消费 (17)1、服务消费高增长:医教、信息服务、文娱三大方向 (17)(1)人口结构变动主导下,医疗教育需求的释放 (18)(2)技术进步带来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飞速发展 (20)(3)更加注重精神需求,体现为文体娱乐和休闲消费的增长 (21)2、服务消费转结构:节约时间、提升体验两大主线 (22)(1)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时间成本提升,人们更加注重方便快捷 (23)(2)愿意为提升体验而付费,表现为追求新鲜感与舒适度 (24)四、消费升级:从三大动力到三大主线 (24)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物质文化到美好生活,这其实就是消费升级。
我们认为:收入改善、人口老龄化和技术进步是驱动当前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因素,也决定了消费升级的三大主线。
从传统消费到新兴消费。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传统消费仍占主导,比重接近80%。
而欧美日韩仅在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