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3.22 KB
- 文档页数:4
试论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的选择与控制等几方面,优化设计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有助于提升路面施工质量,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发挥积极影响,本文重点就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设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和从事本行业的同仁们进行交流和学习。
关键词:高性能机制砂;公路施工;水泥混凝土;高速公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公路工程不断增多,我国在道路建设中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
在公路施工中,运用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施工工艺,将会有效改善公路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对公路工程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实践经验,通过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路面施工,优化设计出合理施工工艺,为提升公路路面质量提供有效的施工工艺。
1试验材料的选用1.1水泥选用及其性能试验采用由甘肃某水泥厂生产的地维P.052.5R水泥;机制砂取细度模数为3.v2,粒径,0~4.75mm,石粉含量3.5%;河砂细度模数为2.7,属Ⅱ区中砂,空隙率37.7%;碎石为II类碎石,压碎值11.2%,含泥量0.6%,针片量6.2%;石粉矿物成分为CaC03,45μm以下颗粒量50%以上,作为机制砂混凝土的填充材料。
矿粉表观密度2500kg/m3,硅灰表观密度2150kg/m3;为配置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外加剂选择FDN-SPR萘系缓凝高效减水剂。
1.2试验方法试验配合比试配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测试方法,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评价工作由清华大学院研制的L形流动仪来完成。
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测试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执行。
2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1配合比计算参照Mehta和Aitcin法,结合清华大学矿渣硅灰高强混凝土配置方法,通过更改和修改部分假设参数来实现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
机制砂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2.武汉晴川学院湖北武汉 430020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天然砂资源的日益减少,为满足建筑用砂的需求,使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配制混凝土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因此对机制砂混凝土进行研究和应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机制砂是一种制作较简单、原材料获得较便捷的合成品,应用机制砂能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并降低建筑成本。
本文首先分析机制砂性能特点,其次探讨机制砂混凝土设计原则,最后就机制砂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未来应对机制砂的母岩岩性、生产工艺、形貌特征等影响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因素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加强机制砂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能研究,进一步探讨机制砂在再生混凝土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引言高性能混凝土为提升抗压强度,制备过程中需降低水灰比,提升物料密度,而其管道黏着力随材料粘稠度增加呈指数级增长。
在高层建筑超过200m的泵送高度施工环境下,高强度混凝土由于泵送距离长、压力损失大等因素,易出现管道堵塞和工作性衰减等问题,严重阻碍混凝土浇筑施工。
利用混凝土优化配比技术,开发适合于超高泵送施工环境的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可有效解决泵送过程中的堵管道问题,减少泵送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提升泵送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高层建筑施工能耗与成本。
1机制砂性能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母岩岩性,运用在机制砂中的母岩材质,直接决定机制砂的母岩岩性,当前母岩材质可以分为硅质和钙质两种类型。
其中石灰石以及大理岩属于钙质类型,并且石灰石的热稳定性最高,而砂岩的热稳定性较差。
通过对不同材质的机制砂进行分析发现,石灰岩机制砂在混凝土运用中,有较好的和易性以及强度,因此石灰岩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更强。
第二,颗粒形貌特点,颗粒形貌主要指的是机制砂的颗粒形状以及表面粗糙程度等,由于生产技术等各项因素的影响,机制砂的颗粒形状种类较多,并且表面凹凸不平较为明显。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作者:杜淼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4年第05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天然砂资源的逐渐减少、质量的日益下降,难以满足当前建筑对砂的需求,土木工程建设中逐渐加大了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利用。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因其良好的耐久性能、力学性能等在当今大桥建设及高速公路工程中被广泛利用。
本文主要针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中出现的级配不良,并结合贵州某高速公路工程,通过分析在不同配合比下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耐久、力学等性能,来阐述其在高速公路工程上的应用。
关键词: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用近年来,我国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建筑施工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大,然而由于建筑资源的分布不均且在短期内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天然砂资源出现供应不足甚至枯竭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工程中开始利用机制砂代替天然砂。
由于我国在机制砂的科研上没有完善的研究体系,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对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仅仅局限于力学性能方面,对于其耐久性能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贵州地区地市较为险峻、陡峭,省内大部分地区以峡谷、河流为主,大跨度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因其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以及技术经济性满足了省内道路交通运输问题。
1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1.1 工程概况贵州省思南至剑河路段是贵州省纵贯铜仁、黔东南自治州的南北向交通要塞,它是贵州东部地区南下珠三角、北上重庆的重要经济要道。
本次高速公路项目工程连接了贵州省四个县(思南、镇远、石阡、剑河),对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线路总长160.455千米,在思南西、双塘、石阡、镇远西、报金等11处设置互通立交,互通连线总长14.748千米,其路基宽22米且设计速度为80km/h,采用公路I级,双向四车道建设标准。
1.2 配合比设计1.2.1 水胶比的选择根据应用于桥梁的C5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粗骨料种类以及水泥的强度,通过相关强度公式计算将思南高速公路桥梁的C50混凝土水胶比定为0.35。
粉煤灰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贵州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廖建(中铁二局思剑高速公路项目部)【摘要】本文通过试验分析的机制砂的基本材性,采用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念,研究了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
通过分析粉煤灰、石粉含量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工作性和力学性能上的影响,确定粉煤灰的最佳掺量和石粉含量的范围;通过在贵州思剑高速公路的应用,结果表明机制砂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在贵州高速公路建设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石粉高速公路应用1 引言我国关于机制砂的应用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贵州高速公路在我国最先研究机制砂混凝土,1978年颁布实施《山砂混凝土技术规定》,并于1995年修订后成为贵州省地方标准《山砂混凝土技术规程》(DBJ22-016-95)。
随着高速公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发展,混凝土对施工性能和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耐久性越来越重视,已有的机制砂发展与应用水平已慢慢跟不上混凝土高性能化的进程,因此贵州在2010年又修订了《山砂混凝土技术规程》(DBJ52-016-2010)。
现贵州高速公路所生产的机制砂缺乏稳定性,未经处理的机制砂大部份石粉含量在10-15%左右,用水洗法除去石粉后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污染环境,且经水洗法后的机制年砂部份0.15mm、0.3mm乃至0.6mm的颗粒也被带出,严重破坏了机制砂原有的颗粒级配,导致配制的混凝土粘聚性较差,难以满足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
本文结合思剑高速二标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实际施工情况,研究了粉煤灰在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掺量,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砂率、细度模数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与耐久性的影响,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贵州高速公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试验原材料2.1 水泥。
遵义江葛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主要物理性能指标见表1表1 水泥主要性能凝结时间(min) 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比表面积(m2/Kg)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145 终凝2643d23.528d49.73d4.828d8.9345 26.52.2 粉煤灰。
高速公路C50T梁混凝土中机制砂的应用技术摘要:在水电等大型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机制砂代替河砂应用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已经开始被普及,文中从某高速公路C50 T形梁出发,通过机制砂来代替天然河砂,以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与性能测试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机制砂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各项指标造成的影响,进而制定了C50机制砂混凝土T形梁的设计原则,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混凝土;公路工程;机制砂;T形梁;耐久性1试验用配合比1.1混凝土原材料1.1.1水泥。
这里选取的是海螺P∙II52.5水泥,其主要物理性能指标体现:表观密度3.08g/cm3,比表面积345m2/kg,标准稠度27.2%,初凝时间130分钟,终凝时间216分钟,安定性符合标准,抗折强度3d6.1MPa,28d 8.3MPa,抗压强度3d 32.7MPa,28d 57.6MPa。
1.1.2粗骨料。
粗骨料选取的是5毫米到20毫米之间的不间断级配石灰岩碎石。
密度试验得出的结果:表观密度2.576g/cm3,表干密度2.544g/cm3,毛体积密度2.525g/cm3,堆积密度1.45g/cm3,振实密度1.68g/cm3,堆积空隙率43.6%,表观相对密度2.581g/cm3,表干相对密度2.549g/cm3,毛体积相对密度2.529g/cm3,吸水率1.08%[1]。
1.1.3细骨料。
机制砂属于石灰岩机制砂,细度模数3.10,石粉含量5.3%,表观密度2.690g/cm3;河砂细度模数2.78,表观密度2.650g/cm3,空隙率41.6%。
含泥量0.5%。
1.1.4石粉。
石粉的比表面积为350m2/kg,需要用水的比例为105%,视密度为2.727g/cm3。
1.1.5外加剂。
减水剂选用的由厦门海博尔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BE-801D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固定含量是24.39%,减水率为27%,含气量为4.8%[2]。
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T形梁混凝土的主要配制材料是P∙II52.5水泥,未掺入其它矿物掺合料。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刘义峰;李俊杰
【期刊名称】《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年(卷),期】2013(011)006
【摘要】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应用中出现的级配不良,结合重庆沿江高速工程实际,通过分析不同配合比下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提出改善措施.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较大,粉煤灰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机制砂级配不良时,抗压强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掺配河砂调整级配.提出机制砂质量不稳定等是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推广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的建议.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刘义峰;李俊杰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40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528
【相关文献】
1.贵州地区高速公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研究 [J], 王国青;任毅
2.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思剑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J], 王贵明
3.高速公路工程中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J], 陈建荣
4.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J], 孙长德
5.山区人工挖孔桩机制砂C3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J], 项海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