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质量控制
- 格式:pdf
- 大小:219.12 KB
- 文档页数:5
1原材料(1)水泥。
试验采用P-O42.5水泥,其28d抗压强度为54.9MPao(2)矿粉。
试验采用S95级高炉矿渣粉,其28d活性指数100%。
(3)粗骨料。
试验采用5~20mm连续粒级碎石,压碎指标为6.6%,含泥量为0.3%o(4)外加剂。
试验采用JF1-2聚痰酸高性能减水剂,其减水率为27%o(5)硅灰。
试验采用SF93硅灰,其SiO2含量为94.76%o(6)细骨料。
试验采用高品质机制砂、低品质机制砂和河砂,细骨料基本指标见表Io表1细骨料基本指标22.2混凝土配合比本次试验设计为C80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依据JGJ/T281-2012《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规范。
本次设土胶凝材料中硅酸盐水泥用量,故采用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的P-O42.5水泥,且合理控制水泥用量,设定水胶比为0.18、0.21两种配合比进行比较,实现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及经济性的综合优化。
鉴于不同细骨料性能的区别及砂率变化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本次配合比设计对砂率也进行了变化调整,以便研究其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的影响。
C80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见表2o表2C80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kg∕m32.3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试验依据表2中的配合比进行试验,对其新拌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见表3o表3C80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通过上述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各项试验结果可看出,相同配合比条件下,试配编号SP-I天然砂和SP-3高品质机制砂工作性能均良好,SP-5低品质机制砂出机坍落度及Ih经时损失稍差,其他各项工作性能良好。
试配编号SP-2天然砂和SP-4高品质机制砂工作性能均良好,SP-6低品质机制砂出机坍落度、Ih经时损失稍差,倒筒时间超过20s不同水胶比各项试验结果相近,由此可看出细骨o料品质对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影响较大。
根据当前京津冀地材的情况,改善低品质机制砂混凝土更符合生产使用需要、更具有经济性。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好嘞,咱们今天聊聊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你听说过机制砂吗?就是那种经过加工的砂子,跟自然界的那种相比,质量更均匀,粒径分布也好,真是个好东西。
为了建造坚固的房子,咱们得好好设计这个配合比,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呢。
搞清楚什么是配合比。
简单来说,就是水泥、砂、石子和水的比例。
就像做饭一样,少了盐,菜就没味道;少了水泥,混凝土就不结实。
你想啊,假如你加了太多的水,混凝土就像泡水的豆腐,轻轻一碰就碎。
再加上,水泥的种类也多得很,普通的、快干的、抗冻的,各种各样,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咱们先得确定好水泥的种类。
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个不错的选择,强度高,适应性广,像个万能的调味品。
不过,咱们还得看当地的环境,比如说湿度、温度,这些都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可别小看这些细节,搞不好就得重头来过。
接下来是机制砂。
这个砂子可不是随便买的,得挑选细腻的,粒径在0.5到5毫米之间的,太大了可不行,混凝土的致密性会下降。
还记得小时候玩沙子吗?细腻的沙子更容易捏成形,混凝土也是这个道理,粒子间的粘结更牢固。
再说说石子。
这里头的学问也不少,石子的强度、形状、粒径都得考虑。
一般情况下,20毫米的石子是最常用的,强度够,价格也亲民。
要是你手头有一些碎石,也可以用,只要能通过筛分,就没问题。
要是石子和砂子比例不合适,混凝土的强度就可能大打折扣,真是得不偿失。
水也是个重要的角色,太多了就稀,太少了又干,这个量得拿捏得当。
一般来说,水与水泥的比例在0.4到0.6之间,水越多,强度越低,抗渗性也下降。
可不能一味追求强度,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怎么知道这些比例呢?这就得靠实验了,拿出一小撮砂、石子和水,先混合,试试强度如何。
一般的做法是,做几个不同配比的样品,然后进行抗压试验。
结果一出来,啥叫“功夫下在平时”就明白了。
前期的努力可不能白费,最终才能得出最优的配合比。
搅拌也是个技术活儿。
不同材料的搅拌顺序、时间,都得严格控制。
高强机制砂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之我见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混凝土的使用量和需求量都在不断的提升,用砂量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导致了天然砂价格不断提高的现象。
因此,对于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才能有效的促进其使用效率的提升。
本文就主要针对机制砂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其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强机制砂泵送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当前,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项目的非常复杂,同时对于混凝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从而促进了砂石用量的增加,因此,经过多年的天然砂开采活动使得天然砂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自然条件有限的地区如贵州地区,天然砂资源严重匮乏,如果继续使用天然砂则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
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对人工砂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然后将其作为天然砂的替代品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因此必须要对机制砂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高强机制砂泵送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
一、机制砂的基本特征由于岩石类型不同以及受到破碎机械运行的影响,在机制砂的运行制作过程中,其物理特性也会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如配级、粒形、石粉含量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般机制砂混凝土不好泵送,经常容易出现堵管、爆管等现象,而导致现场施工中断,影响混凝土连续施工及质量。
由于是通过机械设备制成,所以机制砂的颗粒通常都具有棱角,而且会存在着较多的针片状颗粒,机制砂的表面较为粗糙,为了保证其适应性,所以与碎石或者其他热学性能一致的岩母进行混合,能够体现出更好的施工效果。
机制砂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机制砂配级不足的问题,在机制砂中所含有的不同比例的石粉对于混凝土的性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C30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分析摘要:C30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必须要按照最优的配合比进行配置,为了得到最优的配合比,各个材料的用量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减水剂用量、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和机制砂砂率的作用,发现减水剂有一定的饱和点,水泥有利于提高抗压强度,粉煤灰有利于降低塌落度,砂率在44%的时候,抗压强度最高。
关键词:C30;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前言:机制砂混凝土在很多工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使用时要注意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只有严格控制各个原材料的用量,才能使机制砂混凝土具有最好的性能。
1原材料和试验结果1.1原材料(1)水泥材料:C30机制砂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材料使用的是常规的42.5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的物理性能如下:标准稠度用水量为0.285,初凝和终凝的时间分别是160min和215min,水泥的比表面积是326kg·m-2,3天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是5.1MPa和30.2MPa,28天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是8.7MPa和48.7MPa。
(2)粉煤灰材料:粉煤灰的等级为Ⅱ级,粉煤灰的细度为29.9%,烧失量和为0.6,f-CaO为0.2,碱含量为2.1。
需水量比分别是5.1%和104%,其中的SO3(3)减水剂材料:选用了聚羧酸减水剂,该材料的密度是1.05g/cm3,材料的固含量为20%,机制砂细度是2.9。
(4)粗骨料:选用了三种粒径,第一种粗骨料的粒径范围在5~10mm之间,第二种粗骨料的粒径范围在10~16mm之间,第三种粗骨料的粒径范围在16~25mm之间。
对标准曲线和机制砂颗粒级配曲线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材料中粗颗粒比细颗粒的含量多,粗颗粒的范围在1.18~2.36mm之间,细颗粒的粒径范围在0.15~0.3mm之间。
1.2原配合比和试验结果(1)原C30混凝土配合比数值如下:水泥用量298kg·m-3,粉煤灰用量74kg·m-3,机制砂用量841kg·m-3,水用量160kg·m-3,减水剂用量 3.72kg·m-3,第一种粗骨料用量103kg·m-3,第二种粗骨料用量514kg·m-3,第三种粗骨料用量410kg·m-3,在试验时主要对塌落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能进行了检测。
机制砂混凝土配制与施工质量控制机制砂混凝土(Machine-made Sand Concrete,简称MSC)是一种使用机制砂作为粗细骨料的混凝土,机制砂是通过机械破碎石料得到的,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工程质量。
1.配制质量控制:(1)骨料选用:机制砂作为骨料,应选择物理性能稳定、化学稳定的高质量机制砂,避免含有过多的粉末和杂质。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骨料配合比设计,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2)水灰比控制: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含量的比值。
合理控制水灰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确定合理的水灰比范围,并严格控制水的用量和水泥的用量,确保水灰比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3)掺合料选用:根据需要,可适量添加掺合料,如矿粉、粉煤灰等。
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
掺合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并进行合理的掺合料用量控制。
(4)外加剂控制:根据需要,可适量添加外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等。
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
外加剂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且需进行合理的外加剂用量控制。
2.施工质量控制:(1)拌合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拌合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在拌合过程中,应确保骨料、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按照配合比进行加入,并进行充分的拌合。
控制拌合时间和拌合搅拌均匀度,避免混凝土中出现大块骨料集聚或水泥凝聚现象。
(2)浇筑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避免浇筑过程中产生分层和孔洞现象。
在浇筑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浇筑方法和工具,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分层浇筑和充实浇筑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3)养护质量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是保持混凝土正常水化反应和养护期内强度发展的关键。
表1砂子的物理化学性能项目机制砂河砂表观密度(Kg/m 3)26502620堆积密度(Kg/m 3)15201540含泥量(%)-0.6泥块含量(%)-0.2氯离子含量(%)-0.002有机物含量是否合格合格合格石粉含量(%)7-MB 值(g/Kg)0.5-压碎值指标(%) 5.8-细度模数2.8-机制砂混凝土在地铁工程中应用的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杨春常1杨梦然2陈嘉悦1(1广州地铁物资有限公司;2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对机制砂在广州市地铁工程中应用的相关技术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针对地铁工程中不同工程部位进行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对其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以及抗渗等级均满足设计要求,而且混凝土中氯含量及碱含量均满足规范的限值要求,机制砂混凝土可以替代河砂混凝土用于地铁工程中。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抗压强度;抗渗1前言受天然砂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环保禁采限采的影响,广东省河砂开采量逐年下降,2018年度广东省指定河砂开采量仅为393.3万立方米,供应量严重不足[1]。
天然河砂资源呈不断下降趋势,导致砂的零售价不断攀升,经常出现一砂难求的局面,寻找新的替代材料迫在眉睫。
机制砂又称人工砂,是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或工业废渣颗粒[2]。
机制砂的提出和生产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时间,目前的制砂技术日趋成熟,所生产的机制砂级配完整,粒形稳定,含粉量可控,质量稳定,是天然砂较好的替代材料[3-6]。
机制砂砂源广泛,多种石料、建筑垃圾以及不少尾矿均可利用机制砂设备制成人工砂石,这样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推进机制砂的生产和应用,为解决砂石资源供应的问题,广州市也鼓励市地铁集团、市建筑集团、市交投集团、市铁投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与广州周边地市加强地区间合作,建立建设用碎石和机制砂保供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安邵项目部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C50砼配合比设计书1 、设计原则①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②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工作性;③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④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
2、设计依据①《二连浩特—广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安化(梅城)至邵阳高速公路项目土建路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②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③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④《贵州省高速公路机制砂高强混凝土技术规程》DBJ 52-55-20083、设计要求3.1查阅设计资料,统计施工所用的砼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艺方面的要求:设计强度等级C50,根据混凝土结构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40~160mm。
3.2选择适合设计要求的原材料,经过试验,获得原材料的试验指标:①水泥—采用湖南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硅酸盐52.5水泥②粗集料—采用白莲江采石场生产的5-10mm、10-20mm碎石进行掺配,掺配比例为35%:65%,考虑结构尺寸等最大粒径为20mm。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1 -安邵项目部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③细集料—采用白莲江采石场生产的机制砂④外加剂—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PCA(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外委检测报告编号JCGB20100613),检测结果如下:⑤水—水质分析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外委检测报告编号JCGB20100614。
4、配合比设计4.1砼配合比设计的步骤: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2 -安邵项目部试验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计算初步配合比→试配→调整→提出理论配合比4.2砼初步配合比的计算步骤:计算配制强度fcu.o→求出相应的水灰比c→查表选取每立方米砼的用水量mw→计算出每立方米砼水泥的用量mc→查表选取砂率和细集料的用量mgβp→计算粗集料、ms→提出供试配用的基准配合比→根据试拌,调整配合比→最后确定出理论配合比。
机制砂在混凝土配制和施工中的注意要点摘要:在混凝土中加入机制砂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耐久性、柔韧度与抗压能力。
但是,在混凝土工程的应用中,我国的机制砂还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机制砂的配制与施工中必须控制好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提高加工技术,确保机制砂的生产质量,做好混凝土的质检工作,以维护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
本文从机制砂的特点入手,对机制砂在混凝土配制和施工中的注意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配制;施工1、引言机制砂的品质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及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但不同品质的机制砂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影响不同。
细度模数小、含粉量高、亚甲蓝值高的机制砂适宜配制中低强度的混凝土,而细度模数大、含粉量低、亚甲蓝值低的机制砂适宜配制中高强度的混凝土。
使用优质的机制砂配制混凝土不仅能减少外加剂的使用量,同时能降低坍落度的损失。
2、机制砂的特点机制砂俗称人工砂,是指:清土处理后,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
与天然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机制砂的生产具有固定的生产工艺,质量有保障,岩性统一;天然砂则是不同岩性的砾粒混杂在一起,其岩性较为复杂。
(2)就外观特性而言,机制砂表面较为粗糙,且颗粒尖锐有棱角;天然砂受长期冲刷或风化作用使得其颗粒粒形单一圆润。
这使得机制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力学性能。
(3)与日益稀缺的天然砂相比,机制砂的取材较为广泛,矿山尾矿、工业废渣、废弃混凝土等都是加工原材料。
合理的使用机制砂不仅可以解决天然砂石的供应不足问题,而且提高了对固体废弃资源的利用,环保节源。
(4)机制砂的颗粒表面会覆盖大量的石粉,这是机制砂较天然砂最为明显的区别。
(5)由于生产制作工艺和设备的约束,机制砂一般为中粗砂;天然砂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则较为均匀,一般都是连续级配。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与质量控制措施探讨陈祖华修改意见:这篇看了下,也不是很好。
绿色底的字是我修改了下,黄色底加红,色字的可能要修改,如:编号水胶比C60粉煤灰掺量(%)混凝土强度抗冻性(7天)(28天)1 0.33 22 50 74 >3702 0.34 22 47 70 >2803 0.35 22 44 69 >2804 0.33 32 40 68 >4205 0.34 28 38 67 >3706 0.35 28 35 66 >370你后面说要双掺,这边数据又只有单掺,前后不一致。
摘要:基于水泥混凝土适用性和抗压性强等特点,在各类工程施工中被广泛运用,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比例配合不合理,就会影响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
本文主要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措施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控制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工程建筑的兴起,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高性能混凝土使用范围非常广,抗压性强,在工程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裂缝问题。
因此,积极研究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非常重要。
1 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意义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能够降低能耗、降低污染、保护环境,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另外,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2 实现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前提高性能混凝土应该以耐久性能为前提,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力学性能,它有比普通混凝土更为卓越的性能和结构。
混凝土拌合管理模式应该为工序管理以及劳务清包;混凝土拌合站机组要求,需要选用双机大型拌合站,需要具有电子化标准测量、自动存储以及锁定功能,保证计量的精确度;同时混凝土拌合站生产场地需要具有存储混凝土原材料的空间,便于各类原材料的存放。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的质量比,是砂浆中控制水分含量的关键因素,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水灰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收缩和裂缝的发生。
水灰比的选择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水泥的品种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工作性能也会相应降低,对施工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权衡强度要求和施工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二、砂石比例优化设计砂石比例是指砂、石两者的比例关系,对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有很大影响。
适当增加砂的比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流动性,适当增加石的比例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在设计时,应根据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材料的性能特点,确定合理的砂石比例。
同时,还需要考虑砂和石的颗粒分布曲线和石的用量,以使得砂浆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
三、掺加外加剂优化设计外加剂是指在砂浆中适量添加的助剂,可以改变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其种类有增塑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等。
在设计时,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并确定合理的掺量。
增塑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水剂,减少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缓凝剂可以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施工的便利性。
早强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四、其他因素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外,混凝土的配比还应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例如,选择合适的细集料、粗集料和胶凝材料,以及加工方式、施工工艺等。
这些因素也会对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求达到最佳的配比方案。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总之,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是一个复杂且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从而确定合理的配比方案。
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具有较好性能和施工性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中使⽤机制砂的配合⽐设计⽅法2019-04-14【摘要】机制砂在混凝⼟实际⽣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采⽤普通混凝⼟配合⽐“全计算法”设计理念,通过调整混凝⼟中的浆⾻⽐,并通过试验确定了混凝⼟中使⽤机制砂的最佳配合⽐,进⼀步解决机制砂在混凝⼟应⽤过程中流动性差、砂率较⾼等问题。
【关键词】机制砂;全计算法;浆⾻⽐;配合⽐Abstract:machine-made sand in the concret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actual production process, the common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overall calculation method" design concept, by adjusting paste-aggregate ratio in concrete, and through the test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mixing proportion of concrete used in the machine-made sand, further settlement mechanism sand in concrete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oor liquidity, the problem of high sand ratio.Key words:machine-made sand; overall calculation method; paste-aggregate ratio; mix proportion.引⾔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发展,预拌商品混凝⼟的使⽤量逐年增加,在这种现状下,对商品混凝⼟原材料,尤其是⾻料,现在资源越来越枯竭,河砂储存量越来越少,致使商品混凝⼟越来越多的使⽤机制砂来代替天然河砂。
1.2 试验方法根据GB/T50080 - 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方法标准》以及GB/T50081 -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 验方法标准》进行#2试验结果与讨论2.1 外加剂摻量影响初步设计C80混凝土容重2 510 kg/m3,胶凝材料用量 550〜600 kg/m3,水胶比0. 25〜0. 30,工作性要求坍落度大 于180 m m且粘性较低,和易性良好,本实验采用I I型机制 砂。
外加剂掺量分为〇.7%、0. 8%、0. 9%、1. 0%,分别测试 初始和1h扩展度,结果如图1所示。
外加剂掺量对混凝土 的初始工作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但在1h经时损失上有较大收稿日期=2017 -04 -08作者简介:刘兴平(1976 -),男,四川安岳人,本科,工程师,副总工程 师,主要从事预拌混凝土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外加剂掺量/%图1外加剂掺量对扩展度影响2.2 水胶比及胶凝材料试验设计三种水胶比,如表2所示s新拌混凝土工作性 能见图2,强度见图3。
;表2 水胶比及胶凝材料用量分组水胶比胶凝材料水粉煤灰/%娃灰/%矿粉/%砂率B10.2560015015102540 B20.2657715015102540 B30.2755615015102540圈2表明胶凝材料用量B1组工作性能最优,但三组水C80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刘兴平\ 丁华柱2,杨志伟3,陈源伟4,文庆军5(1.重庆市慧江混凝土有限公司重庆400063; 2.重庆朝国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1433: 3.重庆中砼混凝土有限公司,重庆401336; 4.重庆纬骏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1519;5.重庆市璧山区峰智混凝土有限公司,重庆402760)摘要:以C80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和工作性能、抗压强度 测试为基础,研究了外加剂掺量、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机 制砂种类以及机制砂砂率等因素对于C80机制砂混凝土工 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浅谈机制砂在预制梁混凝土中的应用摘要: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在桥梁上的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宜威高速公路建设情况,机制砂特性在机制砂混凝土性能中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因素,优选了施工配合比,结果表明,机制砂完全可以配制出高强度、工作性能满足预制梁要求的高强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一、工程概况四川省珙县地处川东南,当地无河砂,距离最近的采砂点云南水富180km,且运输条件较差。
如采用河砂生产混凝土,不仅成本大幅度提高,且较差的运输条件将严重影响供应力,造成工期压力。
经过多方面比选,最后决定采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
通过现场反复试验,掌握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及质量控制要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机制砂的基本技术指标机制砂的定义:按照GB/T14684—2020迚筑用砂,其机制砂的定义为: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 75 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三、本地机制砂的基本技术指标在进行配合比设计之前,对四川省珙县的主要砂源进行考察,并取样进行检测,其主要的技术指标如表1、表2。
表1 颗粒级配筛分试验表2 石粉含量、亚加蓝及压碎指标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地机制砂有以下的特点:机制砂基本为粗砂,颗粒级配呈两头大中间小分布,细度模数在3.0-3.5之间,砂的粒型多呈三角体或方矩体,表面粗糙,棱角尖锐,石粉含量在8%-15%之间,亚加蓝快速试验不合格,压碎指标较好,所以根据以上特点本地区的机制砂不符合国标中对机制砂的全部技术指标要求。
因此我们要对机制砂进行改良来应用到桥梁混凝土中。
四、自产机制砂的技术指标目前我项目所在标段挖方弃方较多,且多为岩石路基,通过对岩石的取样检测满足预制梁用母岩标准。
岩石强度在120MPa,岩石为石灰岩。
通过对其水洗取样进行检测,其主要结果如表3、表4表4 石粉含量、亚加蓝及压碎指标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标段自产机制砂有以下的特点:机制砂基本为中砂,颗粒级配呈均匀分布,细度模数在 2.6-3.0之间,砂的粒型多呈三角体或方矩体,表面粗糙,棱角尖锐,石粉含量在5%-10%之间,亚加蓝快速试验合格,压碎指标较好,所以根据以上特点本标段自产机制砂符合国标中对机制砂的全部技术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