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法
- 格式:doc
- 大小:313.50 KB
- 文档页数:19
传统按摩手法教程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并促进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传统按摩手法,帮助您了解并研究如何进行按摩。
1. 穴位按摩穴位按摩是通过按压身体特定穴位,来刺激身体的自愈能力和能量流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按摩技巧:- 太阳穴按摩:用指腹轻轻按压太阳穴,以缓解头痛和眼睛疲劳。
- 足三里按摩:用拇指按压足三里穴位,有助于缓解腹部不适和促进消化。
- 风池按摩:用指腹在颈部风池穴位上揉动,可以缓解颈肩酸痛和放松肌肉。
2. 推拿按摩推拿是一种采用手法推压、拍打、揉捏等按摩技巧的疗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 推拿颈椎按摩:用手掌沿着颈椎轻轻推压,可缓解颈椎病和头晕眼花。
- 推拿腰椎按摩:用手指揉捏腰椎周围的肌肉,有助于舒缓腰酸背痛。
- 推拿腿部按摩:用掌心和指腹推按腿部肌肉,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疲劳肌肉。
3. 热敷按摩热敷按摩是通过将热物体或热敷物应用于身体部位,以帮助舒缓肌肉和促进血液循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热敷按摩方法:- 热毛巾敷肩:用热毛巾敷在肩部,可缓解肩颈酸痛和增加肌肉弹性。
- 热水泡脚按摩:用热水泡脚,然后用手按摩脚底和脚趾,可以放松身心和改善睡眠。
- 热敷腰部:用热水袋或热敷贴敷在腰部,有助于缓解腰酸背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4. 滚轮按摩滚轮按摩是利用滚轮按摩器或按摩球来按摩身体部位,以放松肌肉和促进血液循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滚轮按摩手法:- 足底滚轮按摩:用滚轮按摩器在足底滚动,可缓解疲劳、舒缓脚部肌肉。
- 腿部滚轮按摩:用按摩球在腿部滚动,可以减轻腿部肌肉紧张和促进血液循环。
- 背部滚轮按摩:用滚轮按摩器在背部滚动,有助于放松背部肌肉和缓解背痛。
以上是一些传统按摩手法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学习按摩有所帮助。
在进行按摩时,请注意适度和正确的手法,以保证安全和效果。
按摩手法大致分为7类:1.摆动类手法:一指禅推法、各种振法、各种揉法、各种抖动法等。
2.摩擦类手法:推法、运法、擦法、刮法、搓法、摸法、梳法等。
3.挤压类手法:按、点、压、掐、捏、抓、弹法等。
踩背4、叩击类手法:各种拍法、击法、点穴法等。
5.运动关节类手法;各种摇法、板法、伸屈法、端法、顶法等。
6.复合类手法:推摩法、按揉法、振颤法、点按法、牵抖法、旋转法、摇按法等。
7.特定手法:胸外心脏按压法、背法、踩跻法等。
按摩的常用十七种手法:1.推法2、擦法3、揉法4、揉捏法5、搓法6、按法7、摩法8、拍击法9、抖法10、运拉法11、拿法12、滚法13、刮法14、掐法15、弹筋法(提弹法)16、拔法(分筋法)17、理筋法(顺筋法)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
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等作用,用于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以及插用其他手法之间。
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活血散瘀,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于按摩的不同阶段。
(一)方法与步骤1.用指或掌等部位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按摩穴位2.根据推法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
选定力度后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一般推3~5次。
(二)动作要领1.轻推法时用的压力较轻;重推法时用的压力较重。
作全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拇指分开,要求掌根着力,虎口稍抬起,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重叠按压于手背上,双手同时向下加压,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向前推动。
2.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推进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
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
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能提高皮肤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作用。
轻擦法多用于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
重擦法多插用于其他手法之间。
(一)方法与步骤1.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部位着力于皮肤上。
中式按摩手法目录
一、技师上钟,进入指定房间二、按摩开始
1、头部、面部
(1)印堂穴(2)分推神庭穴(3)分推前额(4)按太阳穴(5)按迎香穴(6)按下关穴(7)按揉颊车穴(8)指擦侧头(9)头部梳理(10)按百会穴(11)揉捏耳廓(12)扣击头部(13)点安眠穴
2、手部按摩
(1)放松手部(2)揉捏手部(3)按肩髃穴(4)按曲池穴(5)按内、外关穴(6)推抹手背(7)按合谷穴(8)捻手指(7)拔伸手指(8)反向压指(9)摇腕关节(10)抖手臂(11)敲打手臂
3、按摩胸腹部
(1)推擦胸腹(2)分推胸腹(3)揉摩胸腹(4)揉按檀中穴(5)揉按中脘穴(6)按天枢穴(7)按气海穴(8)按关元穴(9)放松腹部
4、腿部按摩
(1)揉拿腿部(2)掌压腿部(3)按阳陵泉(4)按足三里(5)揉捏足掌(6)揉捏脚趾、屈脚趾、拔伸脚趾(7)敲打放松腿部
5、颈肩部按摩
(1)揉按颈项背(2)揉捏颈部肌肉(3)按风池穴(4)揉按大椎(5)分推肩臂(6)揉拿肩井穴
6、腰背部按摩
(1)掌压腰背(2)掌揉腰背(3)掌推腰背(4)指压腰背(5)揉按天中穴(6)揉按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7)揉按命门穴(8)按八髎(9)双掌叠压脊柱(10)抓拿腰背肌(11)拿捏脊柱(12)放松背部
7、臀部及腿部的按摩
(1)掌揉臀肌(2)肘按环跳(3)掌揉腿部(4)掌推腿部(5)按承扶穴(6)按殷门穴(7)按委中穴(8)按程三穴(9)按三阴交穴(10)揉捏小腿(11)按涌泉穴(12)敲打腿部
8、坐位放松,揉拿肩部9、服务结束,退出房间
本资料未经本公司允许不得复印外传,一经查实将按泄露商业机密罪进行控告。
按摩手法归类按摩的六类手法:摩擦类、挤压类、摆动类、振动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保健按摩手法的要求:柔和、均匀、持久、有力,从而达到深透的目的;一摩擦类手法主要包括5种:推法、抹法、摩法、擦法、搓法;推法:用指、掌或肘着力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称为推法;要领:着力部位要紧贴于体表,推动时用力要平稳着实,速度宜缓慢,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分类:拇指推、多指推、掌推、肘推;抹法: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运动称为抹法;要领:用力均匀,连续不断,缓和、灵活,来回抹动的距离要长;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防止抹破皮肤;摩法:用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移动称为摩法;要领:肩、臂、腕放松,肘关节微屈,指掌自然伸直,作环形的抚摩动作;指摩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掌摩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分类:指摩法、掌摩法;擦法:用手掌紧贴体表,稍用力下压作直线往返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称为擦法;要领:直线往返,连续不断,压力均匀,摩擦时不使皮肤起皱褶为宜,距离宜长;分类: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侧擦法、掌擦法;搓法:用双手捧夹住肢体相对用力,做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为搓法;要领:用力对称,快搓慢移,灵活连贯,不宜用力过大;二挤压类手法包括7种:按、点、拨、捏、拿、捻和踩跷等手法;按法:用指、掌或肘深压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称为按法;要领:①垂直按压;②由轻到重,忌用暴力;③不宜突然放松,应慢慢减力;点法:用指端、肘尖或屈曲的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点压在一定部位称为点法;要领:同按法;由按法演化而来,着力点小,刺激强,操作省力,着力深透;拨法:用指端、掌根或肘尖做与肌纤维、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拨动称为拨法;要领:①适当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胀感时,作与肌纤维、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应带动肌腱、肌纤维一起滑动;②力量仍然是由轻到重,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捏法: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一定部位做对称性挤压称为捏法;要领:①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指面或拇指和其余四指夹住肌体或肌肤,做相对用力挤压,随即放松再用力挤压并循序移动;②用力均匀柔和,有节奏性,不可用指甲掐压皮肤;拿法: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一定部位称为拿法;要领:①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指面相对用力,捏住一定部位肌肤,逐渐用力内收,并将肌肤提起,作轻重交替而连续的提捏动作;②腕部放松,动作柔和、灵活,指面用力不能内抠,由轻到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捻法:用拇指、食指捏住一定部位做快速的搓揉称为捻法;属于重刺激要领:动作灵活连贯,用力柔和,不可呆滞,频率每分钟200次左右,紧捻慢移;踩跷:用单足或双足踩踏肢体的一定部位称为踩跷法;适用:腰背及下肢后侧;体弱者禁用;三摆动类手法包括3种:揉法、滚法和一指禅推法等;揉法:用指、掌和前臂吸定于一定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转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称为揉法;要领:操作时,沉肩、垂肘、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回旋运动,带动腕部做轻柔缓和的揉动;滚法:用小鱼际侧部或掌指关节部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通过腕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摆动、旋转运动,使滚动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操作部位上称为滚法;要领:①肩关节自然下垂,肩臂部不要过分紧张;上臂与胸壁的距离保持5—10cm左右,距离过近影响手法发挥,距离过远则易疲劳;②肘关节屈伸至120°~140°;角度过大不利于前臂的旋转摆动活动,角度过小则不利于腕关节的屈曲活动;③手腕要放松,腕关节屈曲幅度要大,使手背滚动幅度控制在120°左右,即当腕关节屈曲时向外滚约80°左右,腕关节伸展时向内滚动约40°左右;④滚动时,小鱼际及掌背小指侧着力点要吸附于操作部位上,不可跳动、顶压或使手背拖来拖去摩擦移动;并应避免手背撞击体表操作部位;⑤滚动时手背部接触范围为手背尺侧至中指;⑥操作时,指掌均应放松,手指任其自然,不要有意分开、并拢或伸直;否则,会影响手法的柔和性;⑦手法的压力要适量而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不可忽快忽慢或时轻时重;一指禅推法:用拇指着力于一定部位,运用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经络穴位上称为一指禅推法;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本法动作要领贯穿着一个“松”字;蓄力于掌,发力于指、着力于罗纹;刚柔相济才称得上一指禅功;四振动类手法包括2种:抖法、振法等;抖法:用双手握住肢体远端做上下连续抖动,使关节肌肉产生松动感称为抖法;要领:①被抖肢体要自然伸直,并应使肢体肌肉处于松弛状态;②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要快,且牵引力适宜,节律均匀振法:以指或掌着力于一定部位做强烈的振颤称为振法;要领:动作要连贯,频率要求达到每分钟300—400次;五扣击类手法包括4种:拍法、叩法、击发、啄法等;拍法: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曲,用手腕部屈伸带动虚掌着力于受按摩部位,平稳而有节奏地反复拍打的手法称为拍法;要领:腕关节放松,手法平稳,动作协调,均匀用力,手法灵活而有弹性;叩法:以空拳或指掌尺侧叩击按摩部位的方法称为叩法;主要用于女性要领:手腕灵活,动作轻快,富有弹性,均匀柔缓;击法: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桑枝棒击打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的手法称为击法;属重手法,主要用于男性要领:用力快速而短暂,刚中有柔,均匀而有节奏,不能有拖、抽动作;年老体弱及儿童禁用;精神病及心脏病、肺区、肾区慎用;腕关节挺住,不能屈伸,肘关节屈伸用力;啄法:手自然屈曲,以腕屈伸带动指端着力,垂直于被按摩部位,呈鸡啄米状的手法称为啄法;主要用于头部要领:保健按摩师五指微屈曲成爪状或聚拢呈梅花状,以指端着力,用腕部上下自然屈伸的摆动,带动指端啄击被按摩部位,形如鸡啄米状;双手交替进行啄击;。
按摩的8种手法
按摩的8种手法包括:
1. 掌揉法:以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用于腰背、腹部。
2. 鱼际揉法:以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用于面部。
3. 指推法:用指着力于施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用于肌腱部。
4. 拇指分推法:以两手拇指的桡侧置于前额,自前额正中线向两旁分推。
5. 推时手指在前,掌根在后。
速度均匀。
6. 擦法: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用于腰骶、四肢、肩部。
着力部位紧贴皮肤,压力适中。
动作要连续,速度均匀且快,往返距离尽量拉长。
7. 掌擦法: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用于腰骶、四肢、肩部。
8. 鱼际擦法:用大鱼际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用于上肢、颈肩部。
运动按摩的基本手法
1.推法:以指、掌部或者肘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者,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运动。
2.擦法:用指、掌贴附于一定的部位,做快速的往返直线运动,使其摩擦生热。
3.㨰法:以手背部位以及小指部位着力,通过前臂的旋转以及腕关节的屈伸运动,使得着力部位在一定的部位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
4.拿法:用拇指和其他手指相对的用力,提捏或者是揉捏肌肤。
5.摇法:让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
6.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或者掌根等部位着力,吸顶于体表部位,带动皮肤、皮下组织一起做轻柔和缓的环转动作。
推拿手法的分类推拿手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调理气血,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手法特点和应用范围,推拿手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按摩手法按摩手法是推拿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活络、肌肉等,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调节脏腑功能。
按摩手法可以分为揉捏、搓动、推拿等。
揉捏手法是用手指、手掌等按摩部位,以旋转、揉搓等方式进行,常用于肌肉酸痛、经络阻滞等症状的治疗。
搓动手法是用手掌、拇指等按摩部位,以往复、推拿等方式进行,常用于经络气血不畅、关节僵硬等症状的治疗。
二、拨罐手法拨罐手法是利用罐具在皮肤上产生负压,通过拨动或保持罐具的位置,刺激穴位和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拨罐手法可以分为干拨和刮拨两种。
干拨是将罐具直接贴在皮肤上,通过拨动罐具产生负压刺激,常用于风寒湿痹、气滞血瘀等症状的治疗。
刮拨是在皮肤上涂抹一定的中药膏药,然后用罐具刮拨,以促进药物吸收和疏通经络,常用于风湿痛、痛经等症状的治疗。
三、推拿手法推拿手法是用手指、掌心等部位对患者的穴位、经络、肌肉等进行推拿,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脏腑功能。
推拿手法可以分为按压、推拿、拿捏等。
按压手法是用手指、拇指等按压穴位或经络,以刺激穴位,常用于头痛、失眠等症状的治疗。
推拿手法是用手掌、掌根等对患者的经络、肌肉进行揉捏、推拿,以舒缓疲劳,常用于颈肩痛、腰腿痛等症状的治疗。
拿捏手法是用手指对患者的肌肉进行拿捏,以刺激肌肉,常用于肌肉劳损、筋骨疼痛等症状的治疗。
四、拔罐手法拔罐手法是利用罐具在皮肤上产生负压,然后将罐具拔起,以吸出体内的湿气、寒气等病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手法可以分为干拔和火罐两种。
干拔是将罐具直接贴在皮肤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拔起罐具,常用于风寒湿痹、寒湿痛等症状的治疗。
火罐是在罐具内点燃火苗,使罐具内的空气加热膨胀,产生负压,然后迅速贴在皮肤上,常用于风湿痛、肺病咳嗽等症状的治疗。
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按摩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人体的手法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舒缓压力等。
本文将介绍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按压、拍打和摇晃等。
一、揉捏揉捏是按摩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它通过双手的揉动和压力施加,使肌肉得到放松和活络。
揉捏可以适用于大部分身体部位,如背部、腿部和腰部等。
具体操作时,可以用双手握住被按摩部位的肌肉,然后以适度的力量和速度进行揉动,直至感觉肌肉放松为止。
二、推拿推拿是按摩中的一种推按手法,通过手的推动和施加不同的力度,来刺激经络和穴位,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推拿可以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脚底、头部和背部等。
具体操作时,可以用手掌或手指在被按摩部位上进行推动,以适度的力量和速度进行推按,直至感觉到有酸胀感或痛感。
三、按压按压是按摩中的一种重要手法,它通过对特定的穴位施加压力,刺激身体的神经和血液循环,起到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按压可以用于身体的各个穴位,如太阳穴、合谷穴和涌泉穴等。
具体操作时,可以用拇指或其他手指对穴位进行持续的按压,每个穴位按压约10秒钟,然后放松,重复数次。
四、拍打拍打是按摩中的一种刺激手法,通过对身体部位的拍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身体的活力和免疫力。
拍打可以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肩部、臀部和大腿等。
具体操作时,可以用手掌或拳头轻轻拍打被按摩部位,力度适中,频率均匀,不宜过重或过轻。
五、摇晃摇晃是按摩中的一种放松手法,通过对身体的轻轻晃动,可以舒缓肌肉和神经的紧张,促进身心的放松和休息。
摇晃可以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手臂、腿部和脖子等。
具体操作时,可以用双手轻轻抓住被按摩部位,然后进行轻微的晃动,力度适中,频率均匀,不宜过快或过慢。
按摩技术的基本手法是按摩师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技巧,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手法,可以达到促进健康、舒缓压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在进行按摩时,需要根据被按摩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避免过度刺激或不足刺激的情况发生。
基本按摩方法
按摩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按摩方法:
1. 按法:以掌根、拇根或肘尖着力于施术部位,垂直向下按压。
常与揉法配合,称“按揉”。
2. 揉法: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部位着力于皮肤上,根据力量大小选择轻重手法作来回直线的摩动。
全掌或掌根揉,多用于腰背部和肌肉肥厚部位。
拇指揉法多用于关节、肌腱部。
3. 擦法: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或用大鱼际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
着力部位紧贴皮肤,压力适中,动作要连续,速度均匀且快,往返距离尽量拉长。
4. 拿法:动作连贯,用力由轻到重。
例如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皮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以上就是按摩的基本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个人需求和舒适度。
如果需要专业按摩,建议寻求专业按摩师的建议和指导。
推拿的基本手法推拿是中医传统的一种非常古老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来调理人体经络,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推拿手法种类繁多,每一种手法都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推拿的基本手法。
1. 按摩手法按摩是推拿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通过用手指、掌心等部位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力量和摩擦刺激,以达到调理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按摩手法可以分为揉摩、推拿、捏捻等。
揉摩手法是用手指或掌心在穴位上来回揉动,以产生温热感;推拿手法是用手掌按压、推动穴位,使其产生舒适感;捏捻手法是用拇指和食指夹捏穴位,以产生刺激感。
按摩手法简单易学,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2. 推拿手法推拿是推拿中比较常用的手法,通过手掌的推动、拍打、抚摩等来刺激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推拿手法可以分为推、拍、抚、揉等。
推是用手掌平推,使皮肤有轻微的颤动感;拍是用手掌或拳头有力地拍打穴位,刺激穴位;抚是用手掌轻柔地抚摩穴位,产生舒适感;揉是用手指和手掌在穴位上揉动,产生温热感。
推拿手法灵活多样,适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和康复。
3. 指压手法指压是推拿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手法,通过用手指的力量施加在穴位上,以刺激穴位、调理经络。
指压手法可以分为按压、旋转、点按等。
按压是用手指在穴位上直接按压,以产生刺激感;旋转是用手指在穴位上做旋转运动,以产生按摩感;点按是用手指点压穴位,以产生刺激感。
指压手法需要掌握穴位的准确位置和力度的掌握,适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和调理。
4. 摩擦手法摩擦是推拿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手法,通过用手指、掌心等部位在穴位上来回摩擦,以产生热感和刺激感,达到调理经络的作用。
摩擦手法可以分为直接摩擦、间接摩擦等。
直接摩擦是用手指或掌心直接在穴位上摩擦,产生刺激感;间接摩擦是用手指和穴位之间的摩擦来刺激穴位,产生热感。
摩擦手法需要注意力度的掌握,适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和调理。
推拿手法是中医传统的重要治疗手段,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13种按摩手法
按摩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提高身体机能。
以下是常用的13种按摩手法:
1.推拿按摩:通过手掌和指尖的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
2.点按按摩:针对特定穴位进行按压,可以舒缓身体疼痛和疲劳。
3.拨罐按摩:通过对皮肤的吸真,促进经络气血的流动,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4.刮痧按摩:用类似勺子的工具在皮肤表面刮动,促进血液循环、淋巴回流,可以消除淤血和水肿。
5.足底按摩:在足底的特定穴位进行按压,可以调整体内的能量平衡,调理身体各部位。
6.全身推拿:涉及到全身的按压、摩擦、振动等手法,可舒缓身体僵硬和疲劳。
7.经络按摩:针对身体经脉进行按压和搓揉,可以调整和平衡身体气血,提高身体免疫力。
8.头部按摩:针对头部神经和肌肉进行按摩,可以改善头痛、失眠等问题。
9.颈部按摩:针对颈椎肌肉松弛和扭伤进行按摩,缓解颈椎酸痛问题。
10.背部按摩:涉及到背部肌肉群的按压和推拿,可以消除背部疼痛和肌肉僵硬。
11.手臂按摩:针对手臂肌肉进行按摩,可以缓解手部关节疼痛和手臂乏力问题。
12.腿部按摩:涉及到腿部肌肉群的按压和推拿,可以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13.腹部按摩:针对腹部肌肉和内脏进行按压和搓揉,可以促进消化和调整身体内脏机能。
按摩的基本手法按摩疗法,大致有如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一种保健方法。
另一种是被动按摩,是由医生掌握用于患者的医疗法,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按摩疗法。
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
应该知道,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配合进行的。
(1)按法: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
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
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2)摩法:摩,就是抚摩的意思。
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
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3)推法: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
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
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
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
我们看的姿式,是用拇指与食指夹持胳膊肌肉,正在用推法中的单手推摩法。
手指是否可用推摩呢?可以的。
不过手指面积太小,操作时,我们多用左手握住患者腕部,右手食拇二指住患者一个手指进行推摩,或者只用右手拇指在患者手指上推摩。
中医流传下来的推拿小儿方法,实际上就是用的推摩法。
推摩的手法是多样的。
把两手集中在一起,使拇指对拇指,食指对食指,两手集中一起往前推动,叫作双手集中推摩法,这种方法,是推摩法中最得手的一种手法了(4)拿法: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临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丰厚处的单手拿法(图7)。
如果患者因情绪紧张、恼怒,突然发生气闷,胸中堵塞,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可在锁骨上方肩背相连的地方,用单手拿法,把肌肉抓起来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钟拿两下的速度,连拿二十次,稍为休息,再连拿二十次,则胸中通畅,气息自渐调和了。
淋巴系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体内毒素在淋巴系统内被免疫细胞吞噬,分解,转化,转移到血液再到泌尿系统被排出体外。
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腋窝淋巴排毒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淋巴排毒的好处
淋巴排毒是目前最有效的排毒方法。
其实淋巴系统是人体内的清道夫,亦是收集人体各器官毒素的主要媒介。
在血液输送养份氧气过程中,还会收集毒素及代谢废物过滤净化,然后输送至肾脏,经腹股沟到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如果淋巴系统循环减慢,毒素便会积聚造成水肿及毒素积聚体内的情况出现。
要恢复淋巴正常速度运作,须透过高科技精密仪器,准确地加压全身淋巴结的位置,使由血管渗透出含大量毒素及废物的淋巴液,加快运行至每个淋巴结,从而加速排泄体内毒素,令身体机能及皮肤得到彻底洁净。
腋窝淋巴排毒方法
方法1、汤勺排毒:
汤勺的曲线和身体线条非常吻合,所以,当用汤勺刮淋巴集中的腋下时,就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把汤勺背伸进腋窝夹好,就像夹体温计一样,反复夹紧、松开10次,能促进血液循环并有助于废物的排除。
这个动作也可以在膝后做。
方法2、“8”字推滑:
双手从下往上打8字,在肩部交叉推滑至前臂,再从两侧收回轻揉颈部,放松肩胛骨,双手重叠从颈椎推滑至尾椎。
方法3、“S”形按压:
用拇指从颈椎开始,交替揉按走“S”形到尾椎后打圈按压;再从身体两侧轻拉回腋窝,大拇指交替沿肩胛骨下缘揉按推至腋下后,双手掌交替向上提拉数次;最后至腋窝并顺势推出。
方法4、精油排毒:
身体淋巴排毒前,一定要先将精油涂在整个背部,双手掌从肩部开始由上而下以打圈的方式推揉至腰部,再向两边滑至身体两侧,提起颈肩后沿手臂推出;接着双手掌并拢,从肩部向下推揉至尾椎,大拇指在尾椎进行重复揉按后从身体两侧轻拉回腋窝,顺势向外推出。
方法5、以刮为主:
以腋窝为出发点,放射状地向四周刮,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疲劳,消除浮肿。
方法6、双手推揉:
双手掌顺肋骨方向从脊椎开始向外侧推出,交替推赶至腰侧后,双手用虎口从腰侧同时向上推至腋窝,再从肩部推至手部排出,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
腋下淋巴排毒解析
肩颈部位——肩颈僵硬酸痛其实就是因为有乳酸的堆积,乳酸是毒素,按正常应该要通过腋下淋巴结排出去的,但是正因为腋下淋巴的功能不好,才会引起乳酸排不出去而堆积在这里,从而引起肩颈僵硬酸痛。
经常刮拭这里,加强淋巴排毒,您会感觉肩颈越来越轻松。
胸侧淋巴锁骨淋巴——这两个部位都属于胸腺淋巴。
一个乳腺癌患者做切除手术时,腋下淋巴结会和乳房一起切除,这正是因为有一些像网的淋巴管密集分布在胸部的上方和侧面,然后集中走向腋下淋巴结。
如果胸部某个部位一有问题,淋巴会马上感应到,然后马上产生病变。
反之,如果腋下淋巴结出现不正常,也会马上影响到乳腺的健康。
它们都是紧密相互依存的。
手臂淋巴——现在很多人因为肩颈问题牵扯到手臂容易发麻抽筋。
这是因为循环不畅引起废水废物的堆积,排毒不畅,所以加强淋巴排毒,加速循环。
同时,结合到套盒中的葡萄柚精油,能加速废水废物的代谢,使手臂上的拜拜肉不再烦扰我们,急速塑形手臂,夏天就不怕穿无袖衣。
腋下淋巴结——统管着人体的上半身,比如我们的面部肌肤问题、脑部问题、颈部问题、胸腺问题、呼吸系统的问题、肩颈问题都与腋下淋巴是否正常运作有至关重要的联系。
有的人吃夜宵,第二天就会发现耳后的淋巴肿大了;有的人切了“阳子”还长“阳子”;有的人腋下出汗就发臭,而且颜色深;有的人一按腋下淋巴结就很硬等等,这都是因为腋下淋巴结出现有病变的症状。
颈部淋巴——大脑与身体都是通过颈部联系的,所以如果颈部淋巴不畅通就会影响到身体营养物质和养分的往上输送,以及面部和头部废水废物的往下排出。
有很多人颈部僵硬结结多,结合到香薰精油的作用可以软化经络,经过多次治疗保养后这个部分会慢慢变软变灵活。
在我们的操作中,颈部淋巴分为耳后淋巴、耳前淋巴、颈后淋巴三线进行操作。
其中:①耳后淋巴:控制着我们面部肌肤的废水废物的排出以及营养物质的输送。
如果这条淋巴不好,面部细胞经过代谢后排出来的废水废物不能正常的往下排至腋下,从而导致有些人面部长斑长痘,或者肌
肤松弛下垂,或者黑眼圈眼袋,或者法令纹越来越深,或者长皱纹等等现象。
套盒中的有款茴香精油能加速毒素的排出。
②耳前淋巴:与我们的下颌和咽喉很接近,有些人在下颌容易长血毒性暗疮,或者有双下巴脖子上脂肪多,或者脖子颜色很深有颈纹,或者有咽喉炎,这都是因为耳前淋巴堵塞的原因。
产品中有一款柠檬精油非常好,能有效的美白颈部肌肤,另外一款尤加利精油对呼吸系统非常好,能改善咽喉炎和胸闷,还能预防感冒。
③颈后淋巴:控制着我们的头部。
这条淋巴如果不通畅,就会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影响到睡眠。
产品里有款薰衣草精油,能有效地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