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7走进陶瓷世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4
走进陶瓷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陶瓷的定义和特点,了解陶瓷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2.学习陶瓷的制造工艺和分类,掌握简单的陶瓷制作技巧。
3.了解中国陶瓷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中国陶瓷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内容:一、陶瓷的定义和特点1.什么是陶瓷?2.陶瓷的特点有哪些?二、陶瓷的制造工艺和分类1.陶瓷的制作工艺有哪些?2.根据用途和材料,陶瓷可以分为哪几类?3.如何制作陶瓷?三、中国陶瓷的历史和文化1.中国陶瓷的历史有多长?2.中国陶瓷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如何?3.中国陶瓷的种类和特点有哪些?教学方法:听、说、看、做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不同种类的陶瓷制品,让学生看看自己身边有哪些陶器。
2.让学生描述一下陶器的特点,讨论陶瓷的用途和历史。
二、陶瓷的定义和特点1.介绍陶瓷的定义和历史,让学生了解陶瓷的特点和制作工艺。
2.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陶器,了解它们的材质、纹路、色彩和质地等特点。
三、陶瓷的制造工艺和分类1.讲解陶瓷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捏制、成型、烧制等多个环节,让学生了解陶瓷制作的基本流程。
2.让学生根据用途和材质,将陶瓷分为不同类别,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3.让学生实际制作一些陶器,了解制作陶瓷的细节和要领。
四、中国陶瓷的历史和文化1.介绍中国陶瓷的历史和文化,从原始社会到今天,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和成就。
2.让学生观赏以及了解明清(或唐宋)时期出现的精美瓷器,了解中国瓷器的魅力和特色。
3.让学生体验一下这些精美瓷器的纹样、形状和质地,深入了解中国陶瓷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五、结课1.学生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陶器,让其他同学评价它们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2.回答学生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概括本次课程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总结本堂课介绍了陶瓷的定义和特点、制造工艺和分类,同时介绍了中国陶瓷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了陶瓷的制作、鉴赏和欣赏,培养了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
走进陶瓷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
2. 使学生掌握陶瓷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陶瓷的定义与分类2. 陶瓷的历史与发展3. 陶瓷的制作工艺4. 陶瓷的审美特点5. 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陶瓷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陶瓷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2. 难点:陶瓷的审美特点和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陶瓷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制作工艺和技巧。
2. 示范法:展示陶瓷作品,分析其审美特点。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陶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陶瓷作品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陶瓷艺术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具:陶瓷作品、制作工具、材料。
3. 设备:工作台、窑炉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瓷作品,引起学生对陶瓷的兴趣。
2. 新课:讲解陶瓷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过程。
3. 示范:展示陶瓷制作过程,讲解制作工艺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陶瓷,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讲解陶瓷的审美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
七、课后作业1. 完成陶瓷制作作品,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3. 进行陶瓷艺术鉴赏,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理由。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陶瓷作品质量。
2. 学生对陶瓷制作工艺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艺术鉴赏方面的提高。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陶瓷制作基地,深入了解陶瓷文化。
2. 邀请陶瓷艺术家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3. 举办陶瓷制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观念和传统文化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走进陶瓷世界美术教案第一章:陶瓷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陶瓷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陶瓷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3. 了解中国陶瓷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内容:1. 陶瓷的定义与分类:陶瓷是一种由黏土或其他非金属矿物经过成型、干燥、烧制等工艺制成的制品。
根据材料的组成和制作工艺的不同,陶瓷可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
2. 陶瓷的特点:陶瓷具有耐磨、耐酸碱、透气性好、美观大方等特点。
3. 中国陶瓷的历史与发展:中国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唐宋时期的瓷器,再到明清时期的彩瓷,中国陶瓷在技术和艺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二章:陶瓷材料与工艺教学目标:1. 了解陶瓷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掌握陶瓷制作的基本工艺。
3. 学会选用合适的陶瓷材料和工艺进行创作。
教学内容:1. 陶瓷材料:了解陶瓷制作中常用的黏土、釉料、彩料等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陶瓷制作工艺:掌握陶瓷制作的成型、干燥、烧制等基本工艺,并了解各种工艺的操作要领。
3. 创作实践:学会根据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陶瓷材料和工艺,进行简单的陶瓷作品创作。
第三章:陶瓷艺术欣赏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品和艺术风格。
2. 掌握陶瓷艺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对陶瓷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内容:1. 中国陶瓷艺术代表作品:欣赏新石器时代、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的陶瓷作品,了解其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 陶瓷艺术欣赏方法:从造型、釉色、纹饰等方面分析陶瓷艺术品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3. 陶瓷艺术品鉴赏实践:学会对陶瓷艺术品进行鉴赏,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第四章:陶瓷创作与实践教学目标:1. 掌握陶瓷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鉴赏水平。
教学内容:1. 陶瓷创作方法:学习陶瓷创作的构思、设计、制作等过程,掌握各种陶瓷工艺的制作技巧。
2. 创作实践:学生进行陶瓷作品创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案名称:初中美术《走进陶瓷世界》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赣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基本知识,包括陶瓷的定义、分类和制作工艺。
2.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陶瓷的基本知识。
2. 陶瓷艺术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3. 陶瓷制作的基本工艺。
教学难点:1. 陶瓷制作工艺的掌握。
2. 陶瓷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陶瓷实物或图片、制作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陶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提问:你们对陶瓷有什么了解?陶瓷是如何制作的?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介绍陶瓷的基本知识,包括陶瓷的定义、分类和制作工艺。
2. 讲解陶瓷艺术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三、陶瓷制作工艺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陶瓷制作的的基本工艺,包括炼泥、成型、晒干、修坯、上釉、烧制等步骤。
2. 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四、学生动手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陶瓷制作,体验制作过程。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陶瓷制作工艺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陶瓷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了解其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 完成一篇关于陶瓷制作工艺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陶瓷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基本知识和制作工艺。
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陶瓷制作工艺的步骤和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和分析陶瓷作品,进一步了解陶瓷艺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赣美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走进陶瓷世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以及教师带来的陶瓷作品,让同学们陶瓷的功能,造型和装饰特点,制作流程有较全面的接触和认识。
(2)、运用所理解的知识,尝试在纸面上设计并装饰陶瓷,并通过语言描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过程与方法:(1)、利用课前准备和学生展现自己作品的过程,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利用对比的直观教学法,层层推进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由欣赏陶瓷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2)、完成作业的过程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带给我们热烈质朴,纯真的感觉,从而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本课是一堂欣赏设计课。
本课紧扣“传统的魅力”的单元主题,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陶瓷艺术。
教材以开始阶段设计的音乐导入和三个“说一说、谈一谈”为开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引出本课主题。
通过图片、文字简要介绍陶瓷的发展历程、从造型、图案、装饰艺术、制作流程、烧制工艺的进步等方面,引导学生构筑陶瓷造型艺术欣赏的审美主线、了解陶瓷文化及其它在世界上的声誉等。
认识陶与瓷的不同概念,通过不同社会功能的陶、瓷作品(器具),引导学生从技能制作工艺层面上对陶瓷的理解。
帮助学生主动、深入地学习,让学生领悟,学习陶瓷艺术知识与了解祖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指导学生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提升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3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和身边事物出发认识陶瓷,了解陶瓷文化,制作流程,了解陶瓷的社会功能,和造型装饰特点。
《走进陶瓷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陶瓷的基本知识,了解陶瓷的器型、纹饰特点,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陶瓷品种,熟悉陶瓷的基本制作工序,感受陶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掌握实用性陶瓷的设计制作。
3、情感目标: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美术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中国陶瓷文化的相关知识、陶瓷的基本知识和陶瓷纹样的绘制,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难点:让学生把自己对中国陶瓷的感受与审美内化为一种品味,用设计绘制图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歌曲,激趣导入。
1、教师唱歌。
2、欣赏结束,交流发现、出示课题。
师:从歌词中听到什么?生:青花瓷师:那你了解它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下瓷器(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3、板书:走进陶瓷世界。
2【讲授】讨论中归纳,观赏中学习。
1、介绍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从陶瓷的发展史来看,先有陶后有瓷,虽然都是用泥土烧制而成,但两者质地有很大不同。
(学生观察桌面上的陶器和瓷器。
)师:同学们观察桌面两件陶瓷,你能分辨出哪件是陶器、哪件是瓷器吗?学生通过看、摸、敲等方法,寻找它们的不同之处。
生:通过什么方法辨别师讲解陶和瓷的区别2、扩展讲解窑炉的发展柴垛→柴窑→瓦斯窑→电窑总结:更加简便化,绿色化。
3.欣赏视频,了解“瓷都”景德镇以及英文china的含义4.教师讲解陶瓷的制作流程采炼泥土→制坯→画彩→施釉→焙烧→釉下彩瓷同学们翻看课本,找出其他的制作流程并说明。
采炼泥土→制坯→上釉→第一次烧制→彩绘→第二次烧制→釉上彩采炼泥土→制坯→画坯→上釉→第一次烧制→彩绘→第二次烧制→斗彩5. 宋代于清代陶瓷对比,得出清代多了美丽的陶瓷纹饰观察这些纹饰有着怎样的特点吗?颜色:单色多色题材:山水纹饰人物纹饰吉祥纹饰现代纹饰器型:将军罐天球瓶梅瓶6.赏析《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赏析学生作品7、教师示范,激发表现欲。
走进陶瓷世界教案一、引入新课:聆听陶笛音,欣赏陶瓷图片走进陶瓷世界二、讲授新内容:1、China与china的区别2、陶瓷的定义①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混炼、成型和煅烧的制品叫做陶瓷。
②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3、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大声讨论)小组讨论回答:结合课本和桌上的器皿从材料、烧制温度、触感、敲击声音几方面来研究。
4、通过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先有陶器还是先有瓷器?5、陶瓷的发展老师介绍陶瓷的发展史。
人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烧制粘土,烧制出了陶器,而我国早在公元前8000——2000年前就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发明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陶瓷的发展历程:新石器时代(出现了陶器)——商代(釉陶的出现是陶到瓷的过渡)——东汉时期(开始烧制瓷器)——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已经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钧、汝、官、定、哥五大名窑最具代表性)——明清时期(瓷器从制坯—装饰—施釉—烧制技术上超越了前代)——至今(中国陶瓷业兴盛不衰)。
6、宋代瓷器官窑:五大名窑:筠汝官定哥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①_x0001_五大名窑视频欣赏了解五大名窑瓷器特点②钧窑玫瑰紫釉盆拖赏析(学生回答)名字分析:器型分析:釉色分析:名字分析:造型分析:釉色分析:作品影响:7、瓷中神话——青花瓷①图片欣赏青花瓷青花瓷在瓷器发展中的作用②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赏析(小组合作互评,学生回答)名字分析:瓶体分析:梅瓶由来:梅瓶经历:装饰故事:三、教师总结,学生齐颂《窑火凝珍》结束本课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欣赏。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本节侧重对陶瓷文化的欣赏,提高学生对瓷器美的感知力。
走进陶瓷世界教材分析《走进陶瓷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赣美版)中学八年级下册第7课,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第四课走进陶瓷世界上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陶瓷的一般知识,了解陶瓷的艺术造型、图案特点;使学生了解并尝试现代陶瓷的设计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美术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陶瓷的历史、陶瓷烧制工艺的进步、陶与瓷的区别、陶瓷艺术造型和图案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领悟到,学习陶瓷艺术知识与了解祖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提升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英语"china",我想大家都知道这词意思,他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瓷器,这也许就不是每个同学所知道。
每年在各个地方都会举办商品展销会,在展销会上数量最多的就是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各种各样,非常漂亮,让我们大开眼界,欣赏到了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
然而,对于瓷器的知识,我们却是非常的欠缺,记的有次有个人说:"这些瓷器很一般嘛,这么贵谁要,便宜一点,我看就只值十元钱,反正你也卖不掉。
"当时,这位景德镇人很气愤,他说:"这是窑变,你懂吗,如果你懂的话,我就送给你,不然我宁可砸掉也不卖"。
结果他当场就把那个瓷器砸掉了。
尽管在这里最不合算的是那位卖瓷器的人,但是他却给我们深刻的上了一课。
所以我想通过这节课,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如果再出现类似问题,我们可以自信的说:"窑变吗,很简单的,不过你的作品还不到家,送给我是不要的,值不了多少钱,我买得起。
" 再说中国在古代曾经被外国人称为"瓷器之国"。
16世纪至17世纪,中国瓷器涌入西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龙泉青瓷在法国登场。
龙泉青瓷冰肌玉骨的青色使法国人惊讶不已,他们手捧着龙泉青瓷,十分困惑,泥土放入火中,怎么能烧出这么靓丽的青色来?这简直就是奇迹。
因为这种青色像《牧羊女》中的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法国人就称中国青瓷为"雪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