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简介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25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村上春树作品介绍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
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
作品大事记:1979年《且听风吟》获第23届“群像新人奖”。
1981年决心从事专业写作。
1982年《寻羊冒险记》由讲谈社印行,获“野间宏文艺新人奖”。
1985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由新潮社印行,获第21届“谷崎润一郎奖”。
1987年《挪威的森林》由讲谈社印行,上下册畅销430万部。
1988年《舞!舞!舞!》由讲谈社印行。
1992年《奇鸟行状录》第一部开始在《新潮》连载,《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由讲谈社印行。
1996年《奇鸟行状录》获得读卖文学奖。
1999年发表“地震之后系列”,包括《UFO降落钏路》,《有熨斗的风景》,《神的孩子全跳舞》,《泰国之旅》,《青蛙君救东京》。
2002年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印行。
2006年《海边的卡夫卡》获World Fantasy Awards。
2009年长篇小说《1Q84》出版,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
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的作品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败后沉重的气息,他被称作日本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
村上春树:《挪威森林》备受所有文艺青年和影迷关注的村上春树大热小说《挪威的森林》改编的同名电影,讲述了日本青年渡边和直子、绿子两名女性之间欲说还休的青春故事。
原版小说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热卖1000万册以上,更是带动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村上热”。
2013届高考作文备考文化素材:村上春树村上春树( 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
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
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村上要表达的真实,或许可以用两个字总结:人性。
村上要表达的真实是什么呢?似乎难以用一句话总结,所以用两个字总结:人性。
不仅村上,从但丁到雨果,从曹雪芹到张爱玲,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小说家要表达的无非就是人性。
他们“通过写故事不断试图理清每个个体灵魂的独特性——生与死的故事,爱的故事,使人哭泣、使人害怕得发抖和捧腹大笑的故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小说家要做出是非判断。
这样的判断往往不意味着区分好人和坏人,而是坦露每一个人内心的光明和黑暗,用光明去照亮黑暗。
想表达自己,就得编个故事。
曾经有记者问村上,小说为什么对人如此重要?村上回答说,我知道小说为什么对我重要:如果想表达自己,我就得编个故事。
他在另一个场合也说,小说家就是“职业撒谎者”。
这句话看似费解,其实简单,什么叫真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小说家渴望与他人分享看法、分享解释,但他们希望保持一点距离,用有趣的、非说教的方式表达自己,所以有了小说。
写作和跑步: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村上说,对他而言,写小说基本上是体力活儿。
坐在桌前,把思想聚成一道激光,从一片空白中想像出某种东西,编一个故事,选择适当的词语,控制故事整体运行的方向,这一切需要的精力和时间都远远超过大多数人的想像。
为保持写作体力,村上20多年来一直坚持长跑。
“长跑不在于战胜别人。
你的唯一对手就是自己,和其他人无关,你面对的是一种内心冲突:这次我是不是比上次跑得好?一次又一次让自己达到极限,这就是跑步的精神。
读书心得——走进日本小说《挪威的森林》一、村上春树的性格表现1949 年1 月12 日,村上春树出生于日本关西京都伏见区。
他从小就酷爱阅读外国文学,或许这也正是在其作品中经常出现外国作曲家、歌手的名字的缘由。
19岁那年,村上春树进入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就读。
在校期间,村上春树经常旷课去打零工,或者泡在歌舞伎町的爵士乐酒吧里。
这种颓废的生活,后来在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处处得到体现。
自1979年村上春树发表了《且听风吟》后,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村上春树的性格孤僻怪异,很喜欢把自己隔绝于熙攘吵杂的现实生活之外,希望别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在日本,村上春树基本是拒绝媒体记者采访的,拒绝与他人合影,拒绝坐在讲台上做讲演报告之类的东西。
村上春树不喜欢呆在日本,喜欢在国外专心创作,这样就不会有无聊的电话骚扰,所以我们会发现其作品中缺少表现日本文化的道具。
我们看到更多的不是樱花、富士山,而是啤酒、咖啡、吉他之类的东西。
或许只有沉醉在咖啡和酒吧中才可以给村上春树带来灵魂的自由。
二、《挪威的森林》的特点村上春树的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文体简约、流畅,有节奏的抒情笔调、擅长美丽的自然景物描写。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翻译成汉语的日本小说,刚读上几句,就能够品出是日本小说的味道。
但读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和夏目漱石的《哥儿》后能感受到明显的区别。
《哥儿》的故事情节虽然幽默,但是句子的长度、用词难度很大,很难读懂。
《挪威的森林》就不同了,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读者带来特有的愉悦。
在中国人看来,日本人缺乏幽默感。
从日本的小说中也能感受到这些。
但是村上春树的小说有时却能带来独特的幽默感。
这种别开生面的文体明显不同于其他日本作家,因此村上春树的小说在中国读者眼里不像日本小说。
《挪威的森林》中,存在一种优雅的距离感。
村上春树则以若即若离的方法将距离感表现在主人公同周围人的关系上。
渡边就是典型,他面对着多愁善感、柔情似水的直子和野性未脱、活泼迷人的绿子,这个孤独的都市少年一直徘徊于两位少女之间。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介绍_350字
村上春树(むらかみはるき,Murakami Haruki),日本现代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
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村上春树以62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外国作家富豪榜第4位,引发广泛关注。
村上春树是在日本与台湾乃至韩国相当受欢迎的作家,同时也以自我训练跑长途马拉松、喜欢爵士乐、猫、古典音乐及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闻名。
“我本人是村上春树作品的粉丝,他的作品中文学纯粹度毋庸置疑。
但是不得不说,村上获诺奖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
因为村上的小说,比较容易被视为通俗、大众流行小说,可能不太符合诺奖评委们口味。
”文化批评家叶匡政认为,村上春树的小说更具有通俗小说的某些特征,可能难入诺奖评委的法眼。
美国作家获奖可能性比较大
跟往年一样,民间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预测,一如既往地热烈。
圈内评论家认为,今年美国作家获奖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赔率榜前10名里,有3位美国作家上榜,分别为乔伊斯·卡罗。
村上春树———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素材整理人:曹庄琴整理日期:2020.3.26人物档案:村上春树(むらかみはるき1949.1.12-),日本现代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1年在日本畅销1500余万册。
参考消息网5月11日报道日本《朝日新闻》5月10日报道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70岁)为5月10日发售的月刊杂志《文艺春秋》撰文,提及了他的父亲村上千秋二战期间作为日军士兵在中国的经历。
村上春树此前几乎没有谈论过他的父亲。
他父亲的战争体验也反映到了他的小说之中。
这篇题为《扔猫,关于父亲我想说的话》的文章先从作为小学生的村上与父亲一起扔猫的回忆说起。
回到家后,村上发现被扔掉的猫不知怎么又回来了。
这种轻快的起笔方式符合村上的风格。
但当谈及父亲的战争体验,他的笔调为之一变。
报道称,村上的父亲村上千秋1917年出生在京都的一个寺院,是家中的次子。
1938年,还在上学的他进入了日军第16师团辎重兵第16联队。
村上在上小学的时候,从父亲那里听说过一次父亲所属部队在中国残忍杀害中国人的事情。
村上在文中写道:“用军刀砍掉人脑袋的残忍情景毫无疑问强烈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
”他认为这是从父亲那里继承的“疑似体验”,“不管这是多么不快、甚至想背过脸去的事情,人们都不得不将其接受为自己的一部分。
否则,历史这个东西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报道称,成为作家以后,村上与父亲的关系“更加扭曲”,“有20多年完全没见过面”。
村上在文中写道,直到他父亲2008年去世稍早前,他们才“貌似和解”。
村上花了5年多时间调查父亲的当兵经历,用他的话说,“我逐渐地开始去见与父亲有关的各种人,打听关于他的事情”。
村上在201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中,让一个出场人物模仿父亲回忆那样讲述了战争体验。
村上春树(1949-),日本著名作家。
京都府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
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形状录》、《路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等。
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1987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出版,至今销售已逾千万册村上春树(1949—),日本著名作家。
京都府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
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等。
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2001年译文社推出中文全译本,6年来持续打动百万读者2007年——《挪威的森林》出版20周年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精心打造了“20周年精装纪念版”,全国限量发行1万册,设计装帧精美,每本书都有唯一编号,象征独一无二的价值。
重温打动内心最深处的细腻情感,回味轻扣记忆之门的青春初恋。
村上的粉丝不容错过!让我们在村上春树的感召之下,过一个心动、心动、再心动的完美春天。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平缓舒雅略带感伤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
我所读过日本作家的书,有两位可读性是比较强的,一位是夏目漱石,另一位就是村上。
写历史题材的司马辽太郎和井上靖也还不错。
至于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不知道是翻译的关系还是行文本身,读起来有些诘曲聱牙,难免有隔阂。
村上最有名的作品就是《挪威的森林》。
他的其他小说,风格一以贯之,带有浓厚的美国小说风味。
但个人觉得《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最用心的作品。
是否带有自传性质,倒不是很确定。
但本书传达的那种“人的本质是孤独的”主题,表现出一种人在蜕化为蝶的过程中,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对少年时代的青涩的眷恋与决绝缠绕的情愫。
孤独一直是村上的主题,孤独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再亲密的人,也不能完全交融,只有自己去品味自己的生活,去承担自身的痛苦。
村上春树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作家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当代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1949年出生于日本的一个教师家庭。
曾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科就读。
29岁开始创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出版后即获得了日本群像新人赏。
1979年,即被搬上了银幕。
随后,他的优秀作品《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挪威的森林》等相继发表。
他的创作不受传统拘束,构思新奇,行文潇洒自在,而又不流于庸俗浅薄。
尤其是在刻画人的孤独无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没有把这种情绪写成负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格调,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以此来为读者,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模式或生命的体验。
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
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挪威的森林》书名来自60年代甲克虫爵士乐队的一支乐曲,村上春树认为这首“静谧,忧伤,而又令人莫名地沉醉”的乐曲,适合小说里的气氛,于是便以此为题。
小说从主人公渡边在波音747客机舱内,听到他昔的恋人直子最喜欢听的乐曲“挪威的森林”,内心震撼,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开始以第一人称倒叙自己18岁以后发生的事情,记述他20岁时那不堪回首的爱情悲剧,抒发对青春的感怀。
作品中的男女青年渡边、木月和他的恋人直子是高中的好友。
几个月后,木月自杀,没有留下遗书。
渡边和直子进入大学后,两人频频幽会,渐渐相爱。
在直子20岁生的那天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
然而第二天,直子便不辞而别,不久,直子住进了叫阿美寮的精神病疗养院。
一次偶然的相遇,渡边结识了一年级的女大学生小林绿子,并钟情于她,同时他又牵挂直子。
不久,传来了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悲痛欲绝,他在参加完直子凄凉的葬礼后,离开东京,开始到各地漫无目的的旅行。
在独自的旅行中,渡边深沉地思考着生与的问题。
木月的使他明白:“并非生的对立面,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
日本文学巨匠:村上春树村上春树是日本文学界的巨匠,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既描绘了日本社会的现实,又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
本文将以村上春树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为线索,介绍这位文学巨匠的创作风貌和对读者的深远影响。
一、生平和早期作品村上春树出生于1949年1月12日,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房地产管理,毕业后从事过酒吧经营和翻译工作。
然而,他在30岁时决定专心写作,并于1982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且听风吟》。
这部小说以两个普通人的爱情故事为基础,表达了对生活的迷茫和对爱情的渴望。
二、迷人的写作风格村上春树的写作风格独特而引人入胜。
他的作品融合了现实主义和奇幻元素,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乎寻常的魔幻氛围。
他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同时,村上春树的语言简洁明了,流畅自然,读起来既轻松又有诗意。
三、代表作品《挪威的森林》《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小说以主人公渡边的视角,描绘了大学时代的友情、爱情和死亡的故事。
小说中充满了对青春期情感的真实描写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引发了读者的广泛共鸣。
这部作品也使村上春树踏上了国际文坛之巅,成为了畅销作家。
四、主题和思想村上春树的作品涉及广泛的主题和思想,他善于通过故事来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冲突。
他讨论了现代社会的孤独、迷茫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
他的作品还涉及到爱情、死亡、梦幻等诸多主题,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五、对读者的影响村上春树的作品引领了一股村上热潮,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世界各地,他的读者群体都非常庞大。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喜爱。
他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深深吸引着人们,让他们对文学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
结语:村上春树是当代文学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精彩纷呈,充满了思想深度和艺术美感。
通过对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感受到文学的力量。
村上村树的简介
村上春树(1949~),日本小说家、随笔作家,生于东京。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
1980年,发表《且听风吟》,成为著名的作家;1988年出版《挪威的森林》,被评为日本战后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1987年后发表多部长篇小说和数部中短篇小说。
在日本文坛,村上是个标志性的作家,他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艺术风格而著称。
他不喜欢热闹,甚至感到寂寞。
在他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孤独的坚持和不断地超越自我。
他说:“我相信
写作是一种孤独的事业。
在我看来,写作是一种穿越世界的旅程。
”
《且听风吟》是村上春树出版于1987年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对相互爱慕却又无法在一起的男女,以及他们在爱情中遭遇到的种种不幸和痛苦。
《挪威的森林》出版于1982年,它是村上春树最有代表性、也是最畅销、最受读者喜爱的小说之一。
它是日本80年代新感
觉派文学流派重要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第一部描写现代年轻人爱情和生活的小说。
—— 1 —1 —。
人物简介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出生在日本京都市伏见区,为国语教师村上千秋、村上美幸夫妇的长子。
受家庭熏陶,村上春树非常喜欢读书。
高中时,村上疯狂地迷上了爵士乐,常常饿着肚子将午餐钱省下来买唱片———他对爵士乐的痴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早稻田大学读书期间,村上春树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高桥阳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决定厮守终生。
1971年,22岁的村上决定休学与阳子注册结婚。
小夫妻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馆打工。
1974年25岁,在国分寺开爵士乐酒吧,白天卖咖啡,晚上当酒吧。
开店资金500万日元,250万为夫妇打零工存款,其余由银行贷款。
店名取自在三鹰寄居时养的一只猫的名字,后移店至千驮谷。
这是村上春树一生中最静谧、幸福的时光,他一边经营,一边读书,一边观察,生意也越来越顺利。
1981年,决心从事专业创作,酒吧转让他人。
人物分析1.爱猫村上春树对猫的喜爱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猫,陪伴他经历了从落魄到辉煌的各个人生阶段。
猫,也给他的写作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灵感,可以说没有猫就没有村上春树。
当一家电视台采访村上春树:“为何您的作品总能让人感到温暖呢?”村上春树回答说:“也许这应该归功于陪我写作的猫咪吧。
”在一篇文章中,村上春树说:“人和猫的故事,在每一个有爱的角落传播,像春阳的芬芳、夏阳的热烈、秋阳的静美、冬阳的柔暖,如果有一天早上醒来,发现猫不见了,我的整颗心都会是空荡荡的,养猫与读书对我而言,就像我的两只手,相辅相成,编织出多彩的生活2.喜欢长跑“对一个小说作者来说,最重要的资质是想象力、理解力和专注力。
但要想让这些能力一直处于一定高度,你绝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保持体力。
”村上春树说,“没有坚实的体力做基础,你不可能完成任何错综复杂或者要求很高的事情。
这是我的信念。
如果我没有坚持跑步,那么我想,我的作品可能就会与现在的截然不同。
”村上从跑步健身者,进一步变为跑步爱好者,他在北海道跑过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56岁时,他参加了纽约马拉松赛,将近60岁时,他在神奈川参加了铁人三项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