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简介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176.50 KB
- 文档页数:25
诺贝尔文学奖热门村上春树作品介绍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
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
作品大事记:1979年《且听风吟》获第23届“群像新人奖”。
1981年决心从事专业写作。
1982年《寻羊冒险记》由讲谈社印行,获“野间宏文艺新人奖”。
1985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由新潮社印行,获第21届“谷崎润一郎奖”。
1987年《挪威的森林》由讲谈社印行,上下册畅销430万部。
1988年《舞!舞!舞!》由讲谈社印行。
1992年《奇鸟行状录》第一部开始在《新潮》连载,《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由讲谈社印行。
1996年《奇鸟行状录》获得读卖文学奖。
1999年发表“地震之后系列”,包括《UFO降落钏路》,《有熨斗的风景》,《神的孩子全跳舞》,《泰国之旅》,《青蛙君救东京》。
2002年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印行。
2006年《海边的卡夫卡》获World Fantasy Awards。
2009年长篇小说《1Q84》出版,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生于京都伏见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
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的作品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败后沉重的气息,他被称作日本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
村上春树:《挪威森林》备受所有文艺青年和影迷关注的村上春树大热小说《挪威的森林》改编的同名电影,讲述了日本青年渡边和直子、绿子两名女性之间欲说还休的青春故事。
原版小说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热卖1000万册以上,更是带动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村上热”。
2013届高考作文备考文化素材:村上春树村上春树( 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
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
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村上要表达的真实,或许可以用两个字总结:人性。
村上要表达的真实是什么呢?似乎难以用一句话总结,所以用两个字总结:人性。
不仅村上,从但丁到雨果,从曹雪芹到张爱玲,古今中外所有伟大的小说家要表达的无非就是人性。
他们“通过写故事不断试图理清每个个体灵魂的独特性——生与死的故事,爱的故事,使人哭泣、使人害怕得发抖和捧腹大笑的故事”。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小说家要做出是非判断。
这样的判断往往不意味着区分好人和坏人,而是坦露每一个人内心的光明和黑暗,用光明去照亮黑暗。
想表达自己,就得编个故事。
曾经有记者问村上,小说为什么对人如此重要?村上回答说,我知道小说为什么对我重要:如果想表达自己,我就得编个故事。
他在另一个场合也说,小说家就是“职业撒谎者”。
这句话看似费解,其实简单,什么叫真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小说家渴望与他人分享看法、分享解释,但他们希望保持一点距离,用有趣的、非说教的方式表达自己,所以有了小说。
写作和跑步: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村上说,对他而言,写小说基本上是体力活儿。
坐在桌前,把思想聚成一道激光,从一片空白中想像出某种东西,编一个故事,选择适当的词语,控制故事整体运行的方向,这一切需要的精力和时间都远远超过大多数人的想像。
为保持写作体力,村上20多年来一直坚持长跑。
“长跑不在于战胜别人。
你的唯一对手就是自己,和其他人无关,你面对的是一种内心冲突:这次我是不是比上次跑得好?一次又一次让自己达到极限,这就是跑步的精神。
读书心得——走进日本小说《挪威的森林》一、村上春树的性格表现1949 年1 月12 日,村上春树出生于日本关西京都伏见区。
他从小就酷爱阅读外国文学,或许这也正是在其作品中经常出现外国作曲家、歌手的名字的缘由。
19岁那年,村上春树进入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就读。
在校期间,村上春树经常旷课去打零工,或者泡在歌舞伎町的爵士乐酒吧里。
这种颓废的生活,后来在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中处处得到体现。
自1979年村上春树发表了《且听风吟》后,他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村上春树的性格孤僻怪异,很喜欢把自己隔绝于熙攘吵杂的现实生活之外,希望别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在日本,村上春树基本是拒绝媒体记者采访的,拒绝与他人合影,拒绝坐在讲台上做讲演报告之类的东西。
村上春树不喜欢呆在日本,喜欢在国外专心创作,这样就不会有无聊的电话骚扰,所以我们会发现其作品中缺少表现日本文化的道具。
我们看到更多的不是樱花、富士山,而是啤酒、咖啡、吉他之类的东西。
或许只有沉醉在咖啡和酒吧中才可以给村上春树带来灵魂的自由。
二、《挪威的森林》的特点村上春树的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文体简约、流畅,有节奏的抒情笔调、擅长美丽的自然景物描写。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翻译成汉语的日本小说,刚读上几句,就能够品出是日本小说的味道。
但读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和夏目漱石的《哥儿》后能感受到明显的区别。
《哥儿》的故事情节虽然幽默,但是句子的长度、用词难度很大,很难读懂。
《挪威的森林》就不同了,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读者带来特有的愉悦。
在中国人看来,日本人缺乏幽默感。
从日本的小说中也能感受到这些。
但是村上春树的小说有时却能带来独特的幽默感。
这种别开生面的文体明显不同于其他日本作家,因此村上春树的小说在中国读者眼里不像日本小说。
《挪威的森林》中,存在一种优雅的距离感。
村上春树则以若即若离的方法将距离感表现在主人公同周围人的关系上。
渡边就是典型,他面对着多愁善感、柔情似水的直子和野性未脱、活泼迷人的绿子,这个孤独的都市少年一直徘徊于两位少女之间。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介绍_350字
村上春树(むらかみはるき,Murakami Haruki),日本现代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
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
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
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村上春树以62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外国作家富豪榜第4位,引发广泛关注。
村上春树是在日本与台湾乃至韩国相当受欢迎的作家,同时也以自我训练跑长途马拉松、喜欢爵士乐、猫、古典音乐及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闻名。
“我本人是村上春树作品的粉丝,他的作品中文学纯粹度毋庸置疑。
但是不得不说,村上获诺奖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
因为村上的小说,比较容易被视为通俗、大众流行小说,可能不太符合诺奖评委们口味。
”文化批评家叶匡政认为,村上春树的小说更具有通俗小说的某些特征,可能难入诺奖评委的法眼。
美国作家获奖可能性比较大
跟往年一样,民间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预测,一如既往地热烈。
圈内评论家认为,今年美国作家获奖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赔率榜前10名里,有3位美国作家上榜,分别为乔伊斯·卡罗。
村上春树———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被誉为日本80年代的文学旗手素材整理人:曹庄琴整理日期:2020.3.26人物档案:村上春树(むらかみはるき1949.1.12-),日本现代小说家,生于京都伏见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演剧科,亦擅长美国文学的翻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1年在日本畅销1500余万册。
参考消息网5月11日报道日本《朝日新闻》5月10日报道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70岁)为5月10日发售的月刊杂志《文艺春秋》撰文,提及了他的父亲村上千秋二战期间作为日军士兵在中国的经历。
村上春树此前几乎没有谈论过他的父亲。
他父亲的战争体验也反映到了他的小说之中。
这篇题为《扔猫,关于父亲我想说的话》的文章先从作为小学生的村上与父亲一起扔猫的回忆说起。
回到家后,村上发现被扔掉的猫不知怎么又回来了。
这种轻快的起笔方式符合村上的风格。
但当谈及父亲的战争体验,他的笔调为之一变。
报道称,村上的父亲村上千秋1917年出生在京都的一个寺院,是家中的次子。
1938年,还在上学的他进入了日军第16师团辎重兵第16联队。
村上在上小学的时候,从父亲那里听说过一次父亲所属部队在中国残忍杀害中国人的事情。
村上在文中写道:“用军刀砍掉人脑袋的残忍情景毫无疑问强烈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
”他认为这是从父亲那里继承的“疑似体验”,“不管这是多么不快、甚至想背过脸去的事情,人们都不得不将其接受为自己的一部分。
否则,历史这个东西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报道称,成为作家以后,村上与父亲的关系“更加扭曲”,“有20多年完全没见过面”。
村上在文中写道,直到他父亲2008年去世稍早前,他们才“貌似和解”。
村上花了5年多时间调查父亲的当兵经历,用他的话说,“我逐渐地开始去见与父亲有关的各种人,打听关于他的事情”。
村上在201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中,让一个出场人物模仿父亲回忆那样讲述了战争体验。
村上春树(1949-),日本著名作家。
京都府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
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形状录》、《路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等。
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1987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出版,至今销售已逾千万册村上春树(1949—),日本著名作家。
京都府人。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
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
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等。
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2001年译文社推出中文全译本,6年来持续打动百万读者2007年——《挪威的森林》出版20周年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精心打造了“20周年精装纪念版”,全国限量发行1万册,设计装帧精美,每本书都有唯一编号,象征独一无二的价值。
重温打动内心最深处的细腻情感,回味轻扣记忆之门的青春初恋。
村上的粉丝不容错过!让我们在村上春树的感召之下,过一个心动、心动、再心动的完美春天。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平缓舒雅略带感伤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
我所读过日本作家的书,有两位可读性是比较强的,一位是夏目漱石,另一位就是村上。
写历史题材的司马辽太郎和井上靖也还不错。
至于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不知道是翻译的关系还是行文本身,读起来有些诘曲聱牙,难免有隔阂。
村上最有名的作品就是《挪威的森林》。
他的其他小说,风格一以贯之,带有浓厚的美国小说风味。
但个人觉得《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最用心的作品。
是否带有自传性质,倒不是很确定。
但本书传达的那种“人的本质是孤独的”主题,表现出一种人在蜕化为蝶的过程中,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对少年时代的青涩的眷恋与决绝缠绕的情愫。
孤独一直是村上的主题,孤独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再亲密的人,也不能完全交融,只有自己去品味自己的生活,去承担自身的痛苦。